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山塘走筆》閱讀題

《山塘走筆》閱讀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4W 次

山塘走筆

《山塘走筆》閱讀題

已經很久沒有去那個可以代表蘇州的地方了。還記得那兒有一個飯館叫“七里香”,於是你一定知道它的名字了——七裏山塘。

朋友說,總有一個印象。山塘在蘇州的下面,就象小孩窩在父母的臂彎裏。然而山塘的延伸絕非孩童般的青澀與單純,那是一種淡定,還帶有稍許的清高。它,有這個資格。這是一個滿載回憶的地方。於是,風雨之後,燦爛之後,它依舊如故。哪怕破敗,哪怕被忽視,它都有它生存的軌跡。那條河一面臨屋,一面臨街,你偶爾的一擡頭便會看到簡陋中曾經的精緻,破舊中曾經的華美。那些依舊鑲在斑駁牆面上雕刻精美的木紋裝飾,不知道是激起了心中的哀傷還是慶幸。

這七里路,喧鬧和寧靜比鄰。甚至在菜場集市,每隔三五步,定會有個攤,木桌上擺着幾個玻璃的大茶葉罐,罐子前面是用青瓷的小碟盛着的一小撮茶葉。於是,各種的茶香就夾在菜市場的腥味中,我行我素地飄散着。攤主從不吆喝,因爲他知道,但幾喝茶之人定會從喧鬧中找到這個攤,然後,安靜地坐下品飲。這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就像山塘河流動那麼自然。

彈棉花,修棕繃,這些我從未見過的行業竟然深藏在這裏,留着最後一點舊事物的殘存,它們躲進了這裏,或者說這裏纔是它們真正的歸宿。

這樣的天,沒有陽光撒進巷子,也沒有雨浸潤着www.石板路。走進一條支弄,窄得只能一個人通過。擡頭,兩邊的飛檐只給天空留了一小條縫。然而即使陰着天,那條縫依舊很亮很亮。你可以感覺到它身後的寬廣和深邃。走過它,前面又是一片天地。於是,小小的地方就變得很大很大。

依舊住在山塘的人,大多是些蒼蒼白髮的老人了。這些真正的老山塘,或許把一輩子都留在了這裏。這些老人因爲留在山塘太久了,甚至不能稱之爲蘇州人,而只能稱之爲山塘人。於是“家”的含義對於山塘,對於老人就更爲深刻了。每當和老人們談起山塘,他們總是帶着份驕傲,昂着頭,用略微上揚的手勢,指着這個家中的一切美好。留在這裏,他們心裏踏實。

走過一段安靜的街區,看見在一扇陳舊的木門前,一把小木板凳,一張小小的、已經有點搖晃的木桌,桌上有一隻紅紅的'蟹,還有一小杯白酒。一位50多歲、壯壯的男子,獨自坐着,不緊不慢地享用着。那份閒適和自得其樂讓人羨慕。當我返回時,再次經過他,桌上原來完整的蟹已經化爲了一堆蟹殼,再看那男子,正專心地一絲絲挑着手中最後一塊蟹殼中的肉。一種儒雅和平靜,一種女子的細膩和老人的淡定居然表現在這男子身上。這樣的場景,換作是北方人,定會驚訝不已,一個大男人,竟然靜坐在巷中,在一段近乎奢侈的時間裏,用一種與世無爭的心情,品味着的,僅僅是一隻小小的蟹,然而.因爲在江南,在蘇州,在山塘,我想,他的舉止或許只是屬於這裏的一個內在部分而已,他品味着的.是山塘中的無憂和山塘的清高。

伸向山塘河的石階上依舊有婦女在洗衣服,衣服從水中撩起時嘩嘩的聲響盪漾在河道上。人踏着的小木板車依舊滿載着熱水瓶,瓶中灌滿的熱水隨着小板車的顛簸,透出股股的熱氣。

磚瓦依舊,飛檐依舊,木色依舊,人也依舊。這裏的居屋擠得很緊,好象相互擁在一起,很溫暖,而且永遠都不會冷,哪怕天陰着。

(摘自《蘇州日報》滄浪副刊2004—3—8)

21.歷代文人都曾經爲美麗的蘇州放歌,下列詩句哪一項與文中5、6段所描繪的情景最吻合? ( )(2分)

A.南浦春來綠一川,石橋朱塔兩依然。(《橫塘》宋范成大)

B.處處樓前飄管吹,家家門外泊舟航。(《登閶門閒望》唐自居易)

C.陽羨(注:宜興)時壺烹綠雪,松江眉餅炙雞油。(《憶江南》清沈朝初)

D.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楓橋夜泊》唐張繼)

22.“就這樣,鋪滿一切古老的山塘.安靜地一直彎轉到了虎丘山腳。”這是文中的一句話,你認爲放在哪一段末尾最恰當。(2分)

23.品味“山塘在蘇州城的下面,就像小孩窩在父母的懷裏”。你認爲這句話寫得好不好?請說明理由。(3分)

24.文中第九段具體描寫了一位50多歲壯壯的男子獨自酌酒品蟹的場景,你理解作者的用意嗎?把你的看法寫出來。(4分)

25.作者認爲“山塘是那個可以代表蘇州的地方”。請你另外舉一個也可以代表蘇州的地方,並簡要說說理由。(4分)

答案:

21.D

22.第四段末尾。

23.好。山塘象孩子那樣偎依在母親的臂彎裏,“窩”字形象地寫出了山塘和蘇州的關係,只有蘇州這個“中國文化寧謐的後院”才能孕育出這樣淡定、清高的山塘。(意思對即可)

24.這一獨特場景正是山塘的一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它很形象地詮釋了山塘的淡定、儒雅、無憂和清高,這是蘇州文化的一種體現。(意思對即可)

25.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