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通用22篇)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通用2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6W 次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我們應該怎麼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通用22篇)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感悟,並展開豐富的想象,瞭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它的毀滅,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不忘國恥,興我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2、通過重點詞句的品讀,感悟圓明園的輝煌和作者的表達方法。

3、在品讀課文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語感。

教學重點:

讓學生了解這一屈辱的歷史,激發愛國之情。

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讀文、感悟、想象,在腦海中再現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景觀。

2、體會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

1、激趣。

2、我們中國這幾年發生了很多大好事。誰來舉個例子?(20xx~xxxx)

一、導入新課

1、這些事情其實都從側面反映了我們中國國力的不斷增強,這都是我們中國走向強大的證明。可是,就在歷史上的`今天,卻發生了一件讓我們中國人感到恥辱和憤怒的大事。那就是——圓明園的毀滅。

2、板書課題。所謂毀滅就是?

3、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悟

1、課前預習了嗎?那讓我們直接來試着讀吧。找學生分段讀。注意:“不可估量”的字音。

2、課文預習得不錯,誰能用簡潔的語言來概括一下課文寫了什麼?

3、引導學生交流。

三、深入文本,研讀感悟

1、讓我們來看看課文中是怎樣評價圓明園的毀滅的。齊讀第一自然段。

2、你們讀出了什麼?

3、理解不可估量。

4、作者連用了兩個“不可估量”,讓我們感受到了圓明園的毀滅不僅給祖國乃至給全世界都造成了巨大的損失。那這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究竟是怎樣的呢?就讓我們走進昔日的圓明園,來領略一番。

默讀二、三、四自然段,看看圓明園裏都有些什麼。可以拿出鉛筆,標註出自己的感受。

A第二自然段

1、重點理解:衆星拱月。(示圖)

2、引導聯繫生活實際體會圓明園佈局獨特,規模宏大。347公頃,5200餘畝。

B第三自然段

1、重點體會“金碧輝煌”。點出“玲瓏剔透”。一個氣勢恢宏,一個建築精巧。讓生品讀。

2、再感受一個熱鬧的“買賣街”,一個寧靜的山鄉村野。男女生對讀。

3、去掉“也”,再讀第一句。讓生找差異,點出“也”的用法。

4、這些豐富的建築景觀中,都有哪些美景呢?

5、教師引讀。“園中許多景物都是按照各地名勝建造的,……還有很多景物是根據古代詩人的詩情畫意建造的,……”

6、圓明園中景物有一百多處,而且是一步一景,一景一物。想看看嗎?(視頻)

7、看完視頻,如果讓你用一個詞來形容?

8、用這世上任何一個詞來形容圓明園都不爲過,難怪文中最後一句話會說——圓明園是園林藝術的珍寶、建築藝術的精華!

9、在這樣的園林裏散步,那是怎樣的一種感受?齊讀本段最後一句話。

C第四自然段:

1、圓明園除了建築宏偉,還有哪些東西?

2、“上自……下至……”想象一下,這兩千三百多年中,該有多少青銅禮器、名人書畫、奇珍異寶?

3、然而就是這樣一座號稱“萬園之園”,被稱爲“東方的凡爾賽宮”的皇家園林,卻在英法聯軍的踐踏下,毀於一旦!

四、再現情境,激起“仇恨”。

1、放錄像。同學們,你想說什麼?

2、帶着感受讀讀最後一段。看看那句話最能表達你的感受?

3、那是怎樣的破壞?感悟“凡是”“統統”“任意”。

4、這樣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就這樣被幾千個外國強盜付之一炬。齊讀最後一句話。

五、表達情感,引發思考

1、所以,作者會在文章開頭,就用了兩個“不可估量”。再讀第一自然段。(板書:不可估量不可估量)

2、隨着文章的學習,我們心中肯定會泛起深深的惋惜之情,甚至是仇恨。可是,我們更應該有一種理性的思考。一座圓明園,半部清代史。讓我們在課下蒐集相關資料,並記錄下來。下節課讓我們繼續交流。

板書設計:

21、圓明園的毀滅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 篇2

教學內容:

小學語文第十一冊第二單元第七課《梅花魂》

知識與技能:

1、認識“撩”、“眷”兩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通過品讀、研讀,感悟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瞭解梅花的品性,體會外祖父酷愛梅花,眷戀祖國的情感。

策略與方法:

整體感知內容,品讀重點句、段體會思想感情;加強朗讀訓練;課後拓展延伸。

課前準備:

查找有關梅花的資料。

教學設計

一、導入

1、全班齊背古詩《梅花》。

2、交流自己蒐集的有關梅花的知識。

師:“魂”是什麼意思?梅花是一種植物,它的精神是什麼?帶着疑問讓我們走進文本。

二、初讀課文,掃出障礙。

1、利用工具書或聯繫上下文自學生字詞。

2、準確地朗讀課文。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想一想,作者通過寫梅花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2、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圍繞梅花寫哪幾件事?

3、討論、交流。

第一件事:教小外孫女讀唐詩宋詞。

第二件事:特別愛惜“墨梅圖”。

第三件事:因年老不能回國而難過。

第四件事:離別前把“墨梅圖”送給外孫女。

第五件事:臨別時又把繡着梅花的手絹送給外孫女。

四、小組合作、品讀課文、交流評析

1、自讀課文畫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並寫下自己的感受。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等語句來品讀。

2、如果你有感受,就與小組內的同學說一說,把感受傳遞給別人。

3、誰願意把感受與大家一起分享?

(全班交流朗讀感受,教師引導學生學會傾聽,從他人的發言中汲取有價值的觀點。)

根據學生讀的,重點理解以下語句:(課件出示)

(1)“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爾擺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獨書房罩那一幅墨梅圖,他分外愛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比較句子:

“惟獨書房裏那一幅墨梅畫,他分外珍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書房裏那一幅墨梅畫,他很珍惜。”

說說這兩個句子的異同,哪個句子更好?爲什麼?

(從中體會作者用對比的手法來表現老人對梅花圖的珍愛。)

(2)“我不小心在梅圖上留下髒手印,外祖父頓時拉下臉來。有生以來,我第一次聽到他訓斥我媽:‘孩子要管教好,這清白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嗎?’訓罷,便用保險刀片輕輕颳去污跡,又用細綢子慢慢抹淨。”

a、理解"清白""玷污"

b、從外祖父的話中你感受到了什麼?從外祖父的動作中你看出了什麼?你能讀好它嗎?

(通過老人的語言,行動來體會他對梅圖的珍愛。)

(3)“幾千年來,我們中華民族出了許多有氣節的人物,他們不管歷盡多少磨難,受到怎樣的欺凌,從來都是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他們就像這梅花一樣。”

討論:

a、梅花的秉性像什麼?

b、由此可見,老人贊梅花,實則讚美的是什麼?

C、美讀昇華:你能似外祖父般把他的這番話讀出來嗎?。

(4)從“聽到不能回國,外公竟像小孩子一樣,嗚嗚嗚地哭起來了……”一句,體會老人一直思念着祖國,卻不能回去,他難過地哭了,充分表現了他對祖國深深的眷戀。

(5)從“赤道吹來的'撩亂了老人梳理得整整齊齊的銀髮,我覺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許多。”體會到思鄉的深情,孤獨的痛苦,一下子把他催老了。

(6)從“想不到淚眼蒙朧的外祖父也隨着上了船。遞給我一個手絹,一色雪白的細亞麻布上面繡着血色的梅花。”體會到老人把自己對祖國的一片眷戀之心讓外孫女帶回祖國,成了卻自己的心願。

(7)“小時候,外祖父常常叫我被唐詩宋詞,每逢唸到“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這些詩句外祖父總會落下淚來。

體會:

a、常常教我讀唐詩宋詞”說明:老人時刻不忘自己是中國人,不忘中華民族文化,也要讓自己的子孫也不忘自己祖國的文化。

b適當解釋說明三句詩的出處、意思及其表達的情感,明確老人的思鄉之情是他落淚的原因。

(因爲這些詩句觸動了老人的思鄉之情。他思念祖國,卻身在異邦,不能回去,所以傷感地流淚了)”

師小結:幾千餘我們中華民族出了許多具有梅花品格的人物,他們都是一朵朵迎風挺立的梅花,他們的民族精神就是"梅花魂"。這就是題目“梅花魂”的內涵。

五、感情朗讀。

六、延伸拓展

教師導語:“故鄉、祖國”讓多少身居在外的旅人、遊子擁有無盡的相思與眷戀,幾千年來,多少文人墨客吟誦出了無數“思鄉愛國”的詩篇,你會吟誦嗎?

學生吟誦熟知的有關詩篇。

板書設計:

1、吟詩落淚

2、珍愛梅花圖思念祖國

15、梅花魂

3、不能回國而落淚愛國之心

4、送墨梅圖

5、遞梅花手絹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學會10個字。

2、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把握文章結構,瞭解激光的特點及用途。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進行說明的方法,瞭解常用,基本的說明方法。

4、通過閱讀課文,激發學生對科學技術的熱愛,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創新精神。

教學重點:

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把握文章結構,瞭解激光的特點及用途。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進行說明的方法,瞭解常用,基本的說明方法。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一、激趣導入。

1、談話導入:生活中,你知道哪些光?誰能介紹一下自己對這些光的瞭解?

2、導入新課,就課題質疑,師生整理歸納。

3、默讀課文,整體感知,快速在文中找到答案,勾畫有關句子。

4、通過對比,瞭解表達方法,體會表達效果。

★你知道嗎,現在世界上最亮的光、最快的刀、最準的尺是激光。

★你知道嗎,現在世界上最亮的光是激光、最快的刀是激光、最準的尺是激光。

通過“是激光”的三次重複,增強了語勢,強調了激光的“神奇”,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5、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二、自讀自悟,互動交流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快速讀課文,感知內容,理清層次,瞭解小標題的作用。

2、確定目標,導學引路。

就學生最感興趣的部分確定教學內容,師上生共同確定學習方法;

◆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理解字詞,勾畫說明激光特點及用途的語句。

◆再讀課文,品詞析句,加深理解,瞭解說明方法,體會其作用,並提出不理解的地方,相機瞭解分號的用法。

◆小組交流,互相補充、釋疑。

◆有感情地朗讀,強調激光的特點及用途,以體現其神奇。自評、組內互評。

◆全班交流。指導朗讀。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一、自讀自悟,互動交流

1、運用上節課學習方法自學另外兩方面內容。

2、小組交流

3、全班反饋。

4、變換角色,自我介紹——“激光的自述”

要求:運用一定的說明方法講明激光的特點、功能,讓更多的人認識它、瞭解它。聽衆可就不明白的地方提出疑問,自述者進行補充說明。

5、師生共同評議,小結。

二、學習第三部分

1、齊讀課文。

2、猜想一下,不久的`將來,激光還會有哪些用處。

三、體會分號的用法

1、讀一讀書上的句子。

2、體會分號的用法:分句之間是並列的關係。

3、找一找本課及其他課文中帶有分號的句子讀一讀。

板書設計:

激光

最亮的光

最快的刀

最準的尺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對重點詞句的理解,使學生受到“愛別人”以及做人應有責任感的教育。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父親在極其危險的時刻想着遇難的孩子,這種無私的精神。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大家利用課餘時間收集了有關地震危害的'資料,誰願意把你收集到的信息告訴大家?

