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教育 > 中職生青春期心理問題與教育管理措施

中職生青春期心理問題與教育管理措施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8W 次

近年來,我國中職學生的數量呈上升趨勢,中職生一般處於 15 到 18 歲間, 正處在人的心理變化最激烈的青春期階段。 因文化基礎較差進入中職院校學習,普遍存在厭學、自卑、孤僻等心理。 所以,中職院校的教師和社會、家長應該重視中職生青春期的心理問題, 進行積極有效的教育管理,以引導學生建立健康的心理。

中職生青春期心理問題與教育管理措施

一、中職學生青春期心理問題

(一)厭學問題

厭學心理是中職生最常見、最普遍的心理問題,由於中學階段的學習基礎較差,學習能力不強,而產生學習無成就感的心理,情緒消極、自卑。主要表現在:1.缺乏學習動機,一些中職生對學習認知的動力不足, 目標不明確,且不重視文化基礎和思想道德課的學習。 2.學習情趣不濃, 不管是專業課還是基礎理論課,因內容增加、難度加大、抽象等,使得中職生學習興趣缺乏。

(二)人際問題

人際關係是中職生主要的問題, 許多學生因不能正確處理人際關係而引起不良的情緒,主要表現在:1.親子關係存在一定的隔閡。 2.師生間的信任感缺乏, 朋友關係不能良好處理;3.異性間的交往存在一定的誤區。 4.網絡關係不能正確對待。

(三)情感問題

情緒和情感有利於人的身心健康和人格發展, 良好的情感和情緒是中職生心理健康的主要標誌, 而當前中職生青春期的情感問題主要有:1.情感心理趨於穩定,但是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和不良影響。 2.感情較爲冷淡,缺乏應用的朝氣和熱情。 3.情感壓抑,但不懂得如何正確宣泄。 4.異性間親密度增強,容易產生早戀。 同時,對兩性不能正確看待,而產生性心理問題。

(四)個性問題

積極向上的個性是中職學生心理正常發展的關鍵, 但是中職生因自身和社會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其性格心理存在這樣的問題:一是缺乏興趣特長和愛好,使得他們上進心不強。二是對社會的適應能力不強。

二、中職生青春期心理問題的教育管理對策

(一)加強心理教育,普及心理知識

應設立心理諮詢和教育中心, 建立學生的心理檔案,跟蹤監測學生的心理變化情況,並開設心理課程,要重視心理教育。 首先,應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日常教學中, 每學期安排心理教育的課程,並要強化心理課程教育的師資建設;其次,要根據學生的年齡、身心特點安排相應的心理課程,不同年級的側重點不同,一年級進行適應心理教學,包括中職校園生活、學習;二年級則開展人際關係、學習方法、情緒調控等;三年級則以就業指導和社會能力培養爲主, 讓學生建立良好的就業心理, 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和人生觀。

(二)組織心理課堂,加強團體輔導

團體輔導是中職學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 根據中職學生的年齡、知識基礎、認知水平及身心發展規律等要適時的開展心理課堂,實現團體性的心理輔導,比如,青春期心理知識講座,讓學生能夠正確的瞭解自身的特點,以建立良好的方式平穩度過青春期; 組織開展關於親子關係、師生關係、異性關係等人際關係的講座、網絡健康教育講座、職業生涯規範講座等,讓學生能夠正確對待各種人際關係,促進他們的健康心理的形成。

(三)開展團體活動,強化心理訓練

中職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及技能培養爲基礎,積極開展各種心理訓練的團體活動。根據中職學生的身心特點,可從“適應能力訓練--人際關係、學習動力及情感引導--就業指導”這一過程來進行。每個階段進行相應的心理訓練活動,比如,心理知識專題講座、成長小組及團體心理遊戲等,對學生的心理進行指導和訓練;同時,還應該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 讓師生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應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廣播等形式進行心理教育的指導。

(四)結合家庭教育,提高教育效率

中職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 離不開家庭的教育, 因此應把兩者有機的結合起來。 首先,父母應營造溫馨、有愛、融洽的家庭環境,讓子女能夠感受家庭的關愛。其次,價值應以身作則, 調整自我態度, 提高自身的素質和性格水平,因爲家長的態度、性格和素質對子女有着極大的感染作用,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子女的心理。

最後,要選擇正確的教育方式,端正教育態度,不能採取粗暴、打罵等形式來教育,應建立一個民主、科學的教育模式。

三、結論

中職學生是當前教育的一個特殊羣體,因主觀和客觀因素的影響, 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必須重視。 中職院校、教師、社會及家長應該充分認識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 根據他們的身心特點,採取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幫助中職生建立健康、向上、樂觀的青春期心理。

參考文獻:

[1]周海泉,海柳娟。中職學生心理問題及教育對策探討[J].職業。2014,23,(11):46-47.

[2]劉麗。中職生心理健康問題研究[D].重慶師範大學。2012,(10):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