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續絃膠的典故

續絃膠的典故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8W 次

典源出處晉·張華《博物志》卷二:“漢武帝時,西海國有獻膠五兩者,帝以付外庫。餘膠半兩,西使佩以自隨。後從武帝射於甘泉宮,帝弓弦斷,從者欲更張弦。西使乃進,乞以所送餘香膠續之,座上左右莫不怪。西使乃以口濡膠,爲以注斷絃,兩頭相連,注弦遂相著。帝乃使力士各引其一頭,終不相離。西使曰:‘可以射,終日不斷。’帝大怪,左右稱奇,因名曰:‘續絃膠’。“舊題漢·東方朔《十洲記》:“鳳麟洲,……洲上多鳳麟,數萬各爲羣。又有山川池澤,及神藥百種,亦多仙家,煮鳳喙及麟角,合煎作膏,名之爲續絃膠,或名連金泥。此膠能續弓弩,已斷之弦,刀劍斷折之金,更以膠連續之,使力士掣之,它處乃斷,所續之際,終無斷也。”

續絃膠的典故

釋義用法傳說西海有鳳麟洲,洲上有仙人煮鳳嘴及麒麟角,煎成膏,名爲續絃膠。漢武帝時,有外國來進貢此膠,武帝用之以接弓弦。後用此典指彌補破裂的感情、夫妻緣分; 也用以悼懷亡妻、亡夫等。

用典形式

【鳳膠】 明·陳子龍:“少年才子正芳菲,鳳膠麟角世應稀。”

【鳳觜】 唐·李商隱:“內苑只知含鳳觜,屬車無復插雞翅。”

【膠弦】 宋·李宗諤:“自是膠弦無續日,不同珪月有圓時。”

【鸞弦】 宋·賀鑄:“須信鸞弦易斷,奈雲和再鼓,曲中人遠。”

【鸞膠】 宋·辛棄疾:“誰將春色去? 鸞膠難覓,絃斷朱絲。”元·舒頔:“菱花再照,鸞膠再續,應笑雪盈顛。”

【續絃】 宋·陳師道:“斫水水可斷,續絃弦可完。”

【續絃膠】 唐·杜牧:“天外鳳凰誰得髓,無人解合續絃膠!”宋·黃庭堅:“引之入漢朝,誰爲續絃膠。”

【煎鳳觜】 宋·楊萬里:“韓秦妙 語久絕弦,誰煎鳳觜續此篇。”

【煎膠續絃】 唐·杜甫:“麟角鳳觜世莫辨,煎膠續絃奇自見。”宋·黃庭堅:“常使詩人畫圖,煎膠續絃千古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