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三年級上冊《孔子拜師》課文5篇

三年級上冊《孔子拜師》課文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1W 次

三年級上冊《孔子拜師》課文1

孔子年輕的時候,就已經是遠近聞名的老師了。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三十歲的時候,他離開家鄉曲阜,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爲師。

三年級上冊《孔子拜師》課文5篇

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裏,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後,終於走到了洛陽。在洛陽城外,孔子看見一駕馬車,車旁站着一位七十多位的老人,穿着長袍,頭髮鬍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學問。孔子想: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於是上前行禮,問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你是——”老人見着位風塵撲僕僕的年輕人一眼就認出了自己,有些納悶。孔子連忙說:“學生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請收下我這個學生。”老子說:“你就是仲尼啊,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爲什麼還要拜我爲師呢?”孔子聽了再次行禮,說:“多謝老師等候。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您的學問淵博,跟您學習,一定會大有長進的。”

從此,孔子每天不離老師左右,隨時請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

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

教材簡析

《孔子拜師》這篇課文講述了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爲師的故事,體現了孔子謙虛好學、孜孜以求的治學精神和老子誨人不倦、愛護晚輩的品行,課文還滲透了“學無止境”的精神。

三年級上冊《孔子拜師》課文2

在前不久我執教了《孔子拜師》一文,深深地被孔子這種勤學好問,孜孜以求的 學習精神而感動。在執教這一課時設計了以下的教學環節。

1.孔子和老子給我們留下很深的印象,請你用“──”標出文中讓你感動的句子,並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讀一讀你畫的語句,把自己的感受說給小組內的同學聽一聽!

3.班級交流讀書感受。

學生結合文中的重點語句並聯系生活實際,談自己的感受。

(1)談孔子

①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三十歲的時候,他離開家鄉曲阜,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爲師。

②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裏,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後,終於走到了洛陽。

③孔子想: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於是上前行禮……

④孔子連忙說:“學生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請收下我這個學生。”

⑤學習是沒有止境的。

⑥從此,孔子每天不高老師左右,隨時請教。

(2)談老子

①“你就是孔丘啊,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爲什麼還要拜我爲師呢?”

②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他。

(3)學生根據交流綜合談對孔子、老子的印象。

反思:學生在讀中悟情,往往比單純講解更細緻入微,更感人至深。課文不是無情之物。要想有效地領會好課文的思想情感內涵,單單依靠他人講解,分析說明是不行的,學生必須要自己朗讀,才能體味和揣摩出課文內在意蘊。正如米作仁先生所指出的:“講解是死的,如同進行解剖;朗讀是活的,如同給作品以生命。”“講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讀更能使人感受。”通過深情朗讀,可以使學生充分體驗作者所表達的真摯情感,課文中的人物、情景便躍上紙面,課文的情感便入於目,出於口,聞於耳,銘於心。學生便可以在讀中體會、讀中感悟、讀中昇華。在語文學習中,學生蘊藏着無限的潛能,具有極大的可塑性。情感是打動心靈的祕訣,是打開人的心靈的一把金鑰匙。“教貴情濃”,語文課程只有爲他們提供更多的精神滋養,他們在成長中才能有人性的充實,纔會有產生偉大情感的基礎。可以相信,當我們的語文課上到處都有情感的綠洲時,學生們的情感發育必將也是果實累累,而同學們上語文課的興趣也必然會長盛不衰。

三年級上冊《孔子拜師》課文3

今天,我讀完《孔子拜師》的故事,對我的`啓發教育特別深。

這個故事介紹了孔子好學的精神。孔子三十歲了,還要拜師學習。他學習與別人不同,別人總是學一兩天都堅持不住回家了,而孔子跟老子學時,不懂就問,謙虛好學,一步一個腳印,只有堅持纔會勝利,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不保留的傳授給他。孔子好學的精神,深深的感動了他的老師—老子。孔子謙虛好學,就因爲它說的一句話: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所以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

想想自己,感到慚愧。有一次,我遇到一道難題,怎麼也做不出來,我到了班裏趕緊抄學習委員王薇的。結果,我得了個優,這個優上面好像有個小黑點,似乎在說:“你會了嗎?”今天讀了《孔子拜師》的故事,提醒了我,作爲一個班長,在班裏要起好帶頭作用,對待學習不能不懂裝懂,碰到困難應該虛心向老師請教。

讀了這個故事,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學習,是進步的階梯,成功的基石,只有勤學,好學,不弄虛作假才能取得成功。我們現在正是讀書的大好時光,就更應該努力學習,長大後爲祖國做出新的貢獻。

三年級上冊《孔子拜師》課文4

設計意圖:

孔子、老子這些人物的內心世界和可貴品質隱含在字裏行間,尤其是附着在關鍵的詞句之中。本堂課重在引領學生關注、發現那些內涵豐富、意韻深廣的詞句,通過理解意思,揣摩內涵,自然進入人物的真實內心。這樣,學生對語言的學習是立體的,活生生的,語言也會伴隨着豐富的思想感情融入學生的生活世界。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掌握“遠近聞名、風塵僕僕、納悶、長進、敬重、品行”等12個詞語。

