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高三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精選五篇

高三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精選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7W 次

在現實學習生活中,我們最不陌生的就是文言文了吧?文言文注重典故、駢儷對仗、音律工整,包括策、詩、詞、曲、八股、駢文等多種文體。相信很多人都在爲看懂文言文發愁,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三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精選五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三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精選五篇

高三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精選五篇1

古今異義

以手撫膺坐長嘆(古義:徒,空。今義:作動詞。)

叢菊兩開他日淚(古義:往日,過去。今義:以後,將來的某一天或某一時期。)

無邊落木蕭蕭下(古義:樹葉。今義:樹木。)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古義:第二年。今義:今年的下一年。)

因爲長句,歌以贈之。(古義:因此寫了。今義:表原因。)

老大嫁作商人婦。(古義:年紀大了。今義:長子,長兄等。)

朝來暮去顏色故。(古義:容貌。今義:色彩。)

又聞此語重唧唧。(古義:嘆息聲。今義:一般指蟲鳴。)

悽悽不似向前聲。(古義:剛纔。今義:朝着前面。)

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古:黃河。今義:泛指河流。)

(古:穀物收成不好。今義:兇惡,厲害。)

棄甲曳兵而走。(古:逃跑。今義:行,走路。)

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古:供養活着的人。今義:保養身體。)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古:可以憑藉。今義:表示同意、認可。)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古:這樣,卻。今義:轉折連詞。)

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古:不要歸咎。今義:沒有罪過。)

金就礪則利。(古:指金屬製的刀劍。今義:黃金。)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古:檢查。今義:參加、參見等。)

用心一也。(古:用,使用;心,心力。今義:集中注意力,存心。)

蟹六跪而二螯(古:足,腳。今義:兩膝彎曲,單膝或雙膝着地。)

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古:安置,安身。今義:託付,把理想、希望等放在某人、物身上。)

流血漂櫓。(古:盾牌。今義:指划船的工具。)

以爲桂林、象郡。(古:把……作爲。今義:認爲。)

贏糧而景從。(古:揹負,擔負。今義:獲得,獲勝。)

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古:崤山以東。今義:山東省。)

古之學者必有師。(古:求學的人。今義:有專門學問的`人。)

吾從而師之。(古:跟隨並且。今義:表因果的連詞。)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古:無論。今義:沒有。)

今之衆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古:一般人,普通人。今義:許多人。)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古:風尚。今義:道路,道德。)

小學而大遺。(古:在小的方面學習。今義:指與中學、大學相對的“小學”。)

不必不如師(古:不一定。今義:用不着,不需要。)

高三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精選五篇2

文言句式

1.判斷句

(1)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用“也”表示判斷)

(2)非蛇蟮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用“者……也”表示判斷)

(3)雖有槁暴,不復挺者,鞣使之然也(用“者……也”表示判斷)

2.省略句

(1)鞣(之)以(之)爲輪(分別省動詞、介詞的賓語“之”)

(2)假(於)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省介詞“於”)

3.倒裝句

(1)青,敢之於藍,而青於藍(於藍取之、於藍青,介賓後置)

(2)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乎己參省,介賓後置)

(3)善假於物也(於物假,介賓後置)

(4)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利之爪牙、強之筋骨,定語後置)

冰,水爲之,而寒於水(於水,介詞結構後置)

高三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精選五篇3

1、李白,盛唐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現存詩歌九百多首,人稱(詩仙)。他的詩歌想像豐富奇特,風格雄健奔放,色彩瑰麗,語言清新自然,是繼屈原之後的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杜甫曾稱讚他“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2、《蜀道難》是樂府舊題,大約作於742年。詩歌着力描繪了秦蜀道路上奇麗驚險的山川形勢,含有入蜀艱難和蜀地不可久居之意。末段寄寓了對蜀中軍閥可能割據叛亂的隱憂,意在警戒者在形式險要之處應當好好地用人防守。詩歌句式以七言爲主,雜以其他長短句。

