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辭賦精選 > 談談陶淵明的辭賦與散文(精選10篇)

談談陶淵明的辭賦與散文(精選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1W 次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觸過散文吧?散文常用記敘、說明、抒情、議論、描寫等表達方式。爲了幫助大家更好的瞭解散文,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談談陶淵明的辭賦與散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談談陶淵明的辭賦與散文(精選10篇)

談談陶淵明的辭賦與散文 篇1

陶淵明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和影響,有賴於他的散文和辭賦的,實不下於他的詩歌。特別是《五柳先生傳》、《桃花源記》和《歸去來兮辭》,這三篇最見其性情和思想,也最著名。

《五柳先生傳》只有一百二十多字的本文和四十多字的讚語,卻爲自己留下一篇神情畢現的傳記。《晉書·陶潛傳》曰:潛少有高趣,嘗著《五柳先生傳》以自況。時人謂之實錄。在陶淵明之前,司馬遷寫過《自序》,王充寫過《自紀》,但那分別是《史記》和《論衡》的自序,帶有自傳性質而已。阮籍寫過《大人先生傳》,雖然藉着大人先生表現了自己的志趣,但並不是自傳。陶淵明的《五柳先生傳》取正史紀傳體的形式,但不重在敘述生平事蹟,而重在表現生活情趣,帶有自敘情懷的特點,這種寫法是陶淵明的首創。此後,王績的《五斗先生傳》、白居易的《醉吟先生傳》都是深受其影響的。《五柳先生傳》在一百多字的篇幅中,以極其簡潔的筆墨表達了不同流俗的性格,清楚地劃出一條與世俗的界限,從而塑造了一個清高灑脫、怡然自得、安貧樂道的隱士形象。五柳先生遂成爲寄託中國古代士大夫理想的人物形象。

《歸去來兮辭》是一篇脫離仕途迴歸田園的宣言。文中所寫歸途的情景,抵家後與家人團聚的情景,來年春天耕種的情景,都是想象之辭,於逼真的想象中更可看出詩人對自由的嚮往。文中不乏華彩的段落,跌蕩的節奏,舒暢的聲吻,將詩人欣喜欲狂的情狀呈現於讀者面前。對於後人來說,一切的迴歸,一切的解放,都可以藉着這篇文章來抒發,因此它也就有了永恆的生命力。歐陽修說:

晉無文章,惟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一篇而已。(元李公煥《箋註陶淵明集》卷五引)雖未必是嚴謹的評論,但此文之高妙實在是難以倫比的。

《桃花源記》的故事和其他仙境故事有相似之處,描寫了一個美好的世外仙界。不過應當強調的是,陶淵明所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特殊之處:在那裏生活着的其實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羣避難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他們的和平、寧靜、幸福,都是通過自己的勞動取得的。古代的許多仙話,描繪的是長生和財寶,桃花源裏既沒有長生也沒有財寶,只有一片農耕的景象。陶淵明歸隱之初想到的還只是個人的進退清濁,寫《桃花源記》時已經不限於個人,而想到整個社會的出路和廣大人民的幸福。陶淵明邁出這一步與多年的躬耕和貧困的生活體驗有關。雖然桃花源只是空想,但能提出這個空想是十分可貴的。

談談陶淵明的辭賦與散文 篇2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題記

微雨綿綿,穿過花樣五月,於風的輕撫下,獨坐西亭,泡一壺香茗,閉目養神,似入夢中,回到東晉。品玄學,於茫茫人海中,邂逅一段緣分,拾取一份詩意,春日的風拂過,花木芬香,柴門開而不閉,小園靜而幽深,恬適而坐,安然一生。

“一個人是詩,兩個人是畫。"爲了夢中的那一幅畫卷,那片潔淨的天空。他走向微雨五月,枕着一輪明月,棲息南山之下,攜着一陣清風,忙於山間田野。他是誰?翻來史冊,他是一個隱士,名潛,自號元亮,人稱靖節先生,陶淵明,他是田園詩的開創者,有大濟蒼生之志,救民於水火。但奸人當道,社會腐壞。理想被歲月打磨,直至消失。空有志而無處抒發,不得不沉於深山,藏於桃園,於清風爲伴,飛鳥譜曲,準備度過一段完美人生。他於庭院種滿菊花,在茫茫原野,與村民爲友。坐看花開,夜飲甘露,笑談過往煙雲,謬視黑暗權勢,不談人間富貴。