2、師出示課件。

3、出示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要求:

(1)準字音,讀通句子

(2)理解新詞

(3)想一想,試一試: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試着用一句長句子講清楚。

2、檢查

3、文中的父親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三、品讀課文:

1、各自讀課文,把你認爲父親了不起的地方,用你們喜歡的學習方式體會體會

2、彙報:

(1)第二自然段的“衝”,體會作者爲什麼要用“衝”字讀一讀這句話引讀該段

(2)與其他父母比,這位父親了不起之處?

(3)父親做出了驚人的舉動,交流

(4)投示12節,讀,說說這位父親的哪些舉動感動了你們?

(5)引讀父子見面時的對話,分角色讀

(6)這段對話中最讓你感動的是哪一句?投示兒子的話,體會齊讀12~19自然段

(7)齊讀兒子讓同學先出去的話

3、總結。

四、啓發擴散:

學習了這個感人的故事,你有什麼感受?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瞭解紅軍長征途中一位軍需處長由於衣服單薄而被凍死的感人故事。教育學生學習他無私奉獻的革命精神。

2.弄清課文中哪些地方寫得詳細,哪些地方寫得簡略。

3.學會本課生字,學習新詞。會用“溼潤”、“晶瑩”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第7自然段和最後兩個自然段。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的第7自然段,從軍需處長凍死時的動作、神態、穿着中,體會他的獻身精神。

2.爲何稱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是一座晶瑩的豐碑。

教學難點

理解文章爲何稱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是一座晶瑩的豐碑。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學會本課7個生宇,學習新詞,理解重點詞語。

(二)按事情發展順序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三)練習讀熟課文,完成預習要求。

二、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7個生字,理解重點詞語。

三、教學難點

分段,概括段意。

四、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同學們,“碑”是一種刻上文字紀念事業、功勳或作爲標誌的石頭(邊說邊板書:碑)。所說的“豐碑”(邊說邊在“碑”前板書“豐”)意思是高大的石碑。我們這課所說的“豐碑”是一塊高大的石頭嗎?是什麼呢?請大家齊讀課題。

學生大聲朗讀課題。

(豐碑)(板書:豐碑)

師範讀課文,學生邊聽邊找出本課生字和自己不認識的字,註上拼音。(二)學生自己練習讀課文,學生字新詞。

(三)檢查預習。

1.填寫生字表。

2.讀準字音。

讓學生自己練習讀準自己不認識的字及生字的讀音。其中,老師特別要指導如下幾個字音:劣;潤;覆。

3.記清字形。

要特別注意以下幾個字:“碑”右半部的筆順是;“豹”是“豸”(zh@,意思是沒有腳的蟲)部,不能錯寫成“”;“潤”字右半邊是“王”,不能寫成“玉”;“覆”是“”部,不能寫成“西”。

出示幻燈片練習判斷。學生剛學會的字,印象是最清晰的。多加練習,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從而牢記正確字形。

4.查字典並結合課文內容解釋詞語。

冰坨:冰塊。坨,成塊或成堆的。

裝備:配備的機械、器材、武器、被服等。

開闢:開創,打開新的境界、通路。

惡劣:(環境、態度等)很壞。

殘酷:兇狠無情。

襲擊:軍事上出其不意的進攻。本課指敵人出其不意地進攻我們的部隊。

嚴峻:嚴厲,嚴肅。

倚靠:身體靠在物體上。

神態:精神態度。

鎮定:不慌張,沉着。

安詳:指人的表情平靜,動作從容。

抽動:本課指臉上的肌肉不自主地收縮顫抖。

軍需:軍隊所需的給養、被服、裝備等。

溼潤:潮溼而滋潤(多指土壤、空氣等)。本課指眼睛被淚水打溼。

豐碑:高大的石碑,比喻不朽的業績、精神等。

5.結合詞義,區別近義詞、反義詞

近義詞:

艱難(艱苦)率領(帶領)辨認(辨別)

覆蓋(遮蓋)裝備(配備)

開闢(開拓)思索(思考)抖動(顫動)

嚴峻(嚴肅)

反義詞:

嚴寒(酷暑)鎮定(驚慌)溼潤(乾燥)

6.學生自由讀課文,討論分段和歸納段意。

學生先各自讀課文,讀完後,左右兩人一組,互相聽取意見,商量如何分段及概括段意。討論出結果後,舉手發言。

7.明確課文結構,歸納段落大意。

分析課文結構,歸納段意是本課的難點。要教給學生分段的步驟:

(1)讀全文了解主要內容,看看是怎樣安排材料的,找找分段的依據。本文記敘的是在行軍途中,一位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的感人故事。文章先介紹行軍途上冰天雪地的惡劣環境,又介紹了還將遇到的更多的困難,然後介紹了軍隊中被凍僵的老戰士就是軍需處長,最後是作者的想法,紅軍隊伍一定會取得勝利。因此,這篇文章可以按事情發展順序來分。

(2)瞭解每個自然段的內容與各段的關係。比如,第2自然段講的是紅軍將要遇到的'困難和將軍的思索,與第一段冰天雪地的艱苦環境的實際描寫不能合爲一段。

(3)確定分幾段。按這個步驟給本文分段。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下面的結論:

第一段(第1自然段):一支紅軍隊伍在冰天雪地裏艱難地前進。

第二段(第2自然段):紅軍隊伍在前進中還可能遇到很多困難。

第三段(3~13自然段):被嚴寒凍死的軍需處長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第四段(14自然段):紅軍隊伍一定會取得勝利。

8.學生按分好的段讀熟課文。

自由組合4人小組,每人讀一段,一個同學讀時,其他同學認真聽,指出讀的好與差的地方,提高對方的熟練程度。同時,瞭解、感受文章四段之間的內在聯繫和詳略之分,進一步體會軍需處長的感人之處。

(四)作業。

1.抄寫生字、生詞。

2.讀熟課文,體會軍需處長的感人之處。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四、五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從而激發學生樂於觀察周圍的事物的興趣。

教學重點:

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

教學難點:

激發學生樂於觀察周圍的事物的興趣。

教學準備:

1.課文內容的投影片。

2.蟬的資料。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瞭解金蟬脫殼的起因。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瞭解金蟬脫殼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板書課題:金蟬脫殼。齊讀課題。

2.設問:聽說過“金蟬脫殼”這個成語嗎?說說你的理解。

3.講故事:三十六計“金蟬脫殼”。

二、初讀課文

1.聽課文錄音,考慮:課文中“金蟬脫殼”主要講什麼?

2.生自讀課文,畫出生字詞,讀準字音。

①出示生字詞。

②指名逐自然段朗讀。

3.默讀課文,

考慮:課文一共幾小節,應該如何分段

4.指名交流分段,並說出段落大意。

第一局部(1-2)寫叔叔的話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決心揭開金蟬脫殼的祕密。

第二局部(3-6)寫金蟬脫殼的過程奇特動人。

第三局部(7)寫蟬兒趴在樹上,準備新的歌唱生涯。

三、指名分段落朗讀

1、指名朗讀

2、學生評價

3、再指明朗讀

四、安排作業。

1.蒐集蟬的資料。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7.金蟬脫殼》。今天我們接着來學習。

2.交流蟬的資料。

二、學習課文第一局部。

1.指名讀第1-2自然段。

2.出示:“這是多麼神奇的事啊!”

齊讀這句話。

3.哪件事“神奇有趣”?

4.出示:“夜幕降臨,蟬蟲就從土裏鑽出來,偷偷地爬到樹杆上,脫掉它身上的舊衣,換上華麗的新裝。”

①指名朗讀。

②說說你的理解。

5.齊讀第1-2自然段。

三、學習第二局部

1.默讀第3-6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來寫的?

脫殼前(3)→脫殼中(4)→脫殼後(5)

2.出示:“在金蟬脫殼的過程中,你認爲哪種情景最神奇動人”?先將有關的語句圈畫出來讀一讀,再與同學們交流一下閱讀感受。

小組學習。

3.全班交流。

⑴“突然,我發現了一隻肥肥的、通身發着金黃色亮光的蟬蟲……停在那裏不動了。”

這是金蟬脫殼前的樣子與第一段中“夜幕降臨,蟬蟲就從土裏鑽出來,偷偷地爬到樹杆上”相比較。

⑵按背→頭→腳→尾的順序,邊讀邊想象金蟬脫殼的過程,說說閱讀的感受。

抓住關鍵詞語“抽搐”、“裂開”、“極淡的綠色”、“深綠色”、“慢慢地活動”、“抖動”、“伸着”、“仰”、“撲”、“抓”、“抽”等來體會。

⑶金蟬脫殼後又有哪些變化?最讓你驚奇的是什麼?

(翅膀“只有一點點”—“很快蓋住身子”,顏色“每顫抖一次”,就“由淺而深地變化一次”。)指導朗讀,讀出自身的感受。

四、安排作業

1、把成語補充完整

守株待()金()獨立九()一毛

膽小如()萬()奔騰畫()點睛

2、照樣子寫詞語

枝繁葉茂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紮紮實實地默寫詞語,並有針對性指導。

2、再次品讀欣賞脫殼的過程,並在此基礎上熟讀成誦。

3、再次體會作者表達觀察方法。

4、指導學生完成一些配套作業,並有重點地進行指導。

一、學習第三局部

1.默讀這一局部,想想“我再一次仔細地看着蟬兒”,看到了什麼?

2.指導朗讀。

3.總結全文:

你看,作者對蟬的觀察是多麼的細緻入微呀。

學習本文,對於我們寫作有什麼啓發?

演示過程,直觀感受:

1.假如你親眼觀察到蟬出殼的完整過程,你的感受會怎樣?想不想看一看?

2.仔細觀察每一張圖片,用自身的.話說說蟬脫殼時的變化。(幻燈演示金蟬脫殼的完整過程,加深學生對金蟬脫殼過程的理解。)

3.齊讀:這真是奇特動人的情景!(板書:奇特動人)

二、總結全文,學法指導

1.課文記錄了金蟬脫殼的全過程,作者能將這一難得一見的情景描寫得如此具體、生動,靠的是什麼呢?(一雙慧眼善於觀察)

2.對,靠的是仔細的觀察。課文中哪些詞語能表示出作者在“觀察”呢?

