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通用21篇)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通用2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9W 次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通用21篇)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認識4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含義深刻的詞句的意思,領會作者語言的精妙。

4、理解作者對生命的感悟,樹立無所畏懼的勇氣和信心。

學習重難點:

重點是體會作者情感的變化。

學習過程

一、激趣導入:

教師導語:“春天是生機勃勃的,到處是綠色,到處是鳥語花香。而嬌豔的花朵,無意是春天裏最絢麗多彩的一筆。它用繽紛的色彩,嬌弱的身姿、清幽的氣息吸引着無數的文人墨客。然而當你對於千萬朵在冷風中怒放的小花時,又會有怎樣的感受呢?

二、初讀知大意:

1、小組合作:互相檢查課文情況,互相質疑問難,解決不了的問題先記錄下來,留到全班交流時提出來。

2、自學反饋:

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師生共同正音。師生共同質疑問難。

3、整體感知課文大意:

說一說:作者在維也納經歷了意見什麼事?

三、細讀理清脈絡:

1、維也納的春天給作者六下了怎樣的印象?他的感情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默讀課文,畫出表現作者感情變化的詞語,並聯繫上下文想一想,爲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

2、請學生上黑板寫出表現作者感情變化的詞語,教師引導學生理清文章的線索和作者的情感脈絡。

四、品讀感悟美:

1、把自己喜歡的部分多讀幾遍,圈畫出精妙之處,反覆品味,揣摩作者內心感受。必要時可以和身邊的同學交換意見。

2、文學鑑賞會:

教師扮演文學鑑賞會的主持人:各位文學評論家們,大家反覆閱讀了著名作家馮驥才的散文片段《花的勇氣》。現在就請各位就文中的語言是否優美,遣詞造句是否準確生動發表高見吧。

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引導他們品出言中之意,悟出言中之理。

五、美讀入情景:

1、循着作者情感的變化,入情入境地朗讀全文。

2、舉辦朗讀比賽,評出優勝者。

六、回讀抒胸臆:

生命是寶貴的,卻是短暫的。有一位哲人說過:我們無法左右生命的長度,但我們可以決定生命的寬度。同學們,學習了本組課文,當你爲磚縫裏頑強生長的小苗喝彩是,當你被絕境中奮力求生的飛蛾震撼時,當你爲花叢中感受春光的盲姑娘感動時,你對生命的意義又有了哪些新的認識和感悟呢?請你把你的所思所感記錄到自己的日記中吧。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 篇2

《鄉下人家》按照房前屋後的空間順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間的時間順序交叉描寫,展現了鄉下人家樸實自然和諧、充滿詩意的鄉村生活,也讚揚了鄉下人家熱愛生活、善於用自己勤勞的雙手裝點自己的家園、裝點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質。

一、教學目標:

1、掌握14個生字,認識5個生字,理解“時令、屋檐”等詞語。

2、有感情朗讀課文,感受並體會鄉村生活的詩情畫意。

3、把喜歡的部分背下來。

二、教學重、難點:

感受並體會鄉村生活的詩情畫意。

三、教學課時:

兩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師描繪引入

同學們,當我們遠離喧囂的都市,步入鄉村,在鄉間的小路上,你會聞到瓜果的芳香;在夜晚的池塘邊,你會聽到青蛙的歌唱;在遼闊的草地上,你會看到成羣的牛羊……同學們,我們今天共同走進鄉下人家,一起感受田園的詩情畫意吧!(揭題)

二、初讀課文

1、用你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不理解的地方打上“?”號,音讀不準的多讀幾遍。

2、四人小組內交流不理解的詞、句。

3、全班交流。

4、指7名學生分段朗讀課文。

5、默讀課文1—6自然段,想想描寫了哪幾處鄉村的風景。

第一自然段:屋前的瓜棚;

第二自然段:門前的花、屋後的竹;

第三自然段:房前屋後的雞羣;

第四自然段:屋後的小河;

第五自然段:傍晚吃飯的情景;

第六自然段:瓜架上的紡織娘。

三、學習生字

1、檢查預習生字的情況。

音:指名讀、齊讀。(重點正音:棚“péng”不讀“póng”;率“shuài”翹舌;眠“mián”不讀“mín”)

形:採用喜歡的方式記憶字形,重點指導“諧”的右下部分是“白”不是“日”;“冠”是上下結構,“寸”應寫在“冖”裏面;

意:組詞。

2、練習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精讀課文。

1、默讀全文,讀完後你想說點什麼嗎?

2、想想文中描寫了哪幾處鄉村風景?

