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熱門)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熱門)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2W 次

身爲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熱門)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

這篇課文用簡潔、生動、準確的語言介紹了曇花的特點以及“曇花一現”的含義。通過課文的學習,學生能夠了解曇花的特點,初步瞭解“曇花一現”的含義,深入理解“曇花一現”的比喻義。同時,通過閱讀課文,學生可以初步感受抓住特點來寫植物的寫作方法,並通過課外實際觀察自己喜歡的一種植物,抓住特點向大家做介紹,以此瞭解更多植物的特點,感受大自然的美麗多姿,進而更加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

一、教學效果:

反覆讀課文,達到熟練。畫出描寫曇花特點的詞句,與小組內的同學相互交流、積累,然後指名彙報。彙報時教師要指導學生讀好比喻句“那裏天氣特別乾熱,白天的太陽就像烈火一樣。”擬人句“當夜晚來臨,花蕾便靜悄悄地開放,發出淡淡的`清香。雪白的花朵,在月光下顯得非常素雅,就像亭亭玉立的美女。”以讀爲本,讓學生在讀中認識曇花,理解成語“曇花一現”的意思,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讀有所感,學有所得。以一篇帶多篇,拓展閱讀,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的興趣。讓學生自主提問,合作解釋,培

養學生初步的問題意識和探究精神,讓學生在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樹立自信心,進一步感受閱讀的快樂。能提出問題的學生對問題的答案已經心裏有數了,經過討論,其他沒想到這些問題的學生也可以對文章內容有更深刻的認識。上面問題中學生沒提出來的問題,由教師以疑問的形式提出來,集體思考解答。

二、成功之處:

這篇課文用簡潔、生動、準確的語言介紹瞭解曇花的特點以及“曇花一現”的含義。通過課文的學習,學生能夠了解曇花的特點,初步瞭解“曇花一現”的含義,深入理解“曇花一現”的比喻義。同時,通過閱讀課文,學生可以初步感受抓住特點來寫植物的寫作方法,並通過課外實際觀察自己喜歡的一種植物,抓住特點向大家做介紹,以此瞭解更多植物的特點,感受大自然的美麗多姿,進而更加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課堂教學就是一次語文實踐過程。本着“簡簡單單教語文,紮紮實實求發展”的教學理念,根據“自主、合作、應用”的原則,課堂上,將自主感知、合作交流相結合,從詞句入手感知曇花的特點,理解“曇花一現”的含義,進而體會抓住植物特點來寫的寫作方法。

三、不足之處:

三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但在理解能力上還稍差些,對課文中知識性較強的詞語,如:花蕾、素雅、顯赫、消逝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這些都是教學中的不利因素。

四、改進措施:

這個學段的孩子都有好奇心、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容易被新鮮事物所吸引,他們會對課文有着很強烈的求知慾,將課外閱讀引進課堂,再由課內引向課外,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開闊學生的視野。這是教學中的有利因素。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2

一、注重朗讀訓練

以學生爲本,以讀爲主線,採用欣賞性的朗讀,品嚐性的朗讀,讓學生在讀中欣賞到美麗的秋天,感悟到秋天的快樂,在課堂上讓學生的朗讀充滿了詩意。朗讀的形式也多種多樣,有個別讀、齊讀、賽讀、自由讀等,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在讀中感悟秋天的美好。

二、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課堂上我能大膽嘗試新課程所倡導的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比如在教學二、三、四自然段時,讓學生自由分組,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句子讀,並在小組中讀讀,還要說明自己喜歡的理由,雖然低年級這樣的教學方式不是很好操作和把握,但這樣的設計爲學生創作了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培養他們合作學習的能力。

三、注重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

語文課堂上既要讓學生在朗讀中理解課文內容,受到情感的薰陶,也要注重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課文大量運用了擬人和比喻的修辭手法,疊詞的運用將秋天的.美人格化、動態化、具體化。課堂上通過自覺朗讀、動作演示、觀看動畫、遊戲對話的環節,讓學生感受比喻句和擬人句的生動形象特點。在疊詞和比喻句的訓練中不僅僅侷限於課文中出現,還延伸到課外,發掘學生潛在的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也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創造力,在理解課文的同時,豐富了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

四、注重多媒體課件的運用

多媒體輔助教學應用得當,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像開始的字詞認讀遊戲以及讓學生在音樂的渲染下欣賞秋天的美景,整體感知秋景。後來動畫演示樹葉“紛紛揚揚”地飄落過程,讓學生直觀形象的感受課文內容,既激發了他們的興趣又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3

《一分鐘》是二年級語文上冊的一篇課文,講述了小朋友元元因爲多睡了一分鐘,而遲到了二十分鐘的故事。通過課文的學習,使學生受到在生活中要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的教育。在教學這篇文章之後,我對自己的教學有如下反思:

一、導入部分:

我以一道算式導入“一=20”,讓學生看了以後能產生疑問而進入本課,引起學生的興趣,讓閱讀成爲一種需要。

二、識字教學:

我在上這課之前,就要求學生自己回家做生字卡片,學生在做卡片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就有一個識字的過程了。所以上這課時,我檢查、糾正就比較容易了。面有些詞語讓學生聯繫生少實際進行表演。“嘆哈欠”“丁零零哈欠”讀輕聲。

三、閱讀教學:

