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音樂巨人貝多芬》教學反思範文

《音樂巨人貝多芬》教學反思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2W 次

身爲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音樂巨人貝多芬》教學反思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音樂巨人貝多芬》教學反思範文

《音樂巨人貝多芬》教學反思範文1

回顧品味是一種收穫,在反思中進步,講課也是這樣。

當初,在設計這堂課時,確實煞費了一番苦心。自己感覺其中有幾處“別有用心”:

1、《命運》交響曲導入,拉近學生與課文主人公的距離,給學生營造一種感悟的氛圍;《命運》交響曲結尾,再次感悟主人公的人格魅力。

《命運》交響曲是學生們耳熟能詳的音樂,通過熟悉的音樂拉近不同時代,不同國籍的人的距離,給學生們一種親切感。另外,此交響曲,有一種扣人心門的感染力,隨着強勁的音樂,讓學生感慨地進入學習的氛圍,更加理解人物的性格特點。

2、目標從繁到簡,學生思路清晰。

教學目標對學生的學習起着導向性的作用,短短的四十分鐘,如何利用纔是最有效的?面面俱到反而會導致最終的面面不到,所以簡潔、明確、集中的教學目標有利於教學目的和教學目標的實現,使學生從看似點滴中收穫頗豐。所以,在本課時的設計上我只設定了一個主要目標:全面認識貝多芬。從而促使需要提煉學習的寫作方法盡顯其中。

3、還課堂於學生,使他們樂在其中。

越俎代庖──是平日授課中容易出現的現象。在本課時的授課中,我注意避免老師的侃侃而談,增加學生自己感悟的機會。給學生明確的思路:認識貝多芬的偉大與平凡,讓他們與課文親密接觸,自感自悟,踊躍交流,在交流中對人物總結昇華,全面認識,這樣人物的描寫方法也就躍然紙上。教師無須多言,學生感悟更深。

4、分層作業,對症下藥。

讓學生根據自己的不同情況和層次,選擇難度不同的作業。這樣能使學生正視自己,尋找最有效的學習方式。

上課是一種藝術,而我只是一個初學者,需要雕琢的地方還很多,但我會用心,我會用踏實與自信,虛心與好學唱響心中美麗的歌。

《音樂巨人貝多芬》教學反思範文2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強調: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交*、滲透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裏。近幾年,語文教學中比較流行使用音樂。的確,語文教學中使用音樂,既有助於語文教學,也有助於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我在上《音樂巨人貝多芬》這一課時曾三次用到了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課前導課未成曲調先有情

“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心靈上,激起學生思想的浪花,或者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吸住。”-----這是著名特級教師於漪的經驗之談,其目的是激趣啓思。若能設計一個具有創意的引言,做到先聲誘人,引人入勝,就可以奠定這節課的成功基礎,而音樂的恰當運用,有着其他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在走進貝多芬這一環節中,課前,我先設疑導入:“我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什麼樣的人稱爲巨人?”同學們七嘴八舌(身材高大異乎尋常的人;童話中指比一般人高大的人,而往往有神力的人;比喻有巨大影響和貢獻的人)。“而貝多芬身材矮小粗壯,病魔奪走了他短暫的生命,他爲說你成爲巨人呢?這節課我們一起走進貝多芬這位音樂大師的心靈空間,去感受他的人格魅力。請聽《命運交響曲》。”聽畢後讓學生談感受,而後就自然走進貝多芬,我順勢介紹貝多芬的生平及像《命運交響樂》等這樣偉大作品的誕生。這樣一來,學生慷慨地走進文本,迫不及待的想理解主人公的性格特點。

  二、課內高潮輕攏慢念抹復挑

“文似看山不喜平”,一堂好課應該是波瀾起伏、高潮迭出的。而音樂能使教材更爲生動,使得凝固的教材中靜態昇華爲動態美,將教材中蘊含的意境充分的表現出來,從而產生強烈的效應,激活學生各種心裏因素,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在解讀名人這一環節,也播放了《命運交響曲》。放在了對語句的理解以上。在師生共同分析了貝多芬的動作、語言所體現的性格特點後,特別是在分析了“聽我心裏的音樂!你不知道我心裏的感覺!……”一句後我又聽安排音樂這個環節。“請學生聆聽貝多芬的靈魂之音-------《命運交響曲》,進一步理解‘我心裏的音樂’”。這樣一來,幫助學生更深入理解貝多芬的性格,從而更準確地理解了貝多芬苦悶、無奈、不屈、抗爭的心裏路程,有效地完成了預定的目標。

  三、課後拓展以音樂促其思

“文字語言的訓練,我以爲最要緊的是訓練語感,就是對於語文的銳敏的感覺。”---(葉聖陶)我們的語文教學應當重視學生的語感培養。科學研究表明,音樂對智力的表現效果是顯著的,持久的,而且都來自於充滿樂趣的學生感興趣的活動。運用音樂可以幫助學生更好挖掘潛能,啓發引導他們主動去探究、去思考。

在拓展、感悟名人這個環節,我再次用了《命運交響樂》。“貝多芬不屈的信念,深深的震撼着我們,然而,以頑強意志搏擊風浪的人何止貝多一個人?請你說說直麪人生苦難的傑出人物。“(張海迪、霍金、海倫凱勒……)“他們都是信念的巨人。請再次欣賞《命運交響樂》,看着貝多芬的畫像,凝視着貝多芬的雙眸,寫出你的感言”。……我覺得這樣安排符合學生的心裏,就是說在瞭解貝多芬的坎坷經歷後再聽《命運交響樂》,既能深化對課文的理解,又能更好的理解音樂中所表現出來的頑強抗爭的精神,同學們在《命運交響樂》中寫出了自己的感受,這對學生的心裏不也是一次震撼、洗滌嗎?

