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搭石》課文的教學反思(精選12篇)

《搭石》課文的教學反思(精選1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9W 次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反思自己,必須要讓自己抽身出來看事件或者場景,看一段歷程當中的自己。反思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搭石》課文的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搭石》課文的教學反思(精選12篇)

《搭石》課文的教學反思 1

《搭石》是一篇很美的寫景文,不僅美在文字,更美在它的內容以及其中包含着的豐富的人情味。因此,本堂課我以讓學生欣賞作者家鄉這一道美景爲主,讓學生在看到搭石美的同時,也能夠看到家鄉人淳樸善良的美。

課文的朗讀由我和學生分段配合完成,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們的朗讀不僅聲音洪亮,也有效改善了“拖音”的習慣,並帶上了一絲自己的感情。朗讀之前,我提出問題:什麼是搭石?讓學生帶着問題去朗讀,激發學生的興趣。

在學生正確回答了“什麼是搭石”這一問題後,我不斷引導學生讀“脫鞋挽褲”四字,讀出搭石爲家鄉人帶來的方便。

瞭解家鄉人是如何擺搭石,我着重讓學生體會老年人踩到不穩的搭石是如何做的?是什麼樣的心理?並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如果你急着去上學,踩到了一塊不穩的搭石,你會怎麼做?如果你是一個急着去做買賣的商人,踩到了一塊不穩的搭石,你會怎麼做?”引導學生用課文的句子回答,在反覆的朗讀中感受家鄉人勤勞善良的美。

體會家鄉人如何走搭石,引導學生對“協調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理解並朗讀這幾個詞語。在這一部分,我在課堂上創設了走搭石的情景,由一組同學用富有節奏感的口號模擬走搭石場景,從而讓學生身臨其境,體會什麼是“協調有序”,什麼是“緊走搭石慢走橋”,體會這詩一般的畫面,體會家鄉人的和諧美。

而“兩個人面對面走搭石”和“老年人與青年人走搭石”主要讓學生抓住文章重點語句進行理解想象,並讓學生模擬“伏”的動作,感受家鄉人的'謙讓美與敬老美。

通過這一幅幅的畫面,學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課文最後一部分的學習,學生進一步感受到搭石默默無聞的美與家鄉人的心靈美。

整堂課學生配合度非常高,課堂上不斷地朗讀不僅讓學生體會搭石美,而且朗讀的情感上也得到了較大的改善,這是讓我非常欣慰的一點,學生的配合就是對老師最大的肯定。這堂課也讓我真正的體會到閱讀教學中教師引導的作用,情感引導與朗讀指導有效結合,學生纔會真正融入課文,理解課文。

《搭石》課文的教學反思 2

《搭石》本組教材的主題是——人與人之間純真的愛。全文語言質樸,意境秀美,字裏行間洋溢着濃郁的生活氣息。通過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體會到鄉親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一心爲他人着想的傳統美德。爲此,我設計的教學重點是體會鄉親們淳樸的愛,難點是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平凡的小事讓我們感受到美的。本文描寫了農村生活中非常不起眼的事物搭石及農村生活中的平凡鏡頭,通過細節描寫讓讀者感受到了平凡中透出的深意,樸素中閃爍着的美好思想。

教學過程中,我從課文的整體入手,以“美”作爲這篇課文的主線,貫穿課堂始終。按照“發現美——感受美——體現美——表達美”的閱讀思路,通過對重點詞的理解,朗讀指導,想象畫面,適時的語言渲染等語文訓練手段,引導學生去發現這道特殊的風景,感悟濃濃的家情之美。

(一)以風景爲主線

這篇課文文字並不艱深,但其間傳遞的`情感卻是豐富的。這正爲學生的個性化閱讀提供了想象的空間。新課伊始,由課題引入什麼是搭石?讓學生從圖文中領略出搭石的美,領略到“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並領悟到鄉親們擺搭石是爲別人着想,是心靈美。然後,我請學生帶着“你從哪幅畫面感受到了什麼美”。抓住“老人走搭石”,“一羣人走搭石”,“兩個人面對面走搭石”和“老人與年輕人走搭石”四個板塊,勾勒成四幅畫面,很自然地引導學生理解搭石在作者眼裏爲什麼是一道風景。