通過字詞的教學,學生能把字寶寶放入課文中進行正確朗讀。讓學生根據板書“一=20”,說出文章的大概內容,並適時板書。但是這一環節,我在教學中由於沒有處理好,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我先抓住元元發生在上學路上的兩件事來學習,重點體會元元的心理。教學中,我以“元元一共說了幾句話?”讓學生很快找到了文章的中心,也就是元元的兩次嘆氣:“要是早一分鐘就好了。”要讀好這兩次嘆氣,還要聯繫上下文體會主人公的心理活動。教學中我以幫元元找回20分鐘爲線索,抓住元元在綠燈前和在公共汽車站的等待,步行到校的.辛苦無奈,引導學生設身處地想象元元當時的心情。同時,在朗讀過程中,注意抓住重要字詞,體會感悟。如“剛想走過去,紅燈亮了。”中的“剛”;“他向停在車站的公共汽車跑去,眼看就跑到車站了,車子開了”中的“眼看就”;“他等啊等,一直不見汽車的影子,元元決定走到學校去。”中的“等啊等,一直”,再引導學生對照插圖,想一想,演一演,學生體會到了元元當時的心情,再進行朗讀,自然就能讀出其中滋味。

四、教學不足:

我認爲在以後教學中我應該努力做好以下幾點:

1、評價語言不能含糊不清,做到聲情並茂,富有感染力,我認爲以於二年級的學生很重要。

2、在備課時應反覆研究教材,抓準教學的切入點,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完成學習任務。

3、在教學中,遇到難點,不能急於求成,要循循善誘,把課堂、時間留給學生,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動腦思考的好習慣。

4、在教學中,還存在不足,如對於課文的朗讀,大多數學生能積極參與,朗讀效果較好,但還是有同學參與積極性不高。今後的教學中既要針對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學,更應該大膽放手,充分挖掘學生潛能,使學生真正成爲課堂的主人。還應加強課堂教學與生活的聯繫,讓學生學會在生活中學習。

通過本次教學,我自己受益匪淺,今後,我將認真備好課,努力上好每一節課,拉高課堂效率。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4

在新課程教學中,語文課最大的特色莫過於“主題性教學”的開展,每一個單元就是一個主題,在一年級下冊中就有八個主題,它們分別是: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護環境、快樂的夏天、動腦筋想辦法、我們的生活多麼幸福、我們都有好品質、我們身邊的科學。當我們在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時,當我們在學習文本的過程中,也結合進行思想教育,把學科教學與思想教育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起到“潤物無聲”的效果。

當我在教學第二個主題——“家庭生活”時,面對“識字2、看電視、胖乎乎的小手、棉鞋裏的陽光、月亮的心願”這幾篇課文,一下子便被文中孩子們那深深的孝心所感動,爲他們出色的表現而驕傲。那麼,如何讓我的孩子們也能這樣做呢?怎樣才能讓孩子們變學習爲行動呢?我便思索怎樣把課堂上的習得與平時的真實生活相聯繫,讓孩子們在無形中學會感恩,學會回報。

【文本簡介】:

識字2

小朋友,正年少,尊長輩,懂禮貌。

父母教,認真聽,做錯事,即改正。

長輩錯,要提醒,態度好,心意誠。

家務事,願承擔,洗碗筷,掃庭院。

家愛我,我愛家,好孩子,人人誇。

這是一篇“三字經式”的課文,我們也稱之爲“新三字經”,它讀起來琅琅上口,節奏明快,文章內容也淺顯易懂,教師不需要多加解釋,學生也能自己學會,關鍵是如何把文本中的內容真正落實到自己的行動中,我想這纔是教學的關鍵。

【教學關注】:

在對本課的教學中,我在孩子們初讀的基礎上,讓他(她)們自己來說說、悟悟,並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來聊一聊。而我則根據平時的家訪,以及在與家長的交流中瞭解到的一些情況,在教學中才穿插進來讓孩子們進行辨析:他(或她)這樣做對不對?好不好?爲什麼?

1、“父母教,認真聽”

早在上學期結束時我就聽說了瑋瑋的任性和頑劣,讓媽媽頭疼萬分,再加上家庭教育的不一致,爸爸和媽媽的教育方法完全相反,使得小傢伙有恃無恐,對於媽媽的`話完全是“耳邊風”,甚至是“充耳不聞”。這讓媽媽不僅累,更是急,因爲孩子的學習差強人意。於是,當有孩子講到“父母教,認真聽”時,我便講述這樣一個真實的事例:

我們班有這麼一個孩子,特別的任性。有一天,媽媽在做晚飯讓他自己寫作業,大概二十分鐘過去了,媽媽出來一看,他一個字也沒寫,便提醒他不要玩了快點寫作業。可是等到媽媽把飯菜端上桌他仍然一個字也沒寫。媽媽一看時間已經過去半個多小時,很生氣,就要求他寫完作業才能吃飯。接着,媽媽就坐在他旁邊看他寫,可是這個孩子不僅沒有抓緊時間寫作業,仍舊這裏弄弄,那裏弄弄就是不寫。一個小時也過去了,可他的本子上還是一個字也沒有。媽媽非常非常地生氣,就把他的作業本撕了。可他呢?還在一邊笑呢。你覺得他做得怎麼樣?

針對這個事例,孩子們進行了剖析,一致認爲這個孩子太不應該了,作業本來就是自己的事,現在媽媽陪你寫作業你還不寫,這就說明他根本沒有做到“父母教,認真聽”。有人說到“父母平時工作那麼辛苦,我們應該乖一點,這樣他們就會開心一點的”。還有人說“沈老師平時就教育我們在學校做個好學生,在家做個好孩子,他這樣做根本就不是一個好孩子嘛,因爲好孩子就應該聽爸爸媽媽的話。”……孩子們七嘴八舌地發表着意見,還不時地問我一聲:他是誰呀?是誰啊?而我在整個敘述和討論的過程中都沒有多看他一眼,但我卻發現了他的表情是非常驚訝的,也許他在想我爲什麼知道的那麼清楚,也許他還在擔心我會叫出他的名字,因爲我清楚地看到了他的神色在不停地變化中……下課後,孩子們還一再地問我:是誰?他是誰?當然對於這個孩子的名字我是絕對的保密的。

