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小故事 > 打工仔的回鄉創業的勵志故事

打工仔的回鄉創業的勵志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7W 次

“我們2011年回鄉建養豬場,先後投資了100餘萬元。去年,純收入近40萬元,爲了擴大規模,又繼續投資新建一個5000平米的養豬場。”2月29日,雷波縣馬湖鄉中山村養豬大戶朱智瑛說,回鄉創業的道路雖然不平坦,但只要朝着既定目標努力地去做,不怕挫折,不辭辛苦,創業成功是毫無疑問的。

打工仔的回鄉創業的勵志故事

不尋常的打工仔

朱智瑛是雲南省昭通市永善縣人,在外打工時,認識了一起打工的雷波縣馬湖鄉中山村青年歐永紅,1999年,兩人回家鄉馬湖舉行婚禮結爲夫妻。小兩口結婚後繼續外出打工,他們無論到哪裏,兩人都結伴而行。

“在外打工掙錢不容易,我們不追求吃穿,不但省吃儉用,而且空閒時間朋友打麻將或者打撲克,不管金額大小,朋友如何相勸,我們從不參與。”朱智瑛說,賭博害人,一些打工者夢想賭博發財,最後連春節回家過年的路費也沒有。隨着時間推移,朱智瑛和丈夫有了數十萬元的積累,錢放在銀行裏雖然安全,但不能發揮應有的效益。2006年,夫妻倆把積攢的23萬元入股到打工的昆明遠田輪胎有限公司,不僅打工掙錢,而且還可以分紅。2010年,又出資60萬元,佔25%的股份與他人合作開辦了雲南保山三圓商務賓館。小兩口就這樣既打工,又投資入股,資金如滾雪球越滾越大,成爲打工仔中的佼佼者。

投資百萬建起養殖場

在外打工10多年,朱智瑛和丈夫歐永紅去過成都、廣州、福建、昆明等許多地方,幾乎走遍了大半個中國。

“不管到任何地方,我總覺得餐桌上的肉食很難吃。”朱智瑛說,每年春節回家過年,家裏的肉食與外面的相比又香又好吃。與發達地區相比,家鄉經濟還比較落後,但家鄉的發展很有潛力,爲何不就在家鄉創業,帶動鄉親們勤勞致富呢?朱智瑛說,在外打工不能照顧年邁的父母,孩子讀書也不固定,直接影響學習成績。在家鄉創業,既能掙錢,又能照顧老人和孩子。

2011年春節後,朱智瑛和丈夫歐永紅沒有再出遠門,他們在縣內外四處參觀考察,學習養殖經驗。小兩口看到馬湖青山綠水,餵豬的糧食和青飼料一點不缺,因此,他們決定建養殖場,大規模養殖不喂任何添加劑和配合飼料的生態豬。

人人都會養豬,但要成百上千頭大規模地飼養,朱智瑛和丈夫歐永紅還是有些擔心。不過,夫妻倆都是高中畢業生,他們購買了一系列養豬的書籍閱讀,在互聯網上學習養殖知識,又到縣內外大型的養殖場參觀學習經驗,累計投資100餘萬元,建起1500多平米養殖場。

百折不撓成功創業

2012年,朱智瑛家的養豬場修好後,他們從外地購進了120頭良種未成年母豬和兩頭公豬。儘管夫妻倆像撫育自己的孩子一樣,每天仔細照顧豬兒的吃喝拉撒睡,生怕有半點閃失,但由於對疾病預防缺乏足夠經驗,引進的豬種批量死亡,造成只有投入,沒有收益的困難局面。

儘管火熱的創業激情遭遇一盆冷水,朱智瑛和丈夫沒有灰心,他們把在雲南一家公司和賓館入股的收益繼續投入,又從外地購進一批良種豬苗。與此同時,夫妻倆認真學習動物疫病防治知識,向有經驗的動物專家、獸醫請教。加強對養殖場環境衛生監測、消毒,嚴把疫病預防關。100多頭母豬終於全部成熟開始生產。看到一排排豬圈裏,母豬帶着一羣羣豬崽活蹦亂跳,朱智瑛和丈夫歐永紅臉上的笑容像花兒一樣燦爛。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正當朱智瑛飼養的母豬開始大量產崽,他們銷售仔豬收回投資的時候,全國生豬價格接連下滑,養豬隻有虧本,沒有錢賺。

面對“屋漏又逢連夜雨”的尷尬,朱智瑛和丈夫歐永紅陷入了進退兩難的矛盾中。繼續養豬,多養一頭多虧,少養一頭少虧,不養就不虧。但是,如果不養豬,修建的1500多平米的養殖場用來做什麼?投資100餘萬元的資金又怎麼收回來呢?

朱智瑛對丈夫說,做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既然目前豬價下跌,那肯定有上漲的時候。他們沒有灰心喪氣,一如既往管理照顧好豬寶寶。朱智瑛的預言很快得以實現,2015年,生豬價格回升,這一年他們銷售了2000多頭小豬,利潤近40萬元。

目前,朱智瑛的養豬場主要是銷售小豬,爲做大做強,樹立馬湖生態豬品牌,朱智瑛已投入資金,開工新建一個5000平米的養豬場。朱智瑛計劃在5000平米的養豬場飼養600頭母豬,每年銷售小豬在12000頭左右。現在1500平米的養豬場專門飼養育肥豬,每年至少在600頭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