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週記 > 我的第二故鄉週記大綱

我的第二故鄉週記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W 次

時光飛逝,如梭之日,轉眼一週又過去了,這一小段時間裏,我們一定有不少所感所惑吧,是時候認真地做好週記了。爲了讓您不再爲寫週記頭疼,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的第二故鄉週記,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的第二故鄉週記

我的第二故鄉週記1

從我記事起,我就已經在這個美麗的城市——張家港了。張家港——一個素有魚米之鄉美稱的好地方。我在這人間仙境般的城市裏快樂成長着。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我從一個不會走路,不會說話的小女孩,長成了一個優秀的五年級小學生。我和爸爸媽媽已經在這兒生活了10年,張家港也可以算是我的第二故鄉了。

這兒的景色美極了!我還記得6年前,爸爸牽着我的左手,媽媽牽着我的右手,帶我去《張家港公園》玩。那時,我才3歲,很調皮,就鬧着要去假山上玩。爸爸就把我背在背上,媽媽在後面跟着。不一會兒,我們便來到了假山頂,我高興地歡呼了起來:哦!到山頂嘍!爸爸真棒,爸爸真棒!我站到了最高的一塊石頭上,高聲呼喊:我長高了,我長高了!我低頭一看,哇,美極了!整個《張家港公園》的風景盡收眼底:山下,就是波光粼粼的湖面,燦爛的陽光照射在湖面上,一閃一閃的,好像撒了無數個晶瑩剔透的珍珠似的,好看極了!我便激動地指着湖水叫道:珍珠,珍珠我要珍珠!傻孩子,那不是珍珠,別喊了!乖!媽媽撫摸着我的頭,慈祥地說道。我便不再大聲呼喊,跑到了另一塊石頭上。只見,山低的花兒競相開放,奼紫嫣紅,各種各樣的花兒都開了,一朵比一朵豔,一朵比一朵美!我便拉着媽媽的衣襟,指着底下的花兒說:媽媽,媽媽。我要下去採花!我要下去採花!

媽媽便叫爸爸揹着我下了山,來到了花兒旁。我看到旁邊有一塊牌,上面還刻了字,我又不認識,便問媽媽:上面寫的什麼呀?上面寫着‘小花多可愛,請你別傷害’。我點了點頭,好似明白了什麼。我們沒有采花,就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張家港這個美麗的城市除了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之外,還讓我獲得了很多榮譽。我幼兒園中班時,和老師一起在國旗下講話;大班時,和同學一起升國旗;在小學一年級時,跳繩比賽一等獎;二年級時,數學速算和數學知識競賽都得了三等獎;三年級時,數學知識競賽得了三等獎;四年級時,得了數學知識競賽二等獎。五年級的比賽我會積極參與,獲得更高的榮譽。

我的第二故鄉——張家港,讓我健康成長。我愛我的第二故鄉!

我的第二故鄉週記2

聽媽媽說,我七個多月大時就被帶到了素有“魚米之鄉”美稱的張家港。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我已經成長爲一名懂事的五年級小學生了。雖說我不是土生土長的張家港人,但也是張家港的“老住戶”了,而且,我早已把張家港當成了自己的第二故鄉。

張家港是個景色優美、物產豐富的地方。這裏有古色古香的楊舍老街,景色秀麗的雙山島,環境幽雅的香山;味道鮮美的長江鮮,清香可口的拖爐餅,果大肉嫩的鳳凰水蜜桃……

這裏的美景令人留戀忘返,這裏的美食使人垂涎欲滴,這裏的.人更是讓人溫暖。

記得我在幼兒園上大班時,班裏轉來了一個四川小朋友。這個小朋友也許是在家鄉“野”慣了,十分調皮、淘氣,而且他不會說普通話。一口濃重的四川口音,使我們這些初次聽見這種方言的孩子們大笑不已。

每次我們笑他時,他都會漲紅小臉兒,指着我們“嘰裏咕嚕”地說一通。我們跟他語言不通沒關係,可老師跟他語言不通,溝通就有了障礙。他上課聽不懂,作業一塌糊塗。這樣下去可不行,學不到知識怎麼辦?老師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團團轉。

可後來的幾天,老師那焦急的面容不見了,只是下課不見了蹤影。我心想:怎麼回事,老師去哪了?有一天下課,老師又走了。我終於忍不住了,收拾好書本,躡手躡腳地跟在老師後面,不知不覺中老師停了下來。“咦?老師怎麼到食堂來了。”我疑惑不解地想。“羅阿姨,我來了,我們開始吧!”

老師朝那位食堂的阿姨說。“開始什麼?”我自言自語地問。“同學們好!”羅阿姨用一口濃重的四川口音說了句。“同學們好!”老師也生硬地學了句。“對,就是這個語調。”羅阿姨說。哦,原來老師是在學四川話呀!真是用心良苦!老師爲了和同學溝通順暢,放棄了休息的時間來跟食堂裏的四川阿姨“學說話”,真讓人感動,同時也溫暖了我的心。從此,我知道了:這就是張家港人。

張家港是個“景美、人美”的城市!我爲有這樣的故鄉而感到自豪。我愛你,張家港,我的第二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