從瑋瑋那陰晴不定的表情中,我感受到了他心靈的衝擊,應該說今天課堂上的討論和孩子們的話語給了他很大的壓力,儘管他一言不發,但他已經被觸動了,接下來只要我再暗示一下,相信孩子會改變的,我這樣想着。

2、“家務事,願承擔,洗碗筷,掃庭院。”

說到家務事,孩子們總是那樣的津津樂道,但也有非常嬌氣的孩子,從來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於是在講到“家務事,願承擔,洗碗筷,掃庭院”時,我想到了一個孩子曾經向我反映的一件事,便要求大家一起來評一評——

事情是這樣的:某一天早晨,一個小男孩對我說:“沈老師,我今天在食堂看見我們班的***也在那吃早飯,可是她沒有自己吃,而是讓她媽媽喂她的。”雖然也知道現在的孩子都是沒寵大的,但已經是一年級的孩子了,吃飯還要喂,是不是也太誇張了點呢?也許我們的家長不覺得,但我既然已經知道了這樣的事就應該說一說。於是,我也把事例說了出來,讓孩子們一起來評說一下。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說了不少道理,也說了很多那個孩子不應該這樣做的理由。是啊,既然我們要做到“家務事,願承擔,洗碗筷,掃庭院。”怎麼還能自己吃的飯還要父母來喂呢?我看到那個孩子的頭越來越低,顯然她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希望她接下來能用行動來告訴大家她的改變。同樣,我也沒有說出這個孩子的名字。

【課後談話】:

這節課後,在中午休息時,事例2中的小女孩來找我聊天,乘這個好機會,我湊在她耳邊說:“你知道那個要餵飯的孩子是誰嗎?”孩子一下子語塞了,紅着臉沒說話。我笑着摸着她的頭說:“沒關係,那是因爲你還沒有學習‘識字2’的緣故,現在開始不會了,對嗎?”孩子拼命地點着頭。

至於瑋瑋嘛,我沒有找他,而是在下午時他來交作業,我很隨意地說:“你知道那個和媽媽對着幹的小男孩是誰嗎?”孩子睜着大大的眼睛,很小聲很小聲地說:“是我。”“我知道你再也不會這麼做了,對嗎?而且你一定會尊敬媽媽的,聽媽媽的話了,對嗎?”孩子不住地點着頭。“因爲在我們學校每年要評‘摩根好少年’,評比的首要條件就是‘愛自己的媽媽’,你想參加評比嗎?”孩子依然點着頭,眼眶已經紅了。我想不用再多說,今天對於他來說將是一個嶄新的開始。

【跟蹤反饋】:

由於平時和瑋瑋媽媽的聯繫比較多,所以一段時間(大概課結束後兩個星期吧)後,我們又進行了一次交流,媽媽非常高興地對說了孩子最近的變化。她說:“不知道怎麼回事,孩子最近很聽話,作業也能較快的完成,平時對於我的要求也基本能接受了,特別是昨天晚上,我給他準備好水果,他竟然拿了一半的橘子要我吃,這可是破天荒的事,從來都是他一個人獨吞的。沈老師,是不是你最近跟他說了什麼呀?”

於是,我把發生在課堂上的一幕告訴了她。媽媽很欣慰,我也很激動,因爲這樣無痕的教育成功了,這也說明我們的孩子都是“孺子可教也”,關鍵是找到一個切合的點,再加上適當的點撥,孩子的行爲還是很好教育的。當然,這也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只有形成家校合力,孩子的任何不良行爲都能得到糾正。

而在語文教學中融入思想教育,我覺得可以讓孩子們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學完課文,思考這樣兩個問題:這篇課文讓我們學習什麼?在我們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該怎樣做?只有理論聯繫實際,才能讓孩子們真正學懂課文,學會做人的根本,以行動證明“我學會了”!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5

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合作能力,能夠在教師指導下預習課文,在平時的訓練中初步學會了有了問題在小組內合作研究的學習方。

設計理念: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課堂教學就是一次語文實踐過程。本着“簡簡單單教語文,紮紮實實求發展”的教學理念,根據“自主、合作、應用”的原則,本課的學習我下發預習提綱,指導學生自主預習,針對其中的一個問題在小組內開展研究。課堂上,將自主感知、合作交流相結合,從詞句入手感知曇花的特點,理解“曇花一現”的含義,進而體會抓住植物特點來寫的寫作方法。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認識10個生字。

2、瞭解曇花的特點及“曇花一現”的含義,瞭解“古今中外歷哪些人或事是‘曇花一現’的”。

3、初步感受抓住特點來描植物的寫作方法。能觀察一種植物,並抓住這種植物的特點向大家做介紹。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認識10個生字。

教學難點:

瞭解“曇花一現”的含義,結合課前調查瞭解“古今中外歷哪些人或事是‘曇花一現’的”。

教學過程:

(一)直接引入:

同學們,在本單元中我們已經學習了《植物媽媽有辦法》《小鳥和牽牛花》兩篇課文,認識了薄公英、蒼耳、豌豆、鳳仙花、小草和牽牛花,它們各有各的特點。本次“快樂讀書屋”又向我們介紹了一種奇特而珍貴的花——曇花【老師板題】。

曇花有哪些特點呢?讓我們快走進課文去看看吧!

(二)檢查讀課文情況,瞭解文章大意:

1、利用教師演示文稿,出示難讀的句子,評正讀音。

2、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三)精讀課文,體會特點。

1、藉助音節快速閱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介紹了曇花的哪些特點?用線畫出有關句子。〔學生自由讀文,邊讀邊畫〕

2、全班交流。

(1)夜間開放。

(2)花色白,花朵大,花朵香。

(3)花期短。

交流中進一步研究:

①師:曇花爲什麼會在夜間開放呢?第一小組的同學研究了這個問題。有請第一組彙報。【播放演示文稿1】

師:我們說適者生存,植物也在適應環境呢!曇花在夜間開放,就是適應它的生長環境,而時間久了就成爲了它的生長習性了。

②剛纔第一小組同學的介紹中還提到了曇花的另一個特點,曇花爲了在又幹又熱的環境中生存下去,不僅選擇在晚上開花,而且還有什麼特點?

