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集合15篇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集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4W 次

作爲一名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那麼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高中語文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集合15篇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1

本課教學目標

1.瞭解蘭亭宴集的起因、經過,認識作者感情由樂轉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嘆中暗含的對人生的眷戀和熱愛之情。

2.瞭解本文句法上駢散並行而以散爲主的特色。

3.背誦全文,掌握“修、期、致、臨、次”等詞的多義性。

教學重點

1.瞭解由這次集會而引起的人生無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脈絡。

2.背誦全文。

教學難點

1.認識作者深沉感嘆中所蘊含的積極情緒。

2.對文中多義詞具體義項的確定,如“一”在“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數量詞)“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整個)“固知一死生爲虛誕”(把……看作一樣),“所以興懷,其致一也”(一樣、相同)等四個句子中的意義。

教具準備

投影儀、投影膠片、錄音機、教學磁帶、《蘭亭集序》摹本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瞭解王羲之及其作品。放錄音範讀,領會句法上駢散並行,以散爲主的.特徵,朗讀課文,結合註釋,把握文意,瞭解本文作爲宴遊詩的特徵。

[教學步驟]

一、導語:

初中階段我們學過不少寫景狀物的詩作,想必王安石的《書湖陰先生壁》大家還記得吧,師生一起誦讀:茅檐長掃淨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撻送青來。

詩人描寫景物時,畢其形傳其神,一水多情地呵護着綠田,兩山像從遠處奔騰而來,來不及敲門便捧上一片青翠。

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文章,也摹景狀物,但手法卻別具一格,言簡而神具,這就是王羲之以書中神品稱著於世的《蘭亭集序》

二、作者簡介。

選一學生讀註解①。教師略作補充:魏晉時期在中國抒發藝術的發展史上具有承前啓後的重要作用。王羲之書寫的《樂毅論》《黃庭堅》等楷書作品稱“書之聖”,行草《蘭亭集序》被後世書法家譽爲“行書第一”。

出示王羲之《蘭亭集序》摹本,正如前人對他的評價“飄如遊雲,矯如驚龍”“天機流佈,挺然秀出”。

三、放錄音、正音。

學生聽錄音一遍。教師強調一些字的讀音。投影:

多音字:會稽(kuài jī) 感慨系之(xì) 曾不知老之將至(zēng)

通假字:趣舍萬殊(通“趨”) 古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通“猶”)

四、朗讀課文。

體會本文句法駢散並行,以散爲主的特徵。

五、品讀課文。

結合註釋,熟悉文意,並思考:本文和一般的書序有什麼不同,找出與《蘭亭集》有關的語句。

明確:一般的書序介紹成書的經過、出版意旨、編次體例或作者情況等,也可包括對作家作品的評論和對有關問題的研究闡發。

作爲書序,本文介紹了作詩緣由(因修禊而“羣賢畢至”)、作詩情形(“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成書經過(“列序時人,錄其所述”)、本書意義(“後之覽者,亦將有敢於斯文”)。

本文由宴遊活動談到生死觀,善於借題發揮,論及人生的意義。這便是《蘭亭集序》與一般書序的不同之處。

六、佈置作業:

熟讀全文,把握各段大意,完成思考練習一。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瞭解作者及其作品;

2.通過歸納、總結,理解“無知山谷”、“知識的小溪”等事物的象徵意義;理解故事中“先驅者”、“守舊老人”、“無知的人們”三種形象的典型意義。

3.把握和評價故事中蘊含的哲理;

教學過程

一、作者簡介

威廉·亨德里克·房龍(1882-1944)系荷裔美國作家和歷史學家,其著作主要是歷史和傳記,包括《人的故事》(即《寬容》)、《文明的開端》、《奇蹟與人》、《聖經的故事》、《發明的故事》、《人類的家園》及《倫勃朗的人生苦旅》等,早在20世紀20—30年代,房龍的部分著作即被譯成中文出版,影響當時整整一代年代人,房龍的著作,其選題基本上圍繞人類生存發展的最本質的問題,其目的是向人類的無知與偏執挑戰,普及知識與真理,使之成爲人所知的常識,因而具有歷史不衰的魅力。

二、誦讀課文,概述各部分的故事情節

結合學生的回答教師明確:

1在寧靜的無知山谷裏,人們過着幸福的生活。

2一個敢於離開山谷的漫遊者回來後即將受到審判。

3漫遊者向大家介紹外面美好的世界,並願意領大家同去。

4守舊老人以舊的律法煽動人們殺死了漫遊者。

5無知山谷發生了特大幹旱,飢嚎遍野。

6半數以上的.人在飢寒中死去,律法還必須遵守。

7在失望中爆發了叛亂,人們投奔陌生的世界。

8人們沿着先驅者開闢的道路找到了綠色牧場,認識到以前的錯誤。

9人們建起智慧老人的大廈,立碑紀念先驅者。

10希望這樣的事將來不要發生

三、細讀課文,思考問題

作者在文中塑造了哪幾類形象?他們各自有何特點?

結合學生的回答教師明確:

作者在文中主要塑造了三類形象:

一類是守舊老人,他們尊崇古老的律法,實現着我即法律的訓條,任意決定他人的生死,他們欺騙無知的人們,陷害先驅者,因此他們的行爲阻礙了人們接受新思想,最終遭到人們的譴責。“守舊老人”則象徵着傳統的過時的帶有偏見的祖宗律法,它處處阻礙着新事物的發展。

另一類就是與守舊老人進行殊死鬥爭的勇敢的先驅者,他敢於懷疑祖先的智慧,勇於衝破專制主義的禁錮,冒着死亡的威脅,離開無知山谷,艱苦跋涉,探尋外面的世界。他不顧迫害,又回來告訴人們他自己的發現。面對審判和死亡,他毫不畏懼。歷史證明,他是對的,終究得到了人們的尊崇。“先驅者”象徵着新的思想、真理和新的事物。

第三類形象就是生活在無知山谷的無知人們,他們愚昧、無知,迷信古人,盲從守舊老人,視先驅者和真理爲異端邪說,無形中作了守舊老人的幫兇,用沉重的石塊砸死了先軀者。但是真理上不可抗拒的,一場生存危機,迫使人們推翻了傳統秩序,走上了先驅者開闢的道路,終於找到生存的希望和幸福的家園,人們這才悔悟,認識到先驅者是對的,這才懂得尊重智慧。

四、理解文中含蓄,抽象的語句

結合課後練習二,理解課文中含蓄抽象的語句。(參考答案見《教師教學用書》)

五、自由品讀,發表見解

1找學生誦讀其認爲文章中富有哲理的文句 ,並發表自己的見解。

2讓學生自選角度分析評價本文(可以從語言方面入手,也可以從文章所蘊涵的哲理入手)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整體感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主旨。

3.結合語境,揣摩詞語、句子的含義及其表達效果,進而學習運用比喻、通感、擬人和疊字表情達意的技巧

【教學重點】

1.在特定語境中揣摩詞句的含義。

2.體味作品寫景語言精練、優美的特點及其表達效果。

【教學難點】

1.課文情景交融,“景語”“情語”渾然一體。

2.藉助關鍵語句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了解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中國古詩中“月”的意象及其含義。

1、李白《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在這裏,“月”成了詩人排遣內心深處的孤獨寂寞的一種載體。

2、蘇軾《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在這裏,“月”成了詞人表達思念親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種載體。

那麼,在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裏,“月”又起到了怎樣的作用呢?咱們今天就來學習一下散文《荷塘月色》。

二、瞭解作者(知人)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華,字佩炫,號秋實,取春華秋實之意。爲勉勵自己在困境中不喪志,保持清白,便取《楚辭》中“寧廉潔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字佩弦。生於江蘇東海縣,祖籍浙江紹興,自祖父以來定居揚州,所以自稱揚州人。192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的哲學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學任教,參加了文學研究會。1925年任清華大學教授。是著名的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

作品有詩文集《蹤跡》,散文集《背影》、《歐遊雜記》、《倫敦雜記》,雜文集《論雅俗共賞》、《標準與尺度》以及一些文藝論著,收在《朱自清文集》裏。

朱自清,是詩人、散文家、學者,又是民主戰士,是毛澤東稱頌的“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的著名作家、學者、民主戰士。毛澤東曾熱烈讚揚其“寧死不領美國救濟糧”的高尚氣節。

三、瞭解背景(論世)

1927年7月,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和“七一五兩次反革命政變之後,白色恐怖籠罩了中國大地。舊時代正在崩潰,新時局尚未到來。知識分子不滿黑暗現實,嚮往自由生活,但頹喪和騷動使得他們惶惶然,處於苦悶彷徨之中,看不清前進的方向。這種內心的痛苦與矛盾就外化爲荷塘月色的圖景,素雅朦朧的景緻和作者內心的淡淡的哀愁與淡淡的喜悅是一致的。作者在此想躲開惱人的現世,求得短暫的安寧。所以清清冷冷的荷塘也成爲超脫世塵的絕妙世界。在創作本文之前,作者曾積極投身於五四新文化運動,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一員干將。五四新文化運動熱鬧了一陣子之後,於1925年前後進入了低潮期。對此朱自清必然有所失落、有所彷徨。這一點也曲折地在《荷塘月色》中反映了出來。

四、請學生聽朗誦帶,注意字詞並注意體會其中的語言、思考如何劃分層次。

1、字詞<略>

2、全文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月夜漫步荷塘的緣由。(點明題旨)(情)

第二部分(2-6):荷塘月色的恬靜迷人。(主體)(景)

第三部分(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動鄉思。(偏重抒情)(情)

附:感情線索:淡淡的喜悅淡淡的哀愁。

遊蹤線索:(略)

五、理出心情(披情)

1.快速閱讀課文,找出表現作者心情發展變化的語句。

2.請三至五位同學說說自己找到的能表現作者心情發展變化的語句。

3.教師歸納總結

這幾天心裏頗不寧靜(鬱悶)──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開朗)──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重新陷入鬱悶)──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又引出新的鬱悶)

五、領會意境(入境)

1、作者是如何表現失眠的鬱悶心情的?

明確:一是藉助對“月亮”的描寫表現夜已深。二是藉助對“孩子們”和“妻”的描寫反襯出“我”的失眠。

2、作者是如何表現觀月的開朗心情的?

明確:一是藉助對平時沒有月光時路上的景象的描寫反襯今晚月光下景色的宜人,從而烘托出自己開朗的心情。二是藉助對自己在蒼茫的月光下的獨特感受的描寫來表現獨處的妙處,側面烘托出自己開朗的心情。三是藉助對荷塘、月光及荷塘四周的景物的描寫來表現她們搭配得恰倒好處,進而烘托出自己開朗的心情。

3、作者是如何表現冷清的鬱悶心情的?

明確:藉助對“蟬聲”和“蛙聲”的熱鬧的描寫反襯出自己的“冷清”。

4、作者是如何表現思鄉的鬱悶心情的?

明確:藉助對《採蓮賦》和《西洲曲》的有關內容的回憶來表現江南生活的意興盎然,從而引出自己的思鄉之情。

5、小結:所謂“意境”,指的是外界的人事景物(客觀)與人的思想感情(主觀)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種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境界。這種天人合一、情景交融越是天衣無縫、水乳交融,散文就越具有美感。《荷塘月色》做到了這一點,所以它具有一種意境美。

六、佈置作業

找出文中描寫荷塘月色的段落,在熟讀的基礎上領會其場面描寫的美感。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瞭解朱自清散文的場面美。

【教學過程】

請三至五位同學朗讀自己找到的描寫荷塘月色的段落。

二、初步理解

1、作者寫了月下荷塘的哪些景物?是怎樣描寫的?

