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東方白鸛”的典故

“東方白鸛”的典故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8W 次

這個典故出自劉伯溫的《郁離子》,其中記載着這樣一則寓言

“東方白鸛”的典故

子游爲武城宰,郭門之垤,有鸛遷其巢於墓門之表。墓門之老以告曰:“鸛知天將雨之鳥也,而驟遷其巢,邑其大水乎?”子游曰:“諾!”命邑人悉具舟以俟。居數日,水果大至,郭門之垤沒而雨不止,水且及於墓門之表。鸛之巢翹翹然,徘徊長唳,莫知其所處也。子游曰:“悲哉!是亦有知矣,惜乎其未遠也。”

子游在武城縣當宰相時,城門外的小土山上,小土山上有一座墓,有一隻鸛鳥把巢穴搬到墓前的石碑上。看守墓地的老漢就把這件事報告給子路,他說:“鸛鳥是能預知天要下大雨的鳥呀,它忽然遷移巢穴,預示着洪水將要襲擊咱們縣城了吧?”子游知道後,立即命令城裏的`人都準備好船等待大水來臨。過了幾天,大水果然洶涌而至,城門外的小土山都被大水淹沒了,雨仍然下個不停,洪水又涌到墓前的石碑處。此時,那鸛鳥的巢穴就岌岌可危了,它不住地徘徊,不斷地發出悲慼的叫聲,不知道跑到哪裏去纔好。子游感嘆說:“可悲呀!這隻鸛鳥也算是有預見的了,只可惜沒有遠見呀!”

“是亦有知矣,惜乎其未遠也”,就是這則寓言的主旨。鸛鳥雖然能夠預知大雨的降臨,但它僅僅把自己的巢穴遷到略高於小土山的“墓門之表”上面,因而最終仍不免要遭到滅頂之災。

預見沒有使鸛鳥脫險,因而,光有預見是不夠的,還必須有遠見。這則寓言諷喻了那些小知小見、目光短淺的人,它啓示我們:預見必須與遠見相結合,才能充分發揮作用。光有預見,而沒有遠見,就和短見沒有什麼區別,最終一樣使自己自食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