預設:曇花開放的時間很短,一般只有三四個小時。

師:所以人們把曇花開花稱做“曇花一現”。“曇花一現”最初是指曇花開放的時間很短暫,它還有一個意思呢!用橫線在文中畫出來吧!

全班交流“曇花一現”的比喻義。

師:古今中外歷,有哪些人和事是“曇花一現”的呢?有請第二小組給大家介紹一下。〔展示學生演示文稿2〕

師:稀有的事物,顯赫一時的人物出現不久消逝了,我們都可以用“曇花一現”來形容,這是它的比喻義。

③師:曇花還有什麼特點?

預設:花色白、花朵香。課文中寫到〔利用教師演示文稿出示語段〕

師:課文中用了一個詞形容曇花的花朵?

預設:素雅。

師:這幾種花,你認爲哪種花可以說是素雅的?〔出示幾種花的圖片〕

預設:蓮花、鳳仙花、櫻桃花可以說是素雅的,而串串紅、月季花是鮮豔的。

師:作者就是抓住了曇花花朵白、大而且香的特點。在夜間開放,只開放幾個小時,曇花把自己的.精彩濃縮在那短短的幾個小時,大家想看看曇花開放的過程嗎?〔播放視頻〕

師:看了剛纔的片段,你有什麼感受?讓我們讀出曇花的美吧!〔全班齊讀曇花開放的語句〕

師:同學們,作者用很簡潔的語言向我們介紹了曇花的生長特點、外形特點,還介紹了關於曇花的成語。這樣,使得我們沒有見過曇花的人,讀了課文就彷彿見到了曇花一樣,看來抓住特點來寫,就能給讀者留下很深的印象。

課前,老師請你觀察一種的植物,下面有請第三小組的同學來介紹一下他們觀察的植物,其他同學要注意聽,看看你能不能猜出他們說的是什麼。〔學生演示文稿3〕

(四)總結全課:

師:大自然是位了不起的媽媽,世界上的植物大約有多少種,每種植物都有各自不同的特點,是它們讓這個世界更美麗,是它們讓我們的生活更豐富多彩。只要你善於觀察,勤于思考,從大自然中你會收穫多多!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6

本學期我擔任小學二年級語文課,由於資歷尚淺經驗不足,日常教學中我遇到了很多難題,在不斷的成長學習和努力中,使我收穫頗豐。低年段的教學從一開始就應該注意學生的特點和接受能力。我的語速太快,雖然講了一大堆,卻只有十幾個好一點的學生明白了,其後果就是好的越差,難怪我總會教出兩極分化特別嚴重的班級來,這一點上蔣老師就比我做得出色,她很善於用孩子們能接受的方式和語速來講課,一步步很紮實。所以,永遠不要被幾個優秀學生的表現迷惑,充分考慮到全體學生的接受能力,用能使最差學生明白的話和語速來授課,纔是明智之舉。

讓學生在讀文中學會抓重點詞,並聯繫上下文理解乃至運用。雖然大綱中的低年級教學重點在生字詞,老教師們也認爲抓好生字是根本,但千萬別把這作爲放棄讓學生解詞的理由,否則吃虧的只能是學生和自己。藉助字典中的解釋來解詞是比較傻的一種辦法,除非碰上諸如“地質”一類很抽象很專業的詞語,否則千萬別指望字典中的餓解釋能幫助二年級的學生理解這個詞語,更別提記住和運用了。解詞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根據上下文的情境、聯繫學生的實際生活,其次可以造句、找同義詞等。

我還發現在我發現二年級的識字量特別多,寫字量也特別大。二年級上期就要會寫350個字,除此之外還要會認450個字。由於識字量大,因此,在每節課前我都要求學生預習,但是我發現這樣預習的結果是好的越來越好而差的學生卻越來越差。因爲那些好的'學生他們會很自覺的按老師的要求的要求去做,一般也會做的很好,而那些比較差的學生,一般都是父母不在家裏,根本就沒有人輔導他們,於是預習變成了一紙空文,第二天,什麼也不知道。字不會認讀,課文也就無從下手。那些預習了的學生就會情緒高漲,積極舉手回答問題,他們卻只能坐在那兒一言不發。這時如果不注意到這羣孩子,長此以往他們就會越來越差,跟不上其他同學的腳步。我採取的措施是在上課提問的時候多請這些孩子,但是也存在這樣一些問題,經常請這些不能回答問題的孩子而忽略了那羣想竭力表現自己的好學生,也是不行的,太打擊他們的積極性了。針對這樣的問題,我想了一個辦法,就是每堂課學習完了之後,抽出三分鐘來讓那些基礎較爲薄弱的學生來朗讀生字生詞,遇到不會的地方就發動大家一起來大聲的告訴他,這樣全班同學的積極性都被調動起來了。那些基礎較薄弱的同學也在大家的帶動下學會了生字。

