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試題中心 > 高一試題 > 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一第1單元檢測題

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一第1單元檢測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1W 次

語文是一門人文學科,學好語文是很重要的。下面小編爲大家整理了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一第1單元檢測題,希望能幫到大家!

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一第1單元檢測題

 第Ⅰ卷(選擇題30分,每小題3分)

 一、(12分)

1.下列各項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導學號 89950108( )

A. 卷帙浩煩 似是而非 衆說紛紜 莫衷一是

B. 急功近利 濃墨重採 革故鼎新 講信修睦

C. 一廂情願 胡攪蠻纏 步履匆匆 懸壺濟世

D. 義奮填膺 扼腕嘆息 遍體鱗傷 千瘡百孔

【答案】 C(A卷帙浩繁;B濃墨重彩;D義憤填膺)

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導學號 89950109( )

A.那位著名的學者去年在北京大學所作的關於人與自然相互關係的演講,觀點鮮明,切中時弊,這可謂不刊之論啊﹗

B.隨着出版業的市場化和多元化,類型多樣、題材豐富的作品大量涌現,其中也有一些作品粗製濫造,令人不忍卒讀。

C.有人多次爲蘆山災民慷慨解囊,傾盡全部積蓄,也有人聲明自己將細大不捐,以抗議某些慈善機構運作缺乏透明度。

D.隨着4G時代的到來,國產智能手機紛紛登堂入室,截至今年第一季度,聯想、華爲、中興和小米等品牌手機在全球市場已佔有三分之一的份額。

【答案】 A(A.不刊之論:指正確的、不可修改的言論。B.誤用對象。不忍卒讀:卒:盡,完。不忍心讀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內容悲慘動人。C.望文生義。細大不捐:細:微,小;捐:捨棄。小的大的都不拋棄。形容包羅一切,沒有選擇。D.不符合語境。登堂入室,登上廳堂,進入內室。比喻學問或技能從淺到深,達到很高的水平。)

3.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導學號 89950110( )

A.關於《紅樓夢》後40回的作者是誰這個問題,紅學家歷來有不同的說法,現在大家一般採用的是以高鶚續作這一說法爲準。

B.這部由第六代導演執導的青春片帶有鮮明的時代印記,表現了主人公拒絕平庸、堅守夢想的成長故事,具有極強的感染力,深深地打動了觀衆。

C.近年來,我國在海外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漢語教學、漢語推廣等文化交流活動,促進了漢語國際傳播,在世界主要國家和城市越來越受歡迎。

D.作爲“第三次工業革命重要標誌之一”的3D打印技術,目前被各國藝術家用於複雜的中小型雕塑作品創作和按原比例縮小的概念模型製作。

【答案】 D(A.句式雜糅。“一般採用……爲準”說法不當.B.搭配不當。“表現了……故事”不搭配。C.偷換主語,“促進了漢語國際傳播,在世界主要國家和城市越來越受歡迎”的主語應該是 “文化交流活動”,將“開展了”改爲“開展的”。)

4.把下列句子組成語意連貫的語段,排序最恰當的一項是導學號 89950111( )

①斷章取義是曲解話語的一種方法

②因爲這兩種行爲都會使話語信息偏離事實,進而造成人際之間的誤解和社會糾紛

③在不道德的話語理解行爲中,曲解與斷章取義是最爲惡劣的

④而斷章取義就是孤立地靜止理解話語單位,使之偏離話語在原始語境中的意義,以切合話語理解者的需要

⑤所謂曲解就是故意歪曲話語的本義,使之朝着話語理解者的利益方面進行

A.③④①②⑤ B.⑤①④②③

C.③②⑤④① D.⑤④①③②

【答案】 C(③②句總說,其中②爲解證句,因此,③在②前;⑤句分說 “曲解”;④①分說“斷章取義”,其中第④句爲轉折句,表話題的轉換,應緊承在⑤句後。根據第③句中“曲解與斷章取義是最爲惡劣的”,這一語序,可推斷談“曲解”的第⑤句應在談“斷章取義”的④①之前。 )

  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7題。導學號 89950112

詩——中華文化的靈魂

世界上沒有哪種藝術像我國古詩一樣如此久遠輝煌地影響着國家的政治文化。早在4000年前的《尚書堯典》,就提出了“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的詩樂結合的理論。虞舜的《南風歌》《卿雲歌》也正是同一時期的產物。“卿雲爛兮,糾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只十六個字卻昭示出一個偉大民族詩意的覺醒,從古代洪荒迎着朝陽高歌猛進。此後的《詩經》《樂記》也都被尊爲經典。隋唐以後朝廷以詩賦取士,影響更大。正如《樂記》所說“情發於聲,聲成文謂之音……故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詩”,可見地位之顯赫。