(二)以欣賞爲前提

讀書是師生,尤其是學生與作者進行心靈對話的過程。讀“什麼是搭石”那一段,我通過引讀“脫鞋綰褲”讓學生讀出搭石爲人們帶來的方便。讀“一羣人走搭石”那段話,我通過引導學生對“協調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的理解,引導學生誦讀,很自然地把學生帶入有着濃濃鄉情的搭石旁邊,引領學生用朗讀將這美好的畫面呈現在了大家面前。而“兩個人面對面走搭石”和“老人與年輕人走搭石”主要讓學生抓住描寫人物動詞進行想象。

《搭石》課文的教學反思 3

《搭石》是人教版語文《課標》教材四年級上冊的一篇精讀課文,本組教材的主題是──人與人之間純真的愛。緊扣這一主題,這組教材編排了三篇精讀課文、兩篇略讀課文和一個語文園地。《古詩兩首》表現了朋友間真摯的愛,《搭石》體現了鄉親們純樸的愛,《跨越海峽的生命橋》展現了愛的奇蹟,《卡羅納》詮釋了愛的真諦,《給予是快樂的》闡述了愛的哲理。《搭石》重點是體會鄉親們淳樸的愛,難點是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平凡的小事讓我們感受到美的。

看完《搭石》一課,心中不由一顫。多麼樸實的一堂課,從頭到尾僅僅只用了一張幻燈片,而且是在這樣全國級的閱讀比賽中,令人佩服!在課件鋪天蓋地的語文展示課中,猶如出水芙蓉般清純,耳目一新。是的,語文是該洗去鉛華浮現本質的時候了。這堂課老師輕鬆自如、行雲流水般把課演繹的'非常生動、形象,不知不覺中就把人帶入到走搭石的行列中。值得我們細細體味的地方真是太多了。

首先,着眼於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以讀爲主線,注重學生的聽、說、讀、寫的綜合訓練。在課堂中,通過多種方式的讀,讓學生充分接觸文本,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通過自由的朗讀,思考、勾畫,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通過有感情的朗讀,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特別是理解重點難點的詞語時,真是煞費苦心。如“協調有序”是這樣來理解的,她先讓一組學生參加到走搭石的行列中,上到這裏,我心想:這個我也會,不就是表演嗎?我平時上課也是經常用的嘛。哪知她卻只是和學生進行合作朗讀。師說前面的,生馬上接上去,師說後面的,生馬上緊跟上去。剛開始是一個小組,接着就是全班,那種默契,一下子就把人帶入到課文的情境中,一起去走那優美的搭石了。看似不經意的一個環節,課堂馬上煥發出光彩,成爲本節課一道最亮麗的風景。詞語的理解不攻自破,水到渠成。至此,學生已經完全融入到課文中,原本枯燥乏味的課堂變的生機勃勃。接下來的教學就更得心應手。在讀中悟,讀中思,緊緊抓住讀這條主線。另外還加強說、寫的訓練,設計了從搭石走過的還有哪些人?會怎麼走呢?進行說話訓練,訓練學生的思維、語言訓練與表達。通過朗讀──評價,描述畫面──評價,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良好品質。

其次,注重傳授學習方法,提示學習規律。教是爲了不教,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讓學生了解學習規律,掌握學習方法,是實現學生終身學習的必要前提。在詞句教學時,不光引導學生了解意思,還提示理解方法,如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聯繫上下文理解,以培養學生自學能力。讓學生明白生活中處處蘊涵美,生活處處是文章。深深體會到小山村的迷人風光。

再次,注重人類美好品德的薰陶,努力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一。追求三維目標(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達成。在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基本功綜合訓練的同時,注重對學生關愛他人美好情感的薰陶和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引導。比如在朗讀中潛移默化,在過渡語、小結語、激情語中滲透。從而讓學生感受到:勤勞是美、助人是美、謙讓是美、和諧是美、美就在我們的心裏,只要我們奉獻了愛,我們的生活就充滿了美。特別是欣賞完了一行人走搭石的美之後,師話鋒一轉:那如果是對面走來,又是怎樣的景象呢?讓學生體會到謙讓是一種美德。體會到那裏民風的淳樸。問到如果是老人和青年時,這個環節讓人感動不已。青年人背老人是理所當然,是每個人認爲很自然的事。這裏的教學可以結束了,可她卻又適時的生髮下去:如果這個青年老了,會怎樣呢?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心靈深處的美德被激發了,他們說就是這樣一代代傳承下來的,說的多好啊!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已在學生心中紮根,還有什麼比這更讓我們這些當老師的欣慰的呢?這位老師的做法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還有,教師的自身素質非常好。無論是在開始時那娓娓道來的音樂伴頌,還是各個環節的教學,優美的語言總是把人帶入如詩如畫的意境中去。還有在教學青年人背老人時老師出現的象形字,連我這個自以爲對書法很感興趣的人卻也一無所知。這場景也爲課堂教學增色不少,也可以說是教學中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不過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教師的知識淵博,讓人敬佩!當然我也有點不同意見,畢竟把人與狗連在一起,似乎有點不妥(當然是我的一點不成熟的見解)。