人生草木,數載而已。他多次入世,滿懷信心,本想力挽狂瀾,不料做了一些小官,屢屢不得志,鴻鵠有志,而天涯遙遠。東晉後期,統治階級內部矛盾尖銳,農民起義不斷,人民生活疾苦,賦稅繁重,大權被權貴所把持。如果平民出身,要有一番作爲,卻是難於上青天,徒添煩惱而已。官場黑暗,自己卻無能爲力,陽光明媚,卻不能溫暖失落的心靈。舉世皆濁而他獨清,衆人皆醉而他獨醒。做官則官運不順,迴歸則心有不甘。不巧取逢迎,不慕名利,卻又戀戀不忘理想的驅使。

陶淵明自幼愛學,飽讀詩書,最喜道家思想,少有遠名。他剛開始以教書爲生,認識不少潯陽縣的官員。他文采出衆,一篇《閒情賦》,廣爲傳抄,一時潯陽紙貴,傳到江州刺史王凝之手裏,大爲讚賞。欣賞他的文筆,就讓他來作別駕祭酒。事務繁忙,官位不見上升,只因不喜歡與別人相處,不喜歡送禮,潔身自好,卻被大多數人所疏遠,被地方官員瞧不起。後來他也覺得,這個污濁骯髒的刺史,讓自己猶如籠中的鳥一般,看不到希望的曙光,尋不到曾經的夢想,自由的嚮往,有歸隱的想法,但卻沒有機會脫身。

他關心民間疾苦,爲官一地,造福一方。播種插秧的季節,他一路風塵,到農村考察,親自站在田埂上,觀農民耕種。見一個黝黑的老農正在插秧,於是與農民親自交談,問家裏情況,去年收成如何,老農說出苦衷,生活艱辛,賦稅沉重,遇上水旱兵災,只得逃慌天涯。淵明同情農民,回去後,遂作一篇《勸農詩》,流傳後世,提醒統治者關心老百姓,瞭解人間疾苦。老百姓如水一般,可以載舟,也可以覆舟。

皎潔明月,清澈如水。淡淡的微風,攜來微微細雨,他獨躺塌上,喝一口酒,輕嗅牆外菊花的芬香,塵埃落定,鳥已歸巢,爲一個官職,僅僅五斗米,豈能像鄉間小兒折腰。離開自然很久很久,開始嚮往寧靜的生活。遠處的山影,枕着殘暮褪去的青煙,所有的不快,鬱郁不得志,遺落在山間,所有的故事都溫柔明淨,讓他不得不開始沉思,何去何從。

從小渴望爲過效力,像祖父一般光宗耀祖,可心有餘而力不足。彭澤縣爲縣令,八十三天,棄官而歸,似魚歸故鄉,鳥回叢林。離家數裏,童子歡迎,赤子侯門。誤落塵網三十年的無奈,終於迴歸本心。貼近自然,於南山開荒,在園田張望,幾塊薄田,八九間草屋,於榆柳下乘涼。輕搖小扇,望平平淡淡的鄉村生活,村落村寨,飄逸炊煙。聽狗叫,雞打鳴,安然自得,從世俗中得解脫,於清風中尋詩意而居,笑談流年。

面對現實,他如此灑脫。晨起於東籬採菊,靜靜而望,感山間清新,笑觀夕陽西下。暮歸於庭院,調琴賦詩,濁酒一杯,酒盡而酣,與書共枕。當有時,打開窗戶,路上行人少,杯中酒已乾,幾度飢寒,地裏草木生,親自除草,種植桑麻,豆莢,亦可豐衣足食。

看淡生死,善萬物之得失,感吾生之行修。他知道,世俗發展和理想相違,停于山間,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農人告餘以春及,將有事於西疇。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那是夢想已久的生活。坐看木欣欣以向榮,細聽泉涓涓而始流。再吟幾首詩歌,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豈不更美。

