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試題中心 > 高一試題 > 高一語文同步檢測試題之《蘭亭集序》

高一語文同步檢測試題之《蘭亭集序》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7W 次

學習了《蘭亭集序》這篇課文,同學們都會了什麼呢?下面小編爲大家整理了高一語文同步檢測試題之《蘭亭集序》,希望能幫到大家!

高一語文同步檢測試題之《蘭亭集序》

  一、基礎部分(每小題2分,共20分)

1.下面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

A.“序”也作“敘”,是介紹評述一部著作或一篇文章的文字。後也用作贈序體文章的名稱,如柳宗元的《送薛存義序》。還有一類宴集序,如:王羲之的《蘭亭集序》。

B.曹操三父子、陶淵明、陳壽、班固、范曄等,都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著名文學家。

C.《陳情表》《史記》《橘頌》和《愚公移山》的作者分別是晉朝的李密、西 漢的司馬遷、戰國的宋玉和列子(列禦寇)。

D.“村舍儼然,笑漁人迷不得路;水源宛在,攜太守常來問津”和“湖光山色入眼底,萬家憂樂到心頭”兩聯,分別寫的是陶淵明和杜甫。

2.下列加粗字注音無誤的一項是( )

A.癸丑(kuǐ) 會稽(kuài) 修禊(xì) 巳日(sì)

B.峻嶺(lǐn) 激湍(tuān) 流觴(shānɡ) 騁懷(chěnɡ)

C.娛樂(yú) 會晤(wù) 形骸(hái) 國殤(shānɡ)

D.虛誕(xián) 酣暢(hān) 玄理(xián) 清冽(liè)

3.下列句中加粗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羣賢畢至,少長鹹集。 畢:全部

B.仰觀宇宙之大。 之:指示代詞,這樣

C.曾不知老之將至 曾:曾經

D.俯仰之間,以爲陳跡 陳:陳舊

4.與“玉汝以成”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猶不能不以之興懷

B.所以興懷,其致一也

C.樂琴書以消憂

D.雲無心以出岫

5.下列各句中,加粗詞古今異義的兩項是( )

A.歲在癸丑,暮春之初。

B.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C.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

D.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

E.何不委心任去留。

F.悅親戚以情話,樂琴書以消憂。

6.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 )

A.後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

B.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

C.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D.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

7.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活用現象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

A.羣 賢畢至,少長鹹集。

B.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

C.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

D.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抒幽情。

8.下列句子中,翻譯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清流激湍,映帶左右——清澈而浪花四濺的急流,像帶子一樣在左右流淌

B.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天氣晴朗,空氣清新,和風舒暢

C.不能喻之於懷——不能明白於心

D.足以極視聽之娛——足可用來享受盡視和聽的樂趣

9.下列句子中,翻譯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因此寄託自己的情懷,而不受自身肉體的束縛

B.所之既倦——對(自己)所喜愛或得到的事物已經厭倦

C.所以興懷,其致一也——所用以抒發內心感慨,人們的這種情趣是一樣的

D.趣舍萬殊——(人們)所好所惡,各不相同

10.對《蘭亭集序》分析解說有誤的一項是( )

A.本文是王羲之的曠世之作,不僅文辭優美,而且在書法史上也獲得盛譽,又稱“蘭亭序”。

B.文章表現了對大自然優美景象的讚美,同時又流露出對人生“修短隨化”的無限感慨。

C.本文先記敘了這次集會的時間、地點、緣起、盛況和個人感受,由景生情,緣情入理,景、情、理達到了高度的.統一。

D.本文語言華美典雅,敘議結合,使人讀後如含醴酪,回味無窮。

二、閱讀部分(30分)

(一)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1~18題。(18分)

戴胄,字玄胤,相州安陽人。性堅正,幹局①明強,善簿最②。大理少卿缺,太宗曰:“大理,人命所繫,胄清真,其人哉。”即日命胄。長孫無忌被召,不解佩刀入東上閣。尚書右僕射封德彝論監門校尉不覺。罪當死;無忌贖。胄曰:“校尉與無忌罪均,臣子於尊極不稱誤。法着:御湯劑、飲食、舟船,雖誤皆死。陛下錄無忌功,原之可也。若罰無忌,殺校尉,不可謂刑。”帝曰:“法爲天下公,朕安得阿親戚!”詔複議。德彝固執,帝將可。胄曰:“不然。校尉緣無忌以致罪,法當輕。若皆誤,不得獨死。”由是與校尉皆免。時選者盛集,有詭資蔭冒牒取調③者,詔許自首;不首,罪當死。俄有詐得者,獄具,胄以法當流。帝曰 :“聯詔 不首者死,而今當流,是示天下以不信,卿賣獄耶?”胄曰 :“陛下登殺之,非臣所及。既屬臣,敢虧示乎?”帝曰:“卿自守法,而使我失信,奈何?胄曰:“法者,布大信於人,言乃一時喜怒所發。陛下以一朝忿將殺之,既知不可而置於法,此忍小忿,存大信也。若阿忿違信,臣爲陛下惜之。”帝大感悟,從其言。遷尚書左丞。矜其貧,特詔賜錢十萬。