僅僅是在認字這一點上還遠遠不夠,因爲接下來還有比認字更艱難的事情,那就是讀課文。我發現二年級的課文比我小時候讀書時記憶中的要長的多,例如二年級上期的第八課《難忘的一天》,講的是一位小朋友給鄧小平爺爺表演計算機操作的經歷。全篇課文整整六個自然段,三百多字,不認識的字多達34個,對於一個不識字的大人來說在短時間裏會認這些字,並且將這篇課文讀通順,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況是一羣注意力不易集中的孩子呢!於是,我就想如何把難度給孩子們降低。我把孩子們分成四個小組,再根據課文段落的長短和每個小組的實力來分派任務,比如第一組的同學就負責讀一二自然段,將這兩個自然段讀熟,讀流利。然後四個小組來進行比賽。比賽的內容一共有兩項。比賽第一項,看哪個組的任務完成的最好,第二項,看哪個組的學另外三個組學的最好。這樣孩子們個個情緒高漲,鬥志昂揚,都想戰勝別人,最後評出的冠軍小組就當小老師,來教全班的同學朗讀課文。

除了認字以外,需要會寫的字也比較多,平均每課都有8個字要求會寫。如果想要學生個個都不落下,就必須得課課清,每篇課文結束以後都要進行聽寫,有錯誤的還要進行二次甚至三次聽寫,這麼以來時間是遠遠不夠的。那怎麼辦呢?於是,我開始仔細調查和統計我班上學生的家庭情況,將他們進行歸類。大致可以分爲三類,一類是有家長在仔細認真的輔導孩子,當然這僅僅是很少的一部分。一類是有家長,也有能力,但是卻疏於對孩子的輔導。另一類就是家長或許在外打工,或許沒有能力輔導的。對於第二類的孩子,我主動和家長聯繫,取得家長的支持和理解,同時讓他們明白這樣做對他們自己的孩子有多麼的重要。當然,一個電話是遠遠不夠的,還要給孩子們施加壓力,這樣,從兩方面入手,效果就會好一些,可以把一部分第二類的孩子轉化爲第一類的孩子。對於第三類的孩子,就將他們分派給第二類和第三類的孩子。這樣以來,可以讓我從煩瑣的聽寫字詞中抽出時間來,思考其他的問題。

以上就是我在這一期多裏在二年級語文教學中的一點反思,也許它會顯得非常稚嫩,只有在以後的實踐中繼續完善。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7

今年我擔任二年級班主任及語文課程。我們班有50個學生,對於二年級學生來說,50個人一個班班容量很大。聽校長宣佈後,我心裏着急很擔心,我就在想,我是不是能把這個班帶好,我是不是能把語文教好。

要帶好一個班首先是抓好紀律。現在的孩子都活潑好動,教室裏總是亂哄哄的,我強制性地禁止孩子不要說話,認真學習可是收效甚微。我想教改不是要求少批評多表揚鼓勵嗎?我爲什麼不用呢?再次孩子都亂說話時,我就樹立榜樣,誰誰真乖,沒有說話在認真學習;誰誰進步了,這次沒說話;誰誰真是一個遵守紀律的好孩子。紀律是學習的保障,沒多久,班級紀律果然好多了。

紀律有了保障還是不夠的,學習還應養成習慣,首先我從寫字入手,本班學生有一個缺點就是書寫錯誤較多,原因是書寫隨意,不講格式,作業做完了就可以了,從不檢查,針對這種情況,我注意強調書寫格式,並要求寫得慢些,寫得工整,讓我看時針對孩子寫的字,給出針對性評價。書寫太不工整時,一律重新做過,過了一段時間,書寫方面有了一定的進步,但是錯誤還是較多,於是我在班上宣佈了這樣一條規矩,如果五次連續全對又工整,就發獎品,這樣激發了好學生的`興趣,一部分學生是懶習慣了,對此無動於衷,怎麼辦呢?當然還有辦法,每天作業錯了改三遍,再到我跟前背纔算過關,慢慢錯誤少了。

50個人不可能一個一個過關,也不可能不過關。二年級孩子小,背得快,也忘得過,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我一課生字讓他們背三遍。第一遍,先同桌交換背,再給組長背,接着第二天再複習一遍,老師提問背,最後聽寫一遍。孩子多就要充分利用小組長的主動作用,除了平時給組長背外,還讓組長幫着看作業。二年級孩子較小,由於年齡特點,也不會太認真,然後我就先讓組長看,再讓我看,持時我就會注意哪個小組看得就沒有出錯,及時表揚小組長,其他小組長就會認真一看。

二年級學生應該有一個主動學習的良好好習慣了。孩子們年齡特點也不會主動去學習,我就幫產製定了一系列步驟,每一課都要先背一類生字,生字背完了寫兩遍。寫完之後,可以先用字典查一查二類生字的組詞、字義等,對二類生字有個初步的瞭解,在講二類生字,孩子們可以說很多組詞。孩子們會覺得自己很棒,下次肯定會更認真查。學習完二類生字就開始讀課文,讀文就要標段,回答課文後的問題。在講課之時,讓孩子有話可說,學完課文,孩子們就可以做練習冊了,做完練習冊可以看看課外書,可以在固定的時間把你看到的故事講給全班學生聽。孩子們沒有主動性,我就幫孩子制定好步驟,即使你不佈置,孩子們也會按照步驟一步一步做。

這是我一個月來的一點收穫總結,但是有許多不足的地方,我會在工作中不斷地努力,不斷地探索,尋找出更好的教學方法。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8

《新課程標準》提出:“小學語文教學應力足於促進學生的發展,爲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我現身爲課改教師,深知課程改革將給我們教師搭建一個學習、探究、展示的平臺。如果教師再用老觀念去教授語文,那無疑將扼殺課程改革那鮮活的生命力。我作爲一名語文教師,必須在學習中培養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究的精神。使學生真正成爲課堂的主體。那麼,怎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培養他們學習能力,我把研究的重點放在改變課堂教學上。下面就我在語文課堂教學改革上談談自己的做法。

一、激發興趣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

實踐表明,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自主學習的原動力。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地爲學生創設一種情趣盎然的學習氣氛,使學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勵,從而主動學習。在課堂上教師應大膽地讓學生進行自由討論、交流,讚揚學生一些獨特看法,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學習是快樂的。這樣自主學習的勁頭就更足了。

