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成語火中取粟的典故

成語火中取粟的典故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W 次

成語】火中取栗

成語火中取粟的典故

【發音】huǒ zhōng qǔ li

【解釋】偷取爐中烤熟的栗子;在巨大的危機和風險中博取利益。比喻受人利用,冒險出力卻一無所得。還可指冒險行事,使自己蒙受損失。

【出處】1,十七世紀法國寓言詩人拉;封丹的寓言《猴子與貓》載:猴子騙貓取火中栗子,栗子讓猴子吃了,貓卻把腳上的.毛燒掉了。2,徐鑄成《舊聞雜談;王國維與梁啓超》:段祺瑞只是一時利用進步黨的所謂lsquo;人才內閣rsquo;作爲他的墊腳石,而仁公成了他的lsquo;貓腳爪rsquo;,火中取栗後,就被拋棄了。3,郭沫若《鄭成功》第五章:我們目前自顧不暇,鄭成功不來就是天主保佑了,我們還好去惹他麼。我們不能爲別人火中取栗。

【典故】從前有一隻猴子和一隻貓看到農家院中正在炒栗子,猴子饞得口水直流,就問貓喜不喜歡吃栗子。貓表示想吃,猴子叫貓趁主人不在場時去燒着火的鍋裏拿栗子,貓忍着燙把栗子一個一個拿出來,猴子則在一旁樂呵呵地一個個吃栗子。

【近義詞】代人受過、爲人作嫁

反義詞】坐享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