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落葉歸根典故

落葉歸根典故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4W 次

落葉歸根多指客居異鄉的人;最終還是要回歸本鄉本土。如下是精心爲你挑選的落葉歸根典故,歡迎大家踊躍閱讀!

落葉歸根典故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五:“葉落歸根,來時無口。”

以前不知道什麼叫哭笑不得,看過這部片子後,深刻明瞭。不要把它當藝術,因爲藝術高於生活。其實它就是一部記錄片,用純白描的手法記錄現實中的人生百態。讓我們直麪人性,直麪人生。影片對人性陰暗面的描繪,絲毫沒有誇張的成份。很真實,很直白。相反,它可能還美化了那個在教課書中倍感親切,而在現實中卻相差萬里的角色,畢竟,活着總需要一點光,那怕是迴光返照。

別去爭論是富人還良心,還是窮人有良心。這個沒有意義,何況富也有很多種,窮也有背後的原因。但有一點,這個世界還真是有階級的,不是一個階級的人很難溝通。因爲人家直接當你是浮雲,看見影片中的那麼多車了嗎?稍微高檔一點的車,老漢連挨一下的資格都沒有。而同一階級兄弟,也早就解放了思想,爲力爭個先富而不擇手段起來。這就是隻有貓論,沒有貓倫的成果。

片中有沒有光?有的,它就生長在最平凡,最低賤的塵土之中。最感動是那個養蜂男,那小三口,那個高聲朗誦關乎祖國,快樂的孩子,他,沒準纔是祖國的希望。因爲他在大愛中成長,心中必然有大愛。而離羣索居,遠世避俗的生活,足以讓他保持心靈的純淨。但長大後,他又能融入這個繁華的塵世嗎?其實,不融入也好。

忠孝禮義信,這個維繫了中國幾千年的心靈天秤,早在幾十年前的狂熱時代已砸得粉碎。有時候,破是很有必要的,但破而不立,卻未必好。或者立一個僅以個人威望維繫的信仰,也只是海市蜃樓。接下來倒有立,於是有了貓論,在一個沒有重塑道德人倫的大環境下,片面的追求效率,卻漠視了正義與公平。佛說,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在一個沒有道義約束的世界,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不要拿法律說事,它管不了那麼寬,況且。。。

難以忘卻的一些鏡頭:乘客只懂得忌諱,劫匪才懂得仗義;拾荒母親欣慰而又辛酸的眼淚;老漢替死去的兄弟以身試坑,卻一躺不想起來的心境。當時他一定感悟到了“生爲勞役,死爲休息”的真諦。多麼樂觀的一老漢啊,給點陽光絕對就能夠燦爛,那一刻卻像幼兒般無助。是的,他真的盡力了,可以對那個死去的兄弟,對自己能交待了。

知道嗎?做一件好事易,做一輩子好人難。片中偷人錢後卻大談人格侮辱;開黑店收錢分文不讓,少一分錢就把人家吃進去再踹出來的.狠勁;同意老漢幫忙推車就帶其一程,發動後卻一溜煙之大吉的機靈。唯獨老漢,在無數貌似精明人的眼中,傻傻地堅守着本真,可愛的人啦。唯願你與世長存。

  落葉歸根解析

[釋義] 樹葉落到樹根旁。比喻事物有一定的歸宿。多指客居異鄉的人;最終還是要回歸本鄉本土。

[語出] 明·王世貞《鳴鳳記》:“落葉歸根;豐城劍回。”

[正音] 落;不能讀作“là”。

[近義] 故土難離 解甲歸田

[反義] 流離失所 離鄉背井 四海爲家

[用法] 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分句。

[結構] 主謂式。

  選擇落葉歸根的事例

  蘇 軾

蘇東坡烏臺詩案後被貶黃州,物質匱乏,精神蕭索,可苦難終使他振作、使他成熟。尖嘯的山風於谷口處受住,化爲溫柔的何須;湍急的河流於河口處放緩,化爲寬廣的浩瀚;絢爛的人生於苦難處收束,化爲成熟與淡泊。於是蘇東坡從黃州突圍,終成赤壁二賦,大江一詞,名傳千古,恩澤了後世無數書生騷客。

人有意氣,纔能有豁達的胸襟。“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爲聲,目遇之而成色”,蘇子有意氣,雖遭官場與文場一齊潑來的污水,但他仍意氣風發,“侶魚蝦而友麋鹿”,心胸豁達可見一斑。

