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只有一個地球教學反思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只有一個地球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6W 次

作爲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只有一個地球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只有一個地球教學反思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只有一個地球教學反思1

本文是一篇比較生動的科普作品,同時緊扣環保主題,深入淺出,發人深省。在教學中,我比較重視對學生的預習指導,引導學生充分蒐集了相關資料,學生對我們唯一的家園――地球有了較多的瞭解,對學習課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教學中我通過生動形象的多媒體課件的演示,讓學生充分體會到地球家園的美好,對地球母親的親切、熱愛之情油然而生。在此基礎上,通過不少具有視覺震撼力的圖片,學生從中瞭解了我們面臨的十分嚴重的資源危機和環境污染,自然產生了保護環境的強烈願望。

課文中引用的宇航員的感嘆“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是學生理解上的一個難點。在教學這一部分時先讓學生找出這句話讀一讀,說一說這句話是在什麼情況下講的,然後抓住了這個句子中的重點詞語“可愛”“破碎”“同時”,聯繫全課,說說地球的“可愛”表現在哪裏,容易“破碎”又表現在哪裏,爲什麼要強調“同時”。在體會地球的“可愛”時,從多媒體課件中豐富的自然資源圖片、美得令人驚歎的自然風光引起學生心靈的共鳴。爲幫助學生理解地球的容易“破碎”,通過完成表格式思考題,讓學生意識到,如果“不加節制”地“隨意毀壞”資源,可愛的地球就可能走向“破碎”。

當然,在本課教學中也有許多需要可加以改進的地方,例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訓練還不夠。指導學生朗讀這類作品,除了同朗讀敘事性作品一樣要注入自己的感情以外,還要注意行文的嚴謹,表達出這類作品的邏輯力量。如,“不錯,科學家們提出了許多設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這些設想即使能實現,又有多少人能夠去居住呢?”讀這段話,“但是”之前爲一個層次,可用較平直的語調,把“設想”讀得稍重一點,以強調這僅僅是設想;“但是”要強調,以引起人們注意“但是”之後的內容,“即使”可強調,使人們感到,這種設想能否實現還是未知數,“又有多少人”稍加強調,以便使人們意識到,即使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了移民基地,能去居住的也只是極少數人。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只有一個地球教學反思2

本週,我們學習了《只有一個地球》一課,這是一篇關於珍惜資源、保護環境的文章。

在講地球的美麗和渺小時,作者把地球比作一葉扁舟,我選擇“扁舟”一詞作爲訓練點進行教學。

我首先向學生髮問:“把地球比作扁舟說明了什麼?”學生幾乎異口同聲地回答:“說明了地球的小!”

這個比喻的作用真的僅此而已嗎?此時,我讓學生進一步想想這個比喻與先前接觸過的比喻有何異同?我們在打比方時,要求本體和喻體有相似之處,比喻得要貼切、恰當,而地球和扁舟除了有“小”這個共同點之外,似乎再也找不出相似之處,這個比喻恰當嗎?

學生產生了疑問,爲什麼不用米粒和皮球來比喻地球和茫茫宇宙,爲什麼此處比喻忽略了本體和喻體的形似?是作者的失誤嗎?這樣,學生陷入沉思:“扁舟”更巧妙地寓意何在?

通過及時的點撥,學生不難體會其巧妙的寓意:地球像一葉小舟行駛在茫茫宇宙中,如果人類在這“生命之舟”上任意破壞,後果則不堪設想。地球這個生命之舟將不復存在,而人類就更無處容身了。從“扁舟”這個詞中,我們不難看出地球的“飄搖不定”,從中體會出了地球的容易破碎。

因而人類更應精心保護地球,纔是這個比喻地精妙之處。對這一詞語的深刻領悟無疑爲課文中心的理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可見,作者的用詞用語是經過了精心的考慮的,是處處體現了課文的主題思想的。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只有一個地球教學反思3

《只有一個地球》一文采用科學小品文的形式,從人類的生存的角度介紹了地球的有關知識,闡明瞭人類的生存“只有一個地球”的事實,呼籲人類應該珍惜資源,保護地球。

回顧這節課的教學過程,我覺得有幾個地方值得反思,現將反思如下:

一、本節課的亮點:

1、教學中我利用課文題目中的“地球”一詞組織教學,讓學生逐步加深對地球的理解,感受地球的可愛,並且讓學生自主讀書、聯繫課文深入思考,爲學生創造了一個寬鬆、自由與文本對話的`空間。

2、充分利用多媒體,有效突破重難點,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如:爲了使學生感受地球的可愛及與人類的關係,我出示宇宙中看見的地球圖片,使學生對地球的感情油然而生。

3、小練筆訓練了學生說話、寫話的能力,如教學最後拓展寫話:寫寫自己想對地球、對人類、對自己說的話。學生通過寫話、說話,讓學生更進一步明確了愛護環境,保護地球的重要性。

二、這一節課的教學,也還有很多不足:

1、學生自主閱讀,自主感悟,合作探究的時間不夠充足。學生理解課文資源有限這一部分時,學生的理解面較窄,沒有聯繫生活來理解。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訓練不到位。朗讀形式有些少,朗讀課文不能融入到情境中去,課文朗讀缺乏美感。

對於教學中的不足之處,我今後將努力改正,並將對教學繼續探究、完善。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只有一個地球教學反思4

所謂“語文味”,就是讓學生品味語言,運用語言,體悟情趣。對於科學小品文的學習,同樣也要引導學生關注知識背後的語言文字,摸索表達方式和語言規律,獲得語言智慧,得到人文精神的滋養,使我們的語文課堂充滿濃濃的“語文味”。

下面以《只有一個地球》爲例,談談在科學小品文具體的課堂教學實踐中,如何體現“語文味”的。

一、抓關鍵詞語,揣摩科學小品文的語言特點——科學性、嚴密性。

文中有這樣一句話:“科學家已經證明,至少在以地球爲中心的40萬億千米的範圍內,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採用對比閱讀的方法讓學生品讀:去掉“至少”一詞後讀讀句子,體會句子的表達效果有什麼不同。學生在對語言的斟酌中理解了“至少”一詞是強調了目前的科學研究成果還只限於“40萬億千米”這個範圍,至於“40萬億千米”以外的情況目前還不能確定,自然而然就感受到了科學小品文用語的嚴謹性。在此讓學生去文中找找類似的語句,運用刪減詞語的方法讀讀、品品,既增強了學生語言的敏感性,又訓練了學生準確運用語言的能力。

二、借品讀感悟,注重讀書方法地指導。

例如:學生在感悟地球的可愛時,先讓學生了解地球的美麗、壯觀和慷慨提供資源,此時學生萌生了對地球的熱愛之情,趁機引導學生帶着讚歎、感激的語氣自由讀“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這段話,再指名讀,最後全班齊讀共同感受地球的可愛。這個時候告訴學生讀書不能僅僅停留在讀上面,要心腦並用,要把文字讀成畫面,那樣才能讀出自己的體驗,才能真正觸摸到語言的精妙之處。

相信只要我們挖掘出了科學小品中的語文因素,就一定會讓我們的課堂煲出濃濃的語文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