幻燈出示:搜索——發現——聚精會神地盯着——仔細地看着

3.前蘇聯著名的生物學家巴浦洛夫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觀察,觀察,再觀察。”由此可見,觀察是一切發現的基礎。

4.處處留心皆學問,通過這一課的學習我們瞭解到觀察的重要性,當我們進行觀察時應注意什麼?

(1)有順序

(2)有重點

(3)有感情

三、拓展延伸,學以致用.

我們生活在農村,可以觀察到許多動物,比方說公雞打鳴,母雞生蛋,小羊吃草,貓捉老鼠等等,今天,我們學習了課文,學會了觀察的方法,請同學們選擇你最感興趣的小動物,進行細緻的觀察,抓住一兩個重點進行描述,配上圖片,製成動物明星卡。

四、安排作業

小練筆:觀察一種小動物,並寫下來。

板書設計:

脫殼前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讀讀記記“放棄、下旬、募捐、水泵、顛簸、節奏、簇擁、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聲不吭”等詞語。

2、讀懂課文內容,體會題目的含義。從字裏行間感受瑞恩心靈的美好,並懂得僅僅有夢想是不夠的,還要通過不懈的奮鬥才能夢想成真。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會課文表達上的特點,能簡要地複述故事,並能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去。

教學重點:

體會瑞恩的夢想是怎麼變成現實的,感受瑞恩的美好心靈。

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體會瑞恩的精神品質,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2、體會“夢想的力量”所蘊含的深意。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1、教師板書“夢想”。請同學們談一談什麼是“夢想”。

過渡語:“夢想”可能是我們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間的很多奇蹟都源於夢想,並經過不懈的努力使夢想成真。人應該有夢想,併爲自己夢想的實現作出努力。

2、同學們,現在請你告訴大家:你的夢想是什麼?

小結:同學們的夢想都非常美好!希望你們能夠時刻記住自己的夢想,並使夢想轉化成前進的動力。因爲夢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讓你創造出無法想象的奇蹟。(板書,完成課題)

看了這個課題,你有什麼想問的嗎?

3、今天我們要認識的一位主人公就叫瑞恩。他因爲自己的一個夢想而改變了非洲一部分孩子的命運。正是這位小男孩用一顆金子般的.心幫助了那些急需幫助的人們,讓我們深深感動。現在就請同學們來閱讀這個真實的故事,去感受夢想的力量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初步理解課文內容。(“夢想”是什麼?)

1、自讀閱讀提示,帶着問題,自由讀課文,自學生字,讀通課文。

2、交流:課文主要內容(課文通過記敘6歲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裏傑克爲了實現“給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好讓他們有乾淨的水喝”這一夢想,而不懈努力終於使夢想成真的經過,體現了瑞恩的一顆善良、堅定執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3、嘗試理解“課文寫了一個什麼樣的夢想?”

⑴讀課文,在課文中找出有關的句子。

讀課文,在課文中找出有關的句子。

1、我要給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讓他們又幹淨的水喝。

2、他們不應該過這樣的生活……我一定要爲他們挖一口井。

3、我想讓非洲的每一個人都能喝上潔淨的水。

⑵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⑶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寫了一個怎樣的夢想?”

瑞恩的夢想在不斷地變大,從挖一口井到要讓非洲的每一個人都能喝上潔淨的水。

三、精讀課文,走進文本,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夢想”是怎麼實現的)

(一)學習1、2自然段

1、讀第一、二自然段:

⑴瑞恩產生夢想的原因是什麼?

⑵指名學生說並指名讀“在非洲……成千上萬的孩子因爲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了。”

⑶出示文字資料:非洲缺水資料。

⑷齊讀這段文字:

教師:所以,瑞恩纔有這樣的一個夢想──(齊讀)“我要給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讓他們有乾淨的水喝。”

“我要給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讓他們有乾淨的水喝。”

(二)學習3~13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3~13自然段。思考:瑞恩的夢想是怎樣變成現實的,實現這個夢想具體分幾個步驟?

2、學生自學。

3、反饋:(“夢想”怎樣實現的)

(1)籌集70塊錢(板書)

瑞恩爲攢夠這70塊錢,做了很多額外的家務活。

a、在課文中找出瑞恩做家務活的句段朗讀。

b、感受70元的來之不易

(2)籌集20xx塊錢(板書)

當他得知70元錢只能買一個水泵,而挖一口井需要20xx元時,他只是興奮地說:“那我就多幹些活掙更多的錢吧!”他的執着感動了好心人。媽媽的一位朋友把瑞恩的事寫成了文章,刊登在當地的報紙上。短短2個月,就籌集到了可以打一口井的錢。

(3)籌集買鑽井機的錢(板書)

同年9月,當他聽工程師說人工鑿井是一項艱鉅的工作,需20個人幹10天才可以完成時,他——讀:一聲不吭的瑞恩突然說:“那我來攢錢買鑽井機吧。”他的聲音很小,但很堅定,“我想讓非洲的每一個人都能喝上潔淨的水。”

這一個夢想看是簡單,其實要耗費多少心血啊!從70元錢的一個水泵到20xx元“潔淨的水”募捐項目到再增加鑽井機。這對一位六歲的孩子來說談何容易。假使僅僅靠瑞恩一個人的力量這個夢想永遠無法實現。除了瑞恩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外,還靠什麼使瑞恩的夢想成真?

4、回顧夢想實現的經過

四、設身處地,昇華題義

1、瑞恩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他和父母一起來到了烏干達的安格魯,村裏的5000個孩子一起出來歡迎他。人們的眼裏充滿了淚水。這是激動的淚水,感激的淚水。

2、齊讀句子,出示:

是呀,一個夢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有誰會不在此時流淚呢?

“一個夢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夢想的實現,給安格魯的孩子們送去了關愛,送去了健康,令安格魯的村民們感激不盡;而安格魯村民們的表現,也令瑞恩和父母感到無比的激動和幸福。

3、感受:瑞恩的夢想到底有多大的力量?

(1)讀14~17自然段,找出具體的事例。

(2)學生交流、

4、寫話練習

出示:假如你現在就是5000名的非洲孩子之一,你會對瑞恩說什麼?

5、討論:

你還認爲“夢想的力量”大在哪裏?(從書本中勾畫出:夢想的力量,能夠喚起人們的愛心,能夠爲非洲人民帶來生存的希望,能夠爲非洲建設作出貢獻。)

五、課外延伸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 篇8

一、文本分析

《最後的常春藤葉》選自蘇教版高中必修二“真愛生命”專題中的第一個板塊“精神支柱”。這篇小說寫的是:一個性格暴躁、鬱郁不得志但富有同情心的老畫家爲幫助另外一個青年畫家治病,畫了最後一片常春藤葉,而害了“肺炎”,最終去世。這篇小說的特點是:情節巧妙,結局出人意料。

二、教學過程

(一)教師激趣導入

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生命都只有一次,我們應該真愛生命。但是生命卻常常遭受挫折,對於史鐵生來說,對母親的愛是他的精神支柱,那對於一個年輕畫家來說,她的精神支柱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走進這篇《最後的常春藤葉》,走進這位年輕女畫家的精神世界。

(二)初讀課文,說說初讀感受

教師不在學生沒有接觸課文前就單向灌輸,不用自己的既定結論先入爲主地影響學生,而是站在學生的立場,運用歸納法來學習,讓學生打開書本自主誦讀。誦讀時不要求全班齊讀,而是以各自習慣的方式自由進行,可以是有聲的朗讀,也可以是無聲的默讀。讓學生調動自己的知識經驗和審美情趣,“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讀得感性,讀出細膩的感受。

初讀課文後,讓學生自由說說各自的初讀感受和原初體驗。先在小組內交流,說自己的,也聽別人的;然後選出代表向全班做介紹。這一環節意在既培養有感即發、真情表達的習慣,也營造班級氛圍,影響和感染其他同學。

最後教師說說自己的感受,與學生交流:我第一次看這篇小說的時候,很討厭那個把瓊姍打得幾乎只剩下半條命的“肺炎先生”,要不是她,瓊姍也不會幾乎對生命絕望,貝爾曼也不會死。現在讀來才發現,這正是作者的匠心所在,要不是這位“肺炎先生”的出現,瓊姍也許就沒有機會體驗生命的價值,貝爾曼也可能沒有機會完成他這一生的最高“傑作”。

(三)再讀課文,說說再讀感知

學生用略讀的方式,再讀一遍課文,要求讀得理性,“用自己的觀點去判斷”,並能“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用一句話準確而全面地說說本文寫了什麼。

先每人獨立進行,然後在小組內交流。之後教師隨機點幾位學生說說。

最後教師也說說自己的理解,提升學生的共識:這篇小說寫了老畫家貝爾曼爲了挽救青年畫家瓊姍的生命,給她生的希望,在悽風苦雨的夜裏在牆壁上畫了最後一片常春藤葉,瓊姍找到了生命的支柱,但是貝爾曼卻得了“肺炎”,在醫院去世了。

(四)三讀課文,選擇學習主題

每人用瀏覽的方式三讀課文,然後憑自己的直覺愛好,就自己喜歡的或印象深刻的一兩個方面自主展開學習,自主學習後,相互交流學習心得,說說自己喜歡或印象深刻的理由。

最後,老師介紹自己的研讀心得:這篇小說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一點是:文中雖然說貝爾曼是個失意的.人,作畫四十年都沒有什麼成就,但是他在生命的最後,給瓊姍畫的最後一片常春藤葉,又何嘗不是他生命裏的傑作。因爲這最後一篇葉子給了瓊姍希望,挽留了瓊姍年青的生命,瓊姍的重生既是她自己生命的重生,又是貝爾曼畫家生命的延續。

(五)四讀課文,共選式學習

每人用瀏覽的方式四讀課文,然後共同選擇確定一兩個學習主題,作爲“正餐”或“主菜”,一同展開深入的品味和細緻的賞析。

共同選擇學習主題時,教師引導全體學生在充分交流的基礎上反覆論證、慎重確定,力求既反映大多數人的意向,也有利於大多數人的提高。

共選學習主題的基本原則是“兩特一先”,即本文特有的、特別值得學習的、(其中有語言學習的獨立選項時)語言學習優先。其中,“本文特有的”,既可以從文體特點方面考慮,也可以從其他方面考慮。

教師的基本理解:這篇課文最大的特點是情節巧妙、外貌描寫及語言描寫生動。如果學生選的主題和前面大多數學生的自選式學習主題相同,那就以自主提問、自主探究、最後共同討論的學習方式進行,使學習一步步走向細化和深化。教師可以提出問題進行適當的引導。如:

1.文章在刻畫貝爾曼這個人物的時候運用了哪兩種描寫方法,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貝爾曼是一個怎樣的人?

