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現代詩 > 泰戈爾《金色花》原文及賞析

泰戈爾《金色花》原文及賞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2W 次

《金色花》是泰戈爾散文集《新月集》的代表作,是他的早期作品。以下是小編爲大家蒐集整理的泰戈爾《金色花》原文及賞析,僅供參考!

泰戈爾《金色花》原文及賞析

原文內容

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爲了好玩,

長在樹的高枝上,笑哈哈地在空中搖擺,

又在新葉上跳舞,媽媽,你會認識我嗎?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裏呀?”

我暗暗地在那裏匿笑,卻一聲兒不響。

我要悄悄地開放花瓣兒,看着你工作。

當你沐浴後,溼發披在兩肩,穿過金色花的林蔭,

走到做禱告的小庭院時,你會嗅到這花的香氣,

卻不知道這香氣是從我身上來的。

當你吃過中飯,坐在窗前讀《羅摩衍那》。

那棵樹的陰影落在你的頭髮與膝上時,

我便要將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書頁上,

正投在你所讀的地方

但是你會猜得出這就是你的小孩子的小影子嗎?

當你黃昏時拿了燈到牛棚裏去,

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來,

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講個故事給我聽。

“你到哪裏去了,你這壞孩子?”

“我不告訴你,媽媽。”

這就是你同我那時所要說的話了。

原文賞析

《金色花》篇幅短小,而意蘊豐贍,是泰戈爾散文詩集《新月集》中的代表作。寫的是一個假想──“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首句),由此生髮想像:一個神奇的兒童與他母親“捉迷藏”,構成一幅耐人尋味的畫面,表現家庭之愛,表現人類天性的美好與聖潔。這樣一幅畫面,可以從各種角度進行觀照,揣摩各種不同的意味。

乍一看,在我們面前展現的是一幅兒童嬉戲的畫面。畫面的中心人物是“我”──一個機靈可愛的孩子。“我”突發奇想,變成一朵金色花,一天時間裏與媽媽三次嬉戲。

第一次嬉戲,是在母親禱告時,悄悄地開放花瓣散發香氣;第二次嬉戲,是在母親讀《羅摩衍那》時,將影子投在母親所讀的書頁上;第三次嬉戲,是在母親拿了燈去牛棚時,突然跳到母親跟前,恢復原形。“我”“失蹤”一天,卻始終與母親在一起。“我”天真稚氣,卻藏着自己的祕密,惟有他母親不知道,最後母親問“到哪裏去了”,他說“我不告訴你”,這是得意而善意的“說謊”。細味之,“我”的奇特行爲深藏着對母親的依戀:散發出香氣是對母親暗中表示依戀;將影子投在母親所讀的.書頁上,是替母親遮陽,也是暗中對母親表示依戀。總之,“我”是在以兒童特有的方式表現對母親的感情。

作品雖短,但是有完整的情節,情節發展有波瀾。人物在情節的發展中各顯現其性格:“我”是天真活潑、機靈“詭譎”的,又是天生善良的;母親是沉靜的、虔誠的,也是善良的、慈愛的。善良、善意,是母子兩人性格表現的主旋律,而“我”的“詭譎”與母親的“受騙”則與主旋律“不和諧”,產生一些微妙的變化,創造出濃濃的意趣。

內容賞析

1、作者爲什麼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

我們中國喜歡用花朵比喻兒童,印度也一樣。泰戈爾把兒童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麗的聖樹上的花朵,讚美孩子可愛。那金黃的色彩,正反映着母愛的光輝。人們喜愛花兒,花兒也惠及人們,正可以象徵孩子回報母愛的心願。泰戈爾的想像實在新奇而美妙。

2、孩子爲什麼想變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讓媽媽知道?

看孩子爲媽媽做了什麼,就可以理解他的心願。孩子總想爲媽媽做點事,變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媽媽工作,可以讓媽媽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媽媽讀書讀到的地方。孩子懂得,母愛的奉獻是無私的,對母愛的回報也應該是無私的,他不圖媽媽誇獎,但求媽媽生活得更加溫馨。所以他只是撒嬌,總是瞞着媽媽。

3、爲什麼媽媽見了面,說“你這壞孩子”?

文中,媽媽叫道:“孩子,你在哪裏呀?”可以想見,不見了孩子,媽媽多麼着急,這種惶急的心情肯定與時俱增,一旦見了,又驚又喜,自然嗔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