從藝術上講,集漢語文字聲情意象之美的古典詩詞,它精煉、美聽、微妙、易讓,具有無與倫比的藝術魅力。從詩經、楚辭、漢魏樂府、唐詩、宋詞、元曲直至近世,真如羣星麗天,森羅萬象,美不勝收。上從帝王將相,下到漁父耕夫,無不喜聞樂誦,成了人們文化生活的首選。流傳之廣,輻射之大,積澱之深,都是絕無僅有的。古詩所建構的美學理念,也隨之深入人心,滲透到中華文化各個方面,成爲其支柱、靈魂乃至積澱爲潛意識的存在。詩,成了構建民族氣派、傳統風格的重要“基因”。比如音樂,劉勰就提出了“詩爲樂心,聲爲樂體”的命題。再如繪畫,董其昌認爲“詩以山川爲境,山川以詩爲境。”《詩經》雲:“詩者天地之心……萬物之戶。”畫家爲山水寫生,本身就是宇宙詩化的再創造。建築藝術也不例外:東坡《涵虛亭》詩:“惟有此亭無一物,坐觀萬景得天全。”真是天人合一的化境。我國的戲劇,本質是詩劇。唱腔、對白多爲韻語。場景佈置講究空靈、象徵,處處詩意洋溢。乃至如《本草綱目》這樣的醫藥典籍,也博引詩文,極富文采。被王世貞稱爲“實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津津然談議,真比鬥以南一人。”甚至連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李政道也說過杜甫的“細推物理須尋樂”之詩句激勵着他鑽研物理。這就是中國人的“詩歌情結”,這幾乎無處不在了。

詩主性靈,重高節,它對於人格的形成,智性的開發影響巨大。岳飛的《滿江紅》、文天祥的《正氣歌》、譚嗣同的《獄中題壁》都集中體現了先烈們在困厄面前的浩然正氣。它將億萬斯年鼓舞着人們奮發前行。

詩詞作爲文化的名片,早已蜚聲世界。十八世紀的啓蒙思想家伏爾泰在讀到康熙皇帝1693年爲宣武門教堂作的對聯:“無始無終,先作心身真主宰;宣仁宣義,聿昭開濟大權衡。”極爲欽佩,認爲是對上帝與人生最好的覺解。上世紀美國大詩人龐德最佩服中國古詩。他認爲“中國詩人把詩質呈現便很滿足”,他欣賞漢詩的“意象疊加”與“錯亂語法”並用來突出意象的視覺性,與空間的對位關係從而開創了“意象詩派”。“芹藻江山,追逐風月”是古詩的一大亮點。東坡的“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之句便使西湖大添嬌嫵。1920年羅素來到杭州,對西湖之美讚不絕口。他說:“西湖的古文明,其絕頂之美賽過意大利。”我相信“中國人才是世界最文明的人。與歐洲相比,我覺得中國充溢着哲理平和的氣氛”。(《羅素回憶錄》)正是這充滿詩情畫意的山水,才使這位睿智的老人如此動情。

“不薄今人愛古人,清詞麗句必爲鄰。”杜甫就是這樣在尊重前賢的基礎上創造出一方嶄新的詩歌天地。作爲身處時代壯潮的我們,應當謙恭地學習古人,接通文脈。並立足當代美學思潮,勇於探索,繼雅開新,爲中華詩詞的繁榮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5.下列對中華詩歌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古詩對中國政治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從《尚書堯典》中的詩樂結合的理論,到後來的《詩經》《樂記》都被尊爲經典。

B.古典詩詞集漢語言文字聲情意象之美,精煉、美聽、微妙,美不勝收,具有無與倫比的藝術魅力。

C.古詩構建的美學理念,滲透到中華文化的各個方面,詩成了民族氣派、傳統風格的重要基因。

D.詩歌與音樂、繪畫、戲劇乃至建築都有廣泛的聯繫與密切的關係,詩詞作爲文化的名片,甚至從某種角度可以說它是其他一切藝術的源泉。

【答案】 D(詩詞不是其他一切藝術的源泉,生活纔是藝術的真正源泉。)

6.對文章有關內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古代上從帝王將相,下到漁父耕夫,吟詠古詩成了中國人文化生活的首選,因此可以說是中國人的“詩歌情結”。

B.文章舉例翔實,分析透明,巧妙引用,含蓄典雅,說明古詩是中華文化的支柱、靈魂乃至積澱爲潛意識的存在。

C.美國詩人龐德非常欣賞漢詩的“意象疊加”與“錯亂語法”,並用來突出意象的視覺性與空間的對位關係,認爲是對上帝與人生最好的覺解。

D.古詩中豐富的營養,可以增長知識,啓迪智慧,豐富思想,陶冶情操,鼓舞鬥志,培養濃厚的文化氣質,給讀者帶來良好的審美享受。

【答案】 C(指代對象錯誤,“認爲是對上帝與人生最好的覺解”是指法國思想家伏爾泰的體會。)

7.下列對原文中作者觀點的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引用杜甫的詩句,高度讚揚了杜甫在詩歌創作中尊重前賢、勇於創新的可貴做法,及其因此而取得的驕人成績。

B.如音樂、繪畫、戲劇等其他藝術,甚至醫藥典籍等都深受詩歌影響。如戲劇本質就是詩劇,唱腔、對白多爲韻語,處處詩意洋溢。

C.作者充分肯定古詩的作用,號召人們虛心學習古詩,勇於探索,銳意創新,爲中華詩詞的繁榮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D.自古至今,很多名人高度評價中國古詩,如1920年羅素對西湖讚不絕口,認爲西湖充滿詩情畫意的自然風光,其絕頂之美賽過意大利。

【答案】 D(張冠李戴,列舉羅素的例子,不是讚美中國古詩,而是讚美西湖充滿詩情畫意的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