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下冊第二單元課文的簡析

下冊第二單元課文的簡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8W 次

這一單元,共選3篇課文,分別是寫人和記事的文章。課文有很強的人文性。教育學生要正確面對生活中碰到的困難和挫折,同時也要關心弱勢羣體,人人都要獻出一點愛。

下冊第二單元課文的簡析

《微笑着承受一切》

這是一篇寫人的文章。課文講的是我國女子跳馬運動員桑蘭在比賽前發生了意外,脊髓骨骨折,高位截癱後,微笑着承受一切難以承受的痛苦,讚頌了她頑強生活的精神。

全文共7個自然段,是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寫的,分爲四段。

第一段(第1節):桑蘭是我國女子體操隊中最優秀的跳馬選手。第1句話是總起,可作大意。第2句話,具體介紹了她的有關情況。

第二段(第2節):桑蘭在比賽前發生了意外,脊髓骨骨折了。這一段共5句話。第1句,交代了桑蘭發生意外的時間和地點。第2句,講她是怎麼發生意外的。第3句,講她的傷勢。第4、5句,講事情的嚴重後果。

第三段(第3—6節):桑蘭微笑着面對傷痛和不幸。這是全文的重點,共寫了4節。第3節,講桑蘭得知自己的傷勢後,表現得很堅強。她看到隊員,不僅不掉眼淚,還安慰大家。第4節,講她在做康復治療時,密切配合醫生,使醫生很受感動。第5節,講她日常生活,都累得氣喘吁吁。第6節,講她出院後,相信自己能站起來。

第四段(最後1節):桑蘭以自己的堅強,贏得了海內外人士的敬佩。

練習提示:

第4題,要求學生找出最讓自己感動的地方。這道題目,體現了“課程標準”中的尊重學生獨立體驗的思想。由於學生的認識不同和理解的差異,會有不同的回答。但必須是課文中第3、4、5自然段的內容。因爲這幾件事,充分反映了桑蘭微笑面對挫折、非常堅強的可貴品質。

第5題,要求學生說、寫出自己對桑蘭的敬佩之情。這道題目,強化了人文性教育。訓練時,不能只讓學生說一句抽象的話,而要有觀點——敬佩,又要用自己的語言敘述文中的一個具體的事例。

教學建議:

1、語言的品賞。要結合第4題的練習,引導學生品賞描寫桑蘭堅強的語言和動作的句子。並初步懂得怎麼描寫一個人物。

2、思想的教育。要讓學生懂得在生活中,總會出現自己意想不到的問題,要像桑蘭那樣面對生活的現實,要有生活的勇氣;同時也要教育學生做什麼事情一定要小心,防止以外的發生。[

《雪兒》

這是一篇記敘事情的文章。課文講的是“我”腿跌傷了,休息在家,爸爸帶回來一隻白鴿。這隻受傷的白鴿,在“我”的精心養護下,又展開雙翅,飛向了藍天。表達了作者對自由生活的嚮往和保護鳥類的思想。

全文共5個自然段,是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寫的,分爲三段。

第一段(第1節):“我”的腿跌傷了,一個人在家裏。第3句話,充分表達了“我”當時寂寞、希望自由的思想感情。

第二段(第2—3節):一天,爸爸帶回來一隻受傷的信鴿,“我”盼望着它快點好起來。第2節,先寫爸爸帶回來一隻怎樣的鴿子;接着寫“我”是怎樣愛護它的;然後寫後來又是怎樣關心它的。第3節,先寫“我”知道信鴿是“藍天信使”,更盼望雪兒快點兒好起來。

第三段(第4—5節):雪兒展開雙翅,飛向了藍天;在藍天中劃出了一道美麗的弧線。第4節是主要的,因此作爲段落的大意。第5節,有一定的含義。第1句,寫雪兒又飛回陽臺,說明它和“我”已有了感情。第2句,寫“我”對雪兒說的話,表達了自己也像雪兒一樣早日恢復健康的願望。第3句,充分地表達“我”與雪兒依依不捨的思想感情。