時過幾千年,滄浪已老,南山還在,菊花飄香,而淵明不存,撐着雨傘,穿過微微雨季,他的詩歌,他的精神,他的灑脫,他的悠閒,流傳春秋,飄過冬夏,歌詠萬世而不衰。

談談陶淵明的辭賦與散文 篇3

一位從哈佛學習歸來的人說:“哈佛的真諦就是,不是要象淘淵明那樣去消極逃避。”

若真是這樣,我只好說,這是哈佛不懂陶淵明瞭。

陶淵明固然不懂哈佛,但哈佛能懂“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的情懷,“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芸耔”,熱愛田園與自己家庭的和諧人生嗎?

又有人說:“陶淵明是因爲仕途不得志,才放棄,歸隱山河,去做一個隱士的。如果他仕途得志了,那結果又會怎樣?”彷彿陶淵明是因爲摘不到葡萄,才說葡萄是酸的。

看來,不懂陶淵明的不光是哈佛。總有人實在無法想象,即使葡萄擺在面前,又是甜的,還會有人吃了兩口,並不滿意,便再也不動它,只仍然喝清茶。

而陶淵明,便是這樣只喜喝清茶者。

他做官的機會多多,且做過官,那辭官的原因,只是在他做彭澤縣令時,郡裏的督郵將到,說他應該束帶相見,陶淵明當即嘆曰:“吾不能爲五斗米折腰。”不僅官不願做了,還寫了《歸去來辭》這首名賦。

此後,他就過着農夫的生活,好幾次有人請他做官,他一概拒絕。

他當年所居的廬山附近有一個聞名的禪宗,叫做白蓮社,是由一位大學者所主持。這位

學者想邀他入社,他提出的條件是:在席上可以喝酒。本來這種行爲是違犯佛門的戒條的,可是主人卻答應他。當他正要簽名入社時,突然又“攢眉而去”。另外一個大詩人謝靈運很想加入這個白蓮杜,可是不得其門而入。可見陶淵明對名利之淡泊。

“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羨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歸去來辭》)。

在中國的文化史上,像這樣的人遠不只陶淵明一個,更爲甚者,當數莊子。他乾脆指着在爛泥塘打滾的烏龜對朝廷派來請他進朝做官的差使說:你看我是像這烏龜在爛泥塘裏打滾舒服,還是讓人剝了殼,拿到祭臺上去做貢品好?

視仕途爲糞土者,實不止莊子與陶淵明二人。他們以高尚的情操輝耀着中國文化,實非仕途所能及。

還有一件趣事:陶淵明極爲自負,交友尤慎。判史王弘很欽仰他,想和他交朋友,可是無從謀面,只好和一個朋友用計騙他,由這個朋友去邀他喝酒,走到半路停下來,在一個涼亭裏歇腳,那朋友便把酒拿出來。陶淵明真的欣欣然就坐下來喝酒,那時王弘早已隱身在附近的地方,這時候便走出來和他相見。他非常高興,於是歡宴終日,連朋友的地方也忘記去了。

用現在的話來講,陶淵明是個“性情中人”。

“攜幼入室,有酒盈樽。”“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可見陶淵明對生命又是何等地熱愛,何等積極。

他要逃避的僅是名利權的利益紛爭,而不是生活的本身。

談談陶淵明的辭賦與散文 篇4

我向來是敬慕隱士的,說是敬慕,其實不如說是一種羨慕。什麼是隱士?曾經的印象中:那是一襲纖塵不染的白衣,竹屋素琴,隱於山林飄渺之處,青林翠竹之間,與魚、鳥、花、石爲伴,幽雅閒靜,似也不亞於傳說中的仙境了。總之我印象中的隱士是超脫世俗、這萬丈紅塵中的,他們不必學繁瑣的禮節,不必做身不由己的事,不必在意別人的看法。然陶淵明是與這些完全不符的,我不得不承認他是隱士,只不過是隱於田園。我知道自己當初的想法太過片面。與其說我喜歡放蕩不羈的性格,不如說是喜歡那種自由,那種不受任何束縛的完全的自由,彷彿是鳥兒翔與廣闊無垠的天空。這樣說來,隱於田園似乎是比隱於深山更高的境界吧。田園之苦,又有多少詩人才子願去嘗試呢?何況這一去就是安置了自己的餘生,要知生命的餘年是人最敏感脆弱的時段,只因爲有着更重要意義上的終結。要怎樣的心灰意冷纔會永遠地淡漠了繁華?又是怎樣的悲苦神傷才能讓一個有壯志熱血的人徹底地冷靜、清醒?