1、引入情境,激發探究心理

一堂課上每個環節都很重要,但要讓學生自始自終處於積極的自主學習狀態,創設情境尤爲關鍵。在教學一年級識字課《自選商場》,我創設了錄像情境。把學生引入情境之中,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我是這樣導入新課的的:“小朋友們,你們去過自選商場嗎?今天,李想小朋友將帶我們到自選商場裏去逛一逛,她說‘她要買好多東西’,請小朋友們看仔細了,她買了哪些商品?”接着,我就開始放錄像。錄像一放完,不用我問,學生們都爭先恐後地回答。學生對文中的九種商品名稱已有了初步感性認識。通過錄像情境的創設,把學生帶入自選商場的情境中。都想去了解自選商場。

a另外,我還用圖畫展現形象,產生美感,把學生引入情境。利用音樂產生美感,把學生帶入遐想的境界。無論是因好奇,還是因爲關注,都是他們形成一種努力探究的心理,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

2、利用情境,激發學生學習動機

動機是活動的原動力。學習動機是推動學生參與學習活動心理動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在引入情境後被激起。如果教學還是那樣刻板,按老辦法、老觀念去教。教學手段單一,學生的學習動機定會下降。因此,在引入情境後,根據課文情節的不同、內容的不同,使情境得以持續。教師應不斷創設情境,開成連動的整體情境。

下面我還是以《自選商場》爲例,在學生們認識了九種商品名稱以後,但要讓學生學會分類,且瞭解自選商場購物的方便,我又創設了情境:老師成了“快樂自選商場的總經理”,並告訴同學,今天卻不快樂了,因爲商品賣不出去,所以現在想聘請三位優秀的售貨員,重新將商品擺放整齊。接着就請三位同學當售貨員來給黑板上的九種商品分類。並說出理由。通過這個情境的創設,學生很快明白自選商場的東西是分類擺放及在自選商場購物真方便。無需教師分析,就強化了學生的學習動機。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9

這篇課文描述了同學之間扳手腕遊戲的精彩場面,其中雙方比賽時的神態、動作,是學生寫作的'很好範例。先讓學生根據當時人物的動作、神情、語言想象一下比賽之前,小敏和小容會怎樣想設計一些說話練習,讓學生練練。如:

小敏斜着眼,伸出胖乎乎的手,心裏默默地想 ,說:“來吧,最多數到三,你準輸。”

小容微笑着看小敏,扭了扭手腕,心裏默默地想 ,胸有成竹地說:“開始吧!”

比賽後,小敏和小容如何表現,同學們會怎麼議論?要讓學生學會用正確的語句表達。在此基礎上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出人物的不同語氣。

最後,讓學生來玩玩扳手腕遊戲,要求仔細觀察對方同學扳手腕時的樣子,用幾句話說說。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0

《初冬》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短小、圖文並茂,以“霧中、霧後”爲序,文脈清晰。以其優美的語言向我們展現出山村初冬早晨的美景。尤其文章是以時間爲序,每層又以空間順序清楚明瞭,是引導學生了解冬天景物特點,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良好載體。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二年級閱讀教學要引導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感悟;在讀中培養學生的語感,從而使之受到情感的薰陶。

1、讀中感悟。這篇文章是一篇語言優美,用詞精準的寫景例文,課文中好句連連,在學習中引導學生將自己喜歡的句子讀一讀、說一說、背一背,既培養學生朗讀水平,又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句子美在哪裏。如:柿子樹上掛着許多大柿子,像一個一個的紅燈籠。首先,通過抓重點語句,啓發學生想象。從“爲什麼說大柿子像紅燈籠”入手,引導學生藉助圖畫,觀察想象,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從形狀、大小、顏色等方面把“大柿子”與“紅燈籠”聯繫起來,理解了這個比喻句,體會出柿子的可愛和農民看到豐收景象後的喜悅心情,使抽象的語言文字變成了具體的活的表象。其次通過自讀自悟,促進表達能力的提高。霧散後的柿子如此之美,學生觀察圖畫,理解之後,肯定有很多感受。由此可以看出課堂上抓住重要契機,調動學生積極思考,引導學生自讀自悟,不僅找準了語言訓練的能力訓練點,而且陶冶了學生的審美情操。學生通過有感情的朗讀,彷彿那些美的大柿子就在眼前,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初冬景色的美麗和農民豐收後的喜悅心情。

2、對比理解。通過霧中、霧後景物的.變化,體會大自然的美好。爲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可以抓住同一景物在霧中和霧後的不同,來體會大霧神奇的作用,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具體可抓住“望不見→望得見”“看不清→看得清”“不耀眼→射出光芒”等詞語,啓發學生理解:爲什麼望不見了?爲什麼又望得見了?也可以設問:說說霧中和霧後,下面的景物有什麼不同?(塔、小山、田野、樹林、太陽)通過學生同桌互讀,男女生互讀了解霧中、霧後的景色的不同。

3、逐步放手,由讀到背要由淺如入深。

遠處的( )、( )都望不見了。

近處的( )、( )像隔着一層紗,模模糊糊看不清。

( )像個紅球,慢慢地升起來。發出淡淡的( ),一點也不耀眼。

去掉景物和修飾詞你還能準確的填出來嗎?

