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出爾反爾的成語典故

出爾反爾的成語典故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7W 次

原意是你如何對待別人,別人也如何對待你。源自《孟子·梁惠王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

出爾反爾的成語典故

春秋時期,鄒國和魯國打了一仗之後,鄒國國君鄒穆公向孟子求教:“這次作戰,我的將士死了33人。然而老百姓卻沒有一個去拼命的。殺了他們的話,又殺不了那麼多。如果不殺他們,可他們卻眼睜睜看着官長被敵人殺死而不去援救,太令人氣憤了,你說該怎麼辦纔好呢?”孟子回答:“在戰亂和災荒的年月,老百姓中老弱者死了來不及埋葬,填滿了溝谷;青壯者則只能四處逃荒,妻離子散。遭受災難的人恐怕有幾千人吧。你埋怨他們見死不救,但你和你的官員在百姓危險時也沒有去救過他們。你的糧倉堆滿了糧食,庫房裏裝滿了財寶,而你的`官員們卻不把這些情況向陛下報告,甚至玩忽職守、任意欺壓百姓,曾子就曾說過:‘當心啊,當心,你怎樣對待人家,人家也就怎樣回報你。’你怎麼能怪你的百姓?做國君的假如能施行仁政,老百姓就自然會擁戴你,也會願意爲保護他們的官長出力,甚至獻出自己的生命。”

後簡化爲“出爾反爾”,則是指做事反覆無常,言行自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