3、你對哪一處風景最感興趣,找出來並讀讀。並談談自己的看法。

4、喜歡同一處風景的同學在一起品讀,交換自己的看法。

5、有感情齊讀全文,並想像畫面。

6、你覺得這篇鄉村課文寫得怎麼樣?(形象、生動)

二、積累好詞、佳句。

把你認爲寫得好的詞、句摘抄在積累本上,並讀一讀。

三、畫。

把你喜歡的一處風景的段落多讀讀,並展開想象把它畫出來。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字11個,寫字8個,並理解“神鷹、祥雲、巨龍、神奇”等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結合歌詞後的文字理解“天路”的設計及建設之難,瞭解“天路”的含義。體會青藏鐵路建成後藏族同胞歡欣鼓舞的心情。

教學重難點:

結合簡介理解“天路”的設計及建設之難,瞭解“天路”的含義。體會青藏鐵路建成後藏族同胞歡欣鼓舞的心情。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你們都知道什麼樣的路?

(師板書“天路”)

二、質疑:

看到這個課題,你們有什麼疑問嗎?

(“天路指哪條路?”

“這是一條怎樣的路?”

“爲什麼稱這條路爲‘天路’?”)

三、初讀課文:

師:下面請同學們翻開書,看看今天我們學習的這首詩歌與我們之前學過的詩歌有什麼不同?(多了簡介。)

師:對,爲了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這首詩歌,這也是我們這篇課文要學習的內容。請大家自由地讀一讀整篇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四、解決生字詞:

師:剛纔你們讀的時候,老師發現一些詞語還讀得不準確,誰願意當小老師,教大家讀一讀。

(課件出示詞語)

五、精讀課文:

師:同學們字音讀得真準確,下面我們將詞語放回課文中去,請大家再讀讀課文,讀完之後思考:爲什麼青藏鐵路被稱爲“天路”?你們從課文中都讀明白了什麼?

1、生暢所欲言,並結合課後簡介和學生找的關於青藏高原和青藏鐵路的資料,讓學生理解青藏高原自然條件的艱苦,海拔之高,給青藏鐵路的修築帶來了許多困難。重點體會一個“難”字。

2、過渡:但在如此困難的條件下,我們的修路隊伍敢於挑戰困難,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把這幾乎不可能的事變成了現實,將鐵路嗅到了青藏高原。所以在人們心目中,這是一條怎樣的路?(神奇的路。)

師板書,生看大屏幕,齊讀這句話:“這是一條神奇的天路。”

理解詞語“神奇”(神聖奇特)

師:課文中那些句子能體現天路的神聖奇特?請同學們再讀詩歌,勾畫出最能表現天路神奇的句子,並做好旁批。(爲什麼這些句子能表現出天路的神奇)

3、根據學生的彙報,隨機講解詩歌的各個小節中的句子。

過渡:同學們讀得真好,老師被你們的朗讀深深地感染了。青藏鐵路終於在20xx年7月1日正式通車了,這神奇的鐵路克服了重重的困難,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來到了藏族人民面前。人們欣喜地稱它爲“天路”。藏族人民還稱他爲什麼?(團結路、發展路、幸福路。)

師:爲什麼藏族人民要這樣稱呼青藏鐵路?

師這青藏鐵路促進了藏族人民和外界的交流,促進了西藏的經濟繁榮和社會發展。讓藏族人民從此過上了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彷彿把藏族人民帶進了——(人間天堂)

師:此時藏族人民是怎樣的心情?(高興、激動、欣喜、感恩……)

師播放圖片。“帶着這種感受,我們一起來讀讀3、5小節,用你們的朗讀,讓老師感受到藏族人民的欣喜和激動。”

六、總結:這神奇的天路,帶領着藏族人民走進人間天堂,從此過着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人們懷着這樣的心情將這首詩歌譜寫成了一首歌曲,想聽嗎?(想)

課件播放歌曲,學生跟唱

板書設計:

神奇——天路——天堂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會寫14個,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光溜溜、貨物、節奏、平衡、誦讀、超過、肌肉、拘束、耽誤、哲理。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並能用語言簡單概括。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能用語言簡單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準備:

鼓勵學生課前體驗,挑點東西登十幾級臺階,體驗一下生活。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板書課題、學生簡介對挑山工的瞭解。

多媒體展示挑山工奮力登攀的圖片,並引導學生觀察、聯想,在引發興趣的情境中,初步體驗:這些普普通通的勞動者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往山上挑貨物,的確令人敬佩。