縱觀陶淵明的一生,也是出身官宦世家,年少有志報國,卻因種種矛盾,宏願無法實現,眼睜睜看着奸臣當道而無能爲力。也許文人都是不適合這個爾虞我詐的官場的,“不肯爲五斗米折腰”的他們太耿直,耿直的甚至可以算是倔強;一身傲骨可以說是高風亮節,但它並不適於他們所處的這個世界,它是——官場,這個註定成爲不見硝煙的戰場的地方,太詭祕,太可怕,這裏沒有人去注意這種“高風亮節”的。也許從他入這個官場,他的性情、這個朝局、這個時代就註定了他的結果,能夠隱居田園對他來說或許是一種很好的解脫,一種客觀意義上的新生。

隱於田園,他不在乎粗茶淡飯甚至吃了上頓沒下頓的艱苦,在乎的是精神上的感受。就連酒這一嗜好,也是“時或無酒,亦雅詠不輟”。他不能總做自己想做的事,卻自娛自樂,自己滿足;他不隱居於青林翠竹之間,卻可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他在田園也是身在紅塵,然而“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他的心已超脫了紅塵。他喜歡真,是真性情,爲此,他總做出一些常人不能理解的事。人們常言“癡傻”,我不喜歡“傻”字,卻喜歡“癡”字,個人認爲二者是絕然不同的,“癡”是一種物我兩忘的境界,現在我卻要用“癡”字來評價陶淵明,這個與周圍世界格格不入卻又不得不稱“奇蹟”的人。

他是個隱士,在結尾我也只能重複這句話,儘管他“短褐穿結”,始終不是一塵不染的白衣,儘管他雖有素琴,卻“性不解音”,這一切已不重要了。

談談陶淵明的辭賦與散文 篇5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爲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爲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爲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2】

五柳先生傳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爲號焉。閒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着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3】

歸去來兮辭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爲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僕歡迎,稚子候門。三徑就荒,鬆菊猶存。攜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撫孤鬆而盤桓。

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遊。世與我而相違(遺),復駕言兮焉求?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農人告餘以春及,將有事於西疇。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爲乎遑遑欲何之?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

談談陶淵明的辭賦與散文 篇6

昏昏沉沉的睡了兩天,終於強打起精神往山上溜達一圈。就這樣又一次見到陶淵明,青瘦依然。白色的長袍子整個兒就像要化掉的雲煙。乾瘦的大手用慈祥的姿態挽着我就走,講究的鬍鬚飄了過來,讓我想起第一次在南山相見。

“老先生,您認識這裏有名的陶淵明嗎?”

捋着鬍鬚,眯着雙眼,蒼莫淡然的望着南山的那一片菊花。“有名就得認識嗎?年輕人啊,世上的浮雲太多,終究是要飄去的。”

我奇怪的望着那一頭白髮,也就釋然,跑進那一片土地;“不找了吧,幫你種種地。”

就那樣簡單的認識,一起喝酒,敘茶,一起爬山,一起種菊,和那一袖子清風,再牽着一頭老牛在山水中暢遊——

又見面了,舉着那半壺薄酒,“木芽,人生得一知己該何當?”

“需盡歡!”

