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紙上談兵文言文

紙上談兵文言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8W 次

在日常過程學習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觸過一些文言文吧?文言文是與駢文相對的,奇句單行,不講對偶聲律的散體文。是不是有很多人在爲文言文的理解而發愁?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紙上談兵文言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紙上談兵文言文

紙上談兵文言文1

紙上談兵

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嘗與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難,然不謂善。括母問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趙不將括即已;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即括將行,其母上書言於王曰:“括不可使將。”

趙括既代廉頗,系更約束,易置軍吏。秦將白起聞之,縱奇兵,佯敗走,而絕其糧道,分斷其軍爲二,士卒離心。四十餘日,君餓,趙括出銳卒自搏戰,秦軍射殺趙括。括君敗,數十萬之衆遂降秦,秦悉坑之。

【註釋】

趙括:趙國大將,兵敗長平,趙國遂敗亡。

奢:趙奢,趙括的父親,趙國的大將。

難:駁倒。

廉頗:趙國的大將。

約束:指紀律號令等。

縱:出動

【譯文】

趙括從年輕的時候起就學習兵法,談論用兵打仗的'事,認爲天下沒有人能夠抵擋他。(趙括)曾經跟他的父親趙奢議論過用兵打仗的事,趙奢不能駁倒(他),然而(趙奢)不說他好。趙括的母親問趙奢其中的原因,趙奢說:“打仗,是要以命相搏、生死相爭的,但是趙括把它說得輕而易舉。假使趙國不讓趙括做將軍也就算了,如果一定要他擔任將軍,那麼毀掉趙國軍隊的一定是趙括了。”

趙括代替廉頗以後,全部改變了原有的紀律和規定,撤換並重新安排軍官。秦將白起出動變化莫測的軍隊,佯裝失敗,卻斷絕他的糧道,分段兩軍,士卒士氣大亂。四十多天後,軍隊士兵飢餓,趙括帶領精銳的兵士親自上陣戰鬥。秦軍射死了趙括。趙括的軍隊大敗,於是幾十萬兵士投降於秦國,秦國把他們全部活埋了。

【文言知識】

釋“既”。“既”的本意是食畢,此處引申爲“已經”或“……之後”。上文“趙括既代廉頗”,中的“既”,不能理解爲“既然”,應解釋爲“已經”或譯爲“(趙括代替廉頗)之後”。又,《桃花源記》:“既出,得其船……”,“既出”因理解爲“從桃花源出來後”。又,“既定方針”,意爲“已經確定的方針政策”。

【閱讀訓練】

1、解釋:

①兵:帶兵作戰 ②以:認爲

③當:抵擋 ④使:假如,如果

⑤將:以……爲將 ⑥絕:斷,斷絕

⑦坑:活埋,挖坑掩埋

2、翻譯:

①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打仗,是要以命相搏、生死相爭的,但是趙括把它說得輕而易舉。

②趙括既代廉頗,系更約束,易置軍吏:趙括代替廉頗以後,全部改變了原有的紀律和規定,撤換並重新安排軍官。

3、“紙上談兵”現用來比喻:空談理論,脫離實際,不能就決實際問題 。

紙上談兵文言文2

文言文《紙上談兵》選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詩原文如下:

【原文】

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嘗與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難,然不謂善。括母問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趙不將括即已;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及括將行,其母上書言於王曰:“括不可使將。”

趙括既代廉頗,悉更約束,易置軍吏。秦將白起聞之,縱奇兵,佯敗走,而絕其糧道,分斷其軍爲二,士卒離心。四十餘日,軍餓,趙括出銳卒自搏戰,秦軍射殺趙括。括軍敗,數十萬之衆遂降秦,秦悉坑之。

【註釋】

(1)少時;小時候。

(2)言兵事:議論用兵打仗的事。

(3)以天下莫能當:認爲天下沒有人抵得過他的。

(4)奢:趙奢,趙括之父,趙國良將。

(5)難:駁倒。

(6)兵,死地也:用兵打仗,本是危險的場合。

(7)易言之:把它說得很輕易。

(8)趙:趙國。

(9)廉頗:趙國良將。廉頗對秦作戰,根據實際情況,採用深溝高壘的防禦戰。後趙王中了秦的離間計,用趙括代廉頗。

(10)悉更約束:全部改變原有的紀律和規定。

(11)坑(kēng):活埋。

(12)嘗:曾經

(13)卒:步兵,士兵

(14)將:使……爲將,使動用法

(15)佯:假裝

【翻譯】

趙括從年輕的時候起就學習兵法,談論用兵打仗的事,認爲天下沒有人能夠抵擋他。(趙括)曾經跟他的父親趙奢議論過用兵打仗的事,趙奢不能駁倒(他),但是(趙奢)不承認他有軍事才能。趙括的母親問趙奢其中的原因,趙奢說:“打仗是要以命相搏的事,但是趙括把它說得輕而易舉http:///b/19764。html。假使趙國不讓趙括做將軍也就算了,如果一定要他擔任將軍,那麼毀掉趙國軍隊的一定是趙括。”等到趙括將要起程的'時候,他母親上書給趙王說:“趙括不可以做將軍。”