東坡披髮仰天大呼“大江東去”,他面臨的那些煩心瑣事頃刻之間沉入滾滾波濤之中,消失得無影無蹤。壯闊的滔滔江水讓東坡選擇忘記,忘記那些失意、悲傷,忘記那些仕途的不得意。

是那個“揀盡寒枝不肯棲”的寒鴉麼?是那個“一蓑煙雨任平生,何妨行嘯且徐行”的行者麼?是那個高唱“大江東去”的詩人麼?蘇軾,一個被宋神宗稱讚爲“才與李白同,識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在遭受小人潑來的污水,遭受貶謫後,忘卻了所有的失意。他在黃州種地釀酒,“夜飲東坡醒復醉”,在黃州“倚杖聽江聲”,在黃州寫下“大江東去”。他總是那樣的淡泊從容。他總是將所有的痛苦失意拋之腦後,銘記着世間之美麗。不然,何來“親煮東坡肉”,何來“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曠達與豪邁?

孟德在赤壁低吟悲歌,周瑜在赤壁談笑風生,而真正帶給赤壁完美壯烈的是蘇軾。官場上的險惡風波並沒有消沉他高昂的意志,生活上的清貧並沒有銷蝕掉他那樂觀向上的心。伴着涓涓細泉,聆聽習習古風,故園神遊中,蒼銀白髮與皎潔月光交相輝映。一尊還酹江月,多麼豪邁的舉杯,淡逝了多少哀傷及生活磨難——紀念蘇軾,讓我懂得了在困難逆境中應保持有奮勇向前的心……

蘇軾這個曾經輝煌的文人,因黃州詩案而開始落魄,流落四方,輾轉難安。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懶,看“江上之清風,山間之明月”,做他那個神鶴翩躚而舞的夢。面對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見風在山頂呼嘯,盤旋,然後帶着撕身裂骨的陣痛穿越漆黑的荊棘林。剎那間,他心中鬱結的塊壘,纏繞的苦痛隨風而散。挫折,痛苦,唯有忘記。

屈 原

“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子從長長的歷史甬道中走出,帶着一身正氣凜然,帶着滿腹詩書才華,然而個性的棱角在世故的社會中又何以保全?於是,爲了皓皓之白,爲了獨醒於世,屈子選擇了“悲壯”之路。在滔滔的汨羅江水中,他將自己洗刷地如此透徹清澄。但當他忘記了混濁的天下之時,他又何曾記得還有千萬的百姓與自己遠大的理想?

情感、這一人類與生俱來的元素在一代仁人賢士的一生中抒寫得淋漓盡致。他們將真情吐露,活得滿滿灑灑,坦坦蕩蕩,屈原便是這樣一位真性情的人。他高唱“長太息以掩涕今,哀民生之多艱”。他高呼“亦餘心之所善今,雖九死其猶末悔”,他將一個臣子的心掏出來呈現在衆人面前,不矯飾,不造作,終於,他的性情鑄就了他的英名,他從此不朽。

“衆人皆醉我獨醒”,“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愛國志士屈原,“雖九死其猶未悔”,面對支離破碎的祖國,面對飢寒受苦的老百姓,作爲士大夫卻束手無策,縱身躍入滔滔江水中,爲後世可歌可泣之人。他找準了自己的位置,他是一名爲黎民百姓謀幸福生活的士大夫,面對朝廷的束手無策,只好投身於海,爲祖國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披髮行吟河畔的是屈子。楚國的落日染紅眼前的汨羅江,子蘭讒言,鄭袖內惑,人民如涸轍之鮒,喘息掙扎。屈子的堅持有用嗎?恐怕他自己也不得不搖頭嘆息。楚國滅亡之時,也是他命盡之刻。他把政治家的身份遠置於詩人之上。“人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生不爲詩人,死的方式卻是詩人的。執著如屈子,你怎聽不進“聖人不凝滯於物”呢?

 司馬遷

當你一個人孤獨地坐在那陰溼的牢獄裏,等着最後的決斷。你,一個小小史官,沒有多少家產,面對這樣的牢獄之災,你只能做出屈辱的選擇……有誰知道那一刻你的內心所滾動的痛苦和無奈,有誰能體會到你內心所翻騰的屈辱和淚水?假如時光能倒流,我想握住你的手,我想告訴你一句話:在億萬中國人的心中,你,司馬遷,就是一個大大的英雄!你以你瘦弱的軀體,鑄就了中國人心中永遠的魂魄——屈辱非但沒有消滅一個人的人格,反而成就了他的非凡的偉大!