2.集體誦讀這一段文字。

3.作者是怎樣描寫荷塘上的月色的?

荷葉:動態美(疊詞比喻)

荷花:嬌美姿態、羞色神情(擬人排比博喻)

荷香:時斷時續、若有若無、清淡飄渺、沁人心脾(通感)

荷波:幽雅和寧靜(動靜結合擬人)

荷韻:言有盡而意無窮(把所見與想象結合)

4.集體誦讀這一段文字。

5.作者寫了荷塘四周的哪些景物?是怎樣描寫的?

三、深入理解

1.作者是藉助什麼手法把荷塘月色描寫得這麼成功的?請從課文中摘錄有關語句,填出下面表格中的有關內容。

手法描寫的對象文中的例句

喻出水很高的葉子像()

開放的和尚未開放的荷花正如()

又如()

又如()

顫動的葉和花像()

密密挨着的葉子宛然()

月光下的葉子和花彷彿()

又像()

灌木的黑影如()

楊柳的倩影又像是()

陰陰的樹色像()

樹縫中漏下的路燈光是()

感微風中的荷香彷彿()

塘中的月色如()

人打着朵兒的荷花

田田的荷葉

葉子底下的流水

荷塘邊的楊柳樹

樹縫中漏下的路燈光

2.小結:要寫出場面的美,運用比喻、擬人和通感的手法是十分必要的。

3.集體誦讀這三段文字。

四、佈置作業

從你所接觸的文學作品中,找到並摘錄運用通感的表現手法的句子三至五個。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

瞭解朱自清散文的語言美。

【教學過程】

一、作業檢查

1.請幾位同學說一說運用通感的表現手法的句子。

2.教師點撥:通感是一種特殊的比喻,其與比喻的區別在於通感的比喻感覺互通的。如“荷香”(嗅覺)彷彿“歌聲”(聽覺),“月色”(視覺)如“名曲”(聽覺)。

二、咀嚼語言

理解語言之美需要咀嚼。所謂“咀嚼”,就是反覆地比較:同樣一個意思,可以用哪些詞句來表達,作者爲什麼取此而舍彼,用彼詞句有什麼不妥,用此詞句有什麼妙處,等等。下面我們結合具體的例子來“咀嚼”一下。

1.“這是一條幽僻的路”一句中“幽僻”如果換成“幽靜”好不好?爲什麼?(不好。“幽僻”既有“幽靜”的意思,又有“偏僻”的意思,而“幽靜”只能表達一個意思。“幽靜”只有在心情悠閒自在時才能體會得到,如“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而此刻作者的心情並不悠閒自在。“幽僻”尤其是“僻”恰倒好處地襯托出了作者孤獨鬱悶的心情)

2.“路上只我一個人,揹着手踱着”一句中的“踱”與“慢步”的意思相近,作者爲什麼不用“慢步”而用“踱”?(“慢步”只能表現動作的速度,“踱”既能表現動作的速度,也能表現做動作時的心情。“踱”與作者心情轉爲開朗相適應。“踱”又與下文“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相照應)

3.“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一句中的“且”與“就”意思相近,作者爲什麼不用“就”而用“且”?(“且”除了“就”的意思之外,還有“暫且”的意思,表達的意思比“就”要豐富。“且”說明荷香月色帶給“我”的歡愉只是片刻之間的,這與下文作者的心情重新進入鬱悶相照應)

4.“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一句中的“瀉”表達的其實就是“照”的意思,作者爲什麼不用“照”而用“瀉”呢?(因爲作者已經把“月光”比作“流水”了,“流水”是隻能“瀉”而不能“照”的)

5.“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裏”一句中的“浮”表達的其實就是“升”的意思,作者爲什麼不用“升”而用“浮”呢?(“浮”和“升”都能表現“青霧”的動作,但在高度上有區別:“升”讓人感覺“霧”很高;“浮”讓人感覺“霧”很低,低得與荷葉的表面相平)

6.“(灌木的黑影與楊柳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一句中的“畫”表達的其實就是“留”的意思,作者爲什麼不用“留”而用“畫”呢?(由同學們討論後得出結論)

三、品味語言

理解語言之美還需要品味。所謂“品味”,就是深入地思考:作者選用某一個詞能起到怎樣的表達作用。下面我們結合具體的例子來“品味”一下。

1、“悄悄地披了大衫”一句中的.“悄悄地”有什麼表達作用?(說明動作很小心,作者不願驚動家人)

2、“輕輕地推門進去”一句中的“輕輕地”有什麼表達作用?(說明動作很輕,作者不願驚動家人)

3、“路上陰森森的”一句中的“森森”有什麼表達作用?(用光亮的“暗”襯托出“我”鬱悶的心情)

4、“雖然月光還是淡淡的”一句中的“淡淡”有什麼表達作用?(用月光的“淡淡”來襯托喜悅的“淡淡”)

5、“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一句中的“田田”有什麼表達作用?(突出葉子長得茂密)

6、“(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一句中“粒粒”的重複有什麼作用?(由同學們討論後得出結論)

7、“荷塘的四周,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一句中“遠近”“高低”的重複有什麼表達作用?(由同學們討論後得出結論)

四、第四段景物描寫,爲什麼葉子寫得多?

教師要求學生閱讀第四段,看作者依次寫了什麼?又是怎麼寫的?

明確:先寫茂密的荷葉,次寫多姿多態的荷花以及陣陣傳來的荷香,最後寫葉子和花的一絲顫動和脈脈的流水。本段是按照駐足觀察的順序,視線由近及遠、由上而下來寫的。本段可分兩層,第一層寫靜物,葉子像“舞女的裙”,靜中寫動,寫出了動態美。花“嫋娜”羞澀”,像人一樣嬌美,寫出了靜態美;像“明珠”“星星”,則寫出了荷花在想象中的光華。花香像“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激活了讀者的美好想象。第二層寫動態。有視覺形象,“葉子”有一絲的顫動”,化爲“一道凝碧的波痕”。有聽覺形象,風吹花葉的顫動聲音。動靜結合,給讀者以不同的感覺。

之所以葉子寫得多,是當時當地景物的實際情況。作者創造出了清幽恬靜的氛圍。

由此可以看出本文景物描寫的特徵,本文的特點是將描寫荷塘和描寫月色巧妙地結合起來。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突出了優雅、朦朧、幽靜的物境之美。第四段沒有直接寫月,但處處有月,荷葉、荷花都處在月光的照耀下,月光之下,荷花也是銀白色的,這是它和“明珠”星星”的相似點。寫荷花的香味,縷縷清香,微風傳送,像遠處飄來的歌聲一樣動人心懷,這幽雅淡遠的感受也只能在月夜獨處時纔會有,如在嘈雜的白天,絕不會有這樣的感受。

五、閱讀第五段,思考本文是如何描寫月色的。

明確:作者把荷葉和荷花放在月光下面,一個“瀉”字,給人一種奶白色而又鮮豔欲滴的實感;一個“浮”字又表現出月光下荷葉、荷花那種縹緲輕柔的姿容。文章似乎仍在寫荷葉、荷花,其實不然,作者是通過寫葉、花的安謐、恬靜,襯托出月色的朦朧柔和。又如文章寫“黑影”和“倩影”,還是寫月色,因爲影是月光照射在物體上產生的。樹影明暗掩映,錯落有致,反襯月光輕盈盪漾。月色本是難以描摹的,所以作者透過不同的景物,從不同的角度去寫月色,使難狀之景如在眼前。

六、理清作者的情感變化,並分析變化的原因。

心裏頗不寧靜表現了什麼?

明確:《荷塘月色》表現了作者爲國家民族命運而焦躁不安的矛盾心情,既表現了作者不願同流合污,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貴品格;也表現了他不願意投身革命,反映了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弱點。這是他當時的真實心態的反映。

《荷塘月色》作於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敗,白色恐怖籠罩中國大地。這時,蔣介石叛變革命,中國處於一片黑暗之中。在此之前,朱自清作爲“大時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吶喊和鬥爭,但是在四一二政變之後,卻從鬥爭的“十字街頭”,鑽進古典文學的“象牙之塔”。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筆從戎,拿起槍來革命,但又始終平息不了對黑暗現實產生的不滿與憎惡,作者對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內心是抑鬱的,是始終無法平靜的。這篇散文通過對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寫,流露出作者想尋找安寧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脫現實但又無法超脫的複雜心情,這正是那個黑暗的時代在作者心靈上的折射。

爲什麼作者要反覆寫“愛熱鬧也愛冷靜的雙重性格?

明確:因爲這是作者性格的真實寫照,也是因爲當時作者這種矛盾心態非常強烈。

作者說自己心裏頗不寧靜,爲什麼寫出如此寧靜的文章?

明確:作者主觀上想通過遊覽荷塘平息一下自己不寧靜的心態,客觀上確實在觀賞月色下荷塘、荷塘上月色的時侯,作者完全陶醉於自然美景之中,但是很快又迴歸不寧靜,又重新憂鬱起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就是他不寧靜的表現。

第六段寫“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作者爲什麼會如此傷感?

明確:作者想尋找美景,使自己寧靜,平息自己矛盾的心態而不得,當然傷感。

第七段採蓮與文章主體有什麼關係?爲什麼會想起採蓮的事情?

明確:以採蓮的熱鬧襯托自己的孤寂,且荷蓮同物,作者又是揚州人,對江南習俗很瞭解。

第八段課文最後一句話“輕輕地推門進去,什麼聲息也沒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餘?

明確:一方面有照應文章開頭的作用,但主要目的還是以靜寫動,以靜來反襯自己,心裏的極不寧靜。心裏的不寧靜,是社會現實的劇烈動盪在作者心中引起的波瀾。全篇充滿着動與靜的對立統一:社會的動盪與荷塘一隅的寂靜,內心的動盪與內心的寧靜形成對立統一,文章開頭心裏不寧靜,在月夜荷塘幽美的景色的感染下趨於心靜,走出荷塘又回到不寧靜的現實中來,也形成對立、轉化。

七、佈置作業

寫一篇散文。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語言建構與運用反覆朗讀,讓學生獲得對全詩的整體認識,感受詩歌的語言魅力。

思維發展和提升分析詩歌中的意象,展開想象,學習詩中對寫法的表現手法,體悟詩中的情感。

審美鑑賞和創造體會詩歌含蓄不盡,餘味悠長的遊子思鄉、愛人離居的愁情別緒,積澱人文素養。

文化傳承和理解引導學生接受詩中高尚而純真的情感薰陶。

教學重點分析詩中意象,展開想象,感受詩歌的情感。

教學難點學習本詩中對寫的表現手法。

一、導入解題

1.唐代是中國詩歌的鼎盛時期,唐代詩歌代表着古典詩歌的最高成就,這是人們的共識。但是,所有事物的發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詩歌的發展也是一樣,它經歷了漫長的發展期。在這發展過程中,先秦到南北朝時期的詩歌爲唐代詩歌高潮的出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今天我們就將學習被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評價爲“五言之冠”的《古詩十九首》中的一首《涉江採芙蓉》。

2.《涉江採芙蓉》選自《古詩十九首》,是南北朝時期蕭統編纂的《文選》中的一組“雜詩”的標題,是東漢末年文人五言詩的選輯,它的內容大多表現遊子矢志無成和遊子思婦的離別相思之苦。但藝術成就卻很高,長於抒情,善用事物來烘托,寓情於景,情景交融。這組詩歌,得到古人極高的稱譽。劉勰《文心雕龍》評價爲“五言之冠”;鍾嶸《詩品》說是“文溫以麗,意悲而遠,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

二、朗讀感知

指名朗讀。

詩歌表達怎樣的情感?