“好!走吧!這次仍便宜你,省得和我搶酒,呵呵呵呵——”

“這樣看來,我是沒有酒喝了?那上好的菊花釀啊!就不能賞我一點?”那是他用即枯的花一瓣磨鍊出來的,勾兌着半山腰的清泉,取了老煤山黑炭,慢慢的燻蒸,再汲了中層的酒配上菊花粉,放到桃花溪下的石頭下埋着。取上層的酒再熬上他三天三夜,勾兌上下層的老酒,放到菊花地裏埋三年。取出來將兩罈子和到一處,用乾枯的菊花枝丫燒成熱炭,圍在壇邊,放他三天三夜,醇香撲鼻啊。

“淵者深,明者透。你看我用得着和你轉彎嗎?”慈祥而平靜的笑容。我默然的點頭。

“這個啊,好什物,給你。”他從老牛的駝袋裏掏出一包東西,一股青香撲鼻而來。

“茶——是酒菊仙?”

“我也就是那個武陵人士罷了,真正漂泊於世外的也只有那沒有見地的雪,枝頭未開的花,何來真諦,像這壺薄酒真真不就是一股酒氣嗎?這菊花釀考究些,也就更不能說瀟灑自然了。只道問清泉,直取爲甘甜,何需千重釀啊?”

“何需千重釀?好!”

“‘月桂廂西滿盆雪,星雨巴蜀幾點雲,驚看睡荷殘妝依,笑問落塵何處歇。’這是你說的吧?”

“拙言啊,見笑。”我用指尖細細的找了一瓣茶芽,嚼在嘴裏,那點餘汁沁入心脾。

“‘笑問落塵何處歇’這就是你的迷茫吧?苦着笑,落塵到底又何時落呢。你啊,呷了這盅茶吧,酒也醉人,茶也醉人。心當是漂泊就行,何苦再戀殘妝,再迷徵一途呢?”

“你是說再超脫的人都有俗務吧?”

“這勞作的工具,哪一點離得開俗世?”

“你是這樣想的嗎?”

“我心依舊笑東風,不就行了嗎?”

“我心依舊笑東風?東風過,雲煙半山去;凡塵只在心中。是吧?”

“算是這個理吧。來,再煮上一盞。”才見茶芽都快被我吃光了,“你這人啊,吃茶,吃茶,真算是吃的啊!”

“是了,是了。開茶吧。”

就這樣在清風,煦日之下,對茶青歌,“赫赫兮,世界;渺渺兮,塵埃。舞

兮,雲煙;鼓兮,青泉;黃道何日?雨淡,衣淡;風起,發一絲連。高山何處演流水,欲無義,彈指乾坤翻,何處染塵埃。度華年,青春暄眉間,風起,風起,隨聲和,高山靜流水行。”

捱到夕陽黃昏,夢醒告別。眼角的餘昏拉扯着我慵懶的身心,風起,風起——

談談陶淵明的辭賦與散文 篇7

人們都知道陶淵明生平有兩大雅好,喝酒、讀書,而且都有其個性鮮明的特點,喝酒則每喝必醉,讀書則不求甚解。這在其自傳體名文《五柳先生傳》中,有着詩意盎然的描摹。其實,陶淵明還有一好,而且好得特癡迷、特怪異,那就是彈琴。這在其詩文中也多有記述,只不過人們沒大注意罷了。

一生最愛琴,彈的卻是無絃琴

早在陶淵明所處的時代,已有一種說法,說他的詩“篇篇有酒”。這當然是一種誇張的說法,極言陶淵明人詩如一,人既好酒,詩也多寫酒而已。套用這說法,說陶淵明的詩文篇篇有琴,當也不爲太過。陶淵明在詩文中自述,他是“少學琴書”,學琴學得很早,學得忘情,“弱齡寄事外,委懷在琴書”,從此與琴不棄不離,讀書、彈琴、飲酒,三位一體,構成陶淵明生命獨特的存在方式。爲能一心一意“臥起弄琴書”,竟不惜絕交息遊,不惜辭官歸隱,困窮終生。陋室之中,只要“有琴有書”,有“清琴橫牀,濁酒半壺”,能夠邊讀邊彈邊飲,在陶淵明的感覺裏,“斯晨斯夕”便是“黃唐莫逮”,這個清晨,這個黃昏,就是生命裏最美好的時光,即便世俗無比豔羨的古帝黃帝、唐堯之時,也無法比擬。