注:①幹局:指人的辦事能力。②簿最:財物出納賬冊。③取調:指“選者”獲取委任。

11.對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語解釋,正確的一組是( )(2分)

①監門校尉不覺 覺:發覺

②校尉與無忌罪均 均:各人一半

③朕安得阿親戚 阿:順從

④不可謂刑 刑:合法

⑤陛下登殺之 登:立即

⑥矜其貧 矜:憐憫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12.分別比較下列句中“以”字和“而”字的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組是( )(2分)

①胄以法當流

②是示天下以不信

③卿自守法,而使我失信

④既知不可而置於法

A.①句和②句不同,③句和④句相同。

B.①句和②句不同,③句和④句也不同。

C.①句和②句相同,③句和④句不同。

D.①句和②句不同,③句和④句也相同。

13.對“言乃一時喜怒所發”一句中“言”的具體內容,理解恰當的一項是( )(2分)

A.不首,罪當死

B.詔許自首;不首,罪當死

C.卿賣獄耶

D.卿自守法,而使我失信,奈何

以下14~15題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確意思是

14.陛下錄無忌功,原之可也。( )(2分)

A.陛下記載長孫無忌的功勞,恕免他是可以的。

B.陛下記載長孫無忌的功勞,本來是可以的。

C.陛下念及長孫無忌的功勞,恕免他是可以的。

D.陛下念及長孫無忌的功勞,本來是可以的。

15.校尉緣無忌以致罪,法當輕。( )(2分)

A.校尉跟隨長孫無忌而犯罪,依法判處輕罪。

B.校尉因爲長孫無忌而獲罪,處罰應當從輕。

C.校尉跟隨長孫無忌而犯罪,處罰應當從輕。

D.校尉因爲長孫無忌而獲 罪,依法判處輕罪。

16.以下句子分別編爲四組,從分句間語意關係的角度看,相同的一組是( )(2分)

①不首,罪當死

②而今當流,是示天下以不信

③陛下登殺之,非臣所及

④矜其貧,特詔賜錢十萬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爲四組,全都反映戴胄公正執法的一組是( )(3分)

①性堅正,幹局明強,善簿最

②臣子於尊極不稱誤

③若罰無忌,殺校尉,不可謂刑

④若皆誤,不得獨死

⑤俄有詐得者 ,獄具,胄以法當流

⑥陛下登殺之,非臣所及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④⑤

18.下列敘述符 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3分)

A.戴胄援引法律,犯顏直諫。他認爲封德彝定長孫無忌及監門校尉的罪輕重失當,所以固請太宗複議。

B.戴胄引“雖誤皆死”的法典,勸諫太宗不該姑息長孫無忌的罪行而使重罪輕罰,更不應以地位高低而使同罪異罰。

C.對“詐得者”太宗詔“不首者死”,但戴胄仍“以法當流”,因而觸怒太宗。而對太宗的責難,他既據理力諫,又講究勸諫藝術,終使太宗感悟。

D.戴胄認爲封德彝判校尉死罪,而讓長孫無忌以功抵罪,於法無據;而聖旨“不首,罪當死”是感情用事,作爲執法的依據有不妥之處。

(二)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9~22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蔣琬二三事

東曹掾楊戲素性簡略,琬與言論,時不應答。或欲構戲於琬曰:“公與戲語,而不見應,戲之慢上,不亦甚乎!”琬曰:“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從後言,古人之所誡也。戲欲讚我是耶,則非其本心;欲反我言,則顯我之非,是以默然,是戲之快也。”又督農場楊敏曾毀琬曰:“作事憒憒,誠非及前人。”或以白琬,主者請推治敏,琬曰: “吾實不如前人,無可推也。”主者重據聽不推,則乞問其憒憒之狀。琬曰:“苟且不如,則事不當理,則憒憒矣。復何問耶?後敏坐事繫獄,衆人猶懼其必死,琬心無適莫,得非重罪。其好惡存道,皆此類也。”

19.解釋下列加粗詞語。

(1)作事憒憒 憒憒:___________

(2)楊敏曾毀琬 毀:___________

20.翻譯文中畫線句子。

21.用簡潔的話概述短文所寫的三件事。

22.蔣琬正確處理這幾件事說明了一個什麼道理?