趙括代替了廉頗(擔任抗秦大將)後,全部更改(原有的)紀律和規定,並撤換重新安排軍官。秦將白起聽說了這件事後,便派出引誘趙括做出錯誤判斷的小股部隊,佯裝失敗,卻斷絕他的糧道,分段兩軍,士卒的士氣大亂。四十多天後,軍隊士兵飢餓,趙括帶領精銳的兵士親自上陣戰鬥。秦軍射死了趙括。趙括的軍隊大敗,於是幾十萬兵士投降於秦軍,秦軍把他們全部殺死,並把屍體堆積起來。

紙上談兵文言文3

紙上談兵

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嘗與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難,不謂善。括母問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趙不將括,即已;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

趙括既代廉頗,悉更約束,易置軍吏。秦將白起聞之,縱奇兵,佯敗走,而絕其糧道,分斷其軍爲二,士卒離心。四十餘日,軍餓,趙括出銳卒自搏戰,秦軍射殺趙括。

括軍敗,數十萬之衆遂降秦,秦悉坑之。

【註釋】

(1)少時;小時候。

(2)言兵事:議論用兵打仗的事。

(3)以天下莫能當:認爲天下沒有人抵得過他的。

(4)奢:趙奢,趙括之父,趙國良將。

(5)難:駁倒。

(6)兵,死地也:用兵打仗,本是危險的場合。

(7)易言之:把它說得很輕易。

(8)趙:趙國。

(9)廉頗:趙國良將。廉頗對秦作戰,根據實際情況,採用深溝高壘的防禦戰。後趙王中了秦的離間計,用趙括代廉頗。

(10)悉更約束:全部改變原有的`紀律和規定。

(11)坑(kēng):活埋。

(12)嘗:曾經

(13)卒:步兵,士兵

(14)將:使……爲將,使動用法

(15)佯:假裝

譯文:

趙括從小就學習兵法,談論兵事,認爲天下沒有比得上他的。曾經和他的父親趙奢談論兵事,趙奢都難不倒他,但是並不稱讚他。趙括的母親問趙奢其中的原因,趙奢曰∶“打仗,是生死攸關的地方,而趙括太輕率的討論它了。如果趙王不讓他當將軍就罷了,如果一定要讓他當將軍,打敗趙軍的人一定是趙括自己。”

趙括代替了廉頗以後,全部變更了軍法,輕率的任用軍官。秦國的將軍白起聽說以後,指揮奇兵,假裝打敗撤退,而斷絕趙軍的糧道,把趙軍一分爲二,趙軍士氣不能統一。被困四十多天,趙軍非常飢餓,趙括親自指揮精兵博戰,秦軍用箭射死了趙括。

趙括的軍隊大敗,數十萬趙軍投降了秦國,秦國全部將它們活埋了。

紙上談兵文言文4

閱讀下面甲、乙兩段文言短文,完成第11第14題。(15分)

[甲] 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節選自《曹劌論戰》)

[乙] 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嘗與其父(趙奢)言兵事,奢不能難(駁倒),然不謂善。括母問其故,奢曰:兵,死地也(危險的場合),而括易言之。使趙(趙國)不將括即已,若比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

趙括既代廉頗(趙國大將),悉更約束(規定),易置軍吏。秦將白起聞之,縱奇兵,佯敗走,而絕其糧道,分斷其軍爲二,士卒離心。四十餘日,軍餓,趙括出(帶領)銳卒自搏戰,秦軍射殺趙括。括軍敗,數十萬之衆遂降秦,秦悉坑之。 (節選自《史記》)

19.解釋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3分)

①公將鼓之。 ( ) ②既克,公問其故。 ( )

④秦悉坑之。 ( )

20.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2分)

嘗與其父言兵事,奢不能難,然不謂善。

答:

21.根據乙文內容,用一個成語做乙文的標題,並說說成語的意思。(3分)

成語: (1分)

意思:

22.根據這兩段文字的內容,你認爲曹劌的論戰與趙括的談兵有什麼不同?說說你的看法。(3分)

參考答案:

19.該題考的是理解常用的文言詞。(4分)

(1)擊鼓(進軍) (2)已經 (3) 埋

20.趙括曾經和他的父親談兵事,他的父親不能駁倒他,卻不說(趙括)善於打仗。(2分)

21.該題考的是成語。(3分)參考答案:紙上談兵(1分)在文字上談用兵策略,比喻不聯繫實際情況,發空議論。(2分)(沒有比喻義,只給1分)

22.此題爲開放題,答案不唯一。(3分) 答案示例:曹劌的`論戰源自於他對戰場情況、形勢的仔細觀察與準確分析,源自於他豐富的實踐經驗;而趙括的談兵 只抱書本知識,沒有實踐經驗,只會誇誇其談,沒有實踐能力和隨機應變的能力。(各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