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語文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語文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3W 次

教學目的:

語文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⒈訓練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⒉培養學生初步的文學鑑賞能力;

⒊培養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散文的形和神

2、散文的景和情

教學時數:兩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也是寫北京的散文,不過,它寫的不是北京的冰糖葫蘆,也不是北京的大碗茶,而是北京的秋。大家知道,北京現在是我們國家的首都,歷史上也曾是幾個朝代的都城,但是,在郁達夫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北京已經不是任何朝代的都城,也不叫北京,而是叫北平,因此,郁達夫把它叫做故都。(板書課題)

二、解題、作者及寫作背景

故都兩字表明描寫的地點,帶有深切的的眷戀之情,秋字明確描寫的內容,題目很深沉。

郁達夫(1896-1945),原名鬱文,浙江富陽人。現代著名的小說家、散文家。出身於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從小熟讀唐詩宋詞和小說雜劇。曾赴日本留學,與郭沫若等發起創造社。1921年7月第一部小說集《沉淪》問世,產生巨大的影響。1923年發表《春風沉醉的晚上》。先後在北大、武昌師大、廣東大學任教。1930年3月參與發起成立左聯。抗戰爆發後,積極投入抗日救亡運動,後流亡蘇門答臘島堅持抗戰。19459月被日本憲兵殺害。郁達夫的作品風格清新,抒情濃烈,有感傷情調,有時流露出頹廢色彩。

本文寫於1934年8月。由於種種原因,郁達夫於1933年4月由上海遷居杭州,這段時間,過的是一種閒散安逸的生活,遊山玩水,留下一些很好的散文。

三、師生共同討論,分析理解課文

(一)讀罷全文,你認爲郁達夫主要是從哪個方面來寫故都的秋?請用一字來概括。

明確:味。(板書)

⑴此問要求學生首先從整體上把握全文。回答此問無須作太多理性分析,憑語感即能得出答案,味字在全文出現達八處之多。

⑵若學生思維過於分散,討論與答案差異較大,可提供幾個答案供學生選擇。如:色、聲、形、味、實、情,課文雖也寫了上述方面,但主要是寫秋之味。

(二)讀第1、2自然段,分別用四個字和三個字來概括北國的秋和南國的秋的特點。

明確:北國的秋清、靜、悲涼南國的秋慢、潤、淡

此問旨在訓練學生的文字概括能力,答案均可在文段中找到。

(三)讀第3~11自然段,思考下列問題:

1、作者分別從不同角度爲我們描繪了秋花、秋槐、秋蟬、秋雨、秋果五幅故都秋景,那麼,作者在記敘上述秋景時,是以時間爲序來記敘的呢,還是以空間爲序來記敘的?

明確:既不是以時間爲序,也不是以空間爲序,應該說,是無序的,這正是散文形散特點的體現。作者所寫的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並不是必然的,但是我們讀起來卻覺得很自然,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妥。這是因爲這些景物都具有了清、靜、悲涼這麼一個共同點,作者正是以清、靜、悲涼這個景物的共同點把這些景物組織在一起的,這就是文章不散的神。

⑴此題有意要引起學生的爭論,題目以選擇問答的形式設置一個非此即彼的圈套,看學生能否跳出思維的二維空間。

⑵通過爭論,可使學生加深對散文的形散神不散特點的認識,此爲本課教學重點。

⑶爲了方便學生討論,可在討論前板書:

秋花色秋槐形

秋蟬聲秋雨味

秋果實

2、故都的秋景可謂豐富多彩,作者爲什麼只選取上述秋景來寫呢?試從主客觀兩方面來分析。

明確:的確,作者所寫的秋景的清、靜、悲涼的,他所寫的秋色是冷色,秋形是使人覺得有點兒落寞的,秋聲是衰弱的殘聲,秋味是都市閒人雨後話秋涼的情韻,秋實也是淡綠或微黃,而不是紅熟了的時候。之所以這樣,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從客觀方面來講,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徵,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從主觀方面來講,也有三個因素:第一,跟舊中國時代環境的黑暗有關,這導致他思想苦悶,逃避現實;第二,也跟作家個人氣質的抑鬱善感有關。郁達夫早年(三歲)喪父,在日本十年的異生活使他飽受屈辱和歧視;第三,還跟作家的文藝觀和審美追求有關。在杭州期間,郁達夫提倡靜的文學,寫的也多是靜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學。因此,上述主客觀兩方面的因素,就決定了作家會選什麼樣的景來抒什麼樣的情。

教師總結時,可板書:

⑴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

⑵舊中國時代環境的黑暗;

⑶作家人個氣質的抑鬱善感;

