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詩人 > 外國詩人歌德簡介

外國詩人歌德簡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7W 次

  【詩人簡介】

外國詩人歌德簡介

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Goethe,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出生於美因河畔法蘭克福,德國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學家,他是魏瑪的古典主義最著名的代表。而作爲詩歌、戲劇和散文作品的創作者,他是最偉大的德國作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學領域的一個出類拔萃的光輝人物。他在1773年寫了一部戲劇《葛茲·馮·伯利欣根》,從此蜚聲德國文壇。1774年發表了《少年維特之煩惱》,更使他名聲大噪。

  【作品】

《戀人的情緒》(戀愛劇),1768年創作,1806年複印

《同謀犯》(喜劇),1769年開始創作,1787年複印

《鐵手騎士葛茲·馮·貝利欣根》(劇本),1773年

《普羅米修斯》(詩歌),1774年

《新的道德-政治木偶戲》,1774年

《佈雷伊長老的謝肉節劇》,1774年

《普倫德爾斯鎮的年市》,1774年

《神,英雄和維蘭特(Wieland)》(笑劇),1774年

《克拉維戈》(悲劇),1774年

《神靈的問候》(詩歌),1774年

《少年維特之煩惱》(書信體小說),1774年,第2版,1787年

《哀格蒙特》(悲劇),1775年開始創作,1788年複印

《歐文和埃爾米勒》(配唱戲劇),1775年

《威廉·邁斯特的戲劇使命》(“原邁斯特”,小說),《歌德文集》《歌德文集》

始於1776年,1911年複印

《施黛拉》,爲戀人們寫的戲劇,1776年

《陶里斯的伊菲格尼亞》(戲劇),散文版1779年,1787年複印

《托爾誇託·塔索》(戲劇),始於1780年,1790年複印

《論人類與動物的頜間骨》,1786年

《羅馬哀歌》,作於1788年至1790年

《威尼斯警句》,1790年

《浮士德》,片斷,1790年

《光學論文》(論文,2卷本),1791年/1792年

《大科夫塔》(喜劇),1792年

《平民將軍》(喜劇),1793年

《列那狐》(動物敘事詩),1794年

《在所有美好的時刻》(共機會分會會歌),1775年

《德意志逃亡者講述的故事集》(框形結構小說),1795年

《威廉·邁斯特的學習年代》,1795年/1796年

《克塞尼恩》(《贈辭》)(詩歌,和席勒合作完成),1796年

《浮士德一部悲劇》(符合《浮士德》的第一部分),始於1797年,1808年第一次以此題目複印

《邦弗尼託·切利尼(Benvenuto Cellini)的人生》(文章),1797年

《中篇小說》,始於1797年

《赫爾曼與竇綠苔》(以六音部詩行寫成的牧歌),1798年

《私生女》(悲劇),1804年

《威廉·邁斯特的漫遊年代》(小說),始於1807年,1821年複印,增訂版1829年原文

《潘多拉》(爲節日創作的戲劇),作於1807年/1808年,1817年複印

《親和力》,1809年原文

《論色彩學》(科學論文),1810年

《我的生平詩與真》(自傳作品,4卷本),1811年至1833年

《關於歌手人們有很多可說》(爲感謝歌手而作的共濟會的詩歌),1815年

《當回報最親愛者的時候》(爲保守祕密而作的共濟會的詩歌),1816年

《意大利遊記》,1816年/1817年

《好女人》,1817年

《論藝術和古代》(6卷本,和梅耶(Johann Heinrich Meyer)合作),1816年至1832年

《莊嚴的教團節日:“50年已經過去”》(對於授予參加共濟會50週年榮譽證書的詩歌形式的謝辭),1820年

《西東詩集》(詩歌),1819年

《悼詞起首》對已故共濟會裏德爾(Ridel)分會長的悼詞,1821年

《法國的政治運動》(報告),1822年

《講話:對於維蘭特(Wieland)兄弟般的紀念》(共濟會悼詞),1830年2月8日歌德致悼詞

《浮士德II》(《浮士德》的第二部分),1833年(遺作)

《箴言和沉思》,1833年(遺作)

  【寫作風格】

歌德不僅善繪畫,對自然科學有廣泛研究,其創作囊括抒情詩、無韻體自由詩、組詩、長篇敘事詩、牧童詩、歷史詩、歷史劇、悲劇、詩劇、長篇小說、短篇小說、教育小說、書信體小說和自傳體詩歌、散文等各種體裁的文學作品。最著名的是書信體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1774)、詩體哲理悲劇《浮士德》(1774~1831)和長篇小說《威廉·麥斯特》(1775~1828)。《少年維持之煩惱》因反映了一代青年反封建的心聲,受到羣衆熱烈的歡迎,使歌德從此享有世界聲音。《浮士德》取材於德國16世紀關於浮士德博士的傳說,給以加工改造。是歐洲資產階級上升時期資產階級先進人士不斷探索、追求的藝術概括。悲劇不但結構宏偉,色彩斑斕,融現實主義、浪漫主義和象徵手法爲一體,且讓主要人物浮士德和魔鬼靡菲斯特的整個思想言行都形成善與惡、行與情、成與敗的辯證發展關係。

歌德一生尤其是後期創作的輝煌成就,是同他對這一現實主義原則的恪守分不開的。歌德早年曾領導過狂韌突進運動,傾向於浪漫主義。但以後意識到當時浪漫主義的“病態”,轉向古典主義。歌德所倡導的古典主義,實質上便是現實主義。現實主義問題是歌德後期理論思考的一個焦點。在西方現實主義理論發展的歷史進程中,歌德的現實主義文藝思想稱得上是一座里程碑,曾給予歐洲現實主義文學的發展以直接而有力的推動。興起於十九世紀三十年代的歐洲批判現實主義文學運動,顯然受到過歌德文藝思想的深刻影響。

他並不企圖在作品中“體現某種抽象的東西”,而只是把自己從生活中獲得的“感性的、生動的、可喜愛的、豐富多彩的”“印象”,“用藝術方式”進行加工,通過“生動的描繪”提供給人們。歌德在這裏雖然沒有指明“印象”的來源,但聯繫整段話的內容,不難理解,所謂“印象”,不是別的,而正是客觀外界的現實生活在作家主觀意識中的反映,而作家在社會實踐中對客觀生活的一種“觀照”。因爲他認爲這纔是文藝創作的真正的基礎和根據。

歌德在同愛克曼談到《浮士德》的創作時,他一方面承認其中“沒有哪一行詩不帶着仔細深入研究世界與生活的明確標誌”,另一方面他又說道:“我如果不先憑預感把世界放在內心裏,我就會視而不見,……我們周圍有光也有顏色,但是我們的眼裏如果沒有光和顏色,也就看不到外面的光和顏色了”。他所說的“預感”以及眼裏的“光和顏色”,即是指作家能動地感應和預測生活的心理條件,或者說是創作主體所應具備的一種宏闊、靈勁、富有張力的心理形式。從這裏可以讀出這樣一層意思:文學創作者對特定外界事物的感受與把握,依賴於相應的主體條件,如不具備這方面條件,客觀存在的事物即使再有意義也不會成爲他的對象,因而也不能引發他的創作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