遠處的( )、( )都( )了。

近處的( )、( )像( ),( )。

( )像( ),( )地升起來。發出( )的( ),一點也不( )。

霧中的景象印在你的腦海了嗎?請全體同學試着背一背。

以讀促思,引導學生抓住文章的脈絡來感受霧中和霧後小山村不同的景緻特徵。由自由讀文——同桌互相賽讀——分段讀文——藉助畫面進行情境觀察,激發學生讀文的慾望。依據低年級兒童語言特點,巧設教學情境,爲學生搭建交流溝通的平臺,把語言訓練和形象思維緊密地

結合起來,以語言訓練爲基本點,自讀、自悟、有感情地表達文本、背誦課文,這樣不僅使學生感受語言表達的美感,又使學生內化了語言,學會運用語言。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1

一、注重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在尊重學生獨特的感悟和體驗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在指導學生感悟黃蝶谷和彩蝶谷的美之外,我讓學生髮揮想象,設計自己心目中的蝴蝶谷,學生們六人一組,激烈地討論着如何設計,並把事先準備好的紙蝴蝶貼到紙上,並給起了名字。我的蝴蝶谷叫“快樂的蝴蝶谷”,我的叫“美麗的蝴蝶谷”,“開心的蝴蝶谷”、“驕傲的蝴蝶谷”……聽着同學們起的一個個這麼有創意的名字,我不由得不佩服他們的想象力,他們的想象力是那樣的奇特。

二、注重創設寬鬆愉快的課堂氛圍。

低年級的學生天真爛漫,活潑好動,他們有很強的表現慾望,教師只有創設輕鬆愉快的教學氛圍,寓教於樂,學生纔會樂學。正所謂好的開端就等於成功的一半。一開課我就讓學生戴上自己製作的蝴蝶頭飾,張開翅膀(雙手)向蝴蝶谷飛去。學生興致很高。這一情境的設計,大大滿足了學生們表演的慾望,也爲下面的學習打下了興趣的基礎。在感悟“上下翻飛”、“隨風飄來又隨風飄去”、“團團圍住,翩翩起舞”這些詞句時,我讓學生自由做動作理解,整個課堂呈現生機勃勃的景象。

三、以讀爲本,讀中感悟,以悟促讀。

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決定了語文課要文道統一。本課語言優美,富有韻律,又有很強的畫面感,非常適合學生朗讀。這節課中我設計了很多精美的課件,融合聲情並茂的朗讀和絢麗多彩的畫面讓學生入情入境地讀,感悟文字美、體味意境美、塑造心靈美。教學中,我採用形式多樣的方式讓學生讀書。如齊讀、小組讀、自由讀、個人讀、配音讀等,讀書佔據了整節課的大部分時間。首先,初讀文時先悟再讀。在教學第三自然段之前,我先播放一段五彩繽紛的'蝴蝶在美麗的山谷中翩翩起舞的生動課件,讓學生先整體感知蝴蝶谷的迷人,然後再讓學生自由讀文。這樣,學生對蝴蝶谷的迷人景象有個大概的印象。在深讀感悟階段,我抓住關鍵詞句中的關鍵詞讓學生品讀、理解。例如,課文中講到黃蝶谷的美時,我抓住“金光燦燦”和“十分壯觀”這兩個詞進行品讀,爲了讓學生悟出“金光燦燦”的美,我除了播放課件“蝴蝶在陽光的照耀下金光燦燦”的畫面,還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說什麼樣的東西是“金光燦燦的”,當學生悟出“金光燦燦”的意思後再指導朗讀,效果很好。再例如,一生在讀到“有的山谷裏有幾種蝴蝶,上下翻飛,五彩繽紛,就像誰在空中撒了一把把五顏六色的花瓣,隨風飄來,又隨風飄去。”的“隨風飄來,又隨風飄去。”讀得很輕、很美,我相機問他,你爲什麼讀得這麼輕這麼美。他說,因爲五彩繽紛蝴蝶輕飄飄的,風一吹來,它就飄來飄去,所以我把這一句讀得很輕。學生讀文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感悟,我真開心。學生在品詞的過程中,感悟到了蝴蝶谷的美,最後我讓學生通過讀把蝴蝶谷美表現出來。

我認爲我的課堂上在以上幾個方面收到了讓人滿意的效果。可也出現了我預想不到的情況,有兩處失誤我感覺非常遺憾。在“設計自己心目中的蝴蝶谷”這一拓展環節時,雖然學生設計了很多既漂亮又奇特的蝴蝶谷,也給他起了很有創意的名字,但卻沒有指導學生介紹蝴蝶谷。第二是漏了指導誦讀這一環節。在今後要不斷讀書充實自己,並積累課堂教學經驗,使自己的語文課堂日趨完美,更受學生歡喜。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2

在本課教學中,學生對《坐井觀天》寓意的理解可能不盡相同,教師不必強求統一,而應鼓勵學生的多向思維,只要學生言之有理即可。在續編《青蛙跳出井口後》的教學中,教師也應尊重學生的個性體驗,提倡學生的創新意識,體現新課標“以學生爲主體”的理念。課堂上要注意創設輕鬆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無拘無束的'自由討論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使課堂教學充滿活力和生機。

另外,在實際教學中,這個寓言故事可能會引出許多值得探究的問題,教師應巧妙應對課堂中學生的奇思妙想,正確引導學生。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3

《坐井觀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它以短小、簡單、淺顯的故事表達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小鳥從天上飛來,說天很大;青蛙坐在井底,說天很小。它們由於站的角度不一樣,對問題的看法也不一樣。

課堂上,我圍繞以下幾方面進行教學:

一、充分朗讀,讀中質疑

閱讀教學以“讀”爲本。在上課的前5分鐘內,簡潔地提出本課的教學目標之後,讓學生初讀課文,使學生對課文有一個初步的整體感知。學生在讀的時候,要求做到讀準字音,鼓勵學生比比誰讀得流利、讀得好。在學生充分地朗讀課文的基礎上,動筆勾畫出弄不明白的'詞語和讀不懂的問題,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有的會從課題中提出“坐井觀天”是什麼意思;