練習提示:

第4題,讀3句話,理解句子的意思,體會“我”的思想感情。第1句,有兩層意思:一是“我”和爸爸怎麼幫鴿子洗澡、敷藥的,反映他們對鴿子的愛護;二是因爲鴿子雪白雪白的了,所以給它起名“雪兒”,表達了對鴿子的喜愛之情。第2句,有兩個分句,是承接關係,也要注意兩個意思:一是從字面上看,“我”天天讓雪兒看藍天白雲,進一步表達了自己對雪兒的愛護;二是後面的省略號,省略了什麼呢?“我”期盼雪兒早日飛向藍天。第3句,實際上有兩句話,是因果關係。既交代了雪兒現在的情況,又表達了自己興奮的思想感情。題目的要求是“說說自己的感受”,有點兒抽象,可以改爲“想一想,表達了我怎樣的思想感情”。

第5題,要求展開想象,描述“我”與雪兒告別時的情景。要注意兩點:一是要緊緊圍繞最後一句話,展開想象,想象雪兒當時的心情和可能說的話,學習用擬人的方法把雪兒的話寫出來;二是所謂告別時的情景,不能是單方面的,應該有“我”和雪兒的行爲和對話。

教學建議:

1、信鴿的介紹。信鴿,課文中已作了介紹。可再作一些介紹,使學生對信鴿有進一步的瞭解,同時也使學生進一步地理解雪兒怎麼會在離開時那樣的依依不捨。[

2、感情的體會。作者——課文中的“我”,在敘述事情的過程中,飽含深情。要注意引導學生體會,並要有感情地朗讀。

《花瓣飄香》

這是一篇記敘事情的文章。課文講的是“我”兩次在清晨看到一個小女孩摘花瓣。當“我”知道她摘花瓣,是爲了讓媽媽高興後,就到集市上買了兩盆月季花,一盆送給小女孩,一盆送給自己的母親。告訴大家要孝敬長輩。

全文共11個自然段,是按時間的先後順序寫的,分爲四段。

第一段(第1節):“我”家門前的月季開滿了花。這一段是一個交代,說明“我”怎麼會看到那位小女孩摘花瓣的——在“門前”、“開滿了紅豔豔的花朵。”

第二段(第2節):一天清晨,“我”看到一個小女孩摘了花瓣,飛快地跑了。在這段話中,寫了小女孩一連串的動作:“俯在”、“小心地摘”、“雙手捧着”、“飛快地穿過”、“跑遠”,描寫了她非常小心、機靈的樣子。

第三段(第3—10節):幾天後的清晨,“我”又看到小女孩在摘花瓣。聽了她的話,“我”覺得她真是一個懂事的好孩子。爲什麼說她是一個懂事的好孩子呢?從對話中,作了具體的回答。

第四段(最後1節):“我”買了兩盆月季花,分別送給了小女孩和自己的母親。

練習提示:

第1題,分角色朗讀課文。重點訓練第4—9自然段。先要求學生找出課文中描寫“我”與小女孩的對話,然後進行練習。練習時,可先由三人讀,然後只讀對話,不讀提示語。一定要讀出對話情境來。

第4題,從哪裏可以看出小女孩是一個“懂事的好孩子”。文中有3個地方:(1)不摘整朵花;(2)媽媽生病了,摘花讓她高興;(3)聽爸爸的話,不惹媽媽生氣。要連貫地說出三點。也可以按照時間的先後,把上面的三點倒過來說。

教學建議:

1、段落的訓練。這篇課文主要寫三件事情,這三件事情發生的時間都不同。這是一篇很典型的按照時間的先後順序寫的文章。可以引導學生找出表示時間的詞語,提示有關分段的知識。

2、人物的對話。課文中人物的對話,層次很清楚,對話表述的形式也很典型。可以在學生練習分角色朗讀的基礎上,指導學生練習記錄人物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