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愚公移山閱讀題一課一練

愚公移山閱讀題一課一練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W 次

一、基礎訓練

愚公移山閱讀題一課一練

1、《愚公移山》選自 ,這是一篇 。

2、給下列字注音:

齔( ) 匱( ) 厝( ) 孀( ) 箕畚( )( )

3、解釋句中的字:

⑴雜然相許(許: )

⑵箕畚運於渤海之尾(箕畚: )

⑶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且: )

⑷帝感其誠(感: )

⑸而山不加增(加: )

⑹聚室而謀日(聚室: )

4、引用原文回答問題。

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愚公移山的目的是:

5、解釋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指通豫南,達於漢陰。( )通( ),意思是 。

河曲智叟亡以應。( )通( ),意思是 。

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通( ),意思是 。

6、區分下列句子是疑問句還是反問句。

⑴且焉置土石?( )

⑵如太行、王屋何?( )

⑶何苦而不平?( )

⑷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 )

7、本文成功地運用了對比手法,按要求填寫下表。

8、翻譯下列句子。

⑴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⑵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

⑶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9、愚公認爲移山一定能實現的原因是 。

10、你身邊有沒有當代的“愚公”,請結合他(她)的精神談一談。

二、同步解讀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11、表明愚公移山任務艱鉅的`兩句話是:

12、讀下列文句,體會加點的詞,需重讀的,在括號中畫“√”,不需重讀的在括號中畫“×”。

⑴北山愚公者( ),年且( )九十,面山而( )居。

⑵以( )君之( )力,曾不( )能損魁父之( )丘

13、指出下列“其”和“之”的不同用法。

其:其妻獻疑曰( ) 懼其不已也( )

其如土石何( ) 帝感其誠( )

之:河陽之北( ) 以君之力( )

笑而止之曰( ) 毀山之一毛( )

14、智叟認爲愚公很“愚”的原因有二,一是 ,二是 。

15、分析“其妻獻疑”和“智叟笑而止之”的內容,回答:

其妻對愚公的舉動是從 角度說的,話語中帶有 的語氣,其目的是 。智叟對愚公的舉動是從 角度說的,話語中帶有 的語氣,其目的是 。

16、“雖我之死,有子存焉……無窮匱也”一句運用的修辭手法是 ,運用這種句式,其目的是表現愚公( )

A、思想頑固到了不可改變的地步。

B、把希望寄託在難以實現的幻想中。

C、要世世代代移山,不達目的不罷休。

D、要造福子孫後代,創建千秋偉業。

17、下列解說有誤的一項是( )

A、山之一毛:山上的一根草。

B、固不可徹:固執得不夠徹底。

C、孀妻弱子:寡婦孤兒。

D、無窮匱:無窮無盡。

18、下列句意解說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甚矣,汝之不惠——你真是不實惠呀。

B、其如土石何?——又能把土塊石頭怎麼樣呢?

C、雖我之死,有子存焉——雖然我死了,有兒子存在。

D、河曲智叟亡以應——河曲智叟一邊答應一邊逃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