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成語 > 由成語對牛彈琴引出的話題

由成語對牛彈琴引出的話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9W 次

耳熟能詳的成語“對牛彈琴”,其意所指大夥都知:說話不看對象,也譏笑聽話的人不懂對方所說意思。典出漢.牟融《理惑論》:“昔公明儀爲牛彈《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聞,不合其耳矣。轉爲蚊虻之聲,孤犢之鳴,即掉尾奮耳,蹀躞而聽。”其意是說,牛聽不懂《清角》的音韻,但能聽出“蚊虻”“孤犢”聲。看來,牛還是對琴聲有感知的,只是要“合其耳矣”。

由成語對牛彈琴引出的話題

現代科學以大量事實證明,對牛彈琴會提高肉牛、奶牛的出肉、產奶率,因此,對牛彈琴的成語的解釋也就有些偏頗了。古時科學不發達,沒認真加以歸納總結,認知上逼仄,出現謬誤也可理解,不必責備,那麼我們按現代科學觀點推論,或許牛聽到這《清角》琴聲覺得優美、心怡着哩,吃起草來格外香甜,它只是不會像人一樣用面容、言語來表達罷了。不過有一點需注意,琴聲確要“合其耳矣”,讓它喜歡聽,讓它有着像人們坐在茶座邊品茶邊聽舒緩音樂的快感,若讓它聽“蚊虻”之聲,它肯定愉悅不起來,不說痛苦起碼是緊張。那麼,怎知“合其耳矣”?這就要以出肉、產奶率來衡量了。

其實,不僅僅是牛,一般動物在飼養上都可用音樂刺激來加快其生長。呵呵,當今所提倡的優生優育政策不是有胎教環節麼,科學已證明連腹中的胎兒都能感知音樂的美妙。這充分說明不僅要對牛彈琴,對其它乃至未出生的似乎不知事理的胎兒也要彈琴,只是要“合其耳矣”。

說到“合其耳矣”,我個人理解,就是要對路合意,喜歡心怡。試想,若牛在吃草,對它彈奏激烈亢奮快節奏音樂,它不繃斷繮繩纔怪哩;假如讓喜愛現代搖滾音樂的青年去聽古典音樂,那這位青年人絕對愉快不起來。

寫到此,不禁讓我想起前不久網上熱炒的一篇小學一年級學生《爸爸也治不了媽媽》的作文來。小學生對學習壓力的抵拒,對家長所要求的憤怒,已到無以復加的地步。短短的62個字裏,飽含着排斥、仇恨、哀怨、無奈的心緒,讀後讓人發人深省。請原諒我照抄下來: “剛考完就讓我學習,學習。爸爸也治不了媽媽,整天稀罕類裏很很,不捨得熊她一句。瑤瑤的爸爸就不這樣,就揍她媽媽,她的媽媽就很老實。女人這東西,稀罕後患多,一揍就老實。我爸爸就是太小膽!”讀完,不能說這位小學生不愛學習,從作文的語句、文理就可知是個學習上用功的孩子,只是覺得學校、家庭、社會只把書本知識、應試教育作爲唯一,來加小學生學習壓力而不該。不得不說我們的教育制度有問題,我們的家長有問題,其影響了小學生身心健康,不利於小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揠苗助長,有違“合其耳矣”,導致學生產生厭惡學習心理,若這樣,那就脫離了教育的本意。說嚴重點,寄予希望的國家棟樑能成材嗎?培養成書呆子又有何爲?唉!連小學生都知道的道理,我們的教育主管部門、學校、家長卻不知,不得不說是社會的悲哀。這篇作文,網上熱炒,引起轟動,殊不知會不會對教育主管部門、學校、家庭有所觸動,讓其警醒?但願有!但願不會是對牛彈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