3、杜甫,字(子美),後世稱爲(杜工部)。他生活中唐朝由盛而衰的時代,因仕途失意,遭遇坎坷,歷經戰亂,因而能體念和同情人民的疾苦。其詩抒寫個人情懷,往往緊密結合時事,思想深刻,意境開闊,後世稱(“詩史”),代表了我國古代現實主義詩歌的高峯。其詩形成了特有的(沉鬱頓挫)的風格,他被後人稱爲(“詩聖”)。

4、《秋興八首》(其一):這是一首七言律詩。詩歌通過對巫山巫峽蕭瑟的秋景的描寫,引發對國家盛衰和個人身世的感嘆,抒發了作者憂國思鄉之情和孤獨寂寞之感。

《詠懷古蹟》(其三):《詠懷古蹟》是杜甫以夔州或夔州附近有遺蹟的五位古人(宋玉、王昭君、劉備、諸葛亮、庾信)的身世遭遇爲材料,發掘古人的情愫,抒發自己的感慨。本詩借昭君當年想念故土、夜月魂歸的形象,寄託自己想念故鄉的心情,詩人借詠昭君村、懷念王昭君來書寫自己的情懷。

《登高》:詩人在垂暮之年,在深秋時節,獨自登高遠望,縱目山河,俯仰宇宙,可謂壯懷激烈,慷慨悲歌。詩中有對漂泊生涯的感嘆,有對老弱多病的嗟傷,但也有對自然的熱愛,對生命的執着。讓人感受到詩人憂國憂民、感時嘆逝的博大胸懷。此詩被後人推崇爲“古今七言律第一”。

5、白居易,中唐詩人,字樂天,自號香山居士。他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新樂府,就是一種用新題寫時事的樂府式的詩。新樂府專門“刺美見事”,“歌詩合爲事而作”,所以作者的《新樂府》50首全都列入“諷喻詩”,這些詩歌廣泛深刻地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統治者的種.種罪行,反對窮兵黷武,爲婦女鳴不平,具有強烈的人民性和現實主義精神。代表作有《秦中吟》、《新樂府》。

6、《琵琶行》:原作《琵琶引》,是一首敘事詩。詩歌借敘述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和她的淒涼身世,抒發了作者個人政治上受打擊、遭貶斥的抑鬱悲悽之情。

在寫作上,雖爲敘事詩,但具有相當濃厚的抒情成分。特別是琵琶女彈奏琵琶的一段,由於作者精通音樂,運用細緻生動的藝術語言,描寫音樂的音響和旋律以及演奏琵琶的指法,並通過“急雨”、“絲語”、“流泉”、“大珠小珠落玉盤”等具體事物來比擬各種不同音響,寫出音樂的複雜變化,寫出聲音的疾徐輕重,更從這音響節奏中,襯托出彈者、聽者的面部表情和內心活動,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這都充分顯示出作者詩歌創作的傑出才華。且“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等對琵琶聲的側面描寫,渲染了當時的環境氣氛,襯托了樂曲強烈的藝術魅力,也使讀者面對如此情境、氛圍、心靈搖盪,不能自已。

7、李商隱,晚唐時期詩人,字義山,號玉溪生。詩歌創作上繼承了唐代積極浪漫主義精神和嚴謹、深沉、雄渾的語言特點,同時又融合了齊樑詩歌綺麗濃豔的`色彩,形成自己的風格和流派。與杜牧並稱“小李杜”,與溫庭筠齊名“溫李”。

8、《錦瑟》:這首詩全篇籠罩着一層濃重的哀傷低迴、悽迷朦朧的情調氛圍,反映出一個衰頹沒落的時代中正直而不免軟弱的知識分子典型的悲劇心理:既不滿於環境的壓抑,又無力反抗黑暗社會;既有所追求嚮往,又時感空虛幻滅;既爲自己的悲劇命運而深沉哀傷,又對造成悲劇的原因感到惘然。詩歌主要是運用象徵的手法來表達情感,多用典故。