司馬遷剛直與堅韌。面對殘酷的刑罰,面對衆人的嘲笑,他沒有屈服,他依舊屹立在歷史的巔峯上。“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剛正不阿,留作正氣滿乾坤;幽怨憂憤,著成信史照塵寰。正是太史公的凜然正氣,才能使得他站在人生的高峯上呼嘯:“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微笑的臉,自信而剛強,柔和而不屈,以不變應萬變的從容瀟灑。怪不得,一部“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終於成就了你,那位以一張永葆微笑的臉化屈辱爲力量、化鄙薄爲鬥志,“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偉人。極刑之下見勇夫,因爲《史記》,你留給了世人一筆最大的財富;因爲微笑的臉,你留給了我們永遠的崇敬。

曾經身處那樣險惡的環境,忍受着世人的嘲諷和內心的痛苦,太史公卻憑着自己的奇崛神筆,以剛毅之心正直之氣來書寫歷史,書寫兩千年的滄海桑田。於是,他的名字便與他的不朽著作一起載入史冊,那張懸着兩滴清淚的臉也與他的精神一起沉澱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後人對他的光輝評價:剛直不阿,留將正氣衝霄漢,幽愁發憤,著成信史照塵寰。

杜 甫

我多想握住你的手啊!讓我感受一下這神奇的手。這手寫下了多少千古鴻文!多少名詩在這手下誕生!筆底波瀾,民間疾苦;世上瘡痍,詩中聖哲。這不正是你的寫照嗎?那句話我已爛熟於胸。“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具倶歡顏。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無數人感動、折服。這是一個怎樣寬廣的胸懷啊?這是一顆怎樣仁厚的赤子之心啊?就讓我握住你的手吧,讓我摸摸那青綠色的血管。

陶淵明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國的文人裏,又有誰能將心澄淨到如此境界,以至於只剩下南山之菊?陶淵明選擇了歸隱之路。這一路走得瀟灑,走得清明。然而,陶潛除了飲酒採菊之外,還做了些什麼?這或許連他自己都無法回答。歸隱之路爲中國無數文人選擇,但正如餘秋雨先生所言:“自我完善式的道德導致了整體上的不道德。”或許是歷史的機緣,促成了一座文學的豐碑。但歷史的路若要向前延伸,憑千萬個陶淵明能夠走出嗎?

晉代田園詩人陶淵明也曾熱衷於官場,想在仕途上一展自己的抱負。但當他做了彭澤縣令,瞭解到官場的黑暗以後,便毅然辭官歸隱,“羈鳥倦舊林,池魚思故淵”,他還是喜歡“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從此躬耕農田,不問世事。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實現了他的人生價值。

陶潛伴着“莊生曉夢迷蝴蝶”中的翩翩起舞的蝴蝶在東蘺之下悠然採菊。面對南山,淵明選擇忘記,忘記那些官場的醜惡,忘記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這是心靈的選擇,這是過河人在“河”的兩岸所做出的明智的選擇,這更是明智的“擺渡”。

是那個“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隱士,是那個“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的雅人,是那個“戴月荷鋤歸”的農夫,對!是他,是這享譽文壇百千年的陶淵明。他不願“爲五斗米折腰”,掛印歸田園。他忘卻了官場的失意,忘卻了仕途的不達,卻記住了世人的願望,寫出了心中的聖地——桃花源。

遠離塵世,隱歸田園,看花開花落。陶淵明生活很清逸,很自由,像藍天中的白雲,像大海中的魚鱗,因爲有菊,那顆渴望自由的心被官場的牢籠束縛太久了,難道沒有什麼寄託?選菊吧!清新淡雅,與世無爭,不正像他不羈的性格嗎?是陶詩將心寄託於菊,尋回了一方心靈的淨土,也是陶詩讓菊帶上了品質高潔,與世無爭的高姿態帽子流傳至今。

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裏靜放,嬌美的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山澗清泉一直流過家院門口。早上,霧色漸漸散去。透過微薄的陽光,一位老人拿着鋤頭,提着竹籃,向院中走去。“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他吟唱詩句,步履悠閒地跨進了院子……他便是陶淵明。

幽幽香菊與他爲伴,下地耕耘自給自足。閒暇時,便以清泉沏上菊花茶,細細品味;農忙時,便與菊花相枕相依,樂在其中。陶淵明的確生活得自在,他的身上處處洋溢着與衆不同清閒與曠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