這樣投入,這樣執著,若按常理,陶淵明所用之琴,定然名貴無比了。卻又不然。據南朝和唐初幾部史書,以及時人有關記述,陶淵明用的只是一架沒有任何裝飾,很簡陋的“素琴”,而且“弦徽不具”,沒有弦,沒有指示音階的標識,說白了就是一個略具琴型的木板或木箱。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對這樣一個木板木箱,陶淵明卻珍愛有加,視爲寶琴,琴不離身,身不離琴,凡飲酒,必“撫弄以寄其意”,彈着彈着,就完全沉醉在酒香琴韻中了。

一人在家中如此這般自彈自飲也還罷了,偏偏陶淵明又重友情,己有所好,定要與朋友共享。每當朋友相聚,他就攜琴赴會,別人彈琴,他也撫弄着那張怪異的無絃琴相和。問他無弦無聲,彈的是啥?他就真誠地回答:“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音?”只要在琴中表達出自己的意趣就行了,一定要彈着弦弄出些響聲幹什麼。

陶淵明飲酒好醉。與友人相酌,如果他先醉了,就直率地告訴友人:我醉了,想睡了,您走罷。話沒說完,就抱着他所謂的琴,枕着書,挨着酒杯,呼呼入夢了。真誠率意,瀟灑曠達。陶淵明飲酒,彈琴,待友,都展現出極高的境界,令後世歎羨不已。李白寫《山中與幽人對酌》,就活用了這個典故,爲該詩增色多多。“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李白人稱詩仙,詩中頗多“仙意”。這首詩裏的“仙意”全在後兩句,特別是最後一句。陶淵明醉眼朦朧又無比留戀地叮囑友人,如果您覺得今天這酒喝得還算盡興,我這琴彈得也還有點意思,那麼明天就請您也把琴帶上,咱倆一起邊彈邊飲吧。真個是率意自得,風流倜儻,意蘊無盡啊。此情此景,怕是仙人也難模擬。

陶淵明好以琴寄意,友人們理解他,欣賞他,也常常用琴曲與他交流對理想和操守的感悟。聽說東方有一位高士,愛好、追求各方面都和自己相似,是否可以引爲知音呢?陶淵明一天起個大早,渡河過關,趕到山中去拜見這位同道。高士一見陶淵明,就知道了他的來意,話沒顧得說,就取琴爲他演奏,先彈一曲《別鶴操》,再彈一曲《孤鸞操》。還需要說什麼呢?琴聲已傳達了一切:久別的鶴期盼再聚首和鳴九皋,離散的鸞渴望重相逢共棲仙山。我們是知音,對您仰慕久。陶淵明感動不已,當即直吐心曲:“願留就君住,從今至歲寒。”誠願和您並肩攜手,相勉以道,孤高芳潔,共歷歲寒而不凋。琴聲,讓兩位初次謀面的志士,一下子就結爲知音。

非是不解音,真音常在無音中

不過,不管怎麼說,在常人看來,琴終歸是琴,無論怎樣的“寶琴”,一般琴該有的也得有,和琴體一樣,弦是琴最爲重要的組成部分,缺之不可。陶淵明整天抱着一個無弦無徽的木板木箱,撫弄來撫弄去,開始人們只是覺得新鮮怪異好玩兒,久而久之就難免形成一種近乎共識的猜疑:這老先生怕是壓根兒不懂音樂,不過拿塊木頭扎扎架子過把彈琴之癮而已。衆口相傳成信史。到後來史家著史,居然就採納了這種看法,說陶淵明之所以專彈無絃琴,原因無他,就是因爲“性不解音”。《晉書》《宋書》《南史》和蕭統《陶淵明傳》都這樣說,遂成定論。

本來對琴藝一竅不通,偏偏又要扎出一副古琴高手的架式,這陶淵明豈非故作高雅,刻意搞笑嗎?