基本理解:主要運用了外貌描寫和語言描寫。貝爾曼是一個性格暴躁、酗酒成性、滿腹牢騷、鬱郁不得志但又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的人。

2.在這篇文章中,蘇艾也是一個重要的角色,如果不是她的細心照顧,如果不是她叫來貝爾曼,瓊姍的生命估計早就結束了。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她們之間是一種怎樣的友誼?

基本理解:相濡以沫

3.貝爾曼畫常春藤葉是小說的重要情節,但是作者卻沒有詳寫,作者爲什麼要這樣安排?

基本理解:可以產生出人意料的結局,給讀者留下想象的空間。

(六)五讀課文,積累新詞佳句

先聚焦新鮮字詞,邊讀邊積累。再聚焦語言優美、情感優美的語句或語段,美美地讀,讀出感受和享受

(七)總結學習收穫或感受

下課前,每人說一句結束語,總結自己的學習收穫或學習感受。

(八)老師總結並介紹作者

教師總結:作者通過明暗兩條主線來貫穿全文,讚頌了用生命繪製畢生傑作來拯救青年畫家生命的老畫家這種捨己爲人點燃別人生命之火的精神。明線是:瓊姍病重,危急,最後治癒。暗線是:貝爾曼爲瓊姍治病畫藤葉,害了“肺炎”,最後去世了。這篇小說情節巧妙、結局出人意料。真不愧是世界短篇小說巨匠的作品啊!

歐·亨利被稱爲“美國幽默百科全書”。以“情節”取勝,有很多偶然和巧合,結局出人意料。他的代表作有《麥琪的禮物》、《警察與讚美詩》。他的小說結尾被稱爲“歐·亨利式結尾”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歐·亨利和法國的莫泊桑、俄國的契柯夫被稱爲“世界三大短篇小說之王”。

(九)教師推薦課外閱讀篇目

語文學習“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課後介紹學生閱讀歐·亨利的《麥琪的禮物》。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認識“蔓、幽”等9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挨”;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瞭解珍珠鳥的樣子和特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情感;

4.理解“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義,體會作者與珍珠鳥之間親近、溫馨的情感,領悟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美好境界。

教學重難點

本課重點在認識珍珠鳥在“我”的照料和呵護下發生變化的過程,感受作者的寫作方法;

難點是理解“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義,領悟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美好境界。

教學準備

準備珍珠鳥的圖片資料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談話導入:同學們有沒有養過什麼小動物呢?一開始,大家是如何與它成爲朋友的?與小動物交朋友的感覺怎麼樣?

2.探求新知:(課件出示珍珠鳥的相關圖片)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來熟悉一種鳥,它就是:珍珠鳥(板書課題:4.珍珠鳥)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作者是如何與這可愛的小傢伙成爲朋友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朗讀完畢,師正音)

2.請同學們再次默讀課文,標出自然段,並說說通過閱讀課文,你知道了什麼?(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由於作者對珍珠鳥的悉心照顧和真切關愛,讓小鳥由怕人到喜人、近人、親人、愛人,最後到與人融爲一體的經過。珍珠鳥長什麼樣子?紅嘴紅腳,灰藍色的毛,後背有珍珠似的圓圓的白點,肥,整個身子好像一個蓬鬆的球兒。珍珠鳥的習性:白天,它這樣淘氣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喚聲中,飛向籠子,扭動滾圓的身子,擠開那些綠葉鑽進去。——白天活動,夜晚休息)

三、再讀課文,全面理解

1.找出文中寫珍珠鳥活動的語句,與同桌一起讀一讀並交流,爲什麼珍珠鳥的活動會有這些變化?(全班討論交流,指名幾位學生作討論總結)(珍珠鳥活動的語句:

①小鳥的影子就在這中間隱約閃動,看不完整,有時連籠子也看不出,卻見它們可愛的鮮紅小嘴從綠葉中伸出來。

②起先,這小傢伙只在籠子四周活動,隨後就在屋裏飛來飛去,一會兒落在櫃頂上,一會兒神氣十足地站在書架上,啄着書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會兒把燈繩撞得來回搖動,跟着逃到畫框上去了。只要大鳥在籠裏生氣地叫一聲,它就立即飛回籠裏去。

③漸漸它膽子大了,就落在我的書桌上。它先是離我較遠,見我不去傷害它,便一點點挨近,然後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頭來喝茶,再偏過臉瞧瞧我的反應。我只是微微一笑,依舊寫東西。它就放開膽子跑到稿紙上,繞着我的筆尖蹦來蹦去,跳動的小紅爪子在紙上發出“嚓嚓”的響聲。

④索性用那塗了蠟似的小紅嘴,嗒嗒地啄着我顫動的筆尖。我用手撫一撫它細膩的絨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兩下我的手指。

⑤白天,它這樣淘氣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喚聲中,飛向籠子,扭動滾圓的身子,擠開那些綠葉鑽進去。

⑥有一天,我伏案寫作時,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筆不覺停了,生怕驚跑它。待一會兒,扭頭看,這小傢伙竟趴在我的肩頭睡着了,銀灰色的眼瞼蓋住眸子,小紅爪子剛好被胸脯上長長的絨毛蓋住。我輕輕擡一擡肩,它沒醒,睡得好熟!還咂咂嘴,難道在做夢?)

(板書)(怕人——親近)

2.文中的珍珠鳥是一隻怎樣的鳥?作者是如何寫出它的可愛的?找出文中相關語句,學生自由回答。

(相關語句:

①瞧,多麼像它的父母:紅嘴紅腳,灰藍色的`毛,只是後背還沒生出珍珠似的圓圓的白點。它好肥,整個身子好像一個蓬鬆的球兒。——可愛

②起先,這小傢伙只在籠子四周活動,隨後就在屋裏飛來飛去,一會兒落在櫃頂上,一會兒神氣十足地站在書架上,啄着書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會兒把燈繩撞得來回搖動,跟着逃到畫框上去了。——活潑

③漸漸它膽子大了,就落在我的書桌上。它先是離我較遠,見我不去傷害它,便一點點挨近,然後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頭來喝茶,再偏過臉瞧瞧我的反應。我只是微微一笑,依舊寫東西。它就放開膽子跑到稿紙上,繞着我的筆尖蹦來蹦去,跳動的小紅爪子在紙上發出嚓嚓的響聲。——淘氣

④索性用那塗了蠟似的小紅嘴,嗒嗒地啄着我顫動的筆尖。我用手撫一撫它細膩的絨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兩下我的手指。

⑤有一天,我伏案寫作時,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筆不覺停了,生怕驚跑它。待一會兒,扭頭看,這小傢伙竟趴在我的肩頭睡着了,銀灰色的眼瞼蓋住眸子,小紅爪子剛好被胸脯上長長的絨毛蓋住。我輕輕擡一擡肩,它沒醒,睡得好熟!還咂咂嘴,難道在做夢?——親近人)

3.思考:作者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關愛、寬容、尊重動物等)

四、深入探究,延伸拓展

1.是啊,正因爲作者是一位懂得關愛、寬容、尊重小動物的人,所以作者與小珍珠鳥的距離才能慢慢(縮小),最後,小珍珠鳥不僅不怕接近作者,甚至還在作者的肩頭進入了甜美的夢鄉。到這裏,作者感慨無限,筆尖一動,流瀉下一時的感受——(齊讀: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2.探究:作者說的僅僅是人與鳥之間的信賴嗎?

(不僅是人與鳥,還有人與動物,人與自然,人與人)

3.拓展:原來信賴有如此美好的內涵,那麼,就讓我們來學習作者,寫一寫對“信賴”一詞的讚美與認識。

(出示例句:信賴是一座橋樑,讓人與動物心靈相通,真情相融。)

4.最後,讓我們再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體會作者與小珍珠鳥之間的真摯感情。

五、小結

課文通過作者記錄的與小珍珠鳥之間的故事,給我們展現了一幅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美好畫面,正因有了信賴,纔會創造出如此美好的境界。同樣,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也因互相信賴、理解、寬容,和睦相處,這樣我們才能創造出更多的美好與和諧。

六、佈置作業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熟讀課文;

2.結合自己的生活、親身經歷,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

寫一篇關於人與動物,人與人之間彼此信賴的小作文。

教學反思

1.通過查找課文相關語句,引導學生一步一步理解、體會珍珠鳥的可愛及作者的情感;

2.通過感受作者對珍珠鳥的關愛和寬容,進一步理解“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這句話的內涵,使學生懂得不論是人與動物,人與自然,還是人與人之間,必須互相信賴、理解、寬容,才能和睦相處,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文章的整體內容。

2.在閱讀中感悟作者情景交融的寫法,體會語言的質樸。

3.引導學生感受充滿詩意的草原風光與民族風情,體會作者對草原的熱愛和對民族團結的讚頌之情,激起對西部探討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在閱讀中感悟作者情景交融的寫法,體會語言的.質樸。

2.引導學生感受充滿詩意的草原風光與民族風情,體會作者對草原的熱愛和對民族團結的讚頌之情,激起對西部探討的興趣。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課前,教師播放圖片,學生邊欣賞邊感受着那獨特的民族風情。

二、自主讀書,整體感知。

1.學生齊讀課題,老師板書課題。

2.學生瀏覽課文,回憶:作者是從哪兩方面來寫草原的。

3.教師小結並板書:景、情

三、品讀感悟,全體探究。

1.默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將描寫作者感受的句子畫下來。

2.作者看到什麼樣的景色纔有了這樣的感受呢?

3.讀中體會作者初到草原時激動、興奮的心情。

4.讀中體會作者既驚歎,又舒服;既願久立四望,又想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的心情。

①師創設情境,學生想象“一碧千里”的畫面。

②找一找還有哪些句子使人感到一眼望去都是綠的?

③品讀四句話。相機引導學生體會比喻的形象;理解什麼是“渲染”“勾勒”,並想象那充滿詩情畫意的畫面……

④體會“並不茫茫”。

5.師小結:作者融情於景,情景交融,才讓我們感受到草原的美麗風光。

6.默讀2—5自然段,畫一畫讓你感受到“人情美”的句子。

7.聽音效,想象畫面,感受盛裝迎客的“人情美”。

8.品味語言感受“人情美”的同時,體會語言的質樸。

四、拓展延伸,語文實踐

1.教師導語過渡後,出示:

夕陽西下

難忘那;

難忘那;

難忘那;

難忘那;

......

