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詩人 > 詩人高適的詩有哪些

詩人高適的詩有哪些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1W 次

以邊塞爲題材的詩在唐代極爲流行,盛唐時蔚爲壯觀。作爲盛唐邊塞詩的傑出代表,高適的詩歌在反映現實的深度方面超過同時的許多詩人,應時而生的追求不朽功名的高昂意氣,與冷峻直面現實的悲慨相結合,使他的詩有一種慷慨悲壯的美。你知道詩人高適的詩有哪些嗎?跟着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詩人高適的詩有哪些

1、《和王七玉門關聽吹笛(一作塞上聞笛)》

胡人吹笛戍樓間,樓上蕭條海月閒。

借問落梅凡幾曲,從風一夜滿關山。

2、《聽張立本女吟》

危冠廣袖楚宮妝,獨步閒庭逐夜涼。

自把玉釵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3、《闢陽城》

荒城在高岸,凌眺俯清淇。

傳道漢天子,而封審食其。

姦淫且不戮,茅土孰雲宜。

何得英雄主,返令兒女欺。

母儀良已失,臣節豈如斯。

太息一朝事,乃令人所嗤。

4、《赴彭州山行之作》

峭壁連崆峒,攢峯疊翠微。

鳥聲堪駐馬,林色可忘機。

怪石時侵徑,輕蘿乍拂衣。

路長愁作客,年老更思歸。

且悅巖巒勝,寧嗟意緒違。

山行應未盡,誰與玩芳菲。

5、《詠史》

尚有綈袍贈,應憐範叔寒。

不知天下士,猶作布衣看。

6、《送兵到薊北》

積雪與天迥,屯軍連塞愁。

誰知此行邁,不爲覓封侯。

7、《同羣公題張處士菜園

耕地桑柘間,地肥菜常熟。

爲問葵藿資,何如廟堂肉。

8、《逢謝偃》

紅顏愴爲別,白髮始相逢。

唯餘昔時淚,無復舊時容。

9、《田家春望》

出門何所見,春色滿平蕪。

可嘆無知己,高陽一酒徒。

10、《閒居》

柳色驚心事,春風厭索居。

方知一杯酒,猶勝百家書。

11、《封丘作》

州縣才難適,雲山道欲窮。

揣摩慚黠吏,棲隱謝愚公。

12、《九曲詞三首》

許國從來徹廟堂,連年不爲在疆場。

將軍天上封侯印,御史臺上異姓王。

萬騎爭歌楊柳春,千場對舞繡騏驎。

到處盡逢歡洽事,相看總是太平人。

鐵騎橫行鐵嶺頭,西看邏逤取封侯。

青海只今將飲馬,黃河不用更防秋。

13、《營州歌》

營州少年厭原野,狐裘蒙茸獵城下。

虜酒千鐘不醉人,胡兒十歲能騎馬。

14、《玉真公主歌》

常言龍德本天仙,誰謂仙人每學仙。

更道玄元指李日,多於王母種桃年。

仙宮仙府有真仙,天寶天仙祕莫傳。

爲問軒皇三百歲,何如大道一千年。

【拓展延伸】

燕歌行

作者:高適

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

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

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碣石間。

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山。

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鬥兵稀。

身當恩遇恆輕敵,力盡關山未解圍。

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啼別離後。

少婦城南欲斷腸,徵人薊北空回首。

邊庭飄颻那可度,絕域蒼茫更何有。

殺氣三時作陣雲,寒聲一夜傳刁斗。

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勳。

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賞析

唐朝的邊塞詩人高適在《燕歌行》中極力渲染戰爭的場面,可謂是情感深沉、風格悲壯。詩人在小序中點明的“感徵戌之事”,其中所“感”之一,是表達戰士思鄉盼歸之情。戰爭無休無止,歸家遙遙無期,於是就產生了家庭離散,男怨女曠這方面的情緒,而這也是《燕歌行》古題的本義。據吳兢《樂府古題要解》:《燕歌行》,言時序遷換,而行役不歸,佳人怨曠,無所訴也。至此,詩歌就產生了兩大旋律交叉的格局。

在《詩經》中《小雅,四牡》裏邊曾經存在兩大旋律交叉的格局,這種格局非自《燕歌行》始。《毛詩序》解釋這首詩的涵義說:“思歸者,私思也;靡者,公義也;傷悲者,情思也”。這解釋值得重視,因爲它實際上揭示了中國古代戰爭詩中常見的思想感情矛盾。也就是“私恩”與“公義”的矛盾。正是詩歌抒情主體存在“私恩”與“公義”不能兩全的矛盾,才產生了“傷悲”的情思,迴盪詩中,令人難以遺懷。這可以稱爲雙重旋律的戰爭詩。

從表現人性的豐富複雜,表達普通人民羣衆情緒的角度看,這類戰爭詩中最有現實感和人情味的,也是最有藝術價值的作品,可以《小雅采薇》爲代表,詩的末章寫道:“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我們從中可以看出古代戰爭詩歌的人本思想,或曰古代的人道主義。詩的主旋律,是同仇敵愾、保家衛國的情緒:“靡室靡家,獫狁之故。”“不遑啓居,獫狁之故。戒車既駕,四牡業業。豈敢定居,一月三捷”。這寫的是主人公被國家民族的利益所激起“公義”的一面,然而,詩中也出現了另一個旋律:“曰歸曰歸,心亦憂止。憂心烈烈,載飢載渴,我戌未定,靡使歸聘”。戰爭無休無止,歸家遙遙無期,戰爭又殘酷異常,於是憂慮情緒難免潛滋暗生。這種情緒積象日久,便會衝破胸臆,發爲詩歌,這可是屬於“私恩”的一面了。正是由於這種“公”與“私”的矛盾,造成了戰士一生的悲劇。詩的結尾突出了“一個人的遭遇”,詩中出現的“我”純是個體形象,可以說,詩中“公”與“私”兩個旋律的`交織表現,說明了這樣一點:戰爭的勝利,是以戰士的一生爲慘重代價的!這是多麼觸目驚心的主題啊!對後來出現的漢樂府名篇《十五從軍徵》,我們也可以作如是觀。

雙重旋律的交織表現,極力地影響了後世的戰爭,邊塞詩歌的創作。王昌齡《出塞》:“秦時明月及時關,萬*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唐代在玄宗以前實行府兵制,兵農合一,老百姓平時務農,農閒練兵,戰時出征,服役期限在21歲到59歲之間,有的人剛成了年就從軍,到60歲始得免役歸來。“萬*長征人未還”就透露這一消息,王昌齡的另一首詩《從軍行》“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一句關於這首詩的主旨,歷來有些爭議,而在我們看來,這種不同意見正從一個側面說明,詩的主旨並不像通常所說的那麼單純,僅僅是表達唐軍殺敵衛國的決心。即使是全詩最豪壯的“不破樓蘭終不還”一句,歷來人們是從正面理解的,清代學者沈德潛《唐詩別載集》卻認爲:“作豪語看亦可,然作歸期無日看,信有意味”。這就是指出了其中貫穿了國家利益與個人命運相沖突的雙重旋律。劉承洛先生《唐人絕句精華》說:“用一‘終’字而使人讀之悽然。蓋終不還者,終不得還也。連上句金甲着穿觀之,久戌之苦益明,如以爲思破立功而歸,則非詩人之本意矣”。這種意見頗值得我們細味之。返照《燕歌行》中雙重旋律,正是中國古代戰爭詩悠久傳統的再次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