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課件中心 > 三年級課件 >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9課課件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9課課件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W 次

這是一個關於第9課古詩兩首的課件,接下來小編爲大家推薦的是三年級語文上冊第9課課件,歡迎閱讀。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9課課件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9課課件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9課課件 第2張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9課課件 第3張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9課課件 第4張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教案

【教材分析】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唐朝詩人王維在重陽節因思念家鄉親人而作。遊子在外,舉目無親,正逢佳節,百感交集。全詩寫得非常樸素,感情十分自然。“獨在異鄉爲異客”,一個“獨”字,兩個“異”字,就把那種獨自在外、人地兩疏的情形表達出來,同時傳給人們一種寂寞的心情,很自然地爲下面思念的內容奠定了基礎。“每逢佳節倍思親”,一個“倍”字,真切地表達了詩人在重陽節極度思念家鄉親人的感情。此句也已成千古傳誦的佳句,表達了億萬炎黃子孫共同的生活感受。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在理解詩句的基礎上,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象,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在理解詩句的基礎上,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象,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學情分析】

我班學生思維活躍,想法新穎,對新鮮事物興趣濃厚,勤于思考,善於發現,敢於質疑,勇於否定,加上有一定的自學能力,所以,在設計本課的教學時,針對學生情況,我追求了這三個字:“新、活、放。”

教學設計

一初讀,二淺思,三深悟,四背誦,五表演。

【課堂實錄採擷】

一、在解題中不經意地出現的小高潮

師:同學們,昨天我們學習了本課的前兩首古詩,大家還記得嗎?大家一起來背誦一遍,好嗎?

生:(齊答)記得!學生齊背《望廬山瀑布》和《山行》。

(開課前複習舊知識,既可以溫故,集中學生注意力,又可以引起學生興趣,壯大氣勢,烘托一個熱鬧的氣氛。)

師:《望廬山瀑布》描寫了廬山瀑布壯麗的景色,抒發作者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山行》描寫了深秋山間的景色,抒發了作者對深秋美景的喜愛之情。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這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又表達了怎樣的一種感情呢?

板書: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老師讚美的語氣回顧已學古詩,再一次讓學生體會到了古詩的美,也自然地進入了新詩的學習、品味中。

師:(簡介詩人王維)請同學們齊讀題目。(生讀題目)

師:看到這個題目,能說一說你是怎麼理解這個題目的嗎?

生:“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九月九日”是我國傳統的重陽節,古人有在重陽節登高,佩帶茱萸,飲菊花酒的習俗。

生:我不明白茱萸是什麼意思?

師:有誰知道,誰能幫助他?請高高地舉起你的手。

生:我是從書上的註釋裏面知道的,茱萸是一種有濃烈香氣的植物,據說可以辟邪、消災。

師:很好,你讀書的時候很仔細,大家都要向他學習。課題中還有不能理解的地方嗎?請繼續!

(孩子們長在城市裏,都沒有見過茱萸,雖然書本上也解釋得很清楚,但如果能親眼看一看這種植物,就可以使得抽象模糊的東西變得直觀清晰。所以,應該在學生介紹茱萸這種植物的同時,老師即可出示有茱萸的畫面。)

生:山東,就是今天的山東省,說明作者的家鄉在那裏。

生:不,你的說法是錯誤的。山東是指華山以東,今山西一帶,因此王維的家鄉應該是在山西。

師:對,這裏的山是指華山。那麼兄弟你們是怎樣理解的呢?

生:兄弟就是弟弟的意思。

生:不對,應該是哥哥和弟弟的意思。

師:大家想一想,既然作者的家鄉在山西,那他的家裏僅僅只有哥哥和弟弟嗎?他就沒有別的親人了嗎?

生:老師,我明白了,兄弟除了指他的哥哥、弟弟,還包括他家鄉所有的親人。

生:老師,我補充,兄弟還可以包括他在家鄉的朋友。

師:這樣理解就更加全面了,有誰能完整地說一說兄弟這個詞的意思?

生:“兄弟”指作者的親人和朋友。

生:老師,我發現還有一個字被我們漏掉了,就是“憶”字。

生:我知道“憶”就是回憶的意思。

師:沒錯,但誰能把這個“憶”字的意思說得更貼切一些呢?