2.學生每人寫一句,然後四人一小組合作完成一首小詩。

3.學生深情吟誦小詩,齊讀課文最後一句話。

六、佈置作業,延伸“美”

1.背誦課文的一、二自然段。

2.蒐集有關草原的詩、詞或文章,讀一讀。

板書設計

情景交融

草原美

語言質樸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正確書寫12個生字。理解“拮据、沾手、適度、搗亂、破天荒、稀罕、花招、大吉大利、頭頭是道”等詞語,讀準兒化音。正確認讀多音字“和、調、系”。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通過抓關鍵詞句進行朗讀,感悟“我”與母親之間深沉的親情,懂得回報親情,學會感恩。

4、學習作者用對人物神態、動作、語言的具體描寫來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文章蘊涵的思想感情,學習作者所運用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題質疑

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特別重視民俗風情的民族,有許多傳統的節日,並且每個節日都有一定的代表性食物。你能說說你知道的節日和這天有什麼代表的食物嗎?

對,剛纔提到的餃子是中華美食的代表,現在已成爲一種不可缺少的佳餚。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於餃子的文章。(板書:餃子)這麼多形形色色,品種繁多的餃子,誰能說說餃子有何象徵意義呢?

餃子本是平常物,但是文中的餃子加上了花邊(板書:花邊)以後,便不再平常了,這個花邊到底有什麼意義呢?我們趕緊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吧!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現在請同學們自由讀文,把課文讀通讀順,注意文中的多音字,畫出不理解的詞。注意讀準兒化音,如:調餡兒、擀皮兒、糖餡兒、花招兒、腦瓜兒、玩兒、勁兒;認識多音字:看火中的“看”(kān)、和麪中的“和”(huó)、繫上圍裙中的“系”(jì)。

2、分段朗讀課文,分步交流閱讀成果。

(1)花邊餃子是什麼樣的呢?(找出句子讀一讀)

出示課件:我和弟弟好奇地看,媽媽把餃子邊兒用手指輕輕一捏一捏,捏出一圈穗狀的花邊,就像小姑娘頭上戴了一圈花環,煞是好看。

(2)我和媽媽之間圍繞花邊餃子發生了哪些事情?學生快速默讀課文,把課文分成小時候、長大後兩部分。引導學生藉助課題和人物之間的關係理清文章思路,概括主要內容。生:小時候媽媽給我包“花邊餃子”和長大後,我給媽媽包“花邊餃子”的故事,表達了“我”與母親之間的親情。

三、走進童年,體會母愛

1、默讀課文1至3自然段,思考:花邊餃子爲何能給小時候的我留下這麼深刻的印象,你能從哪些語句中感受出來?

2、交流後出示課件:

花邊餃子給我們的童年帶來樂趣,我們卻不知道媽媽是耍了個小小的花招兒:她把肉餡兒的餃子都捏上了花邊,讓我和弟弟連看帶玩兒地吞進肚裏,自己和爸爸吃那些素餡兒的餃子。

(1)理解“花招”是什麼意思(花招的原意是欺騙人的狡猾手段、計策,本課中的“花招”是借用,帶有褒意),媽媽的“花招”是什麼?

(2)媽媽爲什麼要耍這個小花招兒?仔細讀讀第3自然段,結合文中的“挨”“每月幾十元工資”“養活”“破天荒“等詞語,體會當時生活的拮据。課件:拮据:缺少錢,生活境況窘迫。

媽媽的“花招”裏,你感受到了什麼?如果你就是那位媽媽,你能想象一下當時她心裏在想什麼嗎?

指導朗讀。(此刻你對那一個個花邊餃子有了什麼新的感受?帶着這種感受再來讀讀句子。)

(3)引讀課文。

正是這濃濃的母愛,才使得媽媽在這樣拮据的日子裏,——(生接讀)即使不逢年節破天荒包上一回餃子,媽媽也總是要包上兩種餡兒:一種素的,一種肉的。這時候,圓圓的蓋簾上分兩頭碼上不同餡兒的餃子。

正是這濃濃的母愛,才使得媽媽在我和弟弟常常搗亂,把餃子弄混。讓媽媽只好混在一塊煮時——(生接讀)媽媽不生氣,用手指捅捅我和弟弟的小腦瓜兒說:“來,媽教你們包花邊餃子!”

正是這濃濃的母愛,才使得媽媽捏出了漂亮的花邊餃子——(生接讀)我和弟弟好奇地看,媽媽把餃子邊兒用手指一捏一捏。捏出一圈穗狀的花邊,就像小姑娘頭上戴了一圈花環,煞是好看。

正是這濃濃的母愛,才使得媽媽耍了個小小的花招兒——(生接讀)她把肉餡兒的餃子都捏上了花邊,讓我和弟弟連看帶玩兒地吞進肚裏,自己和爸爸吃那些素餡兒的餃子。

正是這濃濃的母愛,給我們的童年帶來樂趣。雖然生活艱難,有媽媽的呵護,我們依然是快樂的。

(4)有感情朗讀課文。

小小的花邊餃子,包的不僅是肉餡兒,還包着母親對孩子的愛。這種親情沒有直接說出來,而是蘊藏在字裏行間。讓我們通過自己的朗讀來表現這一份濃濃的`愛。

四、研讀課文,親情回報

小時候,媽媽的花招兒,讓我感受到了那份無聲的濃濃的母愛。長大以後,我也耍了個花招,我們認真讀讀課文4至8自然段。

1、默讀課文4~8自然段,想想我耍了什麼花招?

2、反饋交流。

(1)她不知道我耍了一個小小的花招兒:用糖餡兒包了一個花邊餃子。

我爲什麼耍這個花招?因爲媽媽對餃子是情有獨鍾。(媽媽一輩子最愛吃的是餃子。每逢包餃子的時候;媽媽最爲得意,而且這種花邊餃子是媽媽教會我包的。找出相關的句子讀一讀,體會媽媽對餃子的特殊感情。)

(2)“每逢見我拎回肉餡兒,媽媽就立刻繫上圍裙,先去和麪,再來調餡兒,絕不讓其他人沾手。那麻利勁兒,那精神勁兒,又像回到了她年輕的時候。”(她年輕的時候是什麼樣?聯繫第2自然段體會。)

軟硬綿香盆手

1、餡兒調的又(香)又(綿),面活的不僅(軟)(硬)適度,而且(盆)(手)兩淨。

擀皮兒送皮兒看火

2、只有到包的時候,媽媽才叫上我們,讓爸爸(看火),我(擀皮兒),弟弟(送皮兒),指揮得頭頭是道。

以上兩句話,表現了母親幹活不但——,而且——。

文章2處寫到母親包餃子不重複嗎?(小結文章的表達方式:前後呼應。)

(3)“我明白了,媽媽只喜歡吃餃子,那是她幾十年來的食品。”餃子對媽媽來說意味着什麼?(對母親來說,包餃子是她在艱苦的生活中帶回給她和孩子們的是無限的快樂的,他永遠都難以忘懷這種困苦的快樂,所以日子好了母親對山珍海味不感興趣,而對餃子情有獨鍾。)

媽媽花招給我的童年帶來了樂趣,那我的花招給媽媽帶來的是什麼?(快樂、驚喜)你能從文中的哪些地方感受到?(引領學生從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來體會感受花邊餃子給母親帶來的無比驚喜,如:媽媽連連搖頭笑着說:“這麼一堆餃子,哪兒能那麼巧就讓我吃着這個餃子呢?”等句子。)

從這個糖餡兒的花邊餃子中,你又體會到了什麼?(兒子對母親濃濃的愛)

分角色朗讀生日這天的對話,我們一起來感受“我”對母親的愛。

五、總結全文,昇華情感

1、默讀全文,然後出示句子:

(1)花邊餃子給我們的童年帶來樂趣,我們卻不知道媽媽是耍了個小小的花招兒:她把肉餡兒的餃子都捏上了花邊,讓我和弟弟連看帶玩兒地吞進肚裏,自己和爸爸吃那些素餡兒的餃子。

(2)她不知道我也耍了一個小小的花招兒:把糖餡兒包到了花邊餃子裏。

思考:這花邊餃子裏到底包的是什麼?這花邊餃子裏包的不僅僅是素餡、肉餡、糖餡,更是濃的化不開的親情和默默的、深沉的母愛。

(小結文章的表達方式:託物寄情。)

2、通過比較,引導學生初步體會文章的表達方式。

是呀,媽媽教會了我包花邊餃子,讓我在艱難的年代裏感到幸福和快樂,同時也讓我學會了如何用心去回報別人去愛別人,讓我們帶着一顆感恩的心動情地讀一遍最後一句話

生:齊讀最後一句話

出示課件:

這種花邊餃子是媽媽教會我包的。

媽媽教給我的僅僅是花邊餃子的做法嗎?

教給我了做人的道理教給我懂得回報使我懂得了餃子裏有濃濃的母愛我學會了如何用心去愛別人我知道了如何感恩

師:披衣細數來時路,歲歲年年脈脈香,現在讓我們用心地對媽媽說一句心裏話吧!(放歌曲《燭光裏的媽媽》)

師:你從這節課中學到了什麼?

謝謝作者也謝謝同學們,這節課讓我收穫,讓我感動,花邊餃子濃縮了母親一生一世的滄桑,鐫刻着母親撫育兒女的滿腹辛酸,雖然時代在變,包餃子吃餃子的人和心情有在變,但唯有母親對我們的情與愛不變,讓我們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大聲向媽媽說句:媽媽,我愛您!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積累】學會本課6個生字,正確讀寫“戈壁、清晰、渾黃一體、高大挺秀、大傘、撫摸、介紹、邊疆、陷入”等詞語;背誦爸爸介紹白楊樹的那段話。

【方法與能力】背誦爸爸介紹白楊樹的那段話。

【情感與思想】抓住重點語句,聯繫上下文,體會白楊的特點和爸爸的心願。

【重、難點突破】抓住重點語句,聯繫上下文,體會白楊的特點和爸爸的心願。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新課

同學們,看了題目,你們知道課文寫的是一篇什麼的文章嗎?

提示:由於學生已經預習,可能或者認爲是狀物的課文,或者認爲是寫人的文章,向學生說明這是一篇“託物言志,借物喻人”的文章,文章寫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車上,一位父親和兩個孩子,望着車窗外的白楊展開討論的事。然後引導學生從“物與人”和“物與志”兩個方面來學習課文。

二、課文的哪些自然段是寫“白楊”的?白楊有什麼特點?

引導學生找出相關的段落,注意從環境、外形特點抓住相關語句來加以理解。

三、課文的哪些內容是“言志”與“喻人”的?你體會到了作者是在用“白楊”比喻什麼樣的人?用白楊的特點寄託什麼樣的志向?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目標:

1、針對景物思路嚴謹地提問方法。

2、鼓勵學生採用多種方式蒐集資料,培養學生蒐集和整理資料的能力

3、培養學生積累詞語和名言警句,養成積累的好習慣

重點難點:

培養學生積累詞語和名言警句,養成積累的好習慣

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一讀《馬背上的小學》

1、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採用學到的各種方法。圍繞“馬背上的小學”寫了哪些內容?