二、以疑引讀,思後釋疑

學生對自己提出的疑問,都有很強的好奇心,他們迫不及待地想得到答案。教師可以充分把握這一契機,讓學生帶着問題,從自己的角度,有重點、有難點、有目的地去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教師可採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釋疑,點燃思維火花,促使學生“多思”“苦思”。

從直觀、形象的圖畫讓學生理解“井沿”即井口的邊,並讓學生張貼小鳥和青蛙各在井的什麼位置;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理解“大話”就是“吹牛”“不實在的話”;聯繫句子和上下文,通過讀,找小鳥說的話:“飛了一百多裏,口渴了,下來找點水喝。”理解“無邊無際”就是“非常大,大得沒有邊際”,並擴展思維,除了天無邊無際,哪些事物也能說無邊無際學生就會說出很多答案:沙漠、宇宙、大地、草原……再因勢利導,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讀出小鳥讚歎天很“大”的語氣。

學生通過質疑引讀,在思考後自己解開了心中的疑問,思維得到了較好的鍛鍊。

三、讀後悟理,角色體驗

我設計了這樣的環節:“同學們,青蛙說天只有井口大,小鳥說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它們爭論的很激烈吧?我們怎樣才能讀好?我們分角色朗讀,想想怎樣讀纔讀得好?”孩子們紛紛進行分角色朗讀練習,態度積極認真,有的爲了讀好角色,練習讀了好幾次,課堂氣氛活躍熱烈。在本環節教學中我深深體會到在教學中應尊重孩子閱讀的獨特感受和體驗。“有一千個觀衆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有三十個孩子就有三十隻青蛙,三十隻小鳥。他們可以也一定會有自己的獨特感受,他們的朗讀就可以表達自己不同的理解、體會和感受。

寓言故事的教學,到最後引導學生通過認識和感受故事中的生動形象理解課文內容,領會成語的意思。我在教學寓意這一部分時,是利用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和切合學生生活實際來引入的,而不是純粹的說教。“如果有人說你是坐井觀天,你明白他在說你什麼嗎?你想對坐井觀天的人說些什麼?”或者讓學生出點子幫助小青蛙:“你們願意像小青蛙一樣什麼都不知道嗎?你們能出出點子讓小青蛙也能像小鳥一樣見多識廣嗎?”這樣就更能從學生的角度悟出寓言中的道理了,並能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在學習知識和掌握技能的過程與方法的訓練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4

小學二年級語文識字教學反思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我們二年級學生有一個缺點:書寫錯誤,做題粗心,錯題多,原因是書寫隨意,不講格式,作業做完了,從不檢查,針對這種情況,我注意強調書寫格式,並要求字寫得慢些,寫得工整,格式不對,書寫不工整,一律重新做過,經過一段時間,書寫方面有了一定的進步,但題還是錯得多,於是我在班上宣佈了這樣一條規矩,如果語文作業連續五次既工整又正確,老師就獎獎品,這樣激發了優生的積極性,一部分學生是懶習慣了,對此無動於衷,怎麼辦呢?當然還有辦法,每天作業錯了的重新改過,改正確了纔算過關。學生在"玩"

中學語文,體驗學習語文的快樂。在識字方面,這一學期學生學習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學習利用漢字的表意特點來分析字形,並對認字方法有比較系統的歸納整理,學生基本上都學會了運用不同的認字方法來獨立識字。在教學中,我還注重將學生引領到生活當中去識字,激起學生識字的極大熱情。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整體識記生字,提倡個性化的識字方法。

讓學生尋找出自己認爲最有效的識字方法,通過不斷的求異,激活學生思維,"玩"出價值。一個字有多種識記方法:看字形認字、跟據部首猜字義等等,學生的發散思維的"玩"中學得快樂。

再如畫畫的方法記一記會意字;將所學的字、詞貼在家中的實物上"復現"在寫字方面,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是鞏固識字的手段,對於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起着重要作用,必須從小打好寫字的基礎。"一個人的字寫得好與否,不僅僅是個人的`"門面",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他的學習習慣、意志品質及性格特點。

因此,教學時我採用了"讀字、範寫、評議、試寫"的程序:"讀字"時,讓學生討論"寫這個字時哪一筆最關鍵""寫這個字哪一筆最容易寫錯"或"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等問題,整體把握寫字的規律;在範寫之時,讓學生評議老師的範字,引導學生觀察、發現、把握寫字的要領;讓學生對老師評頭論足,運用形體動作學寫筆畫、作業展覽、評選書寫閃耀明星等方法,激發了學生寫字的興趣,提高了學生寫字的技巧。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5

本文是一首讚美秋天迷人的景色和豐收的景象的詩歌,抒發了作者對秋天的熱愛!在前一課剛學過兩首描寫秋天景色的古詩,因此,教學本課時,我由這兩首古詩導入新課,引導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來談秋天的印象,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這一課寫得非常的優美,也寫得非常的貼切。但總感覺這一課的容量很大,用一般的講讀方法可能比較難處理,因爲每一小節都可以品味出許多的東西。因此我在第二課時,首先讓學生充分的朗讀感悟。其次是學生充分朗讀的基礎上讓學生來談談朗讀的體會,比如問學生你讀了以後感覺秋天是怎樣的?(比如秋天是調皮的,秋天的快樂的,秋天是熱鬧的,秋天是勤勞的等)然後再組織學生討論從哪兒看出來的。讓學生品味具體的詞句。在組織討論的`基礎上我加以引導並適當的提高,同時把自己的讀後感受跟學生進行交流。避免了一小節一小節單調的講解。

本文的5 、6兩小節學生不是很容易理解,如果能讓他們藉助圖畫想象玉米和高粱在夏天和成熟後的樣子,想象和感受農民的辛苦和豐收後的喜悅,然後再邊想象邊讀書, 可能效果會更好。因爲這兒的學生對文中的場景很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