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素芭》教學設計

《素芭》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7W 次

教學目標:

《素芭》教學設計

1、領會作品的內容和題旨

2、認識小說中人物的地位和作用

3、瞭解刻畫人物的藝術手法

教學重點:

關於人物形象的刻畫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由泰戈爾的名言導入:

1.如果錯過太陽時你流了淚,那麼你也要錯過羣星了。

2.天空中沒有翅膀的痕跡,但我已飛過。

3.你看不見你的真相,你所看見的,只是你的影子。

4.那些把燈背在他們的背上的人,把他們的影子投到他們前面去。

5.不要因爲你自己沒有胃口,而去責備你的食物。

6.水裏的游魚是沉默的,陸地上的海獸是喧鬧的,空中的飛鳥是歌唱的;但是人類卻有了海里的沉默,地上的喧鬧,與空中的音樂。

7.上帝從創造中找到他自己。

8.羣星不怕顯得像螢火蟲那樣。

9.人在他的歷史中表現不出他自己他在歷史中奮鬥着露出頭角。

10.當我們是大爲謙卑的時候,便是我們最近於偉大的時候。

11.謝謝火焰給你光明但是不要忘了那執燈的人,他是堅忍在站在黑暗當中呢。

12.小草呀,你足步雖小,但是你擁有你足下的土地。

13.錯誤經不起失敗,但是真理卻不怕失敗。

14.我們把世界看錯了,反說他欺騙我們。

15.使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16.塵土受到損辱,卻以她的花朵來報答。

17.上帝對人說道:“我醫治你,所以要傷害你;我愛你,所以要懲罰你。”

18.我不能選擇那最好的。是那最好的選擇了我

19.離我們最近的地方,路程卻最遙遠。我們最謙卑時,才最接近偉大。

20.愛就是充實了的生命,正如盛滿了酒的酒杯。

21.月兒把她的光明遍照在天上,卻留着她的黑斑給她自己。

22.果實的事業是尊重的,花的事業是甜美的,但是讓我做葉的事業罷,葉是謙遜地專心地垂着綠蔭的。

23.在羣星之中,有一顆星是指導着我的生命通過不可知的黑暗的。

24.只管走過去,不必逗留着去採了花朵來保存,因爲一路上,花朵自會繼續開放的。

25.啊,美呀,在愛中找你自己吧,不要到你鏡子的諂諛中去找呀。

26.瀑布歌道:“雖然渴者只要少許的水便夠了,我卻很快活地給與了我全部的水。

二、作者簡介:

泰戈爾是具有世界影響的作家,共寫了五十多部詩集,被稱爲“詩聖”。寫了12部長篇小說,一百多篇短篇小說,二十多部劇本及大量文學、哲學、政治論著,並創作了一千五百多幅畫,譜寫了難以統計的衆多歌曲。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國主義和封建種姓制度壓迫下要求改變自己命運的強烈願望,描寫了他們不屈不撓的反抗鬥爭,充滿了鮮明的愛國主義和民主主義精神,同時又富有民族風格和民族特色。泰戈爾出生後,母親身體不好,還要操持一個四代同堂,上百口的大家庭,無力照看孩子。14歲的泰戈爾還沒有充分享受到母愛,母親就病逝了。母親病逝後,泰戈爾由五嫂照顧。少年的泰戈爾與這位嫂子非常親近,他們之間有着許多共同的語言。他們一起遊戲,一起討論文學。當泰戈爾成爲詩人後,她是他的第一個有見識的評論者。她對泰戈爾的一切作品都要仔細地審閱,使他免除了文藝家們常常容易產生的弊病——虛榮和缺乏缺乏自我批評。但是,1884年,五嫂自縊身亡。1902年,泰戈爾的那一場不以戀愛始卻以十分恩愛的婚姻結束了。比他小11歲的妻子,病逝了。在妻子生命的最後兩個月,泰戈爾日夜守護在側,但緊接着,他的二女兒也逝世了。

泰戈爾對於印度婦女悲慘的命運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在他的衆多短篇小說中,都述說了婦女們不幸的生活,揭露了社會的黑暗,爲婦女鳴不平。

三、內容分析:

開頭非常簡潔地交代了素芭是個啞女。父母對她的歸宿擔心,村人也對她的前途發出議論,點出了素芭所處的尷尬的境地。對素芭最傳神的地方——眼睛進行了極爲細緻的刻畫,正面的細筆描繪,貼切而驚人的比喻把這雙黑眸勾勒得讓人遐想又豔羨。讀者的第一感覺會是:這是一個驚人的美麗的女孩子,她配得上所有美好的東西

展示了一幅絕妙的風景畫,遠離塵囂的小村莊,小溪、鳥兒、樹葉、蟋蟀,彷彿是世外桃源,這就是素芭所生活的環境,一切似乎是無比美好無比溫暖的。可是,在這樣看似無比純淨的地方,素芭是孤獨的,她職能一個人在河岸邊坐着,獨自遐想,和大自然進行別人無法理解的交流。