總之,看完錄像後,心中感觸頗多。似乎耳邊還依然,縈繞着那“踏踏”的聲音,正如她在那極其簡單的板書中寫的那樣:這是一道亮麗的風景!她的質樸,她的謙虛,已和搭石一起融進我們的心靈深處,成爲我們心中一道亮麗的風景!

《搭石》課文的教學反思 4

本文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通過不顯眼的、平凡事物的美讚美具有這樣的品質的人。我首先引導學生找出本文的中心句:搭石,構成家鄉的一道風景。然後看作者是怎樣圍繞着這一句話來表達的。作者描寫的這些都是因爲他有一雙擅長髮現的眼睛。通過細心的觀察發現生活中的美。作者在寫的`時候充分利用了自己的想象力。因此在這時我就勢引導學生運用這種方法展開自己的想象說一段話。

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對於課堂的調控才能我還是有欠缺的。在本節課的最後,因爲學生的積極性太高,每個孩子都強烈地想表現自己,所以一度有點失控。

課堂調控才能是一個合格老師必備的素質之一,這也是我今後努力的方向。

1、在教學過程中,我抓住“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這句中心句,讓學生重點體會三幅感人畫面,去層層深化地閱讀文本,進展感悟。以“美”作爲主線,貫串課堂始終,從看得見的景美、物美,到看不見的人性美、情感美,讓學生從文中去尋找、發現美,感悟、體會美,抒發、表達美,提升了學生的情感,引起了學生的共鳴。

2、我注重朗讀、速讀。通過一次次地朗讀、速讀練習,讓同學們品味感人的場景;感受鄉親們純樸、美妙的情感,體會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帶來的溫暖和快樂,體會人間的真情,感受人性的美。

教學永遠不會十全十美,這次教學中存在着幾點遺憾:

1、對於上了點年歲的人是如何搭石的,學生的想象還不夠豐富,體會得還不夠深化。

2、調控和組織課堂的才能還有待於進步。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通過多種方式引發學生的想象,同時,還要努力進步自己對課堂的組織調控才能。

《搭石》課文的教學反思 5

記得《搭石》這篇課文的文質兼美,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特想好好地給孩子們上上這一課。爲了上好《搭石》,我從網上下載了幾個課件,然後把這些課件綜合了一下,又看了一下名師的課堂實錄。

我首先讓學生按照我的預習設計預習好了課文,然後學生就用了一節課的準備。我從課文的承上啓下句入手,問學生:“搭石給人的印象怎樣?”學生說:“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美麗的風景。”

我緊接着問:“從哪兒可以看出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美麗的風景呢?”學生們再從課文中找。有的學生先說走搭石的部分,我肯定了學生的回答,提醒學生儘量按順序找,這樣不會把美麗的片段遺漏掉。學生很快反應過來,找到文中整搭石的片段。我出示學生找的部分,讓學生找找本部分的關鍵詞語。“那一行人走搭石又是一番怎樣的情景呢?”學生很快找到了。“那怎樣的動作纔是協調有序的呢?”“前面的擡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哪個小組的學生用你的'聲音來展示一下人們走搭石的美景?”剛開始學生讀得有些慢,我提醒學生:“千萬別掉到小溪裏去了。”第二小組的學生展示的就更緊湊,只聽前面的一個學生一讀完“前面的擡起腳來”,後面的一個學生趕緊接上“後面的緊跟上去”。經過這樣一番展示,學生彷彿看到了一行人走搭石的情景。我覺得教學能夠讓學生通過文本,讀出文本蘊藏的深意,這也就達到了語文教學的境界。

後面的部分,學生也在剛纔愉快的氛圍中逐漸體會到了。《搭石》是讓學生愛上閱讀語文的好文章,希望編導們多讓學生學習這樣的美文,愛上語文指日可待。我說的不知對不對呢?