生:我覺得“憶”字在這裏解釋爲“思念、想念”更好,因爲從“憶山東兄弟”可以看出作者是身在他鄉,重陽節到了,他不能和家鄉的親人朋友在一起登高,暢飲菊花酒。而往年他在家的時候,卻可以和親人們一起歡度重陽節,所以回想起以前那些美好的日子,此時的他是多麼想念家鄉的親朋好友啊!(熱烈的掌聲)

(僅僅是解釋詩的題目,孩子就能通過一個“憶”字領悟出整首詩的深刻意義,確實是我沒有想到的。孩子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裏就快速地捕捉出詩的內涵,其一在於之前逐詞逐詞理解的鋪墊做得很好。其二在於一個“憶”字用得好,用得妙,用得神。重陽節時憶親人,不就已經明明白白地訴了讀者,此時的作者正是背井離鄉,孤單寂寥,落寞惆悵,正是在這樣舉目無親的時候,纔會更加真切地思念家鄉親朋。因爲有了解題時的深切領悟,所以進入古詩學習環節時,不管是小組討論,還是課堂彙報,學生能把握住重點,水到渠成,異常輕鬆地學習。)

二、在表演中捕捉學生靈魂,強化訓練目標

師:詩人王維“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這一天,滿懷心事的他獨自出來散步,一不小心誤入了時空隧道,來到了科技發達的今天。而你就是王維,今年又正好是我國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你的面前就放着一部電話,詩人王維,你能緊扣住自己所寫的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這句詩中所表達的感情,發揮你大膽的想象,向你遠在家鄉的親人傾訴你的思念之情嗎?

衆生:(笑)好啊,好啊,我可以!

生:老師,我有個問題,王維在現代社會,那他的親人不是在唐朝嗎?唐朝那時侯有電話嗎?

師:你的這個問題問得很好,這就是想象,大膽的想象,這不正是“超級變變變”嗎?(齊笑,掌聲)

注:“超級變變變”是日本的一個娛樂節目,該節目要求參賽者發揮出大膽的想象,運用一切可以運用的道具表演出生活中的事物或者現象。該節目不僅在日本創下了很高的收視紀錄,在全球發行也取得了不斐的成績,我班就有很多這個節目的超級fans。老師急中生智,用上這個孩子喜歡的節目的名字,在無意當中爲這個環節激了趣,造了勢,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下面是兩個學生的表演:

生1(扮演王維);生2(扮演姑姑)

生1:喂,您好,請問是姑姑嗎?我是您的侄子王維。

生2:喂,你好,我是姑姑,你是王維啊!你現在在哪裏呀?

(在口語交際中隨時注意使用禮貌用語,表示對別人的尊重,這樣的訓練將會使孩子受益終生。)

生1:姑姑,今天是中秋節,我是在兩千多年後的現代給您打電話,姑姑,我可真想家裏人啊!

  夜書所見教案

【課前預習】

讓孩子們課前完成三個預習作業:1、思考:同學們到外地做過客嗎?有什麼強烈的感受。2、根據以往的生活經驗,和同學們說說對秋天有哪些認識。3、現在已過中秋,到生活中尋找秋天的足跡,寫寫在尋找的過程中的特別感受。(其中二三項選擇完成)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學習能理解古詩內容,會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詩句所描述的情境,感受詩人的孤獨、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2、學會本詩中的生字。

3、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句。

4、能學懂一組思念親友類古詩,提高閱讀、理解古詩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在理解詩句意思的基礎上感受詩句中所表達的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前準備】

1、學生預習並瞭解相關知識,收集相關資料。

2、小黑板及錄音機.(音樂:二泉映月)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到外地做過客嗎?在別人家裏做客的心情怎樣?

生回答

師:這就叫做做客的心情,一種思念家鄉、思念自己的家園的心情,簡稱“客情”。(板書:客情)

2、一年有四季,那麼在什麼樣的季節出遠門,最容易促使你思念自己的家鄉呢?(是……還是……陽春三月、夏日炎炎、秋風蕭瑟、寒冬臘月)爲什麼?說說尋找到了那些秋天的足跡,有什麼特別的感受,包括你聽到的、聞到的、看到的、摸到的、收藏到的,都可以說一說。

3、下面我們來學習一首古詩,看看宋代詩人葉紹翁怎樣來描寫他秋天客旅在外的思鄉之情。

4、齊讀題

師:誰能跟大家說說這個題目的意思

根據學生回答點明“書”、“所見”的含義。

誰完整地把題目的意思說一說。

再齊讀一遍題目。

二、初讀詩歌,感知大意

1、詩人究竟寫了些什麼?猜猜看,秋天的夜晚,詩人可能看到了聽到了些什麼,會有什麼感覺?