當然不是。陶淵明自幼至老,所好在琴書,對琴理琴藝感悟獨到,對儒、道、釋的審美標準和體驗途徑鑽研尤深。大象無形,大音希聲,真義無言。陶淵明所向往的,在他的詩文創作和音樂表現中,乃至爲人處世中所展示的,正是這樣一種無形之大象,無聲之大音,無言之真義。明乎此,當他在書卷簡冊和菊芳酒香之中,那樣忘情地撫弄着他那架無弦寶琴,你就會在不知不覺間,感到有一種雅潔的意味和意境,向你瀰漫過來,將你淹沒,將你浸潤,將你融化,讓你通體空明瑩澈,只覺得美妙無比,舒泰無比,卻又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也不想言傳。

待他一曲彈罷,你才猛然回過味來:這就是東方美學的最高境界啊!

就是孔子感慨的:“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

就是莊子讚歎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成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

就是靈山會上,佛祖拈花,迦葉微笑,三昧真傳。

就是採菊東籬,悠然南山,此中真意,欲辯忘言……

此時無聲勝有聲,真音瀰漫無音中。蓮花開後真無色,合在諸天最上層。

看來,說陶淵明彈無絃琴是因爲“性不解音”,完全是一種淺薄的推理,純系俗人之見,是真正“性不解音”之談。

談談陶淵明的辭賦與散文 篇8

陶淵明不爲五斗米折腰,辭官歸隱,過着“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隱居生活。鄉鄰中有一少年,對陶淵明寫的詩文欽佩不已,於是便向陶淵明請教讀書妙法,希望自己也成爲像陶淵明一樣家喻戶曉的大詩人。

陶淵明什麼也沒說,只是拉着少年的手來到自家種的稻田旁,指着一根秧苗說:“你蹲在這兒,仔細看看,告訴我秧苗有沒有在長高?”少年按陶淵明的要求,靜靜地站在秧苗旁仔細觀看,好半天過去了,不見禾苗往上長,便站起來對陶淵明說:“這棵秧苗沒見長高啊!”

陶淵明問:“真的`沒見長高嗎?那麼,矮小的禾苗是怎樣變得這麼高的呢?”

少年低頭不語,陶淵明便進一步引導說:“其實,它時刻都在生長,只是我們肉眼看不到罷了.讀書學習,也是一樣的道理,知識是一點一滴慢慢積累起來的,不容易覺察到,但只要勤學不輟,就會積少成多。”

少年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陶淵明又指着溪邊的一塊磨刀石問少年:“那塊磨刀石爲什麼會有像馬鞍一樣的凹面呢?”“那是刀子在上面磨成的.”少年隨口答道.

“那它究竟是哪一天磨成這樣的呢?”少年搖搖頭.

陶淵明說:“這是我們大家天天在上面磨,日積月累,年復一年,才成爲這樣的,學習也是如此.只有堅持不懈,纔會有所得,日知其所亡。”

少年恍然大悟,明白了所謂的讀書妙法,其實就是“勤奮”二字。

談談陶淵明的辭賦與散文 篇9

陶淵明因不願爲五斗米折腰,毅然棄官歸隱,人生的轉折卻成就了一代田園詩人。從四十一歲到六十三歲,他皈依大自然,迴歸心靈的淡泊寧靜。過着與世無爭、潔身自好、樂天知命的田園生活。

春天裏,陶淵明在燕子的呢喃聲中,心兒隨漁翁一起順流而上,乘一葉小舟,飄然來到一片桃花林。溪流的兩岸,桃花被溫暖的春風一吹,綻開了粉嫩的笑臉,陣陣清香,醉人心脾。小草嫩綠,花朵嫵媚,偶爾有桃花輕輕飄落身上和水中。小舟穿過幽美的桃花林,越過一個山洞,展現在眼前的是一個人間仙境。這裏樹木成蔭,阡陌縱橫,土地肥沃,人人耕種勞作,自得其樂。村裏人熱情招待了漁翁,和他聊聊外面的事情,然後漁翁告辭了。

陶淵明依然過着早出晚歸的日子。不覺間夏天已經來臨,涼爽的清晨,陶淵明扛着鋤頭,走在窄窄的田埂上,道上茂盛的野草結滿了露水,打溼了他的衣和鞋,他來到南山下的一塊田地,這裏有他種下的豆苗。擡眼望去,草兒一片蔥蘢,豆苗卻很稀疏。齊腰深的草打溼了衣服,但是這有什麼可惜的呢?他心裏想到,好在我逃離了污濁的官場,迷途知返,在田園勞作中找回了自己。直到月亮升起,他才拖着疲憊的身子,和明月相伴回家。

