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詩人 > 詩人韓愈簡介

詩人韓愈簡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5W 次

韓愈(768~824)字退之,是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諡號“文”,又稱韓文公。他與柳宗元同爲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爲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裏。韓愈還是一個語言巨匠。他善於使用前人詞語,又注重當代口語的提煉,得以創造出許多新的語句,其中有不少已成爲成語流傳至今,如“落井下石”、“動輒得咎”、“雜亂無章”等。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詩人韓愈簡介

韓愈,諡號文公,故世稱韓文公,唐河南方河陽(今河南孟州市)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自謂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郡望”一詞,是“郡”與“望”的合稱。“郡”是行政區劃,“望”是名門望族,“郡望”連用,即表示某一地域國範圍內的名門大族。而韓愈世居昌黎,故又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

唐代古文運動倡導者,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崇他爲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杜牧把韓文與杜詩並列,稱爲“杜詩韓筆”,有“文章鉅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等。

  人物生平

韓愈三歲而孤,受兄嫂撫育,早年流離困頓,有讀書經世之志,雖孤貧卻刻苦好學。二十歲赴長安考進士,三試不第。二十五歲後,他先中進士,三試博學鴻詞科不成,赴汴州董晉、徐州張建封兩節度使幕府任職。後回京任四門博士。三十六歲後,任監察御史,因上書論天旱人飢狀,請減免賦稅,貶陽山令。憲宗時北歸,爲國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五十歲後,先從裴度徵吳元濟,後遷刑部侍郎。因諫迎佛骨,貶潮州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歷國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職,五十七歲終。政治上較有作爲。詩力求險怪新奇,雄渾而重氣勢。

  成就及貢獻

韓愈,貞元八年(七九二年)進士,爲唐宋八大家之首。唐憲宗時,曾隨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鎮之亂。在刑部侍郎任上,他上疏諫迎佛骨,觸怒了憲宗,被貶爲潮州刺史。後於穆宗時,召爲國子監祭酒,歷任京兆尹及兵部、吏部侍郎。

韓愈是唐代著名的散文家和重要詩人。他和柳宗元政見不和,但並未影響他們共同攜手倡導古文運動。他們反對過分追求形式的駢文,提倡散文,強調文章內容的重要性。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曾經因爲進言佛骨一事,被貶袁州,即今江西宜春。任職袁州期間,韓愈政績卓越,並且培養了當時江西省的第一個狀元。現宜春秀江中有以沙洲,名爲狀元洲,傳說就是當年學子讀書之處。宜春城中最高山頭建有狀元樓,宜春市區有昌黎路,都是爲了紀念韓愈的特別功績。

韓愈時代的詩壇,已開始突破了大曆詩人的狹小天地。韓愈更是別開生面,也創建了一個新的詩歌流派。他善於用強健而有力的筆觸,驅使縱橫磅礴的氣勢,夾雜着恢奇詭譎的情趣,給詩思渲染上一層濃郁瑰麗的色彩,造成奔雷掣電的壯觀。

另外韓詩在藝術上有“以文爲詩”的特點,對後世亦有不小的影響。當然韓詩中也有追求怪誕詭譎的遊戲文字,是不足取的。著名作品有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等。

  政治主張

韓愈在政治上主張天下統一,反對藩鎮割據。唐憲宗時,曾隨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鎮之亂。他和柳宗元政見不和,但並未影響他們共同攜手倡導古文運動。他們反對過分追求形式的駢文,提倡散文,強調文章內容的重要性。“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曾經因爲進言佛骨一事,被貶潮州,後因治政突出,遷袁州,即今江西宜春,刺袁州史。任職袁州期間,韓愈政績卓越,並且培養了當時江西省的第一個狀元。現宜春秀江中有一沙洲,名爲狀元洲,傳說就是當年學子讀書之處。宜春城中最高山頭建有狀元樓,宜春市區有昌黎路,都是爲了紀念韓愈的特別功績。

  代表作品

韓愈作品相關書籍

韓愈作品相關書籍(3)

晚春一

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晚春二

誰收春色將歸去,慢綠妖紅半不存。

榆莢只能隨柳絮,等閒撩亂走空園。

春雪一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

古意

太華峯頭玉井蓮,開花十丈藕如船。

冷比雪霜甘比蜜,一片入口沈痾痊。

我欲求之不憚遠,青壁無路難夤緣。

安得長梯上摘實,下種七澤根株連。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元外(早春)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韓愈名言

韓愈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韓愈治學名聯)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暱暱兒女語,恩怨相爾汝。(《聽穎師彈琴》)

古之君子,其責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約。(《原毀》)

親之割之不斷,疏者屬之不堅。

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送孟東野序》)

少年樂相知,衰暮思故友。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事業無窮年。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也。 (《師說》)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進學解》)

人非生而知之,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爲惑也,終不解矣。 (《師說》)

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師說》)

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聖人無常師。 (《師說》)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師說》)

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調張籍》)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