2、看圖,哪些地方猜中了?詩人還看見了些什麼,會有什麼樣的感覺。

3、自由默讀課文,看看使人究竟是怎麼寫的。

4、師出示生字卡:蕭蕭、梧葉、促織,讓生拼讀。

指導“促”、“深”的寫法。

5、這首詩的左下角有註釋,註釋就是注出解釋,它是幫我們理解生字詞的,要聯繫上下文來理解。現在請大家邊讀課文邊看註釋,看誰先能弄懂全詩的大意。

6、生自由讀、討論。

7、這首詩都能讀通了嗎?誰來讀一讀。有誰能背出來嗎?

同桌互相背詩,看能背出的有多少。

三、精讀課文,感悟詩意。

1、讓我們進一步深入學習這首詩。

詩人在夜裏到都看到聽到了些什麼?先讀前兩句,認真讀仔細想,在重點的詞語下畫一橫,想好了舉手。說說詩人在這兩句寫了些什麼。

(着重解決“動客情”,引導生領會詩人在秋風掃落葉、寒意襲人的夜裏孤單寂寞苦悶的心情,自然的感悟到詩人的想念家鄉想念親人的感情。)

2、讀前兩句詩,指名讀,想想該怎麼讀,爲什麼這麼讀。(指導朗讀,“動客情”處應低沉、感傷、速度較慢。)

3、正在詩人思鄉之情無處排解之時,接下來詩人又發現了什麼呢?

指導學生看圖,看註釋,讀後兩句(生默讀),畫記重點詞。

(交流畫記的重點詞,尤其是“知(料定)”、“挑”)

4、讀了這兩句,你們高興嗎?爲什麼?

師:你們高興,我也高興,詩人呢?在這秋天的夜裏忽然發現遠處籬笆下兒童捉促織時提的燈火,他會高興嗎?

師:爲什麼?他可能進一步的又想到些什麼?(想到自己的家鄉和童年)

師:所以,“動客情”就成爲了全詩的中心詞,整首詩都蘊含了詩人濃濃的思鄉之情,我們要抓住這個中心詞,更好地用心的感受這種深切的感情,把全詩讀一遍,看能不能讀出這種感情。

5、生自由朗讀。師觀察學生的朗讀,並及時地反饋學生中讀法不當的地方,讓大家幫忙思考應該怎樣讀好。師適時可示範一下:你看是這樣讀的嗎?(前面動客情吐字要清,適當放慢,後面詩人看見兒童抓蟋蟀時的燈火,這場景確實令人愉快,但同時又更進一步的勾起了詩人思念家鄉和自己的童年的感情,所以讀時可以明快些,但不可過快。)

6、再讀全詩。師和生一齊讀。

7、回顧所學過的《靜夜思》,背一背。

明月爲什麼會促使李白思念他的家鄉呢?

這就叫做聯想。蕭蕭梧聲、江上的秋風同樣也使得葉紹翁動了客情,有個成語講:看見某種景象而引起某種思念之情,就像兩位詩人那樣,誰能猜出這個成語(觸景生情)。觸景生情是詩人寫作的根本。

8、現在讓我們一起走入當天詩人內心的內心世界好嗎?師帶領學生走入詩人內心去領會這種感情(配樂解讀):夜深了,詩人孤單單的多寂寞呀,上牀睡吧,又睡不着。秋風蕭蕭的吹,樹葉落了,送來寒意,那籬笆下捉蟋蟀的兒童呀,讓他更加思念遙遠的故鄉、親人……這一幕幕情景涌上詩人心頭,越想越怎麼樣,越想越睡不着,興奮,活像陣陣風浪在心中翻滾,忽然,幾個浪頭相互碰撞,“砰!”的一聲撞起了什麼?雪白的浪花。此時,詩人眼前一亮,蹬開被子,翻身下牀,就幹什麼呢?就寫下了這首思念家鄉、親人的詩篇,名爲《夜書所見》。

9、詩,就是詩人在生活中的激情碰撞出來的浪花!大家再飽含感情地把這首詩誦讀一遍吧。

10、學做小詩人,根據這首詩的意思,用現代人的話口述四句,要想象,順口,有感情。小組合作完成。交流

四、作業超市。

1、背誦古詩

2、到生活中感受一下秋天的足跡,寫一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