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詩人 > 高考古代詩人文化常識

高考古代詩人文化常識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2W 次

導語: 古代文化常識的範圍相當廣泛,天文地理、科舉官職、禮儀習俗、姓名稱謂、衣食住行、器物用具等都包含其中。瞭解一些古代文化常識,對解釋字句和理解內容很有幫助。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古代詩人文化常識。歡迎閱讀!

高考古代詩人文化常識

姓名稱謂

1、謙稱:主要用家、舍、愚、賤、敝、鄙、小等自謙,如“老臣賤息舒祺”(《觸龍說趙太后》)。帝王自稱朕、孤、寡人,臣子稱臣、僕、下官,女子稱妾,如“是寡人之過也”“臣之壯也”(《燭之武退秦師》)。

2、敬稱:主要有稱對方的字、號、齋名、諡號、廟號,如“子犯請擊之”(《燭之武退秦師》)、“莊宗受而藏之於廟”(《伶官傳序》)。稱對方的官名、爵名,如“晉侯秦伯圍鄭”(《燭之武退秦師》)。用令、尊、賢、貴、高、玉、大等敬辭表尊敬,如“恐太后之玉體有所隙”(《觸龍說趙太后》)。其他朋友尊長稱公、卿、君、大人、夫子、足下、子、媼、執事等,如“今急而求子”(《燭之武退秦師》),“夫子哂之”(《侍坐》)。

3、賤稱:主要有豎子、小子、黔首等,如“豎子不足與謀”(《鴻門宴》),“小子無所謂”(《孔雀東南飛》),“以愚黔首”(《過秦論》)。

4、特稱:“從”表叔伯關係,“先”表已逝的尊長。如“先大母婢也”(《項脊軒志》)。

官職科舉

1、官職:表授職的有拜、除、授、補,表升職的有遷、擢、升、陟,表降職的有黜、謫、貶、罷、左遷,表調動的調、徙、改、轉、放、出、移,表到任的有就任、下車、視事,表主政的有知、用事,表離任的有乞骸骨、致仕等。如“拜臣郎中”“過蒙拔擢”(《陳情表》)、“予左遷九江郡司馬”“予出官二年”(《琵琶行》)、“趙太后新用事”(《觸龍說趙太后》)。

2、科舉:表徵闢薦舉制的詞有徵、舉、闢、召、察、薦等,如“察臣孝廉”(《陳情表》)。隋唐以後實行科舉制,分院試、鄉試、會試和殿試,通過者分別稱生員(俗稱秀才)、舉人、貢士和進士,如“舉臣秀才”(《陳情表》)。其他還沒考取秀才的讀書人稱“童子”“童生”,如“操童子業”(《促織》),落榜稱下第,如“應舉下第”(《柳毅傳》)。

3、學校:古代學校有地方學校“庠”“序”,如“謹庠序之教”(《齊桓晉文之事》);有最高學府“雍”“太學”(也稱“國子監”),如“援例入於北雍”(《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學校的教育人員有司業、博士等,如“有司業博士爲之師”(《送東陽馬生序》)。教學內容主要是四書五經,四書是《論語》《大學》《中庸》《孟子》,五經是《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

地理方位

1、地區行政:如“中國”指中原地區,“江表”“江東”“江左”指長江以南地區,“關中”“關西”指函谷關以西地區,“九州”“八荒”“四海”泛指中國,“郡”“路”“縣”錶行政區劃。如“蒞中國而撫四夷”(《齊桓晉文之事》)、“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兵車行》)、“併吞八荒之心”(《過秦論》)、“烽火揚州路”(《京口北固亭懷古》)。

2、山川關隘:如“江河”專指長江黃河,“山東”指崤山以東,“五嶽”是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和中嶽嵩山。如“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沛公居山東時”(《鴻門宴》)、“勢拔五嶽掩赤城”(《夢遊天姥吟留別》)。

3、方位:山之南水之北爲“陽”,山之北水之南爲“陰”,如“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登泰山記》)。地理上以東爲左,以西爲右,如“淮左名都”(《揚州慢》)。天地四方稱“六合”,如“履至尊而制六合”(《過秦論》)。

宗法禮俗

1、宗法

(1)廟堂:太廟指天子的祖廟,如“入於太廟,還矢先王”(《伶官傳序》)。歷代帝王設七廟供奉七代祖先,後以“七廟”作爲王朝的`代稱,如“一夫作難而七廟隳”(《過秦論》)。在廟堂祭祀時用牛羊豬各一頭叫“太牢”,羊豬各一頭叫“少牢”,如“以一少牢告廟”(《伶官傳序》)。

(2)排行:古代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爲序,如“季父愈聞汝喪之七日”(《祭十二郎文》)。

(3)倫常:尊敬父母爲孝,敬愛兄長爲悌,如“申之以孝悌之義”(《寡人之於國也》)。

2、禮俗

(1)冠禮:古代男子在20歲時,把頭髮結起來,舉行加冠儀式,叫“結髮”“弱冠”“加冠”,表示成年,如“結髮同枕蓆”(《孔雀東南飛》),“冠者五六人”(《侍坐》)。

(2)婚禮:女子出嫁叫適、歸、于歸,女子回孃家省親叫“歸寧”,如“吾妻來歸”“吾妻歸寧”(《項脊軒志》)。

(3)喪禮:喪禮中穿一週年孝服的人稱“期”,穿九個月或五個月孝服的人稱“功”,一般指關係較近的親屬,如“外無期功強近之親”(《陳情表》)。

(4)賓禮:九賓,古代外交中最隆重的禮儀,由九名賓相接引賓客上殿。如“乃設九賓禮於廷”(《廉頗藺相如列傳》)。見面禮稱“質(贄)”,如“厚幣委質事楚”(《屈原列傳》)。

(5)尊卑:車座上以左爲尊,如“公子從車騎,虛左”(《信陵君竊符救趙》);朝堂和官位上秦漢以前以右爲尊,如“位在廉頗之右”(《廉頗藺相如列傳》);室內座次以東向爲尊,次之南向,次之北向,次之西向,如“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鴻門宴》)。

曆法天文

1、紀年:有干支紀年法,如“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記》);帝王年號紀年法,如“宣德間,宮中尚促織之戲”(《促織》);王公年次紀年法,如“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藺相如列傳》)。

2、紀日:有干支紀日法,如“元豐七年六月丁丑”(《石鐘山記》);特定稱謂紀日法,農曆每月初一叫朔,十五叫望,十六叫既望,月末叫晦,如“七月既望”(《赤壁賦》)、“戊申晦五鼓”(《登泰山記》)。

3、紀時:有十二時段紀時,即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如“奄奄黃昏後,寂寂人定初”(《孔雀東南飛》);十二地支紀時,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如“午戰於彼,未還於此”(《柳毅傳》);更鼓紀時,如“戊申晦五鼓”(《登泰山記》)。

4、分野:古人用天上二十八星宿的方位來劃分地面區域,某個星宿對着某個地面,叫做某地在某星的分野。如“星分翼軫,地接衡廬”(《滕王閣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