三、品味鑑賞

1.一二句畫面中選取了哪些意象?這些意象構成了怎樣的意境?

明確:芙蓉、蘭澤、芳草;意境高潔、清幽;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潔和所表達感情的純潔和美好。

採花折柳,這正是古人傳情達意的方式,一方面是傳達了對親朋的關懷、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託了對親朋的美好祝願。送別時總是折一枝柳條送給遠行的人,遠行的人爲了表示對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驛使就託帶一枝梅花給他。正如王維的《相思》所寫:“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荷的意象:以荷花喻君子聖潔之風範;以荷花喻美好純潔的女子;以荷花喻愛情之堅貞真摯;芙蓉諧音夫容。

2.三四句情感的巨大變化?

明確:我們讀這首詩,要深刻體會“採之慾遺誰”這句問話的意味。承上兩句而來,它是突然的轉折,一腔熱忱遭到一盆涼水潑來,一霎時天地爲之變色,此中有無限的淒涼寂寞,傷心失望。它是一句疑問,也是一聲嘆息。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所思在遠道”這句話的位置。難道詩人“涉江採芙蓉”時原來就沒有想到這一點嗎?真是看到芙蓉芳草,纔想到這位“所思”嗎?“所思”是時時刻刻在他心頭的。“涉江採芙蓉”也還是爲了他。如果入首就開門見山,把他表出,詩就平板無味了。在頭兩句中他是藏鋒不露,第三句一轉,就趁勢把他突然托出,才見出這句話有雷霆萬鈞之力。這句話是全詩發展的頂點,頂點同時是個轉折點,一方面替上文的發展暫時作一結束,一方面爲下文的發展作一伏線,所以照例是要擺在中間的。

3.五六句的“還顧”、“漫浩浩”具有怎樣的表達作用?

明確:“還顧”一詞,動作性和畫面感很強,可以清晰地表現了主人公孤獨、憂愁、悵惘的形象和心情。“漫浩浩”一詞是寫主人公與環顧所見“舊鄉”的距離,給人以路途綿延無盡的感覺。這兩個詞含蓄地傳達了主人公極度痛苦的心情,可是,這兩句並沒有直接點明主人公的痛苦,這樣就給讀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間,具有含蓄不盡的藝術效果。

4.在最後的兩句詩中,你體會到主人公有怎樣的“情”?

明確:主人公痛苦、憂傷的心情;兩個彼此相愛的人的真摯篤厚的感情。————憂。

四、討論探究

1.詩的'抒情主人公是誰,或者說可以是誰?

學生討論,可對比已經學過的《氓》女子的口吻,《采薇》男子的口吻等。

明確:“涉江”者有可能是思婦,“還顧”者則有可能是遊子;“涉江”者可能爲思婦,“還顧”可能是思婦從對面曲揣彼意,想象遊子一定是望鄉時而感嘆長途;窮困潦倒的遊子在客愁中,想象家中“思婦”也有離愁別緒,這思婦在想象遊子“還顧望舊鄉”的情景。

遊子思歸、思婦懷遠,二者皆有。

對寫法,即從對面寫來,也叫對面落筆,主客移位。詩人思鄉懷人,不直抒胸臆,傾訴衷情,而是落筆對方,將作者自己深摯的思念之情委婉含蓄地表達出來。這種寫法使詩歌的內容從單一轉向多視角。表現了詩人豐富的想象,構建了詩歌富有立體感的意境。

古詩有時看來很直率,實際上很曲折。“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兩句就是如此。講究語法的人們在這首詩裏會碰着一個難題,就是許多句子都沒有主詞,究竟是誰在“涉江”“採芙蓉”?誰在“還顧”?誰在“憂傷”?說話的人是個男子還是個女子?是男子“在遠道”還是女子“在遠道”?對於這些問題如何解答,就要看對“還顧”兩句如何理解。

2.你認爲這首詩在情感表達上有什麼特點?

明確:情感跌宕起伏,含蓄不盡,餘味悠長。

五、拓展延伸

閱讀《月夜》回答下面問題:

月夜杜甫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

結合全詩,體會詩歌在情感抒發上的特點。

明確:詩人站在妻子的角度展開想象,由自己的獨看想到妻子的獨看。詩歌的內容從單一轉向多視角。“閨中只獨看”,表現了妻子對我擔憂,其實我也擔憂妻子。但是詩人不直接說出,卻借妻子的心表現出來,把深摯的情思抒發得更爲婉曲含蘊。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瞭解陶淵明的生平及其詩歌的基本特徵。

2、學習詩中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

3、領悟詩人的田園情懷,追求自由獨立的精神品格。

[教學重點]

1、領悟詩人憎惡官場,熱愛田園,追求自由的思想傾向。

2、背誦全詩。

[教學難點]

學習詩中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

[教學方法]

誦讀式、討論式、啓發式

[教學課時]

1課時

一、導入新課:

中國古代的大多數文人都懷着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抱負踏入仕途,但是當他們進入仕途後,往往會發現仕途並不能實現他們的理想,失望之餘,有許多人就退隱山林,歸隱田園,這些人之中,陶淵明是最有代表性的一個,今天,我們來學習陶淵明的《歸園田居》,一起走入陶淵明的田園世界。

二、知人論世

1、學生談談自己所知道的陶淵明的有關知識。

2、教師補充說明

3、學生誦讀以前學過的陶淵明的兩首詩

三、初讀感知

1、學生自由誦讀

注意字音、朗讀的節奏和詞語意思。

2、欣賞名家朗讀

注意朗讀節奏及詩歌情感

四、重點賞析

(一)眉目傳情

思考: “歸園田居”的意思明確告訴我們要回到園田生活,那麼它的題眼是什麼?

明確:歸

(二)整體感知

在“歸”這個明示信息下還潛藏着哪些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朗讀課文,用原文的話回答下列問題。

討論:

1.從何而歸?

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

明確:“塵網”、“樊籠”。

追問:“塵網”、“樊籠”比喻什麼?

明確:官場生活

追問:爲什麼要如此比喻?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明確:對官場生活的厭惡。“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沉痛悔恨誤入仕途的生活。用上“塵網”一詞,足見他對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官場的極端厭惡。“誤”字顯出詩人的悔恨之深。東晉末年權力之爭劇烈,陶淵明既不願成爲上層統治階級矛盾鬥爭的犧牲品,也不願成爲政治野心家爭奪的工具。

2.爲何而歸?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追問:既然“性本愛丘山”,爲何要出仕?

明確:“誤落塵網中”。入仕做官,非其本性使然,而是一大失誤。

追問:如何理解“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明確:

(1)“羈鳥”是關在籠中的'鳥;“池魚”是禁在池中的魚。

(2)特點:失去自由,失去最適合它們生活的環境,只會痛苦。也暗示作者在官場就如同“羈鳥”、“池魚”一般,失去自由。(“羈鳥”、“池魚”是陶淵明自比)

(3)運用比喻說明作者身在官場,而心繫田園的心情,對自由的嚮往。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表明自己的性格與世俗官場生活不適應。“適俗”就是適應仕途中繁縟禮節的限制和爾虞我詐的權勢之爭,詩人說自己缺乏應酬官場的氣質和情操,顯示了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第二句寫自己流連山水喜愛田園,表明歸隱田園的意向。

3.歸向何處?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 九間。

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思考:

(1)找出描寫田園景色的句子?

並指出描寫了哪些具體的意象。

(2)詩人運用了哪些藝術技巧把農村中最常見的事物,描繪成一幅優美的圖畫?

方宅草屋近

靜榆柳桃李遠近結合動靜結合村莊炊煙遠

動雞鳴狗吠以聲襯靜視聽結合

白描:

一切景語皆情語(情景交融)

意境:優美寧靜、恬淡自然、閒適自由

情感:對田園生活的熱愛。

白描原是中國畫的一種技法,指描繪人物和花卉時用墨線勾勒物象,不着顏色,稱爲“單線平塗”法。它源於古代的“白畫”。在文學創作上,“白描”作爲一種表現方法,是指用最簡練的筆墨,不加烘托,描畫出鮮明生動的形象。

4、歸去何感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

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

思考:歸去後最能表現詩人歸隱田園的心情的詞語:

明確:無塵染/有餘閒/久/復——自由、安逸、喜悅。

提問:從中可見作者的人格傾向和精神追求是怎樣的?

明確:厭惡官場,熱愛田園,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獨立。

主旨:厭惡官場,熱愛田園,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獨立。

五、拓展延伸

討論:有人認爲陶淵明的歸隱是消極避世,不敢直面現實,不思進取的表現。有人認爲他的歸隱是對自我本性的皈依,他在感受自然萬物和艱難的躬耕生活中爲自己的生命找到了新的意義。你如何看待陶淵明的歸隱田園呢?(可從社會責任感、個人追求、當時的社會環境等角度思考)

結束全文:

陶淵明就是因爲捨棄了功名,淡泊了名利,才成就他美麗自然的詩篇,才堅守了人格精神的自由與獨立。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掌握司馬遷和《史記》的知識,瞭解相關背景。

2、瞭解和掌握文言實詞活用的一些規律和有關特殊句式

的知識。

3、學習本文把人物放在尖銳的矛盾衝突中,並通過個性

化的語言和動作予以刻畫的寫作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反覆誦讀,探討研究,賞析人物性格特點。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客觀評價項羽,探究其悲劇結局的原因。

[教學重點]

1.分析“項羽”這個主要的人物形象。

2.背誦故事的高潮三、四段。

[教學難點]

1、瞭解和掌握文言實詞活用的一些規律和有關特殊句 式的知識。

2、學習本文把人物放在尖銳的矛盾衝突中,並通過個性化的語言和動作予以刻畫的寫作方法。

[教學方法]

誦讀、提問、講解、質疑、討論、探究

[教學課時] 三課時

[教學過程]

預習要求:

1、通讀課文,讀準字音,注意點讀。

2、藉助工具書,結合註釋,翻譯課文,畫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並提出疑問。

3、瞭解故事情節,整體把握,注意刻畫人物形象的語言。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二、誦讀課文,範讀正音。

三、疏通文意,落實實詞、虛詞句式等文言基礎知識。

以學生解讀爲主,教師點撥爲輔,掌握以下文言知識

(一)通假字、異體字

1.距─拒: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

2.內─納: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

3.要─邀:張良出,要項伯。

4.倍─背: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5.蚤─早: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6.郤─隙: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郤……

7.桮─杯:

8.杓─勺:沛公不勝桮杓,不能辭。

9.坐─座:置之坐上。

(二)古今異義

1.山東 古:指崤山以東地區。今:指太行山東邊的一個省。

2.常 古:意外的變故。今:程度副詞,很不一般。

3.北 古:黃河以北地區。今:黃河北部的一個省。

4.河南 古:黃河以南地區。今:黃河南部的一個省。

5. 壽 古:敬酒。今:長壽。

6. 古:小人的讒言。今:詳細地講

(三)一詞多義

1.謝 謝罪、道歉: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感謝:噲拜謝,起,立而飲之。辭謝、告別:乃令張良留謝。

2.辭 推辭: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辭!告別:今者出,未辭也,爲之奈何?