我覺得,在這節課上,音樂不是一種可有可無的點綴,體現對媒體的使用,而是成爲這節課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它幫助學生走進文本;感悟了文本;深化了文本。語文和音樂本是水乳jiao融,密不可分的。有了音樂的輔助,語文變得更精彩;有了音樂的輔助,語文變得更生動。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適時引入恰當的音樂,能使我們的語文課堂更富有情趣與韻味,它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融聽覺、視覺、思維爲一體,使平面的無聲的文字變成了立體的有聲的語言,讓學生受到情的感染、美的薰陶、理的啓迪,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雖然,音樂的作用可能不會在短時間內顯現出來,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只要堅持,相信語文與音樂的整合一定會爲學生的學習開拓出一個嶄新的、愉悅的空間。但我們在使用音樂時要注意音樂與課文內容是否關聯,風格是否一致。若使用不當,畫蛇添足;使用得當,錦上添花。

《音樂巨人貝多芬》教學反思範文3

學完課文《音樂巨人貝多芬》,感觸頗多。

學生的課前準備可謂下足了功夫,這也讓我認識到:時代在發展前進,當今信息時代,我們的學生獲取知識和信息的渠道非常廣泛,速度非常快。學生們關於貝多芬的材料積累了很多,展示也同樣精彩;教師永遠不能低估學生的智慧。現在的課堂,要求教師不能照本宣科給學生滿堂灌,教師不再是教學的主宰者,而應就教材與學生進行平等對話,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和機會提出自己的見解。

同時,這也要求我們必須對教材有深刻的認識和充分的準備,對課堂設計就需要傾注更多的智慧和心血。課堂過後,思考其中細節,心中也涌起陣陣的失落感。是自己的指導不到位,總感覺孩子們還是無法深入進貝多芬的內心看世界,文章中多次出現感人至深的畫面,學生卻很難品出其中的味道。如有關貝多芬外貌描寫的分析,學生能找出“那拖在衣服後面的是一副助聽器,可是早已失效了”,能看出貝多芬不拘小節的性格,但卻無法進一步瞭解貝多芬渴望和外界溝通交流的個性,在進一步的引導分析之下,學生豁然開朗。我想,其實並不是孩子們缺乏思考與感悟,原因有二:

一、教師的引導作用與駕馭課堂的能力不夠,在分析大師形象時,如能多給與學生品讀的時間,讓他們用心細讀細品,深入文本,相信效果會更好一些。

二、學生文學積累少,所讀的大部頭文學作品少之又少,結合此課如《名人傳—貝多芬傳》、《約翰克里斯多夫》等都是有關於貝多芬生平事蹟的重要作品。學生無法深入閱讀了解,自然僅憑課堂40分鐘是無法體會大師一生的經歷與苦痛。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數量與質量是關鍵。

上課是一種藝術,需要雕琢的地方還很多,但我會用心,我會用踏實與自信,虛心與好學唱響心中最美麗的歌。

《音樂巨人貝多芬》教學反思範文4

教完課文《音樂劇人貝多芬》,感觸最深的就是:學生還一直沉浸在對貝多芬深深的欽佩的情感中,這得益於我在語文教學情感的激發。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情商,讓學生的心靈受到震撼。

用雄渾激昂的《命運交響曲》導入,給學生營造一種情感的氣氛。讓學生知道這是貝多芬雙耳失聰後,忍受命運的煎熬,承受了苦悶、絕望、不屈、抗爭後,用心裏的感覺寫下的內心的音樂。隨後他又創作了《英雄交響曲》、《田園交響曲》。

作爲音樂家,最大的打擊莫過於貝多芬雙耳失聰後,但他並沒有在耳聾的打擊下墮落下去,而是直面這一殘酷的事實。一方面儘可能獨立的處理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坦然面對耳聾帶來的孤獨和安靜。傾聽自己內心的感受,用心觀察和思考人生,進而把他這種心理的感受化爲音符。他誠然孤獨,卻有“音樂”永恆爲伴,使音樂成爲貝多芬思想的載體,心靈的歸宿。

於是學生爲貝多芬對音樂的熱愛,音樂的成就,對命運的頑強抗爭與不屈的精神所感動,所欽佩。情感達到共鳴,堪稱音樂巨人。

接下來對文中貝多芬的性格及內心的世界精神就容易理解,於是在學生充滿對貝多芬的欽佩之情時,尋找文中的關鍵句來歸納貝多芬的性格如何,提示學生從文中體會貝多芬的多重性格,從文中最突出的肖像描寫中去了解貝多芬的`性格及其他的內心精神世界。