雖然是幾間陋室,陶淵明卻不受俗世的煩擾。因爲他的心已遠離鬧市,心中怡然平靜。秋天裏,東邊的籬笆下菊花怒放,豔麗多姿。有雪白的、金黃的、深紫的、粉紅的,一團團、一簇簇五彩繽紛,散發出淡雅的芬芳。陶淵明悠然徜徉其間,彎腰準備採一朵,無意間看見了南山,山氣氤氳的黃昏時分,成羣的飛鳥返回山林。面對此情此景,他還有什麼可說的呢?

寒冷的冬天,外面白茫茫一片。陶淵明閒居家中,冬天的夜晚也越來越長,偶爾得到一瓶好酒,他定會獨酌大醉,然後寫寫詩。感嘆着人生就如一粒塵土,隨着命運漂泊無依,歷盡艱難,回不到原來的樣子了。高興的時候,他會邀上鄰里一起痛飲,如同兄弟一般,及時行樂。人生如流水,過去的不會再來。年輕時要多做些自己喜歡做的事。

公元427年,陶淵明去世,給後人留下了珍貴的文學作品,流傳下來的有一百二十多首詩,十來篇散文。主要包括《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作爲田園詩派創始人,他的作品大多是描寫飲酒和田園的樂趣。

陶淵明的作品和他的人一樣,清麗自然、純真質樸而又意蘊深刻,吸引着無數的文人去探索欣賞其中的藝術境界。他剛正不阿的人格和不追求名利的操守,也成爲後來文人的精神表率和前行的力量。

談談陶淵明的辭賦與散文 篇10

一位老者,在落英繽紛的桃源深處,用人生舞着一曲淡泊,卻在進退間遺萬世芬芳。依稀記得,有這樣一位老者,無奈望着家徒四壁,望着操勞的妻,望着渴求的兒,迫於生活,他懷抱滿腹經綸,依依惜別了故鄉的青山,故鄉的綠水,奔走仕途。

他曾在滿朝文武勾心鬥角的風口浪尖,舞着一曲對名利地位的淡泊,以堅守的步伐,踏出清高的旋律,遺萬世的芬芳。

依稀記得,有這樣一位老者,憤怒地望着錢財萬貫,望着昏暗的官場,望着佳餚美人的頹廢,迫於不滿,他懷抱滿心厭惡,毅然告別了江城的深府,江城的大殿,上任參軍他曾在市俗紛亂歌舞昇平的紙醉金迷裏,舞着一曲對榮華享樂的淡泊,以輕蔑的步伐,踏出桀傲的旋律,遺萬世以芬芳。

依稀記得,有這樣一位老者,滿足地望着春色滿園,望着倦飛知返的鳥,望着涓涓細流的泉,爲免於玷污,他懷抱滿心悔恨,匆匆回到了故鄉的田園,故鄉的山水,遠離塵市他曾在碩果累累田間豐收的滿目金色中,舞着對穀物滿倉的淡泊,以輕盈的步伐,踏出悠然的旋律,遺萬世以芬芳。

“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爲形役,奚惆悵而獨悲?”一位老者感慨着,田園都將荒蕪了,以心爲形役的自己怎能不歸?

“晨興理荒穢,戴月荷鋤歸”,一位老者決然脫掉華麗的官袍,那些華麗如何比得上樸素?那些貪圖如何比得上淡泊?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一位老者就這樣斷絕了世俗,歸居田園,以山爲鉢,以水爲酒,飲着歸真返璞,飲盡一生。

歷史的詩壇多少次風起雲涌,詩壇的天空多少次雲捲雲舒,天空又多少次變幻無窮然而,燈火闌珊驀然回首時,我依然可以看到這樣一位老者舞着一曲淡泊,桃花在他身邊紛紛落下,遺留萬世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