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目不見睫典故

目不見睫典故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W 次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要了解自己,才能戰勝自己,進而纔能有所成就,來看看目不見睫有什麼樣的典故吧,本文是小編爲大家收集整理的目不見睫典故,歡迎參考借鑑。

目不見睫典故

目不見睫典故

春秋時,楚莊王想出兵討伐越國。杜子聽說後,去問楚莊王:“聽說大王要攻打越國,是真的嗎?”楚莊王回答:“是。”杜子又問:“您有成功的把握嗎?”莊王說:“現在越國政治混亂,兵力不足,不堪一擊。”杜子聽了楚莊王的話,笑着說:“大王,您想錯了。

我雖然見識不多,但我知道,人的智慧往往就同人的眼睛一樣,能見百步以外的東西,卻看不見自己的睫毛。請您仔細想一下,我們楚國自從敗給秦國、晉國後,失掉了幾百裏土地,難道這不是楚國軍力虛弱嗎?而國內又有莊矯這樣的大強盜無法剷除,這難道不是政治混亂嗎?

因此我覺得楚國的亂和弱並不在越國之下,而您卻自以爲比越國強大,還想去討伐它,這不就像眼睛看不到睫毛一樣嗎?”楚莊王聽從了杜子的勸告,放棄了攻打越國的打算。

【出處】《韓非子·喻老》。

【釋義】自己的'眼睛看不到自己的睫毛。比喻對自身不夠了解,自大,不自量力。也比喻只見遠處,不見近處。

目不見睫造句

1、這件事的問題就在你自己身上,不要再目不見睫了!

2、你只知道指責別人,卻目不見睫,完全看不到自己的缺點。

3、能夠認識自己,纔能有充實圓滿的人生,然而卻有很多人目不見睫,無自知之明。

4、一個人若是目不見睫,不知自我檢討,是難以成長的。

5、遠求而近遺,如目不見睫。

6、我們經常犯下目不見睫的錯誤,因爲察人容易,察己較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