作者爲主人公安排了幾個朋友,兩頭牛,一頭山羊,一隻小貓,在人類面前,他們是弱者,是受役使的,但是素芭卻和它們有着深厚的友誼,他們彼此依戀,彼此關懷,也彼此理解,用只有他們自己才懂得的語言——眼神、擁抱、愛撫。溫馨的畫面讓讀者幾乎忘了素芭的不幸,因爲她似乎擁有着更多的東西。

素芭在人類中的唯一朋友——帕勒達帕。但是很難描述他們關係的深淺程度,因爲他們的話語有區別。所以,素芭一直是在帕勒達帕身邊幻想自己有了非凡的力量,這樣,她就可以幫上朋友,引起朋友的注意,讓身邊的人驚奇。事實上,寫到這裏,作者已經暗示了素芭的可悲:可以和小動物親密無間,卻不能讓人們對她頭來關注的目光,她所認爲的那個朋友,只是對她的稱呼顯得親暱一些而已。

情節開始緊張,作者明顯加大了下筆的力度,素芭的人生悲劇拉開了帷幕,父母想用欺騙的方式把她嫁到遠方。而“她象是一頭無言的牲畜”,連哀告的權利都沒有,唯一能說話的朋友也顯得漫不經心,沒有分別的惆悵,只是輕描淡寫地證實了她的擔心。她無奈、怨恨,卻無法表達,職能最後一次緊緊擁抱身邊的大自然。

待嫁的素芭被父母打扮得花枝招展,原本清水出芙蓉般的容貌變了樣,悲傷的眼淚成了提高她身價的標誌,沒有人理解她流淚的真正原因,因爲她面對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丈夫,而是“考官”。女性的悲劇由此可見一斑。而含蓄的最後一節,更是看似無意地交代了素芭被拋棄的命運,寫得輕,讀得卻沉重無比。

四、關於描寫:

“要極省儉的畫出一個人的特點,最好是畫他的眼睛……倘若畫了全副的頭髮,即使細得逼真,也毫無意思。”

《我怎麼做起小說來》魯迅

她模樣還周正,手腳都壯大,又只是順着眼,不開一句口,很像一個安分耐勞的人。

她全不理會那些事,只是直着眼睛,和大家講她自己日夜不忘的故事。

總是瞪着眼睛,不說一句話,後來連頭也不回了。

她單是一瞥他們,並不回答一句話。

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

人物描寫的方法

⑴正面描寫:

概括介紹、肖像描寫、語言描寫、

行動描寫、細節描寫、心理描寫

⑵側面描寫:

側面烘托、環境描寫、景物描寫

正面描寫,作者對素芭的眼睛和嘴脣進行了浮雕般的刻畫,用了大量的筆墨將素芭美好、豐富的內心世界進行了細膩的表述,對她的性格加以詩化,正面展示了她的獨特、美麗和聰慧。

側面烘托,作者幾乎用了兩章的篇幅,把素芭放置到比社會環境溫暖得多的自然環境中,在這裏,素芭不僅是美好的,還有無言的歡樂。

反面襯托,素芭身邊的人們是一羣普通的勞動者,但是對素芭表現得極爲冷漠和麻木;女兒因爲殘疾而變成了親人的負擔,因而得不到更多的愛護,在這裏,看不到親情的可貴,只有欺騙和交易。這不僅僅是素芭的悲哀,也是泰戈爾對人們這種漠視的態度感到悲哀。

五、討論:

素芭的丈夫娶來的會說話的姑娘究竟是誰?

“外國小說欣賞”中泰戈爾小說《素芭》(倪培耕譯)的結尾這樣譯道:“這次,她的丈夫用自己的雙眼和雙耳,非常仔細地察聽,相了親,娶了一位會說話的姑娘。”

對這句話的理解有兩種。一種認爲,“這次”就是指上文的素芭出嫁之事,素芭雖啞,但她有清澈的眼睛、豐富的感情和敏感的心靈,她可以觀察世界、傾聽世界,用眼神表達世界,能夠與無言的大自然親密接觸,和小動物親密“交談”,因此,素芭能被她的丈夫理解,在他丈夫的心目中她不是啞巴,而是一個會說話的聰明姑娘,素芭從此過上了幸福生活,這是一大團圓的結局。

另一種認爲,“這次”是又一次,含蓄地寫她的丈夫拋棄了她,而另娶了新娘,用墨很少,寫得很輕,卻沉重無比;前文寫素芭雖是個啞女,但她有着比常人更善良更豐富的內心世界;許多人有着健全的器官,卻未必願意好好地利用,來觀察、感受這個美好的世界。素芭的眼睛會說話,會表達情感,可是,如此善良美好的女孩,仍然不能擺脫被拋棄的悲劇命運,因而這篇小說的悲劇色彩更加濃重。

以上第一種看法,其實暴露的是一種淺嘗輒止、未能深入文本的“誤讀”現象。

板書設計:

素芭:美麗聰慧——啞女

孤獨——無奈

正面描寫

側面描寫

反面襯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