三、語言運用(10分)

23.下面一段話中有重複囉嗦的地方,在不影響原意的情況下,至少刪除的有哪三處?請把刪除部分的序號填在下面的橫線上。(3分)

今天我去百貨大樓買鋼筆。當我向賣鋼筆的營業員說明來意後,她馬上拿出好幾種鋼筆

① ② ③[來源:學&科&網]

讓我挑選。我左挑右挑也沒有挑到一支令我滿意的。百貨大樓的那位營業員始終熱情服務,

④ ⑤ ⑥ ⑦ ⑧[來源:學科網ZXXK]

她的服務態度很好。

刪除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意思。(3分)

細菌雖然小得肉眼看不見,但它們在分解枯枝敗葉的過程中確實起了關鍵性的作用。它們能將吸收二氧化碳和其他養分而長成的樹幹與樹葉,再分解成二氧化碳釋放到大氣中。若沒有細菌 的存在,那麼地球上的二氧化碳只能維持植物利用40年,因爲碳素將被鎖定在植物體內而不能參與到物質循環中去。由於細菌的這種作用,維持了整片森林甚至整個地球的盎然的綠意。

25.下面詩句是讚揚老師的,請另選讚揚對象,仿照其形式寫一節小詩。(4分)

一支粉筆

畫出知識王國的迷津

一塊黑板記下了老師的無限的深情

一個講臺

映着老師的艱辛

三尺教鞭

指點通向理想的道路

【參考答案】

一、1.解析:B.班固是東漢人;C.《橘頌》的作者是屈原;D.“湖光”一聯寫范仲淹。

答案:A

2.解析:A.癸:ɡuǐ;B.嶺:lǐnɡ;D.誕:dàn,玄:xuán。

答案:C

3.解析:曾:竟然。

答案:C

4.解析:D連詞,表修飾,不譯;A.介詞,“用”;B.介詞,“用來”;C.連詞,“來”。

答案:D

6.解析:A.“由”通“猶”,如、像;B.“趣”通“取”,往、取;C.“倍”通“背”,背叛。

答案:D

7.解析:B與例句均爲名詞作狀語;A.形容詞作名詞;C.使動用法;D.名詞作動詞。

答案:B

8.解析:像帶子一樣環繞在亭子的四周。

答案:A

9.A 10.D

二、(一)11.解析:②“均”意爲“等同”,③“阿”意爲“偏袒”,其餘皆正確。

答案:B

12.解析:①“以”是“依據”,②“以”是“用”的意思;③“而 ”錶轉折,④“而”表順承。

答案:B

13.解析:從上下文看,胄與上爭論的是“不首”依據什麼定罪,因此“言”當指A,B擴大了內容,C、D以偏概全。

答案:A

14.解析:“錄”的意思同“君既若見錄”的“錄”,“原”從語法結構分析,應是動詞,而非副詞。

答案:A

15.解析:據語境,“緣”應解爲“因爲”。

答案:B

16.解析:①③都是假設關係,②是承接關係,④是因果關係。

答案:B

17.解析:①是介紹胄的品性、才能,②是敘法令條文,⑥是假設情況,都不反映其“公正執法”。

答案:D

18.解析:A.“固請太宗複議”無據;B.胄引法的目的不是要判長孫無忌死罪,而是要使對校尉的判決合理些;D.最後一句錯,不是“不妥”,而是“不能”。

答案:C

(二)19.(1)糊塗 (2)詆譭

20.人心不同,就像他們各自的面孔一樣;當面服從,背後又說反對的話,這是古人勸誡的毛病。楊敏想稱讚我說我是對的,就不是他的本心;想反對我的話,就又顯示我的不對,因此不出聲,這是戲的快啊。

21.蔣琬不聽對楊戲的詆譭;蔣琬不聽 對楊敏的詆譭;蔣琬沒有挾私報復楊敏。

22.蔣琬對幾件事的處理說明,做人應對自己的優點缺點有正確的認識,能聽得進批評的意見,同時還要能秉公辦事,不挾私報復。

三、23.②⑦⑨

24.細菌能分解樹木,釋放出二氧化碳,維持整個地球的盎然綠意。

25.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