3. 故舊、交情:君安與項伯有故?固此:故聽之。特意:故遣將守關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

4. 將:且爲之奈何?況且: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辭!

5.幸 寵幸、親近:婦女無所幸。幸虧、幸而:故幸來告良。

6.之 到: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代詞,這:爲之奈何?取消句子的獨立性: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結構助詞,的:今者有小人之言。助詞,襯字,無義:珍寶盡有之。

7.去 距離:相去四十里。離去,離開:脫身獨去。

8.於 向,對: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於項羽曰:……比:長於臣。在:復得見將軍於此。

9.因 就此:不如因善遇之。就、於是:項王即日固留沛公與飲。趁勢、趁機:固擊沛公於坐,殺之。

10.爲 任,做:使子嬰爲相。替,給:旦日饗士卒,爲擊破沛公軍!被:不者,若屬皆且爲所虜!作爲:軍中無以爲樂。是:如今人方爲刀俎,我爲魚肉。句末語氣詞:何 辭爲?

(四)詞類活用

1.名詞用如動詞:沛公軍(駐軍,動詞)霸上。沛公左司馬使人言(告訴,動詞)項羽曰:……沛公欲王(爲王、稱王,動詞)關中。不可不語(告訴,動詞)。吾得兄事(做事、侍奉,動詞)之。籍(登記,動詞)吏民。范增數目(使眼色,動詞)項王。刑(施加肉刑,動詞)人如恐不勝。道(取道,動詞)芷陽。

2.形容詞用如動詞:素善(友善、交好,動詞)留侯張良。

3.意動、使動: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以之爲王,稱王,意動)。項伯殺人,臣活之(使之活,救了他的命,使動)。沛公旦日從(使……跟從,意即帶領,使動)百餘騎來見項王。交戟之衛士欲止(使之止,制止,使動)不內。

4。名詞作狀語:君爲我呼入,吾得兄(用對侍兄長的禮節)事之。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像鳥用翅膀)蔽沛公。

(五)句式

1.數詞作謂語: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2.賓語前置:客何爲者?(何爲─ 爲何)大王來何操?(何操─ 操何)沛公安在?(安在─在安)

3。判斷句: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如今人方爲刀俎,我爲魚肉,何辭爲?

4.省略句:欲呼張良與(省略“之”)俱去。毋從(省略“之”)俱死也。奉厄酒爲(省略“之”)壽。旦日(省略主語“沛公”)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將軍戰(省略“於”)河北,臣戰(省略“於”)河南。加彘肩(省略“於其”)上。

(六)成語凝集

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無犯)

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勞苦而功高如此(勞苦功高)

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如今人方爲刀俎,我爲魚肉(人爲刀俎,我爲魚肉)

四、佈置作業:

1、熟讀課文,把握故事情節。完成“研討與練習”第一題。

2、完成課後“研討與練習”第二題。

3、找出有關人物描寫的文字。

  第二課時

一、抽查部分學生,看文言知識掌握情況。

二、分析鑑賞,合作探究

提問三個學生,讓他們梳理本文的結構,概況各部分的內容。

明確:全文共有七段,可按照“鴻門宴”的前後過程, 分爲宴前、宴會上與宴會後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宴前。寫宴會前劉、項兩軍駐地、力量對比、事件的起因及雙方的幕後活動。

第二部分(第3、4段)宴會上。寫鴻門宴上雙方的尖銳鬥爭。這部分是課文的重點,情節的高潮。

第三部分(第5、6、7段)宴後。寫劉邦脫身逃走,張良入謝與劉邦誅殺內奸。這是情節的結束與尾聲。

三、能力提升(教師質疑,學生解答)

宴會上的鬥爭是故事的高潮,試作具體分析,表現何在?(分組討論,集思廣益,代表作答)

明確:這一部分是課文重點,情節高潮所在。名爲宴會,實爲一場變幻莫測的心智較量。宴會上的情節可概括爲“三起三落”。

三起:開始很和平,劉邦卑詞“謝罪”,項羽說出告密人,可見怒氣全消,有和解意,且設宴招待劉邦。但范增蓄意殺死劉邦,於是氣氛陡然緊張,“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暗示項羽下決心除掉劉邦,這是一起;范增見項羽“默然不應”,怕失去時機,乃叫項莊以舞劍爲由,趁機刺殺劉邦,宴席間充滿殺機,形勢極爲嚴峻,這是 二起;樊噲持劍盾闖帳,怒視項羽,並予以斥責,情節發展到高潮,緊張氣氛達到了極點,這是三起。

三落:一落是項羽對樊噲闖帳,不僅不怒,反而稱爲“壯士”;二落是項羽讓樊噲喝酒,賜生彘肩,被樊斥責一頓後還賜坐;三落是劉邦以“如廁”爲名,脫身回本營,項羽並沒有追究。

這一部分共寫了四件事:劉邦謝罪,范增舉玦,項莊舞劍,樊噲闖帳。這些事既反映了劉項雙方的矛盾,又反映了劉邦集團能上下一心,共同應對危機。矛盾錯綜交織,有張有弛,波瀾起伏,驚心動魄,扣人心絃。

四、合作探究

從文中找出有關項羽和劉邦的描寫片段,先反覆朗讀,然後討論:兩人各有什麼樣的性格特點?並作具體分析。

項羽的性格特點是政治上無知,自大輕敵,剛愎自用,不善用人,又帶有直率的`赳赳武夫的性格。他聽到曹無傷密報與范增的勸說後,大怒,決心消滅劉邦。可是聽到項伯說的“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等話後,又改變了主意,答應項伯“善遇之”。等到劉邦到鴻門,說了一番謊話後,他聽了洋洋得意,不僅原諒了劉邦,請他喝酒,而且把自己所得情報的來源也說了出來,以表明自己原來對劉邦並無成見。宴會上范增多次示意殺劉,他都置之不理;項莊舞劍,項伯護衛劉邦,他也熟視無睹。到了樊噲闖帳,怒目而視,將他訓斥了一番,他不僅不怒,反而稱之爲壯士,賜酒,賜彘肩,賜坐。其實樊噲的話是劉邦前邊說的話的重複與補充,只是換了一個角度來說而已。而他在這些虛僞的言辭面前,卻感到劉邦與樊噲的話全是對的,自己反而有內疚之感,思想上完全解除了警戒,以致劉邦脫逃,他也毫不在意了。到劉邦逃後,張良奉璧給他,他隨手置於座上,沒有什麼反應。文章寫他的細節與對話雖不多,卻很能表現他的性格特點。

劉邦的性格特點是善於用人,能言善辯,善於應變。他入關後即“籍吏民封府庫”“遣將守關”“欲王關中”。而當他聽到項羽要擊破他時,既驚呼“爲之奈何”,虛心向張良請教,又將自己的錯誤推到別人頭上。接着又低聲下氣地拉攏項伯,又是祝酒,又是“約爲婚姻”,使項伯爲他所用。到鴻門後,他抓住項羽的心理,用甜言蜜語來哄騙項羽,說自己和項羽是“戮力而攻秦”的;又說自己“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以表明自己力量不如項羽,以滿足項羽“自高自大”的心理;接着又把項羽要“擊破”他的事,轉到“小人之言”上去。他既稱臣謝罪,又把欲王關中的野心否認得乾乾淨淨,從而得到了項羽的好感,於是在危機四伏的鴻門宴上躲過殺身之禍,趁機逃脫了。

五、佈置作業

板書設計

一、宴前 1、曹無傷告密,項羽大怒(范增說項羽)

2、(1)項伯告密,劉邦大驚(張良出主意)

(2)項伯許諾

項羽坐失良機

二、宴中 3、(1)劉邦謝罪,項羽說出內線

(2)范增舉玉,項羽默然不應

(3)項莊舞劍,項伯翼蔽沛公

4、範噲闖帳,項羽邀樊入宴

項羽再失良機(解除思想戒備,內部矛盾產生)

(項羽:主動——被動;劉邦:被動——主動)

三、宴後 5、劉邦逃歸漢營

6、項羽糊塗受禮 范增指桑罵槐

7、曹無傷被殺

項羽縱虎歸山

  第三課時

一、抽查學生的背誦情況

二、分析鑑賞

1、具體對比分析張良和范增、項伯和項莊的性格特點

張良和范增都是眼光銳利的謀臣,但性格也有差別。張良深知劉邦肺腑,提出見解,能夠剖析利害,啓發劉邦醒悟而予以採納。范增急躁易怒,不能針對項羽心理狀態爲之出謀劃策,因而即使有正確的主張,也難以實現。一旦計謀不成,徒作憤激譏誚之言,不但於事無補,反而觸犯了項羽的忌諱。樊噲粗獷而又機智,宴會上的一番慷慨陳辭,似乎義正辭嚴,實際上是隱瞞真相,巧言善辯。表面上聲色俱厲,嚴加指責,暗中卻把項羽擡舉到了至尊的高位,迎合了項羽驕橫自大的心理,所以能爲項羽所賞識,從而緩和了劍拔弩張的緊張氣氛。又如項伯、項莊,都是項羽的部將,一個徇私情泄露機密,保護劉邦,反以爲是在成全項羽有度量的美名;一個執行任務時,遇到干擾就放棄鬥爭,毫不覺察問題的嚴重性。

2、具體分析樊噲的性格特點。

忠誠。知道今日之事甚急,立即表示“此迫矣!臣請入,與之同命”。勇武。“噲即帶劍擁盾入軍門。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內。樊噲側其盾以撞,衛士仆地。噲遂入,披帷西向立,目真目視項王,頭髮上指,目眥盡裂。”一個威風凜凜的武士。難怪項王都得“按劍而跽”,驚呼:“壯士!”大斗飲酒,大塊吃肉,粗獷,真乃英雄本色。能言善辯,慷慨陳詞,痛責項王,說來頭頭是道。有勇有智。罵得項羽,“未有以應”,只好賜坐。

三、拓展探究

分組討論:本文人物描寫生動形象的原因是什麼?