《搭石》課文的教學反思 6

我在教學這堂課的時候緊緊圍繞一條主線:通過擺搭石、走搭石、讓搭石的場景,讓學生感受山村裏的人們那種爲人着想、無私奉獻、互相謙讓的情感。因此,我針對中高年級的特點,讓學生課前進行預習。

我在課堂上從直接檢查學生的預習入手,把詞語有規律地歸類出示、朗讀。然後讓學生運用句式說課文的大概內容。這樣既是對詞語的重組記憶又是對文本的感知,爲學生學習下文作鋪墊。然後,讓學生圍繞這個主要問題尋找幾個語言文字的訓練點展開。

擺搭石這部分內容,我主要抓住“無論、只要”等一些連接詞讓學生體會,在體會中讀好這段內容。走搭石這部分內容很美,主要是指導學生朗讀,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各種層次的讀,讓學生體會蘊涵的情景。讓搭石這部分內容,主要讓學生抓住文本的空白點進行想象。“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過搭石——”,問:你覺得這兩個人會是怎樣的兩個人讓學生想象其中的一幕場景。使人物形象顯得更豐滿,學生對情感的體會也就更深刻。

接着是對文本的整體提升,通過朗讀達到高潮,最後把課文最後一節進行改變,以小詩的形式出現,進行拓展與延伸。整個課堂老師滿懷激情的語言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調動起來,把學生朗讀的情感激發起來了,感受着一種課堂的融洽與和諧。

同時也使我認識到,這節課的教學反思只是我的一點粗淺的'理解,真正的有教育意義的教學反思每個老師都會有很多。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還需要許多老師在課堂上進行適時的指導、點撥、,使課堂教學更深入更有效,藉以引起我不斷反思的東西。我將不斷努力與探究,爭取更大的進步。

《搭石》課文的教學反思 7

《課程標準》提出: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應植根於現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因此要讓學生開闊視野,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語文教學要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發展。在拓展這一環節,我先讓學生欣賞一組美的小詩,然後讓學生說說我們身邊的美。孩子們爭先恐後地簡述了身邊美的.小事,並暢談自己的感受。學生更廣、更深地體會身邊的美事,感受人間的真情。

教學,永遠是一項充滿遺憾的藝術。雖然在預設時考慮周全,但在實施過程中未必能達到預期效果。一堂課下來,靜心思索,感覺課堂教學中存在以下不足:

1、在課堂上,個別地方有點走過場,如:對詞語“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協調有序”等詞語的理解引導不到位。學生體會不到“和諧美”而體會出“謙讓美”。

2、在課堂中,雖然有意識得讓學生在讀中感悟,感悟中讀,但沒有做適當的指導。學文的重點應放在讀中,但是教學中朗讀的時間還是有點少,形式還是不夠靈活。本課語言質樸,意境優美,字裏行間洋溢着濃郁的生活氣息。若能通過多層次、多角度地讀,學生能更充分地接觸文本,在閱讀中感悟美、欣賞美,更好地解決教學重點和難點。

3、本節課雖然設計較爲合理,但時間上把握不到位。導致前緊後鬆。本人教學語言也不夠簡練,各方面能力還有待加強。其實,教學中暴露出得問題還有很多很多。這些都充分說明自己的教學能力、教學技巧、教學機智、把握教材、處理教材、組織教學等方面的能力十分欠缺。在今後教學中,我要更加努力學習,總結與反思,使自己取得更大的進步。

《搭石》課文的教學反思 8

《搭石》這篇文章就是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結合。文中詩一般流暢的語言,鄉親們水一般清澄的心靈,都給學生一種美的薰陶。在上課初始,我就想把學生帶進文中那個詩情畫意的氛圍,描繪家鄉美景導入。從學生們的表情上,雖似懂非懂的意象已經使他們感受到了一種美。這樣也激發了他們接下來學習的積極性。

