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要下雨了》教學設計15篇

《要下雨了》教學設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4W 次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要下雨了》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要下雨了》教學設計15篇

《要下雨了》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要下雨了》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圖文結合理解理解詞句的意思,瞭解能預示要下雨了的大自然的現象,激發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3、滲透朋友之間要互相關心的思想教育。

【教學難點】

下雨前燕子爲什麼飛得低?小魚爲什麼覺得水裏悶?

【教學重點】

通過閱讀合作學習理解、課文內容。

【教具準備】

1、“下雨了”要下雨了的兩種課件。

2、隨課文內容動畫片課件。

3、小白兔、小魚、螞蟻、燕子的頭飾。

4、寫有學習方法的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揭示課題

1、“要下雨了”的課件,讓學生說說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

(看到烏雲、閃電,聽到轟轟的雷聲)

出示“下雨了”的課件,讓學生說說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

(看到電閃雷鳴,大雨瓢潑,聽到嘩嘩的雨聲)

師提問:看到了這兩幅畫面後你知道了什麼?

生1:第一段畫面表現的是要下雨了的情景。

生2:第二段畫面表現的是已經下雨了的情景。

師生共同比較:

“要下雨了”“下雨了”有什麼區別?

板書課題:

要下雨了(齊讀課題)。

2、讀了課題:

你想知道什麼?

生1:誰知道要下雨了?

生2:它怎麼知道要下雨了?

生3:真的要下雨了嗎?

2、看結合課文的動畫片課件:

師問:這個童話故事,告訴了我們一件什麼事?

生答:(略)。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逐段學習課文的內容

1、學習第1~3自然段:

小聲讀第一自然段,你明白了什麼?

生1:小白兔在山坡上割草。

生2:那天天氣很悶。

教師隨手簡筆畫:

小白兔、山坡、小草。

質疑:

“悶”是什麼意思?

生1:呼吸不通暢。

生2:特別不舒服。

2、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師問:讀了這段你知道了什麼?

生1:小燕子從小白兔頭上飛過。

生2:小白兔問小燕子爲什麼飛得這麼低?

師問:你怎麼樣知道燕子飛得低呢?

生答:從二自然段第一句“小燕子從小白兔頭上飛過”這句知道。

指導學生讀好:“燕子,燕子,你爲什麼飛得這麼低呀?”

(大聲、讀出“奇怪”的語氣)

3、學習第三自然段:

齊讀這段話。

分學習小組討論:

這段有幾句話?每句話是什麼意思?

下雨前,燕子爲什麼飛得低?

質疑:

“潮溼”是什麼意思?

⑴從字的偏旁上分析(兩個字都帶有三點水)。

⑵從生活實際中體會潮溼的感覺。

⑶從課文內容聯繫上下文理解“空氣很潮溼,蟲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從而理解“潮溼”的`意思是:空氣裏水分很多。

彙報、討論結果:

燕子低飛的原因。

再齊讀共同討論以上三個自然段的學習方法:

(投影打出)

整段朗讀,一句一句讀懂。

理解重點詞語再朗讀這段課文。

三、指導學生用這種學習方法,合作學習4~9自然段內容並質疑解難

1、討論怎樣讀好“是要下雨了嗎?”這句話?《要下雨了》第二課時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