(學生討論,代表發言,或教師作結)

明確:

(1)作者善於把人物放在尖銳的矛盾衝突中,通過個性化的語言、動作來表現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性格。例如對樊噲的刻畫,他在危急關頭,不顧衛士阻攔,闖入中軍帳,表現了極大的勇氣。但入帳後的種種行爲都是有理有節的。“披帷西向立,瞋目視項王”,以引起項羽注意;項羽賜酒,他先拜謝,然後站着喝下,隨後連生彘肩也吃了;他藉機譏諷項羽,卻又替劉邦求賞,暗寓尊崇項王之意,很投項羽居功自傲的脾氣。在極緊張的矛盾衝突中刻畫了樊噲勇猛、豪爽、粗中有細的性格。

(2)善於運用對比的手法,使人物的性格特點更加鮮明、突出。例如項羽在優勢下恃勇驕橫,毫無遠慮;劉邦則在劣勢下能忍辱負重,善於保存自己。項羽剛愎自用,粗疏麻痹,拙於應變;劉邦則善於採納意見,心眼很多,能隨機應變。項羽任人惟親,致使謀臣不能施其謀,將士不能效其力;劉邦則知人善任,謀臣能從容定計,將士能見危受命。項羽養奸貽患,又自絕敵營內應;劉邦則有奸必肅,又能爭取敵營的人爲自己效勞。這樣的對比、映襯,使人物性格更加鮮明,並揭示了劉勝、項敗的必然趨勢。

四、課堂小結

作者善於把人物放在尖銳的矛盾衝突中,通過個性化的人物語言、動作來表現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性格,語言精練生動,寥寥數語就能突出地刻畫人物個性,我們應認真學習。

五、作業設計

我心目中的項羽(角度自選,字數300字左右)。

板書設計

性格對比:

[主要人物]

項羽:直率,自大輕敵,剛愎自用,不善用人

劉邦:謹慎,慮事周密,虛心下問,多謀機詐

[次要人物]

范增:老練而兇狠 張良:圓滑而多智

項伯:忠厚而老實 項莊:粗直而笨拙

樊噲:魯莽而能言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7

教學目的

一、積累一定量的文言實詞、虛詞。瞭解一些常見的文言句式。

二、體會作品開合自如的章法和說理的手法;指導學生有意模仿,進行寫作。

三、指導學生學習文中對事物的分析方法,觀察思考問題。

教學安排

本課擬用三課時講授:

第一課時,疏通文意;

第二課時,分析作品;

第三課時,指導背誦,加強學生對作品的理解,完成課後練習。

教學設想

基於學生對這段歷史有所瞭解,理解課文的難度較先秦散文小,打算採用以朗讀帶動文意疏通,以背誦帶動對作品鑑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大概聽說過弱肉強食這一成語吧,在自然界這似乎是一條法則,但在人類社會,這條法則常常會被打破。在兩千多年前,秦朝國力還是那樣的不可一世,一場農民戰爭就打破了開國者千秋萬代的夢想,這一切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西漢的政治家、文學家賈誼爲我們闡述了他的看法,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篇《過秦論》。過秦就是指出秦的過錯,那秦之過是什麼呢?

二、作者簡介

賈誼,西漢政治家、文學家。他的散文有戰國縱橫家的風格,他的賦作趨向散文化,所以有開漢賦之先聲者之稱。作品有《過秦論》、《鵬鳥賦》、《吊屈原賦》等。

三、朗讀課文,疏通文意

1.教師範讀課文,提示學生注意朗讀節奏,依據朗讀節奏推知意羣,進而理解詞句意義。

2.學生自讀課文。逐段讓學生提出自己難以理解的詞句,教師點撥學生猜度詞義,並將重點詞語形成板書。

3.學生已能初步理解作品文字意義基礎上朗讀課文,通過糾正學生朗讀節奏的錯誤,指導學生正確理解作品內容,檢查學生對詞、句的理解、掌握。

4.指導學生在筆記上總結重點實詞、虛詞、通假字、詞類活用現象、重點文言句式。

第二課時

一、導語設計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可以把握本文的大意,現在我們一起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分析作品謀篇佈局的特點。

二、分析文章構思精巧

提問:文章題目爲過秦論,在文章中真正指責秦之過的文字有多少?作者爲什麼這樣安排作品內容?

明確:只有全文最後一句。

(第二問學生不易答出,可引導學生思考下列問題:

提問:作者在文中設計幾組實力對比?對比的結果是什麼?

明確:秦國與九國實力比較,陳涉與九國賢士、謀臣比較。秦國實力不比九國聯合起來的實力大,但秦統一了中國,陳涉的實力不能與九國君臣相提並論。

提問:請同學們回憶我們在學習現代文閱讀時講到的理清思路的方法,理清本文的思路。思考作者結構安排的獨具匠心之處。

明確:秦的逐步強大秦統一中國爲鞏固政權在政治、軍事、思想文化方面採取的措施

陳涉起義對陳涉實力的分析分析秦滅亡的原因。

秦王朝的實力>秦國的實力>九國中任何一國的實力>陳涉的實力,但陳涉不畏秦王朝的強大,反抗強秦,導致秦的滅亡,可見強權不能達到長治久安的目的。)

文章第一段敘秦之興,第二段敘秦之亡,這兩段的史料敘述佔了絕大部分篇幅,作者卻絲毫沒有議論。但事實勝於雄辯,經過這兩段生動的記述,讀者對秦的盛世轉瞬即逝景況已深深印在腦中,對秦滅亡的原因不是外部因素引起,而是內因導致已有認識,只是還未明確,此時作者將論點擺出,自然令讀者信服。所以金聖嘆說:秦過只是末句仁義不施之語,便斷盡此通篇文字。這足見文章構思精巧。

三、指導學生朗誦課文,體會課文的'主題思想

主要側重在對感情、聲調、課文整體節奏方面的朗讀指導。

四、指導學生體會文章開合自如的章法和說理的手法

可提兩個提示性問題引導學生討論:

1.本文是一篇論說文,但記敘多於議論,這樣安排內容是否得當,理由是什麼?

2.作者在寫作本文時,應用了哪些寫作技巧,值得我們借鑑?

(提示:寫作手法的選用,如誇張、渲染、襯托、對照等手法的巧妙運用,駢、散句的運用,結構安排方面的特點。)

第三課時

一、結合課後練習第二題,指導背誦

指導學生在把握全篇的基礎上,瞭解後三段段與段間的關係,進而理清這三段的寫作思路,方便背誦。

注意語言特點、句式特點,準確背誦。

二、介紹《阿房宮賦》,比較閱讀,加強學生對本文的理解

比較閱讀的目的在於品味兩文在辭采上的不同,更好地體會西漢散文的特點。

三、總結本課的知識點,完成課後練習

附:板書設計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8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初步瞭解《紅樓夢》和曹雪芹。

【過程與方法】通過分析人物的語言、動作及心理,概括林黛玉的人物形象,掌握刻畫這些人物所運用的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和心理描寫等主要手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準確解讀古典小說的人物個性,培養文學審美能力及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清文章情節結構,解讀林黛玉人物性格。

教學難點:掌握刻畫這些人物所運用的肖像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和細節描寫等主要手法。

三、教學方法

多媒體教學法(看視頻、聽音頻);朗誦法(集體朗誦、指定學生朗誦);討論法;教師導讀法;品讀法。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看大屏幕,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段視頻,大家仔細觀看視頻中的故事情節發展,視頻放完了,大家知道這是哪部電視劇嗎?沒錯就是《紅樓夢》。那林黛玉進賈府看到的是怎樣的豪門家族呢?今天我們就隨着這個美麗的女子走進賈府,走進《紅樓夢》,進而走進林妹妹的內心。

現在開始我們的新課《林黛玉進賈府》。(板書標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詩歌情感基調

①同學分享課前收集資料,介紹曹雪芹及其作品《紅樓夢》。

明確:

作者:曹雪芹(約1715年5月28日—約1763年2月12日),名沾,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的作者,出生於江寧(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內務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寧織造曹寅之孫,曹顒之子(也有說曹頫之子)。

關於《紅樓夢》:《紅樓夢》是我國18世紀中期出現的一部古典小說。它高度的藝術性,在我國及世界文學發展史上佔重要地位。《紅樓夢》原名《石頭記》《情僧錄》《風月寶鑑》是我國古代小說中最傑出的現實主義作品。它以賈史王薛的興衰爲背景,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爲主線,真實而藝術地反映了我國封建社會走向衰亡的歷史趨勢。

《紅樓夢》版本可分爲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兩大系統。前80回是曹雪芹所著,後40回爲高鶚續寫。曹雪芹寫作《紅樓夢》的具體年月已無從知曉,我們只能根據第一回中知道他“於悼紅軒中批閱十載,增刪五次”。

②初識林黛玉

暱稱:林妹妹

字:顰顰(寶玉送之)

名號:瀟湘妃子

愛好:吟詩作賦

最喜歡讀的書:《西廂記》

家世:父親林如海,爲揚州巡鹽御史;母親賈敏,是賈母的女兒,賈政的妹妹,於黛玉十歲左右去世。

生平:從小聰明清秀,與詩書爲伴。後因父母雙亡,便常住賈府,雖爲寄人籬下的孤兒,但生性孤傲,天真率直,是封建思想的叛逆。她蔑視功名利祿,與寶玉相知相愛。但這一愛情最終被扼殺,黛玉淚盡而死,苦絳珠魂歸離恨天。

身世(木石前緣):前世的黛玉是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的一株絳珠仙草,寶玉是赤霞宮的神瑛侍者,每天給絳珠草灌溉,絳珠草修成人形以後,爲了償報灌溉之情,所以隨之到凡塵,上演這悲金悼玉的故事。

③初讀課文,結合文章標題,概括本文主要內容。

明確:林黛玉因何進賈府?原來賈母有兩個兒子賈赦、賈政,一個女兒賈敏。賈敏嫁林如海,只有一個獨生女便是林黛玉。林黛玉母親因病去世,外祖母念及黛玉年幼無人照顧便派人把黛玉接進賈府。

(三)品析語句,合作交流。

1.上節課我讓同學們課後預習了這篇小說,現在大家在課上默讀一遍課文並以語文小組爲單位相互討論。討論得出本文的情節由七部分組成,每一部分的內容概括如下:

第一部分(1):林黛玉初進賈府

第二部分(2~4):拜見賈母、邢王夫人、迎探惜三姐妹

第三部分(5~6):初見鳳姐

第四部分(7~11):拜見兩位舅舅,介紹寶玉

第五部分(12):陪賈母進晚餐

第六部分(13~14)寶黛初會

第七部分(15~16)安排起居

通過梳理文章結構,我們知道林黛玉進賈府的行蹤線索,以及所見到的人物:她先到賈母院,見到了三春、大舅母、二舅母,然後去賈赦院,但沒見着,又去賈政院,也沒得見,最後回到賈母院,見到了一生中的知己——寶玉。

2.大家默讀課文,分析文章從哪幾個方面描寫林黛玉?

(1)從課文中找出描寫黛玉外貌的句子,分析黛玉人物形象。

①衆人見黛玉年貌雖小,舉止言談不俗,身體面龐雖怯弱不勝,卻有一段自然的風流態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

小結:衆人眼裏的林黛玉:衆人是從親友和長輩的角度關心黛玉的身體,注意到她身體孤弱、多病。

②天下真有這樣標緻的人物,我今兒纔算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頭心頭一時不忘。只可憐我這妹妹這樣命苦,怎麼姑媽偏就去世了!