學生自由發言,能從耳聾後他誰都不肯接見,厭惡別人打擾他,無視屋內的人,“一個人到田野去,有時候我想,一株樹也比一個人好”語言中。可以看出他耳聾打擊後內心的痛苦。自卑孤獨的性格。學生還能從他家中的雜亂不堪,最惹人注目的是兩架鋼琴,從他與客人共進晚餐時回憶早年學習音樂的情景,回憶最後一次指揮音樂的情形,及大聲對客人說:“聽我心裏的音樂,你不知道我心裏的感覺!一個樂隊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鐘裏希望寫出的音樂!”可看出他熱愛音樂,視音樂爲生命的性格。

學生能從貝多芬的肖像描寫中:他那“十分陳舊,甚至是不整潔”的衣着,“拖在衣服後面的”,“早已失效”的助聽器,充滿“悲劇”“愁苦”的苦瓜臉,蓬亂的頭髮,能看出他耳聾後生活的窘迫與痛苦不堪的心裏。然而他那“彷彿要挑起整個悲慘命運的寬闊雙肩”,“有力的大手”,“有一種凝重不可逼視的光的深邃眼睛”,“緊閉的嘴”能表現他扼住命運的咽喉,與不幸的命運頑強抗爭不屈的精神。學生卻能在老師情感的激發下,歸納出來,令我高興。

於是我又問學生人物肖像的描寫的特點及其作用,學生能根據貝多芬的肖像描寫回答:人物肖像的描寫是抓住人物性格特點來描寫的,能充分地表現人物的內心精神世界。從中抓住了貝多芬哪些方面的人物肖像描寫?學生回答:腳步聲、衣着、配飾、表情來表現他既痛苦又堅韌無比的雙重性格,學生觀察仔細。

我又再次激發了學生的情感,在人物肖像描寫中讓我們瞭解了音樂巨人貝多芬的雙重性格。語文老師教了你們這麼久,熟悉瞭解了吧!今天我們要當場寫《語文老師的肖像描寫》要善於觀察,真實的寫出我的性格及內心精神世界。不能抄,要現貨現炒。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及寫作能力。也很想了解自己的情感激發能否感染學生。瞭解學生站在不同角度,對我的觀察和了解。

學生熱情高漲,紛紛觀察我,審視我,抓住各方面來描寫我。學生有的描寫我“有時腳步輕快”,“有時腳步急促”。描寫我秀氣的鼻子下面“有一張侃侃而談的嘴”,“滔滔不絕的嘴”,“嘮嘮叨叨的嘴”,“一張呈現幸福自信的臉”,“一張呈現嚴肅包公似的臉”,“深邃的眼睛閃閃發亮,有一種彷彿能看透我們心裏的光”。學生觀察很仔細。還能從中描寫出我幸福自信堅強的性格,令我刮目相看。下面摘抄兩段學生對我的肖像的描寫:

一位男生:胡老師的臉上時常呈現快樂的微笑,給人第一印象是:慈祥、幸福。炯炯有神的目光略帶一些嚴肅神情,當同學們一旦不認真學習時,老師臉上還會略帶一些陰沉,我從來沒見過胡老師半點憂愁和悲傷,胡老師上課總是精神飽滿。語言生動幽默,總會用一個生動,形象恰當的比喻來概括一個句子,一個詞語,使得原本枯燥無味的事情增加不少的樂趣。

一位女生:一雙大而明亮的眼睛,小巧的鼻子下,襯着那張講課時滔滔不絕的嘴,黝黑髮亮的皮膚,顯得活潑健康。一頭烏黑的頭髮夾着一個紫色的髮夾,臉上呈現着幸福。一身十分有個性的衣服,綠色的皮夾克衫裏面配一件黑色毛衣,脖子上系一條綠色的絲巾,顯得很有朝氣。中等身材,略胖,十分可愛,臉上無時無刻不掛着一張笑臉。樂觀的她,有時也會爲不愛讀書的同學嚴肅起來,這就是既快樂又嚴肅的胡老師。

最後我讓學生欣賞《月光曲》,甚至當場吟唱他優美的旋律。告訴同學們貝多芬內心世界是善良的、美麗的、充滿愛的。這首曲調,彷彿是貝多芬在一個寂寞的月夜向自己心愛的姑娘如癡如醉的傾訴自己的愛慕之情。剛好我們學校每天都在貝多芬的月光曲中開始上課,後來我發現同學們每次上課都會認真傾聽貝多芬的月光曲。在貝多芬優美、浪漫的樂曲中開始上課,眼睛裏流露出對他的欽佩之情。

上完這節課我深深的反思:以前很多學生覺得這篇文章難以讀懂,在老師教學中情感的激發下,培養了學生的情商,讓學生受到了一次心靈的洗禮,學會了人物肖像描寫及作用。因此我覺得語文教學中情感激發至關重要,它可以培養學生熱愛語文,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思維在學習中飛揚,這樣的課堂纔是活躍多姿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