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真實的高度》說課稿與教學反思

《真實的高度》說課稿與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3W 次

  《真實的高度》說課稿模板

《真實的高度》說課稿與教學反思

人教版第7冊選學課文《7真實的高度》主要內容:課文記敘了法國著名作家小仲馬不依靠父親大仲馬的盛名,堅持以自己的真才實學進行文學創作,最終以《茶花女》問鼎文壇的感人故事。

本堂課的教學目標是:

1、通過朗讀,使學生讀通課文,理解課文的內容。

2、品讀課文語段,感受小仲馬永不言敗、迎難而上、堅持不懈的精神。

3、主題昇華,引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面對挫折,應該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去面對。

在設計教案前,首先對課文的價值觀定位。課文講的是19世紀法國現實主義作家小仲馬,小時候不依賴父親(當時有名的大作家大仲馬)的盛名,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受到了世人的讚美。那麼,根據文本的意圖價值觀應該定位爲:真才實學應該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實現,而不是依靠別人投機取巧得到。平且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總會碰到我們意想不到的困難和阻力,這就需要我們以堅定的信念和堅強的毅力去克服困難實現理想。這個定位是符合文本旨意的。

基於以上的基礎,在教學設計中力求突出重點,顯示清晰的層次。尤其要通過重點詞句的推敲,體會人物的真實想法。

  《真實的高度》教學反思

本學期,我們三四年級的主題教研是——“讀寫結合”。上個星期,我們教研組曾集中探討過“讀寫結合”的有關內容和方法,我們認爲:“讀寫結合”是以課文內容爲素材,是在對課文內容的充分理解消化的基礎上進行,選材角度小,內容簡短,貼近實際,有利於學生習作興趣的培養和作文水平的提高。教學時首先要把握契機,變被動爲主動,引起學生興趣。其次明確要求,讓學生“練”有所依。訓練形式多種多樣,有:(1)於精彩處仿寫;(2)於空白處補寫;(3)於“遷移點”拓寫;(4)於結尾處續寫;(5)變換文體練習寫等。

我執教的這篇課文是小學語文第七冊選學課文《真實的高度》,這篇課文是與第七單元的主題相吻合的,講述的是名人成長的故事。課文記敘了法國著名作家小仲馬不依靠父親大仲馬的盛名,堅持以自己的真才實學進行文學創作,最終以《茶花女》問鼎文壇的感人故事。我所定的教學目標爲:

1、理解“不露神色、迥然不同”等詞語的意思,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內容。;

2、抓住人物語言,通過朗讀、想象等途徑,感受小仲馬永不言敗、堅持不懈的品質。

3、尊重學生的獨特感悟,在多向互動對話中啓迪思維,提高語言表達的能力

設計本課教學思路時,我緊緊圍繞着“讀寫結合”的教研主題進行着,在本課教學中,“讀寫結合”的訓練點隨處可見:

 一、引導學生邊讀邊思考

在初讀課文這個環節,我引導學生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目的是讓學生把長長的課文讀成短短的幾句話,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並及時進行重點詞語的教學,既幫助學生更好地讀通課文,讀懂文本,又引導學生靈活運用這些詞語概括文章大意,幫助我們的學生積累豐富的詞彙,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二、研讀感悟

在研讀文本,感悟小仲馬的艱難歷程時,多次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那無情的退稿箋上會寫些什麼?第一次稿子寄出去後,他收到了編輯部寄來的退稿箋,小仲馬怎麼想?又怎麼做?第二次稿子寄出去後,他又收到了編輯部寄來的退稿箋,他又怎麼想?又怎麼做?一次、兩次、十次、二十次,面對一張張冷酷無情的退稿箋,小仲馬沒有沮喪,他想:。

當父親勸小仲馬在寄信時寫上父親的大名時,如果你是小仲馬,聽了父親的話會怎樣說?……諸如此類的訓練,既尊重學生的獨特感悟,啓迪學生的思維,提高語言表達的能力,又讓學生感受到小仲馬永不言敗、堅持不懈、自強自立的品質。

  三、在情感昇華階段,我根據學生的實際,設計分層練筆點:

1、或許,在父親的幫助下,小仲馬也可以通往成功之路。學了課文之後,你是贊成小仲馬依靠父親的幫助,還是自己的努力?寫下你贊成或反對的理由。

2、改寫課文:如果一開始小仲馬藉助父親的盛名,輕而易舉的就出名了,結果又會怎樣?

3、面對小仲馬的艱難歷程,你有什麼感言?聯繫自己的實際情況,說說小仲馬的行爲對你有什麼啓發。

(要求:自由選擇一題,適當用上一些名人名言)

我的設想是在實際運用中,我們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學情特點,採取循序漸進、因材施教的策略,讓學生逐步提高。值得一提的是,在課前,我就有目的地引導學生背誦積累的自強自立的名言,並不斷提醒學生在表達時引用一些名言,這也是寫作的一種技巧——“引用法”,在平時的訓練中,適當地向學生灌輸一些寫作技巧,更有利於學生的進步。

設想總是美好的,但實際操作起來總有這樣或那樣的不盡人意。這堂課還存在許多遺憾:

1、本人的教學激情不夠,教學語言不夠煽情,沒有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

2、在交流彙報中沒有把更多的表達機會讓給中下學生。課堂是學生的課堂,學生纔是課堂的主體,在課堂上更多的聽到的應該是學生的聲音。如何激發中下學生的參與興趣,將是我下階段的工作重點。

3、在引導學生運用“引用名言法”時,有些學生生搬硬套,語言不夠流暢,教師的點評不夠及時。

4、練筆的點太多,交流時只蜻蜓點水,沒有深入體會。應逐題討論一下,或讓選擇同一題的學生互相交流一下,效果可能更好。

著名教育家 葉聖陶先生曾說:“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如何用好這個例子,決定了學生的實際收效有多大。學生在閱讀中學習寫作的技巧,在寫作中增強對語言文字閱讀的感悟能力,在這樣無數次的“閱讀——寫作——閱讀”的雙向遷移中,閱讀和寫作形成了互相補充的有機體,那麼,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也就不再是遙遠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