《搭石》這一課,並進行了認真的備課。當我捧讀課文,一幅幅生動的畫面映入眼簾:秋涼在即,人們精心挑選石頭擺放在小溪中,幾番精心踩踏;急着趕路的老人,發現搭石不穩,及時調整才肯離去;一行人走搭石,動作協調有序,聲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充滿了詩情畫意;兩個人面對面過溪,招手禮讓,閒話家常;偶遇老人,蹲身下伏,揹負過溪……

課文語言質樸,意境秀美,字裏行間洋溢著鄉村的生活氣息。

讓學生通過這些畫面的體會,自然地感受到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時,學習最後一段,並通過背景介紹,使學生進一步感受搭石默默無聞的'美,情感又進一步得到昇華。

教學中,我努力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一。在詞句教學時,我不光引導學生了解意思,還提示理解方法,如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聯繫上下文理解,以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在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基本功綜合訓練的同時,要注重對學生關愛他人美好情感的薰陶和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引導。比如在朗讀中潛移默化,在過渡語、小結語、激情語中滲透。從而讓學生感受到:勤勞是美、助人是美、謙讓是美、和諧是美、美就在我們的心裏,只要我們奉獻了愛,我們的生活就充滿了美。

《搭石》課文的教學反思 9

《搭石》是四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全文語言質樸,意境秀美,字裏行間洋溢着濃郁的生活氣息。劉章爺爺通過身邊平凡的小事——搭石,把鄉親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一心爲他人着想的傳統美德默默無聞的在文中字裏行間表達出來。

在本文的教學中,我引導學生緊緊抓住“搭石,構成家鄉的一道風景。”這一主題,教學中以學生自讀自悟爲基礎,注重引導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體驗、感悟,在讀中積累、內化,在讀中欣賞、昇華。把“美”這條主線,貫穿於課堂始終。讓學生在感知美、體會美、欣賞美、感受美、發現美的過程中,感悟到風景的自然之美,感悟到景人合一的和諧之美,感悟到樸實的爲人之美。

教學中,我努力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一。在詞句教學時,我不光引導學生了解意思,還提示理解方法,如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聯繫上下文理解等,並注重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如引導學生想象“假如還有哪些人來走搭石,家鄉人會怎樣做的”,進行說話的訓練。

最令我難忘的還是引導學生學習一行人走搭石的內容時:我借用了知名特級教師王玲湘的巧妙設計即創造出似“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的文本情境,再將文本轉換成詩的語段,通過朗讀訓練,使得孩子們讀出鄉親們過搭石時的和諧之音。

教學,永遠是一門充滿遺憾的藝術。在這節的教學中,我感覺自己在課堂教學中還存在以下不足:

1、教學語言還未夠自然,靈活性不夠。

2、在課堂上,個別地方有點走過場,如:在講“謙讓美”這部分時,挖掘得不夠,可以引導學生想象,倆人會說些什麼家常話呢?從而進一步體會家鄉人淳樸的感情。

3、板書與講解有時未能同步。

4、如果能增加一些課外的資料豐富課堂就更好了。

《搭石》課文的教學反思 10

《搭石》是人教版語文《課標》教材四年級上冊的一篇精讀課文,本組教材的主題是──人與人之間純真的愛。《搭石》這篇課文語言質樸,意境秀美,字裏行間洋溢着濃郁的生活氣息。使我一次又一次地感受到一種看得見的美和看不見的美在文本中和諧共生。根據本文特點,結合新的.課程理念,本課在教學時我注重以人爲本,以讀爲本。採取情境體驗式教學法,引導學生緊緊抓住“搭石,構成家鄉的一道風景。”這一主題,教學中以學生自讀自悟爲基礎,注重引導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體驗、感悟,在讀中積累、內化,在讀中欣賞、昇華。把“美”這條主線,貫穿於課堂始終。

在教學中我通過初讀課文整體感受,帶着問題什麼是搭石?搭石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來讀書,即爲讀書設立了目標,又爲下面的教學做好了鋪墊。接着主要以這兩個問題爲抓手,層層深入的去解讀什麼是搭石、尋找搭石的美。在尋找搭石的美這一環節,我引導理解內容的主要方法有:

1、通過理解重點詞句進而理解內容;例如:教學一排排人走搭石時的情景時,通過理解“協調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來讓學生感受到協調美、畫面美。