⑷作家的文藝觀和審美追求。

⑴此題旨在讓學生把握散文情和景的關係,這是本課教學難點。

⑵分析時可與導語中的《前門情思大碗茶》作比較,體現課堂線索。北京的名勝古蹟有很多,但詞作者只選取前門、蛐蛐、冰糖葫蘆、窩頭鹹菜、杏仁豆腐、大碗茶來寫,勾勒了一幅具有濃郁鄉土氣息的故都風情畫,很好地表達了海外遊子的故都情思。

附:《故都的秋》板書設計

故都的秋郁達夫

北國的秋清、靜、悲涼

味味

南國的秋慢、潤、淡

第二課時

一、教學要點

1、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調,找出文章感情基調的關鍵詞語,體味文章緊扣情感來描寫景物的特點。

2、體會文章語言細膩,節奏感強等特點。

二、教學步驟

(一)默讀第12自然段,你認爲本段的中心句應該是哪一句?

明確:應該是:足見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於秋,總是一樣的能特別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的。

此題旨在訓練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如學生意見出現分歧,可提出幾句讓學生進行辨析。如:

A、各著名的大詩人的長篇田園詩或四季詩裏,也總以關於秋的部分,寫得最出色而最有味。

B、秋之於人,何嘗有國別,更何嘗有人種階級的區別呢?

C、可是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國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A是作者提出觀點的依據;B是觀點提出後對觀點的闡釋;C是本段中扣題的句子。(二)讀最後兩個自然段,思考下列問題:

1、作者認爲南國的秋與北國的秋的最大的區別在哪個方面?請用一個字來概括。

明確:味。(板書)

2、爲了說明上述區別,作者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明確:比喻。作者用了四組對比來形象地比喻南北秋之味的不同。

⑴此題旨在訓練學生的修辭辨認能力及理解能力。

⑵部分學生可能會答成對比或類比,這是不對的。應該說總體上是比喻,但比喻中有對比,比喻的本體和喻體本身是對比。本體與喻體之間的相似點不是味。

⑶爲了便於學生理解,可板書:

本體南國的秋與北國的秋

喻體黃酒與白乾稀飯與饃饃

鱸魚與大蟹黃犬與駱駝

(三)讀罷全文,你認爲郁達夫在此文中是頌秋呢,還是悲秋?

明確:頌秋。但是,全文的基調是憂傷的、悲涼的,因此可以說,是作者對故都的秋的一曲悲涼的頌歌。(板書)

此題可引發學生進行爭論,教師總結時可套用含淚的微笑,總結出悲涼的頌歌這個課時主題。

(四)學生朗讀全文,並根據教師的提問,回顧所學內容。

問題:a、本文選取了故都之秋的哪些景物來寫的?b、這些景物有什麼共同特點?

c、作者爲什麼不寫鮮亮之景?

(五)默讀課文,找出能反映作者情感基調的詞語,作者對它們是怎樣渲染和刻畫的?舉例說明。

明確:本文能反映感情基調的詞語是清靜悲涼,作者是通過選取不同景物,從不同側面同時加以渲染和刻畫的。

如:靜着時像喇叭似的牽牛花的藍朵是寫靜;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一椽破屋來住着、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既寫靜,同時也寫清;疏疏落落的衰草,體現了悲涼。

再如槐樹落蕊一段,整段都渲染了寂靜的氣氛,突出了靜。掃街的在樹影下的一陣掃後幾句,給人以悠閒的感覺,突出了清。潛意識下並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幾句,抒發了悲涼之感,正是緊扣悲涼。

(六)本文的結構怎樣?文章怎樣前後呼應的?

文章開頭和結尾都以北國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對比,表達了對北國之秋的眷戀之情。中間主體部分從記敘和議論兩方面描述故都紛繁多彩的清秋景象:記敘部分採用並列結構,根據清靜悲涼的三個層次,逐一描繪故都的自然景物,共有五種景物,即清晨靜觀、落蕊輕掃、秋蟬殘鳴、雨後話涼、勝日秋果;議論部分,從喻理的角度,進一步讚頌自然之秋,讚頌北國之秋。最後作者再一次將南國之秋與北國之秋進行對比,並願意拿壽命去換取北國之秋,直抒胸臆,表達了對北國之秋的無比熱愛之情。首尾照應,迴環往復;中部充分展開,酣暢淋漓。

(七)通過複習總結全文

1、教師小結:作者所處的社會環境,在他內心投下了憂慮和冷落的陰影,他希望能清靜,內心還有淡淡的悲涼。正因爲如此,他筆下的秋味、秋色和秋意,然地籠罩了一層主觀感情色彩。文章不寫富有暖色的香山,出不寫遊人如織的公園勝境,而寫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着在破腰壁中,靜對着牽牛花的藍朵。文章緊扣清靜悲涼這三個詞語,來描繪景物。只對景物作寥寥幾筆的勾勒,便將讀者帶進故都之秋的清、靜、悲涼的無限秋意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