2、讀課文之後,有什麼疑問提出來。

3、小組交流。

能在小組解決的就在小組內解決,不能解決的進行全班交流。注意在學生提問的時候教師要加以正確的引導,對於那些提問比較有意義的同學進行及時表揚。

4、全班討論。

5、全班進行朗讀,分小組朗讀,自己喜歡怎樣讀就怎樣讀。

二、讓學生進行充分的朗讀,在朗讀的過程中體會短文的意思。

1、運用掌握的學習方法再次閱讀短文《馬背上的小學》。

2、劃出你感興趣的詞語。

3、短文有幾個自然段?

4、逐段指名讀課文,思考每段主要說的是什麼?對較難歸納的.自然段,教師加以指導。

分小組朗讀。

第二課時

一、暢所欲言。

1.課前蒐集民間傳說,生動、流利地講述有關馬的成語故事。

2.引導學生介紹、交流自己的蒐集方法,掌握一些效率高、簡潔明瞭的學習方式。

3.小組交流。

4.全班圍繞“馬”這一主題進行成語故事會。

二、初顯身手。

1.通過課前預習,你都蒐集到哪些有關馬的作品?誰願意展示給同學們看一看?

2.你對其中的哪些作品最感興趣?爲什麼?

3.評選最佳小騎手。

第三課時

筆下生花

馬曾經和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請你選一個題目寫一寫馬。

你收集了那麼多有關馬的作品,又選出了最喜歡的介紹給大家。現在把“它”寫下來吧。

以《棗紅馬的故事》《馬和汽車》《令人叫絕的馬術比賽》等爲題,也可以自擬題目。

想象作文:馬的未來。

1.要寫好有關馬的作文,你認爲需要注意些什麼?

2.你打算如何來寫這篇作文?

3.小組交流,共同完成寫作提綱。

4.全班交流寫作提綱。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 篇14

教學內容:

這次作文的要求是寫自己最心愛的一種東西。要講清楚它的特點,抓住這個物品的外形特點、來歷以及你覺得‘心愛”’的理由寫清楚。由這一東西產生的聯想,能夠讓別人讀了你的文章體會你的思想感情。

學情分析:

學生都有自己的心愛的東西,也都有自己的喜愛之情。也會由此而產生聯想。但要把它表達出來卻有困難。不容易把它寫清楚。所以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指導,仔細觀察,展開想象,寫出感情。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目標

1、本組學習了聯想的的寫作知識,再這次作文中要得到應用。

2、鞏固本單元的的寫作知識。

過程和方法

1、課前讓學生找到自己喜愛的東西仔細觀察寫好初稿。

2、教師根據學生的初稿,找出範文,利用事物投影,引導學生分析評講文章。

3、學生分組修改。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的態度。

2、善於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1、重點:指導學生仔細觀察。

2、難點:引導學生展開聯想。

教具準備

1、作文描寫的事物。

2、例文兩篇。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同學們,願不願意將自己心愛的'東西與他人一塊欣賞?那就把你寫的文章拿出來吧。

二、導入新課,明確要求。

1、同學們的手稿我都看了。我覺得同學們寫得都不錯。象劉靜、侯美燕、姜少丹、王路、周玉珊等同學尤其突出。但是我也發現作文中存在的問題。

(1)命題不好,有的同學是這樣命題的:寫自己新愛的一種東西你認爲好不好?

(2)字、詞、句存在的問題,每個同學的作文中都存在,需要認真修改。

(3)沒有達到這次作文的要求。

2、同學們記得這次作文的要求嗎?

師出示要求:

(1)寫自己心愛的東西

(2)寫清特點

(3)寫出聯想

①師出示學生帶來的玩具課件:玩具米老鼠(讓學生觀察)。同學們喜歡它什麼?請學生回答。

生答:耳朵特別大,象兩把大扇子,它笑咪咪的,心裏一定有高興的事等等

……

師導,有個同學根據這個玩具寫了一篇作文。

②出示課件:《我心愛的米老鼠》

要求學生輕聲閱讀作文,結合本次作文的要求,思考一下,這篇作文達到了這次作文的要求沒有?

小組討論。

師請學生回答,並結合要求具體談一談小作者是怎樣達到要求的。

生:寫清了米老鼠的特點,寫出了喜愛之情,聯想好等等

師小結:這篇作文爲什麼寫得好?請學生回答。因爲這篇作文符合這次作文寫作的要求。所以這是一篇成功的習作。

③師出示課件:《小鬧鐘》病文

要求默讀作文,結合本次作文的要求,進行討論,說說這篇作文達到了這次要求沒有?請學生回答。

生答:沒有聯想,沒寫清特點等等

同學們能不能把這篇作文修改成一篇符合要求的作文?發給學生作文材料。

分組修改。把修改的《小鬧鐘》的作文放在實物投影上講給同學們聽。

3、師小結:根據剛纔的評改,同學們有沒有信心改好自己的作文?朗讀自己的作文,看看自己的作文存在什麼問題?

學生回答自己作文中存在的問題。

生進行修改。

師巡迴指導。

生交流修改情況。

4、請同學們談這次作文的體會。

師結:作文是修改出來的,只有反覆修改才能成就一篇好文章。

三、作業:繼續修改,謄清。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 篇15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根據本單元課文的寫法,圍繞自己的心愛之物去寫習作。

2.辦一期“我的心愛之物”習作專欄,貼上習作和圖片,引導學生之間互相分享交流。

教學重點

能寫清楚心愛之物的外形,得到心愛之物的過程,以及成爲自己心愛之物的原因。

教學難點

能結合本單元課文的寫法去寫習作。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特別鍾愛的東西,你的心愛之物是什麼呢?是生日時爸爸送的玩具熊,還是媽媽送的小白兔?是爺爺獎勵你的旱冰鞋,還是媽媽在寒冷的冬夜爲你趕織的毛衣?……

今天,我們的習作就是圍繞“心愛之物”來寫的。現在就讓我們寫一寫“我的心愛之物”吧。

二、審題指導(出示課件2)

1.讀題目,你都瞭解到了什麼?

(板書:心愛之物)

2.你認爲這次習作的重點應在什麼上下功夫?

(板書:心愛之物的外形心愛之物得到的過程我和心愛之物之間發生的事)

三、組織材料。(出示課件3,4)

1.想想什麼是自己的心愛之物,是什麼原因讓你對它產生這樣的感情。按要求準備。

要求:

(1)說一說它是什麼。

(2)說一說你的心愛之物是什麼樣子的,你和它之間發生過怎樣動人的故事。

2.彙報自己的選材。

(1)請習作較好的`同學先彙報,其他同學認真聽,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較爲客觀的評價。

(2)再請中等和有一定困難的學生進行彙報。同學和老師之間進行及時評價,友善地提出不足之處。

四、突破難點(出示課件5)

1.剛纔我們已經說過,要寫好這篇文的章重點是寫清心愛之物的樣子、得到的過程以及你和它之間發生的故事。怎樣把這些寫下來,形成一篇文章呢?

2.就剛纔同學們的故事,大家提出修改方案。

小組進行討論,彙報討論結果

3.教師總結:描寫心愛之物樣子的時候,我們要抓住它的外形特點進行描寫;簡要介紹得到它的過程;詳細介紹你們之間發生的故事。

(板書設計:心愛之物得到的過程(略寫)我和心愛之物之間發生的事(詳寫))

五、動筆練習(出示課件6)

根據你剛纔的材料進行寫作練習,注意要把過程寫得生動具體。

六、小結:(出示課件7)

這節習作課,我們學習了寫“我的心愛之物”這樣的文章,我們在介紹自己的心愛之物的時候,要抓住特點,詳略得當,做到中心突出,感情真摯。

板書設計:

我的心愛之物

心愛之物的外形

心愛之物得到的過程(略寫)

我和心愛之物之間發生的事(詳寫)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 篇16

教學目標: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學習生字,理解“綠蔭如蓋”、“羞愧”、“饞涎欲滴”、“遊手好閒”等詞語的意思。

2、抓住重點詞句體會課文內容,懂得珍惜時間,努力學習。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養成積累語言的習慣。

教學重點:

以讀感悟,理解什麼是“失去的一天”。

教學準備:

師生收集有關珍惜時間的諺語、名言、詩歌、名人故事。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同學們,你們的一天是怎麼度過的呢?(學生自由發言)我們一起來看看另一個小夥伴“佩佳”是怎麼度過一天的,讓我們走進課文《失去的一天》看看吧!

二、初讀感知

閱讀思考:佩佳是怎麼失去這一天的?

三、細讀感悟

1、讀課文1~5段,勾畫出能夠回答佩佳在這一天裏做了些什麼、想了些什麼的句子或詞語。

板書:睡坐吃嬉戲遊手好閒

說說“遊手好閒”的意思。

小結:他這一天什麼事也沒做,只是吃、睡、玩,這就叫“遊手好閒”。(板書:遊手好閒)

練習讀好這部分課文,通過讀來表現佩佳“遊手好閒”。

2、“羞愧”

①、說說“羞愧”的意思。

②、佩佳爲什麼羞愧得不敢看媽媽的眼睛?

③、課文還有一處描寫佩佳羞愧難過的心情,請用線勾畫出來。從“低下頭”這個動作你體會到什麼?

④、媽媽是怎樣幫助佩佳認識自己的'錯誤的?讀課文6~10段。通過媽媽帶他到不同的地方看到的不同景象,瞭解人們在這一天的工作成績。

⑤、讀這部分課文,讀出媽媽語重心長幫助孩子的語氣。

⑥、齊讀最後一段。“他想了想”,此時他會想些什麼?

⑦、出示最後一段,學生試着補充出“……”省略的內容。

四、拓展昇華

1、談談你對“失去的一天”是怎樣理解的?

2、你有像佩佳這樣的“失去的一天”嗎?

3、師生交流珍惜時間的名言。

4、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財富,時間就是知識。希望同學們從小珍惜時間,利用時間,做時間的主人。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 篇17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默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理解“失去的一天”的含義,從而教育學生要懂得珍惜時間。

2、指導學生學會“茬、磚、涎”3個會認字。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默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理解“失去的一天”的含義,從而教育學生要懂得珍惜時間。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請同學們齊讀課題,看到題目你想知道什麼?

(誰失去了一天?爲什麼說他失去了一天,這一天裏都失去什麼了?)