2、瞭解孔子拜師求學的經過,感受老子、孔子的品行。

3、懂得爲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爲人要真誠、無私、尊敬師長。

4、學會藉助課文資料袋來學習語文。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孔子畫像、孔子講學、孔子論著以及人們紀念孔子的場景。)

教學流程:

一、走近孔子,略知孔子。

1、學生交流心目中的孔子。

2、讀課後資料袋,進一步感受孔子形象。

3、教師小結:一個人能稱爲“家”不簡單,孔子卻同時譽爲兩個“家”:思想家和教育家,而且是“偉大的”,那就更了不起了。孔子爲什麼會有如此成就呢,學了今天這篇課文可能會有所啓發。

二、走近課文,初步感知。

<一>、讀題。提示:“子”在這裏讀第三聲,古代特指有學問的人。

<二>、感知課文。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想想文中講了幾個人物,寫了怎樣一件事?

2、指名朗讀,及時正音。

3、問題反饋:

課文寫了哪些人物:孔子和老子。屏幕顯示“孔子、孔丘、仲尼;老子、老聃”。簡要解釋古人的“名”與“字”。同時簡介老子的成就。

課文圍繞兩人寫了怎樣一件事?(學生回答,要求語言連貫,簡單扼要。)

三、走進課文,以悟促讀。

<一>體悟詞句,蓄勢蘊情。

1、自讀第一段,要求邊讀邊圈圈文中你認爲重要的詞句,然後仔細體會,從這些詞句中你讀懂了什麼,體會到了什麼?

(遠近聞名總覺得還不夠三十歲……)

2、學生暢談體會:(虛心、好學、對知識永不滿足等)

3、指導學生緊扣這些重點詞來進行朗讀,(最好加點競賽朗讀)。

<二>自讀自悟,感受人物精神。

剛纔我們抓住文中的重點詞語,來體會,來朗讀,效果十分明顯。現在就根據這個經驗來自學2、3自然段。

1、學生讀、圈、思。

2、檢查自讀效果,完成屏幕填空:

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裏,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後,終於到了洛陽。從此,孔子每天不離老師左右,(隨時請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

3、指名讀,齊讀。

4、給“宿”組詞,(住宿、宿舍、留宿、宿營……),組詞中明白“宿”的意思(住);“露宿”就是?(住在野外)。“風餐露宿”整個詞的意思呢?(在野外吃,在野外住,很辛苦)。

5、聯繫上下文猜猜“日夜兼程”的意思。並給“兼”擴詞(風雨兼程、文武兼備、品學兼優、德才兼備、形神兼備等)

6、引導學生緊扣關鍵詞語來體會這兩句話,暢談感受,讓學生充分感受孔子的謙虛好學。

7、同學們,現在我相信你們的心裏肯定被孔子的精神所感動,我們就帶着這種心情來讀好這句話。

8、男女生競賽朗讀第一自然段和填空部分。孔子本來就已知識淵博的,現在跟老子學習後肯定?(更淵博了,知識更豐富了……)這就是課文所說的“學習是沒有止境的”,用四個字來概括?(學無止境)。

<三>、對話朗讀,豐滿人物形象

通過以上的學習我們對孔子的虛心好學已有了很深的印象。二、三自然段中除了屏幕上的部分,還有很大部分是對話。自己讀讀對話,你還體會到了什麼?(說話很有禮貌、謙恭有禮、文質彬彬等)

1、要求把這些對話讀好,邊讀邊揣摩兩人當時的神情、心情。

2、師生對讀。讀中理解破折號的作用。

3、男女生分角色朗讀。

<四>、筆談收穫,達成內化。

讀到這裏,你是否對老子和孔子油然而生敬意呢,一起讀好最後一個自然段

讀了課文,你有何收穫或你想說些什麼,請寫下來。

板書:

孔子 老子

謙虛好學 毫無保留

永不滿足 悉心傳授

學習是沒有止境的

作業:

結合蒐集的資料,以分小組爲單位編寫一篇題爲“我心中的孔子”的小文章。

三年級上冊《孔子拜師》課文5

昨天,我們學了課文——《孔子拜師》。我深深知道了學無止境這個道理,讓我以後更熱愛學習了。孔子雖然年輕的時候就是遠近聞名的老師了,但他還不滿足自己的知識。讓我深受啓發——以後在學習的道路上更嚴格要求自己,還要學孔子尊師重教的做法。孔子拜老子爲師以後,還每天不離老師左右,隨時請教,更能看到他好學不倦的精神。

讓我知道:讀書破萬卷,能行萬里路。因爲,學習的道路是永無止境的。同學們,趁現在我們還年輕,爲什麼不認真學習呢?請牢記: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在人的一生中,更要活到老,學到老。名師點評:作者從《孔子拜師》中看到了一個好學的孔子,一個無止境追求知識的孔子。我們想到孔子,會說他智慧,喜歡傳授衆人知識,是千秋爲師之表率,但《孔子拜師》裏則是完全相反的一個孔子。作者從這裏感悟到的,正好是一個學無止境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