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高中語文《史記》選修課的教學實踐與思考

高中語文《史記》選修課的教學實踐與思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1W 次

2003年4月教育部頒佈了《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以下簡稱爲“新課標”),關於選修課,新課標設計了五個系列:詩歌與散文、小說與戲劇、新聞與傳記、語言文字應用和文化論著研讀,建議從五個系列的選修課程中任意選修課程模塊進行教學。選修課佔的比重大(必修課程只佔1.25學年,而選修課程佔1.75學年;必修課共10學分,選修課可獲14學分),模塊多(人教版、蘇教版新課標選修教材均設有16個模塊),且大多數是以前中學未曾嘗試過的課程,選修課不再是必修課的補充和附庸,而是語文課程中雙翼中的一翼,共同構建了高中語文新課程,因此,選修課的教學質量關係到高中語文新課改的成敗。

高中語文《史記》選修課的教學實踐與思考

南京師大附中是在全國率先實施選修課的學校之一(校本選修課已開設了22年),2004年3月至4月我校校友――北京大學錢理羣教授在我校高二成功開設了《魯迅作品選講》選修課程。我校04級學生在高一就已進入蘇教版語文新課改實驗區,至06年1月已完成高中必修課程五個模塊和選修課程“《史記》選讀”模塊的教學。本文就我校《史記》選修課程的教學作了一些粗淺的探索與思考,現不揣譾陋,以求方家指正,更好地指導選修課程的教學。

一、課程目標

通過《史記》的解讀,使學生增強繼承與弘揚傳統文化的自覺性與責任感,領悟古代文化的思想與藝術魅力,瞭解《史記》的創造精神和藝術成就,理解《史記》對我國史學和文學的深遠影響,陶冶情操,提升文化品位,養成獨立思考、大膽質疑、善於探究的良好的治學習慣。

二、教材整合

我們選用的是蘇教版選修教材《<史記>選讀》,該教材分八個專題,節選了20篇,由於這一選修模塊的教學只有10周時間,因此我們又精選了其中《太史公自序》《高祖本紀》《項羽本紀》《李將軍列傳》《孔子世家》《屈原列傳》《廉頗相如列傳》《滑稽列傳》《刺客列傳》《魏公子列傳》《淮陰侯列傳》等進行課堂選講。有些專題,文本可以相互打通來教學,如《高祖本紀》與《項羽本紀》關係密切,故放在一起進行研讀。教科書中其餘篇目讓學生課餘自讀。教學時絕大部分學生閱讀《史記》興趣濃厚,還購買了全套《史記》以及有關評論《史記》的書籍來研讀。

三、教學方法

新課標指出:“選修課特別需要注意尋求與課程內容相適應的教學方法”。高中語文選修課是在必修課程基礎上的拓展與提高,既不能好高騖遠,照搬大學課程的'方法,又不能將選修課上成必修課。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給學生足夠的活動空間。下面列舉我們開設《史記》選修時主要採用的方法:

1.講授式教學法。如《太史公自序》等文史知識複雜,可由教師講授。《滑稽列傳》《刺客列傳》等可由學習小組共同設計教案,選出最佳教案,由學生小組一人或幾人協作講授。

2.探究式教學法。教師積極構建開放的語文學習環境,給學生提供有關研究資料、網站、書籍等,讓學生先自行閱讀、探究,提出疑難問題,通過對話、探究,達成共識。也可提供相應的研究話題,引導學生積極探索,培養其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開設專家講座。充分利用南京高校師資強大的優勢資源,邀請《史記》研究專家開設講座,開闊學生視野,激發閱讀興趣。

4.通過音像資料,賞析《史記》中的影視片斷。如讓學生欣賞《霸王別姬》《英雄》等,比較改編後的劇本與《史記》原文的異同,品評其優劣。

5.組織辯論會。如學習《太史公自序》《屈原列傳》及《報任安書》就“生”與“死”話題展開辯論,學習《淮陰侯列傳》就“韓信是真謀反,還是被誣陷”設正方、反方展開論辯。等等。

6.舉辦話劇節,讓學生將《史記》中的一些精彩的片斷改編成話劇,並進行表演。正如史記專家韓兆琦所說:“《史記》中有些作品的藝術性極高,對後代小說、戲劇的發展影響很大,對這些作品的文學成就就應該深刻體會。”如讓學生表演“鴻門宴”“易水送別”“高祖還鄉”等經典片斷,提高學生的鑑賞力,增強書面和口語表達力,發揮學生的創造力。

7.舉辦成果展示欄,可將學生的研究性學習的活動與論文在校園內及時展示。營造研讀、探究《史記》的濃烈氛圍,讓學生有閱讀、探究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