二、初讀課文

1、讀讀課文,試着回答自己的問題。

2、檢查字詞

麥茬:麥子收割後,遺留在地裏的根和莖的基部。

垂涎欲滴:形容非常貪饞想吃的樣子。

遊手好閒:遊蕩成性,不愛勞動。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文章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九歲的佩佳沒有完成媽媽給他安排的一天的任務,覺得今天的事情可以放到明天去做。媽媽領他看了在這一天裏拖拉機手、建築工人、麪包師的工作成果和圖書館裏大家一天看過的書,使佩佳明白了自己失去了一天。)

三、學習課文

1、爲什麼說佩佳失去了一天?

出示ppt:

媽媽嚴肅地說:“孩子,雖然你覺得今天的.事情可以放到明天去完成,可你要知道,現在地球上少栽了一棵樹,人們中間少了一個知道什麼叫《遠處的青山》的人。現在你無論多麼努力,也無法瞭解你失去的這一天所應瞭解的一切。”

請同學們讀讀課文,然後畫出佩佳在這一天中的表現,再畫出其他人一天中都做了什麼?談談你的感受。

2、交流

佩佳:

想再睡一會兒”,他覺得“還來得及呢”“先坐一會兒再開始幹活吧”,又在果園裏吃吃玩玩。總之他幹事一推再推,最後一事無成。

其他人:

拖拉機手這一天翻耕的麥茬地,看建築工人新砌的一堵牆,麪包師製作的麪包,圖書館裏一天中人們看完後還回來的書。

3、別人在這一天裏做了很多事,而佩佳什麼也沒做,他能彌補回這天沒做的事情嗎?(不能,因爲每一天人們都會做很多事,時間是不會倒流的。)

4、佩佳錯在哪呢?(覺得今天的事情可以放在明天去完成。)

5、最後佩佳明白了什麼叫做“失去的一天”了。

討論:佩佳到底明白了什麼?(時間一去不復返,要珍惜時間)

四、總結

談談你對“失去的一天”是怎樣理解的?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 篇18

[教學目標]

1、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理解“心安理得、年逾八旬、雪中送炭、毫無愧色”等詞語意思。

2、簡要概括文章講述的三件事,並瞭解文章的結構特點。

3、結合具體事例學習,理解“與人方便,與己方便”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4、體會隨時隨地地爲別人着想的人才能享受心安理得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教師板書“享受”,理解“享受”的含義。

2、板書課題:23、享受心安理得(讀課題)

3、理解“心安理得”的意思。

4、師:心安理得是一種坦然的感覺,人們不必自責和慚愧,這是一種怎樣的享受呢?課文中就有這樣一個詞。

媒體出示:毫無愧色

5、再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

1、過渡:人們怎樣才能享受毫無愧色地心安理得呢?課文最後一節直接告訴了我們。

媒體出示最後一節:

人們常說“與人方便,與己方便”,當你能做到隨時隨地地爲別人着想時,就自然可以毫無愧色地享受他人給你帶來的好處,享受心安理得。

(1)學生自由讀、指名讀

(2)指導多音字“着”。

2、讀了這句話,你知道怎麼做才能享受心安理得呢?

(1)板書:隨時隨地爲別人着想

(2)請大家用上“只要……才……”“如果……就……”這些關聯詞,說說怎樣才能享受心安理得?指名說

(3)引讀:從這句話中我們知道了只有做到——,你才能——。

如果做到了——,你就能——。

(4)小結:這就是作者在這篇文章中要讓我們明白的道理。

3、練習概括三件事。

(1)作者是怎樣感悟到這一道理的呢?課文寫了人們隨時隨地地爲別人着想的三件事。請同桌互相交流,用簡要的話概括三件事。

(2)學生髮言,教師評議

板書:老夫婦街坊鄰里

前房客“我”

“我”後遊客

(3)隨機指導“逾,旬”的字義和“年逾八旬”詞語理解。

(4)隨機指導學生用“生活用品”來概括。

(5)小結內容,引讀三件事:

幾年前,文中的我在歐洲學習生活了一段時間,把自己的所見所聞記錄下來。有一回,我路過法國東南部的愛歸裏小鎮,親眼目睹了這樣一幕動人的場景——。

一年暑假,我住進學生公寓,正逢超市關門,買不到一點吃的東西,這時我發現——。我親身感受到這種隨時隨地爲別人着想的理念,以後,也學前房客留下多餘的生活用品給以後的房客。

在阿爾卑斯山上,——,並身體力行,很自然的爲別人着想,——。

三、研讀課文

1、學習第一事例,深入感受人們隨時隨地爲別人着想。

(1)默讀課文1,2小節,劃劃相關句子,說說你從哪些句子中看出老夫婦和街坊鄰里是在隨時隨地地爲別人着想?

(2)媒體出示第1,2小節,交流。

(3)引讀:這個小鎮上的每個人任何時候都在爲對方着想着。你看,每天清晨——。而每天路過老夫婦花園的人都會——,平日裏——,週末的時候——

追問:平日裏,街坊鄰里還可以爲老人做些什麼呢?

(4)從這些詞語中,你看到他們雙方是怎樣爲對方着想呢?(強調“隨時” )

(5)說話訓練,感受“爲別人付出”。

①(師:如果以街坊鄰里約翰爲例,想像他會怎麼想,怎麼做,怎樣爲年逾八旬的老夫婦着想呢?)

媒體出示:

約翰路過老夫婦家的花園門口,發現。

②學生交流,教師評議。

(6)理解句子意思。

媒體出示:在這中間,付出或得到的雙方都顯得那樣心安理得。

(“要有付出才能享受心安理得”或“心安理得是接受,爲了享受心安理得就要付出。”)

2、學習第二事例,體會人們隨時隨地爲他人着想的,享受心安理得的。

(1)自讀課文第3,4節,圈劃理解,組內交流。

(2)媒體出示:

只見冰箱上醒目地貼着一張紙條……請您注意查看食品保質期……它們分別用塑料袋包紮好……

①引導學生從“醒目,查看食品保質期,分別包紮好”體會房客爲後人着想。

②這位從未謀面的前房客隨時隨地爲別人着想,給了我最貼心的幫助,文中用了哪個詞語表現前房客的.這種做法?出示:雪中送炭

③引讀:可我卻很遺憾無法向他說聲謝謝。此後我又幾次去法國度假——,我覺得只有這樣做——,才能享受——。

(3)媒體出示句子:我覺得只有這樣做,才能彌補那年暑假裏留給我的遺憾。

①質疑問難

②討論,緊扣“遺憾”一詞“作者遺憾什麼?怎麼彌補的?”

③在這件事情中,我覺得心安理得嗎?(從遺憾到彌補的過程也就是從開始的不安到心安)

④再讀句子。

3、學習第三件事例

(1)哪裏看出爲別人着想,可以享受心安理得呢?(引導學生從“特意,很自然”等詞語體會爲別人着想。)

(2)交流“我”隨時隨地爲別人着想的表現。

(3)小結:此時,作者知道可能永遠不會認識那個用他雨披的人,他只是希望他的舉動能讓自己以後心安理得地去接受別人爲他帶來的方便,像這樣的行爲已經在歐洲一些國家達成了共識,作者深受感動,並且也達成了這樣的共識。作者的行爲已經轉化爲一種自覺行爲。

四、複習鞏固。

1、這三件事中我們看到了這些人之所以毫無愧色地享受別人帶給他們的好處,是因爲——(齊讀第4節。)

2、總結全文:

今天,我們學了一篇優美的文章,作者把這種精神同時帶給了我們,但願我們能把這種共識帶回家裏,也帶到社會中去,這樣我們會生活的很快樂。如果你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你一生中留給人們的都是些美好的東西——鮮花、思想,以及對你的非常美好的回憶----那你的生活將會輕鬆而愉快。那時你就會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這種感覺使你成爲一個心靈豐富的人。你要知道“給,永遠比拿愉快”。

3、瞭解文章結構。

(1)師:通過剛纔的學習,我們知道作者是通過親身經歷的三件事感悟到這個道理

媒體出示:三件事的主要內容

(2)這三件事看上去各自獨立,但作者這樣敘述是有道理的,你知道他爲什麼要按照這樣的順序敘述嗎?

(3)交流

媒體出示:耳聞目睹親身感受身體力行

五、拓展練習

1、拓展:課文中哪件事讓你最感動?說說你的感受。

2、作業:

(1)抄寫詞語:心安理得關注頭疼腦熱遺憾彌補泥濘雨過天晴

遮風擋雨毫無愧色

(2)假如你是那個登山忘了帶雨具的人,在暴風雨中突然發現作者留下的雨具,你會怎麼想?你又會怎樣把“與人方便,與己方便”的理念傳下去呢?展開想像寫一個“享受心安理得”的故事。

板書:23享受心安理得毫無愧色

老夫婦街坊鄰里

前房客“我”

“我”後遊客

只有……才……隨時隨地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 篇19

一、板書課題:

1、自由讀文,找一找,我家門前的海有怎樣的特點?

2、彙報

二、再讀課文,

找一找哪些語句使你你有了這樣的感受?

三、彙報交流。

1、第一段:說明事物都被染藍了,指導朗讀。排比句,強調海藍。

2、第二段:引導想象還有哪些事物也變藍了,指導朗讀。

3、第三段:暗喻,交代給學生。引導學生理解“結羣洄游”,體會藍天中事物和大海中的事物的相似之處,指導朗讀,讀出有趣。

4、第六、七自然段:學生再自己讀,說說讀懂了什麼。第六自然段,引導學生理解大海給予作者的樂趣、遐思的翅膀、童心,再次體會排比句。第七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讀,還能說漁家的孩子有着怎樣的心。

四、總結:

大海給了我力量、給了我樂觀的態度,大海陶冶了我的情操,又機會也希望同學們再去看看大海,體會大海的美好。課後自評(李廣賢)作爲三年級的閱讀課文,我想重點應該落實在品詞析句、理解感悟內容。運用的形式就是通過朗讀、想象,在交流與合作中鞏固知識。因此這節課在設計上主要分以下幾個環節:

一、初讀課文,瞭解特點。讓學生通過初讀課文,瞭解內容,學會初步地概括大海的特點,讓學生學會用簡單的語言歸納概括大海的'特點。

二、細讀課文,理解特點。在學生找到概括出大海的幾個特點之後,讓學生到課文中去找到相應的語句理解特點,從而體會大海的美。

三、彙報交流,品味特點。通過生生交流、師生交流的形式,使學生理解大海的美,體會大海給予作者以及對作者的影響。

四、質疑問難,感悟特點。通過學生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和句子,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體會文章內涵。

當然,我的預設和生成還存在着一定距離,在實際教學過車觀念中也暴露了一些問題:

第一,生生交流的機會少,有老師帶着學生學習的痕跡。

第二,教師調控不夠及時,缺少教育的靈活性。

第三,教師的評價有些滯後,評價之後沒有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和促進作用。

第四,努力引導學生感悟、理解、和發現,但教師放手還不夠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 篇20

學習目標:

1、熟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能聯繫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蒙漢情深,民族團結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熱愛草原,熱愛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3、認識本課4個生字,理解課文中新詞的意思,摘錄課文中寫得美的句子,背誦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課前準備:

1、草原風光圖。

2、蒙古族音樂和民歌。

學習時間:

兩課時

學習過程

第一課時

一、出示課題,想象美麗的草原:

1、出示課題:草原。介紹作者老舍。回憶曾經學過的老舍先生的作品。

2、說說你印象中的草原。

學生可以有個各種不同的描述,語言表述要流暢,還可以說說怎麼會獲得這樣的印象。比如:

(1)草原是遼闊的,一望無際……

(2)草原是美麗的,綠綠的草地,五顏六色的野花……

(3)草原是充滿生機的……

二、初讀課文,走進文中的草原:

1、自由朗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同時劃出生字新詞,讀準生字字音。

2、說說老舍筆下的草原是怎麼樣的?從哪裏看出來的?同時朗讀相關的句段。

學生可以自由表達初讀課文後的感受,學生的感受可能會是多種多樣的,教師要讓學生主要的和次要的,引導學生達成這樣的共識:

(1)課文中的草原是美麗的。

(2)課文中的草原是熱情的。

朗讀相關的句段時,一方面要關注學生的感受和課文的語言的一致性,另一方面要重點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三、再讀課文,感受美麗的草原:

1、自由朗讀課文,找一找草原的美麗表現在哪些地方?畫出有關的句子。

2、課堂交流,隨機指導。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羊羣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到哪裏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麼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XX流,輕輕流入雲際。”

①理解草原的“綠”。

◇說說“一碧千里”“翠XX流”的意思。

◇閉上眼睛想象“一碧千里”的草原,想象“到處翠XX流,輕輕流入雲際”,說說你好象看到了什麼。

◇出示草原風光圖片,看看一碧千里、翠XX流的`草原。

◇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②想象草原上羊羣奔跑的樣子,理解“走到哪裏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

③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2)“這種境界,即使人驚歎,又叫人舒服……好像回味着草原的無限樂趣。”

①“這種境界”是指什麼?

②在這種境界裏,作者爲什麼要驚歎,爲什麼又想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

◇草原的美麗深深地打動了作者的心。

◇作者沉醉在草原的美景裏了。

◇作者也許是第一次看到草原,感到很新奇。

③如果你當時也在這美麗的草原上,你會低音一首怎樣的小詩?試着寫一首小詩。

3、有感情地朗讀第一自然段。

四、作業:

1、背誦課文第一自然段。

2、抄寫第一自然段中優美的句子。

第二課時

一、再讀課文,感受熱情的草原:

1、自由朗讀課文,找一找草原的熱情表現在哪些地方?畫出有關的句子。

2、課堂交流,隨機指導。

(1)“忽然,像被一陣風吹來似的,遠處的小丘上出現了一羣馬……車跟着馬飛過小丘,看見了幾座蒙古包。”

①這段話描寫了一個什麼場景?(迎接客人)

②哪些詞句特別能表現草原人民的熱情?

◇“像被一陣風吹來似的”——來得真快,表現了草原人民迎接遠方的客人急切心情。

◇“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來”——爲什麼用“彩虹”來比喻?(一是因爲穿着各色的衣服,而是比喻一種熱情。)

◇“立刻撥轉馬頭,歡呼着,飛馳着……”——想象當時車與馬相遇的情景,說說如果你在場,你會有什麼感受?(熱鬧、熱烈、熱情)

③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2)“也不知道是誰的手,總是熱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語言不同,心可是一樣。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

①讀句子,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

◇看到了不停地握手。

◇聽到了不停的歡笑。

②通過朗讀把當時的熱情表現出來。

(3)“幹部向我們敬酒,七十歲的老翁向我們敬酒。我們回敬,主人再舉杯,我們在回敬。”

①反覆朗讀這句話,體會其中洋溢的熱情。

②想想大家在敬酒的時候會說些什麼?

(4)“這時候,鄂溫克姑娘戴着尖尖的帽子……我們同行的歌手也趕緊唱起來,歌聲似乎比什麼語言都更響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麼,聽者總會露出會心的微笑。”

①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②理解“會心”,“會心的微笑”裏包含着什麼?

3、播放草原民歌及舞蹈音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

二、品讀課文,感受深情的草原:

1、香醇的奶酒、激躍的賽馬、嘹亮的牧歌、狂歡的舞蹈,這是多麼激動人心的場面呀!可是夕陽西下,主客要分別了。如果這時你也在場,心情將是如何呢?

出示:“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①逐句逐字地理解:“何忍別”是指不忍別離;“天涯”是指蒙古族所住的地區,那已經是我國北部的邊陲了,所以叫它天涯;“碧草”指一片綠色的大草原;“話斜陽” 是指在夕陽中,在那天涯碧草之上,我們互相高興地、親切地交談着

②連起來說說這句話的意思:蒙族和漢族兩族人民情深似海,哪裏忍心離別呢?所以到了夕陽已經西落了,仍然談興正濃。

③如果當時你就在現場,你的心情是如何的?你想說什麼?試着寫一寫自己的心情和想對草原人民說的話。

三、回顧課文,感受熱愛之情:

1、討論:課文的主要內容是寫作者的一次訪問活動,卻爲什麼要以草原爲題呢?

文章前面寫了草原的景色美,後面寫了人情美,從風光美,從人情美,表現了他對草原的熱愛和依戀。因此整體都是圍繞着“草原”來展開的。)

2、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課文內容。

四、作業:

1、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2、抄寫課文中優美的句子。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 篇21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齶、鰭、濾、鯨、豬、哺、肚、肺、矮、判、胎等11個字。

2.朗讀課文,瞭解鯨的特點和生活習性,認識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打比方等說明方法。

3.培養學生愛護動物,保護動物的心。

二、教學重點、難點:

1.瞭解鯨的種類和生活習性,學習用打比方、列數字等方法來說明事物的特點。

2.鯨的進化過程。

三、教具準備:

《鯨》PPT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由單元序言及圖片引出題目

1.學生自主閱讀第三組序言,瞭解本組學習的是什麼文章?

2.引出小學生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分類別、作比較。 3.出示鯨的圖片,引出題目

(二)、學習生字

1.請學生將字注音和組詞。

2.學生齊讀。

3.學生快速默讀課文。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探討鯨的體型

1.讀第一自然段,你明白鯨的體型是?(大、龐然大物)

2.你是從哪幾個句子看出來的?這些句子運用到我們剛纔說的哪些說明方法?

1、其實還有比象大得多的動物,那就是鯨。(作比較)

2、目前已知最大的鯨有16萬公斤重,最小的也有兩千公斤。(列數字)

3、我國發現過一頭近四萬公斤重的`鯨,約17米長,一條舌頭就有十幾頭大肥豬那麼重。(列數字)

4、四個人圍着桌子坐在它的嘴裏看書,還顯得很寬敞。(舉例子)

(四)、學習第二自然段:鯨的演化

陸地——淺海——海洋

(五)、學習第三自然段:鯨的種類

鯨的種類:鬚鯨——沒有牙齒

齒鯨——(虎鯨)有鋒利的牙齒

(六)、學習第4-7自然段:鯨的生活習性

1.鯨的生活習性之一

吃食:吃食量非常大

2.鯨的生活習性之二

鯨跟牛羊一樣用肺呼吸,呼氣時會形成一股水柱。(說明鯨不屬於魚類)

3.鯨的生活習性之三

鯨每天都要睡覺(頭朝裏,尾巴朝外,圍成一圈)

鯨爲什麼這樣睡覺?(這是一種自我保護,一旦有危險就可以四散遊開。)

4.鯨的生活習性之三

鯨是如何繁養後代的?(肺呼吸、胎生、哺乳這些特徵說明鯨是哺乳動物,不是魚。) 鯨的壽命有多長呢?(鯨的壽命很長,一般可以活幾十年到一百年。)

(七)、總結

請同學們保護動物,保護我們的鯨魚!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 篇22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名人關於寫日記的心得,使學生進一步瞭解寫日記的意義。

2、指導學生仔細觀察課文中的插圖,掌握寫日記的要求和方法。

3、拓展學生日記的內容。

4、幫助學生形成堅持寫日記的良好意識,努力培養學生堅持寫日記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1、拓展學生日記的'內容。

【教學難點】

1、通過各種形式,幫助學生形成堅持寫日記的良好意識。

【教學準備】

掛圖投影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導入。

師: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使我們受益終身,今天,我們要學習,要着力培養的學習習慣是什麼呢?教師板書:堅持寫日記

2、過渡:爲什麼要養成堅持寫日記的習慣?它有什麼好處呢?請同學們看幻燈……

二、明確意義。

1、學習名人關於寫日記的心得。

(播放幻燈片)

指名讀,集體討論。

“你要仔細觀察身邊的老王或老李什麼性格,有哪些特點。隨時注意,隨時記下來,這樣的記錄很重要,它能鍛鍊你的文字表達能力,要天天記,養成一種習慣,刮一陣風,你要記下來;下一陣雨,你也記錄下來。因爲不知哪一天,你的作品裏就需要描寫一陣風或一陣雨,你如果沒有這種積累,就寫不豐富。經常觀察生活,經常積累,養成一種觀察研究生活的習慣。……這樣日積月累,你肚子裏的東西就多了起來。…… 寫作品不僅仗着臨時觀察,更需要隨時留心,隨時積累。”———老舍

“文章該怎麼做,我說不出來,因爲自己的作文,是由於多看和練習,此外並無心得和方法了。”————魯迅

2、師生交流寫日記的好處。

師:看了上面的兩段著名作家關於寫日記的心得,你覺得寫日記有什麼好處呢?

生:寫日記能使我們平時注意多觀察、多記錄,能使我們寫作文時有內容可寫。

生:多寫日記,能夠幫助我們提高作文水平。

生:寫日記不是寫一天就完事兒的,它需要我們堅持不懈,這樣能鍛鍊人的毅力。

生:寫日記能幫助我們練好字。

生:寫日記需要我們把每天的想法寫下來,能幫助我們總結思想。

2、教師總結。

師:是啊,寫日記好處很多,寫日記不但爲我們積累珍貴的資料和見聞,還可以爲我們提供寫作的機會,幫助我們提高寫作水平。除此之外,它還有兩個好處,就是磨練我們的意志,教會我們如何做人。北京有一個著名的特級教師就稱寫日記是一種“道德長跑”。因爲,一方面,寫日記必須持之以恆,一曝十寒,時斷時續,意志薄弱,沒有恆心和毅力,只憑心血來潮是寫不好日記的,將來也必然是個無所作爲的人;另一個方面,它還要求我們每天總結自己的思想,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養,努力使自己成爲一個高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