《馬嵬(其二)》:這是一首詠史詩。作者用倒敘的手法來記敘了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悲劇,敘事中又採用對比、反襯的手法。詩歌批判了唐玄宗的自私虛僞,同時也隱含了人生無常,富貴難安之意,啓發世人記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廢朝政,致使國家陷於動盪、人民飽受戰亂之苦的歷史悲劇。

9、孟子:戰國時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被稱爲“亞聖”。在政治上,他提倡仁政,提出“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反對諸侯間的兼併戰爭。《孟子》是記載孟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經典,它不僅文采華贍,清暢流利,而且善於雄辯,氣勢磅礴。

10、《寡人之於國也》:文章記述梁惠王向孟子請教自己盡心於民,但民並沒有增多的原因,孟子以戰爭中士卒逃跑,五十步笑百步爲喻,對他進行駁斥。然後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張,勸說梁惠王施行仁政,役使農民不要違農時,使百姓有吃有穿,受到教化。

寫作特色:結構嚴謹:每部分結尾的一句話既對每一部分的內容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又體現了各部分之間的內在聯繫,把全文各部分連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善用比喻:全文從設喻開始,又以設喻結束,前後呼應,所用的比喻又都在“王好戰,請以戰喻”的範圍內,手法高超。氣勢宏偉,節奏感很強:文中多處運用排比和對偶,文章讀起來不僅氣勢磅礴,而且琅琅上口。

11、荀子:戰國時思想家、文學家,名況,當時人尊稱他荀卿。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後代表人物,與孟子成爲儒家中對立的兩派,主張“性惡論”、“明禮義而化之”,強調教育的作用。荀子文章的特點是長於說理,論證嚴密,比喻妥帖,分析透闢,多用排比,氣勢雄渾,語言質樸、凝練。《勸學》爲代表作。

12、《勸學》:是一篇論述學習的重要意義,勸導人們以正確的目的、態度和方法去學習的散文。本文的特色是以喻明理的論證藝術。

文中一共有20個形式多樣的比喻句,從不同角度說明學習的重要意義,生動形象,深入淺出地闡述道理,啓人思考。(1)設喻方式多樣:正面設喻:“青出於藍”、“輮以爲輪”等;正反設喻:“鍥而不捨”與“鍥而舍之”等;反覆設喻:“登高而招”、“順風而呼”等。(2)以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情或現象作爲喻體。(3)設喻與說理結合緊密,形式十分靈活:有的將道理隱含於比喻之中,有的先設喻,後引出道理,有的先設喻,引出道理後,再用另外的比喻進一步論證。

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來論述中心論點“學不可以已”的?(1)從學習的意義方面論述,作者用了五個比喻,論證了學習的意義在於能提高自己,改變自己。(2)從學習的作用方面論述,作者用了五個比喻論證了學習能夠彌補不足,並得出結論:君子天賦與他人沒有什麼不同,但他善於利用學習的幫助來彌補自己的不足。(3)從學習的方法和態度方面論證,作者用了十個比喻,從正反兩方面論證學習要逐步積累,要堅持不懈,的要專心致志。

13、賈誼,西漢初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他在政治上有遠見卓識,能洞察隱微,他的政論文如《論積貯疏》《過秦論》等,分析形勢,切中時弊,有深刻獨到的見解。他的辭賦也很有名,以《鵬鳥賦》《吊屈原賦爲代表》。

14、《過秦論》:“論”是一種文體,是論斷事理,包括論政、論史等內容,重在說理。這篇文章論述了秦朝興衰的原因,希望漢王朝借鑑秦朝滅亡的教訓。他這樣做,是希望漢文帝以秦朝爲借鑑,施行仁義,以免重蹈秦朝滅亡的覆轍。