小結:王熙鳳眼中的林黛玉:王熙鳳從討好賈母的角度出發,看到了她容貌標緻,氣派不凡。鳳姐是見過世面的`,見多識廣。這段話出自鳳口,點明瞭黛玉的風流態度和言談舉止的不俗。

③廝見畢歸坐,細看形容,與衆各別: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小結:賈寶玉心中的林黛玉:借寶玉之眼濃墨重彩描寫黛玉,五個對偶句抓住了黛玉弱不禁風,多愁善感、楚楚可人的性格特點,工筆細描,表現無與倫比的姿容、神韻和風采,繪出風流俊逸病美人圖。

(脂硯齋評點:黛玉之舉止容貌,亦是寶玉眼中看,心中評。若不是寶玉,斷不能終知黛玉是何等品貌。)

(2)從課文中找出黛玉的行爲、細節描寫的句子,分析黛玉的性格特點。

①賈母一見黛玉,疼愛得不得了,“一把摟入懷中大哭”,並不計較禮節,課時待衆人慢慢解勸住了,黛玉還是補行了拜見的禮節。見了迎春姐妹三個,也“忙起身迎上來見禮”。

②聽到後院有笑聲,聽到“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黛玉心裏覺得那人“放誕無禮”只是不說,見了面還是“連忙起身接見”,稱呼上也非常小心。外祖母說:“你只叫他‘鳳辣子’就是了。”她知道外祖母可以開玩笑,自己隨便不得,待明白過來,“忙陪笑見禮,以‘嫂’呼之”。

③連一個位子,黛玉也處處小心,無論在王夫人處,還是在賈母后院吃飯,黛玉都十分退讓。

④黛玉見了這裏許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隨的,少不得一一改過來,飯後漱口,跟着漱口,吃茶,跟着吃茶。

小結:因母親早亡,又無兄弟姐妹扶持,儘管外祖母口口聲聲“心肝兒肉”地疼她,林黛玉卻總有寄人籬下的感覺,所以待人處世總謹慎多慮,禮節周到。從人物的行動和細節,也表明其教養非一般,聰明識禮。

(3)從課文中找出黛玉的語言描寫的句子,分析黛玉的性格特點。

①黛玉回答賈母:“只剛唸了《四書》。”黛玉又問姊妹們讀何書。賈母道:“讀的是什麼書,不過是認得兩個字,不是睜眼的瞎子罷了!”

當寶玉問她可曾讀書時,黛玉只說:“不曾讀,只上了一年學,些須認得幾個字。”

②賈赦沒出來見面,只是讓人回話,因爲回的是大舅舅的話,黛玉忙站起來,一一聽了,恭肅如此。大舅母苦留她吃飯,黛玉笑着推辭“舅母愛惜賜飯,原不應辭,只是還要過去拜見二舅舅,恐領了賜去不恭,異日再領,未爲不可。望舅母容諒。”

小結:從黛玉剛開始回賈母“只念了《四書》”,後覺得不妥,會寶玉“不曾讀,只上了一年學,些須認得幾個字。”第②句笑着推辭大舅母的賜飯,可以看出她步步留心,時時在意。

3.“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是林黛玉進賈府的生活信條,小說中是怎樣表現的?她爲什麼這樣要求自己呢?

【要求】分組活動。找出黛玉進賈府後語言動作的描寫,並討論分析。

①大舅母留她吃飯時;

②在王夫人那裏擇座;

③在賈母房裏吃飯的時候;

④對讀書的回答;

⑤初見賈母的時候;

⑥當賈母介紹王熙鳳的時候;

體弱多病,美麗多情的林黛玉是在母親去世後投奔外婆家的,雖然賈母十分疼愛,她卻總有寄人籬下之感,所以,進賈府後始終是“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恥笑了去”,細心機敏、自尊自卑是她的性格特點。

(四)拓展延伸

小說中對王熙鳳、賈寶玉的服飾極盡筆墨甚至丫鬟們也有簡單的服飾介紹,同學們找找文中是怎樣描寫黛玉的服飾的?那是不是曹先生忘記寫黛玉的服飾了?

明確:作者用這種方式更顯她的素雅,純美,無需用外在的服飾來修飾,已經很完美了。

(五)小結作業

小結: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回顧本節課所學的知識,結束課堂。

作業:林妹妹不僅僅美在外表,美在氣質,其實她還是一個才女。大家課後蒐集林黛玉的詩詞,這些詩句都很契合她的實際,細細品讀,進一步瞭解林黛玉的性格特點及其悲劇命運,下節課我們就“我看林黛玉”這個話題再來討論。

五、板書設計

六、教學反思

本文是一篇古典小說,因而重心在情節發展,人物分析上。本堂課的教學,抓住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從作者的動作、語言、細節描寫等描寫手法,讓學生了解林黛玉的形象。課堂充分地利用各種教學資源,讓學生充分參與進來,儘可能地營造課堂氣氛。本節課實現了三維目標,達到了師生共建課堂的效果。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9

一、設計思路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高一下學期第一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單元名爲“珍愛生命”。這是一個散文單元,重在文本研習,所選五篇文章也都歸於“生命”這一主題。單元說明寫道:“生命,對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熱愛生活,善待生靈,敬畏生命,將愛的火炬照徹整個生命的流程,把個體有限的生命融入到豐富的世界中去,人生才更有價值,生活才更加精彩!”結合整個單元的教學目標,這篇課文可承擔的教學任務是發展獨立閱讀的能力,充分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有自己的思考,這在文後習題中也能得到證實。第一題檢測的是對課文內容的整體把握,第二、三題則要求的是對本文傳達思想的理解和自己的分析判斷。

以學生自主研讀爲主,教師可輔以啓發式引導,並在疑難處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最後依據學生對特定段落的誦讀水平評判學生是否從課文平實質樸的語言中體味出作者真摯崇高的情感。

二、教學目標

1.能整體把握文章結構,描繪出海倫·凱勒假想重見光明的三天時間裏的行動軌跡。

2.通過自主研讀解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在問題解答後,能簡練、準確地說出作者對於生命的情感態度。

3.結合自身的生活體驗,談談作者的經歷對自己有什麼啓發和觸動。

三、教學步驟

1.導入新課——假設虛擬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教師組織學生進行5-10分鐘的“矇眼貼鼻子”遊戲。拿出準備好的手絹,四人一組,每組一條手絹。一人蒙上眼睛,一人站在這位同學的對面,相隔一個課桌的距離。矇眼睛的同學需要走過去並把紙條貼到站着那位同學的鼻子上。另外兩人負責保護矇眼睛的同學不磕着碰着地受傷。然後四人輪流。

同學們,剛纔我們做的這個小遊戲,眼睛看不見是不是感覺很難受很不方便?我們只是在短短几分鐘內失去了視力,就那麼難以忍受,可以想象一下,盲人的世界會是怎樣的?如果,你也面臨着失明,三天之後就會像剛纔蒙上手絹那樣什麼也看不見了,這僅剩的三天時間,你會怎麼度過?請學生將他們的答案分成三個時間段寫在紙上,並請四位同學寫在黑板上。

教師適當歸納總結,引入課文“一位生活在20世紀美國的女性也曾爲自己假想出了三天時間去體會光明,三天之後,即是永恆的黑暗。不過她並非是擁有光明後再失去,而是從未擁有過。先讓我們來認識一下這位被美國《時代週刊》評選爲20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的女作家。”(多媒體介紹海倫·凱勒和寫作背景)

那麼她是如何安排這寶貴的三天的呢?請同學們打開課本,一起來看看海倫·凱勒的三天光明。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把握文章脈絡

(1)獨立閱讀課文,運用速讀方法瀏覽,標註段落,將文章劃分爲三個部分,抓住文章線索,領略課文大意。

(2)找到並畫出作者在三天時間裏分別安排要見的人和要去的地方,可將頗有感觸的句子標記下來,加幾句旁批。

(3)歸納整理這三天的行程,填入下表,並思考爲何做出這樣的安排(精神內涵一列學生不用填寫):

時間活動精神內涵第一天白天看望老師,約見朋友,森林散步,看落日對周圍熟悉的人和事物懷有極其真摯的友愛,對大自然的喜愛和眷戀。

(愛)夜晚回憶這一天第二天白天看日出,參觀自然歷史博物館,參觀藝術博物館關注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

(關注)夜晚欣賞戲劇第三天白天迎接黎明,遊覽紐約城,看日常世界博愛精神,與外部世界交流的強烈願望

(交流)夜晚看一場戲

3.研讀課文——精讀理解,結合生活經驗深入體會

(1)小組交流討論上述路線安排的因由,教師引導分析這樣的安排表現了作者怎樣的內心世界,填入表格中。

(2)認真誦讀文中細節描寫的語句,結合自身的生活體驗,說說作者爲什麼發出“善用你的'眼睛”、“充分利用每一個感官”的呼籲?

(3)比較自己與作者在對三天時間安排上的異同,就相同處說說自己的出發點是否與作者相似,就不同處說說爲什麼要做出這樣的安排。

(4)文中多次出現“有視覺的人”“看得見的人”這樣的代稱,找到它們並標示出來,聯繫上下文語境,說出你是如何理解作者在其中所要傳達的情感的。而作爲一個“有視覺的人”,你是否在其中得到了某種觸動?

(5)結合文本內容,談談對“如果我們像明天就會死去那樣去生活,纔是最好的規則。”這句話的理解。

(6)歸納總結作者對於生命的情感態度。

4.品讀課文——朗讀體味,感悟平實語言中蘊含的深刻

(1)朗讀課文,體味作者在平實質樸的語言下洋溢着的對生活、人生和人類的真誠而崇高的情感。可以小組爲單位,用讀給小組成員聽的方式呈現你對作者情感的理解。

(2)以寫讀後感的形式,談談作者從其盲人的獨特角度,表達出的對生活的深切關愛和對部分人漠然態度的善意規勸,給你帶來了怎樣的啓發和觸動,這些啓發和觸動又會給你的日常生活帶去什麼樣的影響?

四、遷移訓練

自讀本單元選修課文《鳥啼》,從整體上把握文本內容,理清思路,概括要點,說說作者是如何圍繞着鳥的屍體和鳥啼來書寫對於生命與死亡的思考,你又是如何理解文本所表達的思想和情感的。反覆誦讀勞倫斯對鳥啼的描寫,結合課文《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海倫·凱勒寫穿行樹林時的發現,觀察自己熟悉的動物、植物,看看是否有新的認識和體會,用一段話記下自己的觀察和感受。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10

一、教學目的:

1、瞭解本文在矛盾衝突中表現人物性格的寫法。掌握一些文言詞的詞義。

2、正確認識荊軻刺秦王的行動。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本文對人物性格的刻畫。

2、難點:學習評述荊軻這一歷史人物。

三、教學時數:

三課時

四、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導語:

我們學過《戰國策》中的《觸龍說趙太后》、《唐雎不辱使命》、《鄒忌諷

齊王納諫》。

《戰國策》是漢代劉向編訂的.,共33篇,分東周、西周、秦、齊、楚、趙、

魏、韓、宋、衛、中山十二策。它記載了戰國時期各國政治、軍事、外交方面的

一些活動,記錄了各國謀臣的策略和言論。它語言流暢,寫人記事真切、生動。

讀這本書真是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它具有宏肆激越的風格,鋪陳偉麗,叱吒雄

豪,藝術上有很高成就,對後代文人的影響不小。

背景簡介:

《荊軻刺秦王》的故事發生在戰國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統一中國之前的六年。當時,秦於公元前230年滅韓,又於公元前228年破趙(滅趙是公元前222年),秦統一六國的大勢已定。地處趙國東北方的燕國是一個弱小的國家。當初,燕王爲了結好於秦國,曾將太子丹交給秦國作人質。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於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國。爲抵抗強秦的大舉進攻,同時也爲報“見陵”之par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諸侯之地”;或者刺殺秦王贏政,使秦“內有大亂”,“君臣相疑”,然後聯合諸侯共同破秦。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荊軻刺秦王失敗之後,秦大舉攻燕,於公元前226年破燕,公元前222年滅燕。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11