2、通過邊讀邊展開想象,把課文描述的內容在頭腦中形成畫面,以此來理解課文內容。例如,在教學清波漾漾、人影綽綽時,讓學生展開想象:那將會是一副怎樣的畫面?讓學生從字裏行間感受到文字背後的美。

3、爲了使學生豐富和深化學習的內容,我從課文的實際出發安排了一個小練筆。主要是爲了讓孩子們能感受到並體會到小山村的那種淳樸的美,那種人性的美。

《搭石》課文的教學反思 11

《搭石》是人教版語文《課標》教材四年級上冊的一篇精讀課文,人教版語文《課標》教材編排特點之一,就是以主題組織單元。本組教材的主題是——人與人之間純真的愛。《搭石》的第二課時。重點是體會鄉親們淳樸的愛,難點是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平凡的小事讓我們感受到美的。我是抓住以下兩方面進行教學,感覺頗深。

1、發現感受文中的.美

文中有看得見的具體的“美”,也有看不見的心靈的“美”:

秋涼在即,人們精心挑選平正的石頭擺放在小溪中,幾番精心踩踏;——助人爲樂美

急着趕路的老人,發現搭石不穩,及時調整,滿意才肯離去;——勤勞美

行人走搭石,動作協調有致,聲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充滿了詩情畫意;——和諧美

如果兩個人同時過溪,招手禮讓,閒話家常;——謙讓美

要是誰偶遇老人,蹲身下伏,揹負過溪;——尊老美

2、發現感受身邊的美

簡單的事情中閃爍着美好的思想,散發出融融的暖意。是啊,美無處不在,就連搭石這麼不起眼的小事物都有美。作者就是從一件很小的事物中發現了美。你現在認爲什麼是美?在我們身邊哪裏也可以找到美?”隨着我的話音落下,學生思考後各抒己見。

美是見到小草,腳下留情繞一繞;

美是見到垃圾,彎下腰身撿一撿;

美是明媚的陽光,給人以溫暖;

美是盛開的鮮花,給人以芳香;

美是潺潺的溪流,滋潤萬物的成長;

美是熊熊的火炬,點燃生命的希望。

學生們感受人與人之間純真的感情,體會到人與人相互關愛,生命才更有意義,人生才更幸福。曾經有位名人說過這樣一句話:美到處都有,只要我們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世界將會變得更美好。

《搭石》課文的教學反思 12

《搭石》全文語言質樸,意境優美,字裏行間洋溢着濃郁的生活氣息,鄉親們無私奉獻和一心爲他人着想的傳統美德。本文通過截取了農村生活中的幾個非常平凡的鏡頭,但是平凡中透出的深意,樸素中閃爍着美好的思想。

在設計教學時,我本着標準實驗教科書中的教學建議採用自讀時想象畫面,自悟時體會情味、交流時暢所欲言的教學思路進行,重點放在“美”當中,有情景的“美”,有心靈的“美”,有能想象的到的實際的“美”,有需要我們自己去感悟的“美”,在學習後,班級學生交流感受,昇華感情。

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沒有達到預想的情景,總結反思有以下幾點

1.同學們的積極性沒有被充分的調動起來,課堂氣氛一般,使得我有些緊張,直接的影響到了我的情緒,致使思路有些被打亂。如果我能充分的利用多媒體,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首先把同學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的話,我想效果會好很多的。

在引導同學們充分的朗讀上,我覺得我還是有些進步的,在原來的教學中,我沒能更好的

2.同學們在讀中體驗、感悟並且積累,現在我已經知道了學語文的重點應放在讀中了,但是教學中引導讀的時候環節有些散亂,例如在句子中體會詞語,在句子中聯繫上下文,層層相應的聯繫性、統一性不夠好,使知識變的有些雜亂了,學生理解掌握起來就有困難了。

3.低估了學生的能力,課堂上學生對問題的.分析、理解有時會超越教師的設想,有時同學們的問題讓我不知道該怎麼樣去解釋、回答,在這方面我想和我備課不夠充分以及教學機智不夠靈活有很大關係。學生有自己的思維方式,新課程倡導學生應該是發展的人、獨特的人、具有獨立意義的人,所以我應在認真備好課的前提下,不束縛孩子發展的想法。給學生自由想象的空間。

總之,在語文教學的環節和方法以及個人素質能力方面,我覺得我還應該不斷加強,虛心學習,積累經驗,把語文課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