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課外文言文閱讀之陶侃

課外文言文閱讀之陶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53K 次

陶侃惜光陰,故事出自《資治通鑑》,所描寫的人物是陶侃(259-334),字士行(或作士衡),江西鄱陽人,東晉大司馬。初爲縣吏,漸至郡守。永嘉五年(311),任武昌太守。建興元年(313),任荊州刺史。後任荊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諸軍事。他精勤吏職,不喜飲酒、,爲人稱道。

課外文言文閱讀之陶侃

原文

侃在廣州無事,輒朝運百甓於齋外,暮運於齋內。人問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過爾優逸,恐不堪事,故自勞耳。”

侃性聰敏恭勤,終日斂膝危坐,軍府衆事,檢攝無遺,未嘗少閒。常語人曰:“大禹聖者,乃惜寸陰,至於衆人,當惜分陰,豈可但逸遊荒醉,生無益於時,死無聞於後,是自棄也!”

譯文

陶侃在廣州沒有事,常常早朝把白磚運到書房的外邊,傍晚又把它們運回書房裏。別人問他這樣做的緣故,他回答說:“我正在致力於收復中原失地,過分的悠閒安逸,唯恐擔任不了重大責任,所以才使自己辛勞罷了。”

陶侃聰慧敏捷,恭敬勤奮,整日盤着腿正坐,司令部所有的`事情,檢查管理,從不遺漏,沒有一點空閒。他常對他人說: "大禹是聖人,還如此珍惜很短的時間,對於一般人來說,就更應珍惜時間,怎麼可以只想着吃喝玩樂呢,活着的時候不能有所貢獻,死了以後不能留名,這是自己糟蹋自己啊!”

1、輒:常常

2、甓:磚

3、齋:書房

4、致力:努力恢復

5、中原:今河南一帶

6、優逸:安逸

7、不堪事:擔任不了重大的責任

8、恭:謹慎

9、斂膝:盤着腿

10、危坐:正坐

11、檢攝:檢查管理

12、大禹:夏朝第一個君主,曾治過水

13、逸遊:安逸舒適、醉生夢死

14、聞:留名

16、自棄:自己糟蹋自己、放棄自己

17、軍府:司令部

18、逸遊荒醉:吃喝玩樂

人物介紹

陶侃是一代名將,在東晉的建立過程中,在穩定東晉初年動盪不安的政局上,他頗有建樹。他出身貧寒,在西晉風雲變幻中,竟衝破門閥政治爲寒門入仕設置的重重障礙,當上東晉炙手可熱的荊州刺史,而頗有治績。他是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晉書》、《世說新語》等史書中,記載着不少有關他的遺聞逸事。他還是個有爭議的人物,讚揚的,貶斥的,以及爲他辯誣的人都有。

出處

《資治通鑑》,簡稱“通鑑”,是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共294卷,歷時19年告成。它以時間爲綱,事件爲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的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徵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62年的歷史。它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在中國官修史書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

《資治通鑑》(Comprehensive Mirror to Aid in Government )是北宋著名史學家、政治家司馬光(1019-1086)和他的助手劉攽、劉恕、範祖禹、司馬康等人歷時十九年編纂的一部規模空前的編年體通史鉅著。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實。在這部書裏,編者總結出許多經驗教訓,供統治者借鑑,宋神宗認爲此書“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爲鑑誡來加強統治,所以定名爲《資治通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