一、教學目標與核心素養

1.指導學生通過朗讀積累“陰、陽、乘、燭、以、及”等虛詞的意義和用法,並疏通文意。

2.指導學生通過反覆閱讀欣賞精彩的寫景片段。

3.體會本文簡明生動的語言風格。

二、教學重難點積累相應實詞、虛詞。

三、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中國版圖上自古有五座大山最爲有名,被稱爲“五嶽”,它們分別是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而其中的泰山又被譽爲“五嶽”之尊。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清代桐城派奠基人之一姚鼐的《登泰山記》,領悟泰山的高峻雄偉。

2、寫作背景

乾隆三十九年(1774),姚鼐四十二歲,以養親爲名,告歸故里,途經泰安,與摯友泰安知府朱孝純(字子潁)同上泰山,登日觀峯之後,寫下了這篇遊記。

3、作者介紹

姚鼐(1731—1815)字姬傳,一字夢谷,室名惜抱軒,也稱惜抱先生,清乾隆二十八年進士。曾任兵部主事、刑部郎中、記名御史等,參與編修《四庫全書》。辭官後,先後在江寧、揚州等地講學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軒詩文集》、《九經說》等書。他編選的《今體詩選》《古文辭類纂》,歷來負有盛譽。在創作方面,姚鼐師承劉大櫆,劉大櫆師承方苞,三人都是安徽桐城人,又都以古文辭著名,世稱桐城派(但後來的桐城派作家並不都是桐城人)。姚鼐治學以經爲主,兼及子、史、詩文,作品多爲書序、碑傳之類。他的文筆雅潔、嚴謹,自成一格。

4、層次結構

第一段:總寫泰山的地理形勢,點出泰山及其最高峯一—日觀峯。

第二段:記述登山經過,着力敘寫登山的艱難和到達山巔後所見的景象。

第三段:集中描寫泰山日出的動人景象。

第四段:介紹泰山的人文景觀。

第五段:介紹泰山的.自然景觀。

5、全文分析

1、如何理解“蒼山負雪,明燭天南”這句話?

這是作者初登山巔的感受。作者不說冰雪覆蓋着青山,卻說青山揹着雪,賦予靜態的青山以人的動態,用語新穎、傳神。進而說蒼山上的雪照亮了天南,形象生動地繪出了積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祖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這句話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有何作用?

“如畫”“若帶”使用比喻修辭。汶水、徂徠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畫,而山腰間停留着的雲霧好像飄帶一般。不僅把動態的物寫成靜態,使人感受到那種特有的寧靜氣息,而且設喻新奇,給人以美的享受。

3、“回視日觀以西峯,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這句話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有何作用?

“皆若僂”使用比喻修辭,寫出了西南諸峯的特點,更顯出日觀峯的雄峻,且賦予山蜂以人的感情,形象而生動。

4、既然作者是從第2段敘述開始登山,那麼文章第1段是否是多餘的?

文章開篇介紹“泰山之陽”“其陰”“古長城”“日觀峯”的位置由面——線——點爲下文描寫登山所見營造氛圍埋下伏筆;也正因爲泰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獨厚的人文自然景觀才吸引着四方遊客,吸引着作者頂風冒雪而來,作者對祖國河山的感情由此可見一斑。沒有此段後面的內容就顯得突兀而模糊。

6、寫作特點

1、章法嚴明,剪裁得當。

2、善於抓住景物特徵,巧妙進行烘托。

3、用筆簡潔,詞語精當。

4、句式多變,用此靈活傳神。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12

學生分析:一般特徵:高一學生處在十六七歲的花季年齡,對於愛情已有朦朧的感知,學習時會有相應的感受。入門能力:高中學生已具備一定的閱讀審美力,能從不同角度去理解一首情節跳躍、人物朦朧的詩歌;由於《詩經》年代久遠,閱讀上會有一定困難,幸好詩歌篇幅短小,藉助註釋應能掃除字詞障礙。學習風格:學生對於愛情的話題會有發表意見的熱情,所以本課的學習不宜教師講授,而用討論法來研究人物形象、瞭解詩歌特點。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設置問題情境,鼓勵學生從多角度思考、探索、交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主動學習的慾望;

2、欣賞純潔健康的愛情。

、知識與技能

1、掌握《詩經》的基本知識;

2、積累文言字詞;

3、理解詩歌的主旨,讀懂人物形象;

4、瞭解重章疊句的表達效果和詩歌敘事的.跳躍性。

二、過程與方法

1、朗讀感知課文;

2、合作探究,情感交流,理解文意,分析形象;

3、在探究中瞭解“詩無達詁”的詩歌特點。

教學重點:人物形象的把握和多角度理解詩歌;

教學難點:理解詩歌情節的跳躍性和從多角度去理解詩歌。

教學過程

一、介紹《詩經》;梳理文意。

1、介紹《詩經》。(略)

2、聽朗讀,糾正字詞讀音。

3、據課文註解梳理文意。

4、請學生整理字詞。

再朗讀課文,鞏固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二、分析人物性格:從哪些詩句可以看到人物的性格?

1、探討男主角的形象。學生討論交流。

(參考:“搔首踟躕”, 心急難耐,又無計可施,是個憨厚淳樸的小夥子。

“說懌女美”“匪女之爲美,美人之貽”,是個癡情的小夥子。)

2、探討女主角的形象。

(1)討論:爲什麼女主角“愛而不見”?這使你覺得這是位怎樣的女子?

(參考:或者是因爲害羞、矜持;或者是因爲女的先到了不好意思,故意躲起來製造男子先到的假象;或者是因爲調皮,製造一點情趣;或者是因爲善於體貼人心,先到了卻故意後出現,免得男子有“遲到”的內疚感……)究竟是害羞矜持還是調皮活潑?讓男主人公琢磨不透,也讓讀者琢磨不透,如霧裏看花,朦朧綽約,越發引人暇想。

(2)討論:女主人公究竟是位怎樣的女子?還有哪些詩句可以給我們一些思路?(貽我彤管、自牧歸荑:以物傳情,未聽其語已暗傳情,含蓄溫婉,聰慧可人。)

3、這是一段怎樣的愛情?

討論:(1)討論:女主人公有沒有出現過?

a、有。下文饋贈物品時出現。

b、沒有。下文饋贈物品只是男子的回憶。

以上兩種意見同學們同意哪種?說說你的理由。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13

一、教材分析

《燕歌行》是高中語文選修課本(人教版)《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上的作品,位於第三單元《因聲求氣、吟詠詩韻》中。

二、學生分析

學生在新高二階段,雖有一定的詩歌學習經驗,但對古代詩歌的鑑賞尚處模糊階段,課外遷移不夠,閱讀能力還有待加強。

三、教學目標

1.把握本詩所寫戰爭的四個階段

2.分析戰爭失敗的'原因、剖析作者的寫作意圖和情感

3.學會橫向比較邊塞詩.

四、教學手段

多媒體教學環境

五、教學流程(一課時)

導入:說起詩歌,人們就會想到唐代。唐代國力強盛,海納百川;唐詩也因此百花齊放,流派紛呈。其中,邊塞詩派氣質浪漫、一往無前,就連送別也別具一格。比如高適的《別董大》“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一掃送別的陰霾,帶來萬丈豪情。就是這樣一位大詩人,卻並沒有像李白、杜甫、王維等人一樣,被新舊唐書收錄到《文苑傳》裏,爲什麼在《文苑傳》中沒有高適呢?我們今天通過欣賞他的《燕歌行》,解答這個問題。

(一)初讀感知,走進文本

1.明確“燕歌行”體例特徵:是樂府古題,始於曹丕,主要寫思婦的閨怨之情。燕在河北省北部,“歌行”是一種詩體,句數及字數不定,格律比較自由,篇幅較長。我們學過哪些歌行體詩歌?琵琶行、長歌行、長恨歌等。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14

教學目的:

1、分析林黛玉的人物形象;

2、瞭解小說刻畫人物所運用的`外貌描寫、語言描寫等主要方法。

教學重點:

從分析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入手,瞭解人物的性格。

教學難點:

準確地把握黛玉的性格特點。

教具與器材: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檢查預習(課前佈置學生寫寫“你之黛玉”)

三、問題導入,分析文本中的人物形象——紅樓夢之黛玉。

1、黛玉之外貌與黛玉之美

找出文本中他人眼中的黛玉形象並作分析。

2、黛玉之性格

文本中“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恥笑了他去。”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請從課文中找出林黛玉的言行並作分析說明。

3、黛玉之命運(啓示和感悟)

四、拓展延伸

1、學生眼中的黛玉

2、網友眼中的黛玉

3、專家眼中的黛玉

五、課堂小結

老師眼中的黛玉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理解並掌握文章景物描寫的作用;

2.感悟作者珍愛生命、自我救贖的人生態度。

學情分析:

學習《我與地壇》學生需要從中理解母親對我的影響和激勵,地壇給我的生存啓發。高一的學生在認知上,對情感的理解、語言的運用和精確表達已經有了一定的學習基礎,能夠體會生命的涵義。

教學重點:

地壇和母親對我生命求索的啓示

教學難點:

作者對生命的感悟和對“生與死”的思索。教學方法: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教師點撥

教學過程:

一.預習環節:

1、識作者輪椅上的文壇硬漢史鐵生(1951—2010),當代作家。北京人,1969年赴陝西延安插隊,後因病轉回北京,後又患腎病並發展到尿毒症,2010年突發腦溢血逝世。自稱“職業是生病,業餘在寫作”。他是一位對生命特別有感悟的作家,他的創作比較突出地表現出對殘疾人命運的關注。有的作品反映了他對社會與人生的某些帶有哲理性的思考,語言優美,具有很強的表現力。代表作有《我與地壇》《務虛筆記》《我的遙遠的清平灣》《插隊的故事》《夏天的玫瑰》《合歡樹》等。其中《我與地壇》《務虛筆記》曾入選“九十年代十大經典作品”。(對強者而言,磨難也能成爲禮物)

2、知背景作者在那金子般的21歲時忽然失去了雙腿,我們能充分理解他的極端痛苦的內心:“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麼都找不到了......我便一天到晚耗在這園子裏。”地壇的樹蔭和夕陽籠罩着史鐵生絕望的身影,他在這裏一連幾小時專心致志地靜想苦思,想關於死的事,想了好幾年。在地壇古老而又充滿生機的境界中,作者獲得了對生命的一些新的理解,從而走出了殘疾自傷的陰影。(實際上,他比所有擁有雙腿的人,都要更加健全,也更加崇高。)

3、補充材料

①地壇地壇公園又稱方澤壇,是古都北京五壇中的第二大壇。地壇公園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安定門外大街,佔地37.4公頃。公園始建於明代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是明清兩朝帝王祭祀“皇地祇神”的場所,也是中國現存的最大的祭地之壇。地壇公園有方澤壇、皇祇室、牌樓、齋宮等著名旅遊景點。1984年被評爲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百度百科)(很多人說:到北京可以不去長城,不去十三陵,但一定要去看一看地壇。)

②史鐵生解釋他的名字“心血傾注過的地方不容丟棄,我常常覺得這是我的名字的昭示,讓歷史鐵一樣地生着,以便不斷的去看它,不是不斷的去看這些文字,而是藉助這些躊躇的腳印不斷看那一向都在寫作着的靈魂,看這靈魂的可能與大向”。

③史鐵生名言※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要麼在惡夢中醒來,要麼在美夢中睡去。

※當白晝的一切明智與迷障都消散了以後,黑夜要你用另一種眼睛看這個世界。※不應該因爲現實的不滿意,就遷怒於那亙古的夢想,說它本來沒有。※對於心靈來說,人奮鬥一輩子,如果最終能掙得個終日快樂,就已經實現了生命最大的價值。

※太陽,它每時每刻都是夕陽也都是旭日。當它熄滅着走下山去收盡蒼涼殘照之際,正是它在另一面燃燒着爬上山巔佈散烈烈朝暉之時。

四、基礎知識梳理

1.記字音坍圮()熨帖()宿命()蟬蛻()窸福ǎ┴ü挪槐?()雋永()倔強()嘈雜()假期()玉砌雕欄()獨處()捋着()焦灼()荒蕪()剝蝕()

2.識字形tuí牆()kè守()教huì()cù然()

3.積成語.

