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常見古代文化常識

常見古代文化常識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W 次

瞭解我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知曉我國古代的一些文化常識,對拓寬我們學生視野,增長見識,有一定的借鑑作用。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常見古代文化常識,歡迎閱讀。

常見古代文化常識

一、代稱

1、黃髮、垂髫:黃髮,舊說是長壽的特徵,所以用來代指老人。垂髫,指小孩垂下來的頭髮,用來代指小孩。如《桃花源記》:“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2、傴僂、提攜:傴僂,駝背的意思,老年人彎着腰,故“傴僂”指老人;提攜,小孩由大人攙着走,故指小孩。如《醉翁亭記》:“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

3、布衣:古代平民服裝以麻布製成,因此用“布衣”借稱平民百姓。如《出師表》:“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近代專指沒有做官的讀書人。

4、絲竹:“絲”指絃樂器,“竹”指管樂器。“絲竹”代指音樂。如《陋室銘》:“無絲竹之亂耳。”《醉翁亭記》:“宴酣之樂,非絲非竹。”

5、社稷:社,土地神;稷,穀神。封建君主祭社稷,祈求豐年,後來就把社稷作爲國家的代稱。如《陳涉世家》:“復立楚國之社稷,功宜爲王。”

二、風俗禮儀

6、諡號:古代帝王后妃、文武百官以及鴻儒耆宿或有“忠勇義烈”行爲的人死後,朝廷或私家給其一種稱號以褒貶善惡,這種稱號叫做“諡”或“諡號”。如范仲淹諡號“文正”,歐陽修諡號“文忠”。

7、避諱:封建時代對君主和尊長的名字,避免直接說出和寫出,用改字、缺筆、空字、同義詞等方法加以迴避,叫“避諱”。如《捕蛇者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中的“人風”即“民風”,改“民”爲“人”是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諱。

8、崩:古代皇帝死的諱稱。如《出師表》:“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

9、犧牲:指祭祀用的`豬、牛、羊等,色純爲“犧”,體全爲“牲”。如《曹劌論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10、折腰:拜揖。鞠躬下拜,表示屈尊之意。後來引申爲傾倒、崇拜。如《沁園春雪》:“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三、古代作品的命名方式

1、以籍貫命名,如《柳河東集》,作者柳宗元,河東人。

2、以官職命名,如《杜工部集》,作者杜甫,官至檢校工部員外郎。

3、以諡號命名,如《歐陽文忠公文集》,作者歐陽修,諡號“文忠”。

4、以年號命名,如《白氏長慶集》,作者白居易,此集編於唐穆宗長慶年間。

5、以表字命名,如《李太白全集》,作者李白,字太白。

6、以書屋命名,如《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聊齋”是其書屋的名稱。

7、以別號命名,如《稼軒長短句》,作者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

四、地名

要注要注意古代方位、地名的廉潔和現代不同的地方

(1)六合:指天地四方(即上、下、東、南、西、北)。

(2)八荒:人爲東、東南、南、西南、西北、北、東北八個方向。茺爲荒遠之地。八荒指遠離中原的地方。

(3)九州:古代分天下爲九州,即兗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荊州、楊州、梁州、雍州。

(4)山東:指崤山以東。

(5)江南:泛指長江以南。

(6)江左:即長江以東。

(7)江表:長江以外,指江南。

(8)河北、河南、泛指中原之地,即黃河流域一帶。

(9)五嶽:東嶽泰山、南嶽衡山,西嶽恆山,中嶽嵩山。

(10)南京又名建業、建意古代方位、地名的廉潔和現代不同的地方。

(11)開封又名大梁、汴州、東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