作者認爲秦朝滅亡的原因是什麼?怎樣來論證的?作者認爲是“仁義不施攻守之勢異也”。作者用舉事實、作比較的方式證明其論點的正確。一方面秦取得天下前後的比較,另一方面是陳涉與九國的比較,從而得出論點。

15、韓愈,字退之,世稱“韓昌黎”,死後諡號文,後世又稱韓文公,中唐傑出的散文家。在文學上主要倡導“古文運動”,反對六朝以來講究排偶、辭藻的豔麗浮誇的文風,主張“唯陳言之務去”。其散文被列爲“唐宋八大家之首”,同時他又開了“以文爲詩”的風氣,對宋詩影響頗大。

16、《師說》:“說”是古代一種議論文體,一般是陳述自己對某種事物的見解,可以先敘後議,也可夾敘夾議。“師說”是說說關於從師的道理。文章表面上是韓愈送給學生的,但實際上主要是針對當時“恥於相師”的社會風氣而寫的,其目的是鍼砭時弊,宣揚從師的道理。着重闡明教師的作用和從師應採取的態度,對我們今天仍有借鑑作用。

高三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精選五篇4

古漢語句式

(一)判斷句

①非我也,歲也(……也,表判斷)非我也,兵也。(……也,表判斷)

是亦走也(……也,表判斷)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也,表判斷)

②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也,表判斷)

(二)倒裝句

1.賓語前置句

①未之有也(賓語前置,應爲“未有之也”)

②雞豚狗彘之畜(賓語前置,應爲“畜雞豚狗彘”)

2.介賓結構後置(狀語後置句)

①移其粟於河內(“於河內”爲介賓結構)

②樹之以桑(“以桑”爲介賓結構)

③頓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於道路”爲介賓結構)

④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於刺人而殺之……”爲介賓結構)

⑤申之以孝悌之義(“以孝悌之義”爲介賓結構)

(三)省略句

可以無飢矣(“以”後省略賓語“之”,句意是:可以憑藉它不受飢餓之苦了)

六、特殊結構(結合課後“研討與練習”第二題作小結)

1.“或……或”(有的`人……,有的人……)

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有的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後停下來,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後停下來。

2.“直……耳,是……也”(只是……罷了,這也是……啊)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是沒有跑上一百步罷了,那還是逃跑啊。

3.“是何異於……”(這跟……有什麼不同呢)

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這種狀況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殺死後,說“殺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麼不同?

高三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精選五篇5

一、詞類活用

1.則修文德以來之(使動,使……來)

2.既來之,則安之(使動,使……來;使……安定下來)

3.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使動,使……來)

二、特殊句式

1.何以伐爲(賓語前置)

2.無乃爾是過與(無乃……與?疑問句式,恐怕……吧?)

三、重點實詞解釋

1.無乃爾是過與(無乃……與?恐怕……吧。是,這個;過,責備。)

2.是社稷之臣也(這個)

3.何以伐爲(何以……爲?表示反問的一種句式)

4.陳力就列,不能者止(陳,擺出來;力,才能;就,居,充任;列,職位。)

5.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危,不穩定;顛,跌倒;相,輔助盲人走路的`人)

6.且爾言過矣(過,錯)

7.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爲之辭(疾,憎恨;辭,託辭。)

8.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貧,貧困;寡,少;傾,傾覆之患)

9.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蕭牆:國君宮門內當門的照壁,暗指魯國內部)

四、一詞多義

1、是A、是社稷之臣,何以伐爲(這)

B、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是)

C、世無孔子,誰能定是非之真(正確)

2、疾A、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病)

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爲之辭(痛恨)

C、老臣病足,不能疾走(快速)

3、止A、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停)

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制止)

C、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只)

4、見、A、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看見)

B、曹劌請見(拜見)

C、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接見)

D、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現)

5、過A、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經過,走過)

B、過猶不及(超過,過分)

C、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太,過分)

D、是誰之過與(過錯)

E、無乃爾是過與(責備)

F、故嘗與過宋將軍(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