亙古不變意思是從古到今,沒有變化。

堅忍不拔形容信念堅定,意志頑強,不可動搖。歷盡滄桑歷,經歷;滄桑:滄海桑田,指變化很大。形容飽經憂患,經歷了許多變故。聲名狼藉形容人的名聲壞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狼藉(jí):亂七八糟。失魂落魄形容極度驚慌、心神不寧的樣子。

身臨其境親自到了那個環境。臨:到、來。

二.課堂研讀教材:

學習活動一:讀文本,探究地壇給予“我”的人生啓示(學生讀文,交流,分享)

1.文章標題是《我與地壇》,那麼在作者筆下,地壇具有怎樣的特點?

2.“我”是怎樣的一個人?

3.“我”與地壇有哪些相似之處?

4.地壇給了“我”怎樣的人生啓示?(重點品味景物描寫)第一處景物描寫“剝蝕”“淡褪”“坍圮”“散落”這幾個動詞中暗含了對比,400多年前的地壇和400多年後的地壇對比,20歲之前的“我”和20歲之後的“我”對比。不用常規句式(如“古殿檐頭浮誇的琉璃剝蝕了”)表達,卻把這些動詞提前,與“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句子結構一致。突出了園子的“荒蕪”和“我”的殘廢。地壇荒蕪冷落被人遺棄,“我”雙腿殘廢被社會拋棄,二者有着相同的命運,有着“宿命”的味道,這是“緣分”。地壇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滅了身上的浮華與光芒,讓生命顯露出本真的模樣,也讓“我”看到了人生的真相。第二處景物描寫抓住:蜂兒、螞蟻、瓢蟲自得其樂蟬蛻、露水、草木各顯其美——“園子荒蕪但並不衰敗”園子裏處處、時時都洋溢着生命的律動,那些卑微、弱小卻生活得精彩的生命向史鐵生昭示着:活着是一種權利,生命對每一個人來說都只有一次,對於這僅有的一次,我們應該好好把握。“園子荒蕪單並不衰敗”這一句對園子的概括實則包含了他對生命的理解:人雖殘廢卻不應該頹廢。應該說作者此時聽到了生命的召喚,有了生活的希望和勇氣。這是值得慶幸的事,只是這一信念的獲得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園中的那些小生命可以告訴我們作者歷經了怎樣的苦痛與掙扎。“猛然間想透了什麼”的`螞蟻,應該是作者在某一瞬間悟出了什麼吧,“寂寞如一間空屋”的蟬蛻,也許是覺得自己和這蟬蛻一樣空空如也!也許是新生的獲得也必須像蟬一樣歷經蛻殼的煎熬吧!那“轟然墜地摔開萬道金光”的露水,小小的一滴露水竟能摔開萬道金光,人該如何?也許是即使馬上面臨死亡也應該精彩地度過,而不是消極等死。還有那些草木,它們“竟相生長”“窸窸父片刻不停”,野草不是一歲一枯榮嗎?可是到了它該展示旺盛的生命力的季節,它便盡情地發出那些動人的聲響。總而言之,從這些景物之中,我們看到作者時而對生感到困惑,時而彷彿想透了些什麼,時而可能面對雙腿自哀自憐,但最終還是從園中不論大小都活得自由自在的生命中看到:活着是每一種生物的權利,而且要活得精彩。

3、第三處景物描寫(齊讀六個“譬如”領起的句子)討論這一段景物描寫的含義。明確:落日將地上的坎坷映照得燦爛一羣雨燕把天地都叫喊得蒼涼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腳印總讓人猜想蒼黑的古柏鎮靜地站在那兒暴雨激起草木和泥土的灼烈而清純的氣味落葉或飄搖歌舞或坦然安臥滿園中播散着的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像石門落日那樣活着,即使即將下沉也要將地上的每一個坎坷照得燦爛,生命的最後光輝依然絢爛奪目;像雨燕那樣活着,勇敢迎擊風雨的挑戰;像孩子們那樣快樂地活着,在冬雪覆蓋看不到一點生機的時刻,用腳印來講述生命的觸角正在不斷延伸;像巷中的古柏一樣活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寵辱偕忘,坦蕩自如。地壇的形體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可它那種醇厚沉重、超然博大的歷史滄桑感和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識,是誰也不能改變的。它形體可變,可活力永存,它象一位智者,不動聲色地啓示作者從頹廢中振作起來。

小結一景物描寫要注意的兩點

1.抓住景物特點

2.關注景物暗示

學習活動二:文章標題是“我與地壇”,第二部分卻寫了母親,讀文思考:1.母親是一個怎樣的人?

2.在我殘疾後,母親爲我做了哪些事?

3.“我”從母親身上收穫了怎樣的人生啓示?(重點品味)抓關鍵句:“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這句話形象地表現了母親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母親與地壇融爲一體,一起融入了我的生命。閱盡滄桑的地壇以寬闊的胸懷靜靜地接納包容了曾經痛不欲生的我。歷盡苦難的母親以聰慧堅忍的關愛默默地理解容忍着茫然失措的我。地壇像一個悲天憫人的智者,盪滌着我的靈魂;母親是一個聰慧而堅忍的女子,指引着我的人生。沒有地壇我不知道該不該活下去,什麼是生命的意義;沒有母親我不知道該怎樣活下去,如何實現生命的意義。至此,完成了作者對生命的解讀,對母愛的詮釋。“我”與地壇,“我”與母親,地壇與母親,融爲一體。

小結二敘事抒情、說理

1.關注人物言行、心理

2.抓住細節三、總結全文(解惑提高)(一)梳理景物描寫的作用:

1.襯托作者的心境;

2.爲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個特定的“情緒”背景,在那樣一個安謐、沉靜、荒蕪的背景上,最容易展開對生命的思考;

3.景物描寫本身,實際上也是對生命對世界的解讀(二)感受作者啓示,領悟人生哲理一座經歷了400多年風雨的古老而又神聖的地壇,一位僅走過49個年頭的苦難而又偉大的母親,一個雙腿截癱用15年時間思索生死的史鐵生,一篇傾注真情影響了無數人的《我與地壇》,告訴我們:人生之路多坎坷,可苦難不是逃避生命的藉口,而是一種靈魂的磨鍊。

四.評測練習

(任務羣閱讀與實踐)閱讀下面三則材料,完成後面的問題。材料一①2010年12月31日凌晨,著名作家史鐵生因突發腦溢血搶救無效去世。消息傳來時,新一輪的冷空氣正席捲神州大地,瑟瑟寒風中,大片的雪花正在漫天飄飛,路旁的松樹、冬青的枝葉也低垂着。②史先生是我最敬重的作家之一。讀他的第一篇文章是《我與地壇》,這篇散文我讀得很慢很認真,前後讀過三遍,這篇文章裏,史先生用平實的文字平靜而低調地敘述自己的心路歷程,他從自身出發,對存在的信念與生命的意義進行了深刻的剖析與思考,文中的母子情深令人動容。在文章裏,他坦承當初的頹廢與迷茫,“兩條腿殘廢後的最初幾年,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麼都找不到了,我就搖了輪椅總是到地壇那兒去,僅爲着那兒是可以逃避一個世界的另一個世界。”他平靜地回顧當初的心理掙扎,“我一連幾小時專心致志地想關於死的事,也以同樣的耐心和方式想過我爲什麼要出生。......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便決定活下去試試。爲什麼要活下去試試呢?好像僅僅是因爲不甘心,機會難得,不試白不試,腿反正是完了,一切彷彿都要完了,但死神很守信用,試一試不會額外再有什麼損失。說不定倒有額外的好處呢,是不是?”他這樣闡述自己最初的寫作動機,“爲了讓那個躲在園子深處坐輪椅的人,有朝一日在別人眼裏稍微有點光彩,在衆人眼裏也能有個位置,哪怕那時再去死呢也就多少說得過去了。”他的寫作狀態近乎癡迷,“中了魔了,整天都在想哪一件事可以寫,哪一個人可以讓你寫成小說......中了魔了,那時我完全是爲了寫作活着。”像一位鄰家大哥把真實的心跡娓娓道來,把真切的心靈感悟與千萬讀者分享。《我與地壇》帶給我們對生命的思考與生命價值的觸動,是親切而深刻真實的。(節選自《難忘生命裏的那一縷馨香》)

材料二

①曾幾何時,我們的這個時代是那麼的喧囂,曾幾何時,我們的作家是那麼的浮躁,但史鐵生的《我與地壇》卻絕然不同,他以他的方式給這個塵世帶來一縷縷的芳香,讓我們沉醉其間,又像是帶來一顆仙果讓我們品嚐,口齒存香間,體悟到生命的尊嚴和壯美。《我與地壇》,在解讀着生與死的莊嚴話題;《我與地壇》,又在咀嚼、品味、詮釋、超越着苦難。

②不同於一般以寫作爲生、爲稻樑謀的作家,史鐵生的作品已經不單是僅供欣賞的文學作品了。他的文字滲透了自己的生命體悟與感受,是在以靈魂撞擊靈魂。肉體與精神的雙重摺磨,既摧殘了他,又成全了他。就象珍珠之於蚌貝,那原本就是因砂礫異物折磨而分泌出來的。這樣的寫作充滿了一種向死而生的悲壯,充滿了一個男人性格中全部的軟弱與剛強。他常常說自己每天都在面對死神,死神多次吻上他冰涼的額頭,卻又屢屢飄然離開。

材料三史鐵生的《我與地壇》最感人處,正是寫他在地壇待得過長時,母親如何爲他擔憂。那時他的母親還在,而我的母親已經不在了,我只能在地壇荒園中孤獨地漫遊。共同的念母之情使我與史鐵生心心相印,對他的《我與地壇》和《秋天的懷念》情有獨鍾。我似乎記得當年在地壇徘徊時,曾經見到過坐着輪椅看書的史鐵生的身影......直至今天,史鐵生仍然是巨大的鼓勵,鼓勵我繼續在“費力不討好”、卻使自己感到深切和明淨的“純文學”路上走下去。(節選自《地壇精魂》)問題:三則材料都寫到《我與地壇》,請分析《我與地壇》給作者的啓示分別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