二、質疑問難

1、學生自由讀課文,畫出含義深刻的句子,看看自己有什麼不懂的地方;

2、以開放的理念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至少10人)。對認真讀書,善於動腦,能提出有創意問題的學生,及時予以表揚。

三、預習交流

1、同座相互檢查課文朗讀情況,要求正確、流利。

2、聽兩組(4人)讀課文,評價讀的情況,穿插正音。

3、畫出含義深刻的句子,把這些句子多讀幾遍,並提出自己的疑問,或談談自己初步的看法。

4、小組交流。

5、全班交流。

6、抄寫描寫挑山工外貌、衣着、神態和動作的句子。

四、學習生字

1、同桌交流識記字形並組詞。

2、彙報交流。

3、組內交流指導寫字,互評。

4、針對難點板書指導書寫。

五、初知內容

1、小組內輕聲朗讀課文。

2、說一說課文主要內容。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5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蜿蜒、依據、突兀森鬱”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並領悟按照遊覽順序進行敘述的寫作方法,積累好詞佳句。

3.能夠大致複述“雙龍洞”的景象,瞭解“雙龍洞”的特點;感受大自然的壯觀景象,受到熱愛大自然的情感薰陶。

[教學重難點]

1.感受溶洞的奇觀,學習按遊覽順序進行敘述的寫作方法,並學習如何運用恰當的詞句描繪事物和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

2.理清課文的脈絡,感受雙龍洞的特點,尤其是體會“雙龍洞”內孔隙的特點。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分享經歷

1.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風景優美、壯觀。你們去過哪些美麗的地方?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嗎?

2.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記金華的雙龍洞》就是作家葉聖陶先生寫的一篇遊記。讓我們一起沿着他的足跡去觀賞這神奇的溶洞吧。(板書課題:記金華的雙龍洞)

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1.自由朗讀課文,把生字讀正確、句子讀通順,並與同桌互讀檢查。

2.請8名同學按自然段先後順序輪流讀課文,其他同學思考本文是按什麼順序寫的,在文中畫出判斷依據。

3.教師引導學生找出本文的行文線索:一是作者的遊覽順序;二是泉水流經的路線。

4.讓學生默讀課文,按照遊覽順序理清作者記敘的思路,並嘗試畫出作者的遊覽示意圖。(按遊覽順序寫)

5.學生自由舉手彙報交流,理清作者遊覽的路線。出示畫好的示意圖,並按圖說清圖意,然後相互補充或糾正不當之處。對照示意圖,找到相應段落再次朗讀。(金華→羅店→入山→洞口→外洞→孔隙→內洞→出洞)

6.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課文記敘了作者遊覽金華雙龍洞的經過,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山川景物的熱愛之情。)

三、品讀交流,深化理解

1.品讀路上的見聞。

2.遊覽外洞和內洞。這裏重點學習作者如何描寫孔隙的窄、小的特點。

(1)抓住文章細緻描寫的部分,讓學生通過朗讀初步體會。

(2)抓住第5自然段中的“從、到、沒有、才”等關鍵詞語,讓學生反覆品讀重點詞語,加強體會,再次感受孔隙的低矮、窄小的特點。

(3)理解通過“船的小、孔隙的險、自我感覺”三者相結合來突出孔隙的特點的表現手法。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溫習舊知,導入新課

1.我們來看圖說說作者的遊覽過程,再重點講講內洞的情景。

2.文章在講述作者的遊覽過程中,運用了許多優美的句子。品讀文中的優美語句,體會重點詞句的含義及作用。

二、整體感悟,劃分層次

1.簡單交代第1自然段和最後一自然段的內容。

2.根據圖示,對照課文,按照遊覽的順序給課文劃分段落,歸納段意。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遊覽的時間和目的地。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講路上的見聞。

作者沿途看到了什麼?作者是怎樣描述這些景物的?

(作者沿途看到了映山紅、油桐、山上的沙土、溪流。映山紅開得茂盛、精神,油桐花也很多,粉紅色的山獨具特色,溪流隨着山勢不斷變化。)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介紹遊覽洞口和外洞的情景。

(1)洞口可用“寬”字來概括,外洞可用“大”字來概括。(板書:寬大)

(2)洞口外的景色使你產生了什麼感覺?(板書:突兀森鬱有氣勢)

第四部分(第5自然段):介紹從外洞進入內洞的經過。

(3)從外洞到內洞要經過一段路,這就是孔隙,那麼什麼叫孔隙?(出示投影片,指導學生理解“孔隙”。)

(4)作者用什麼方法通過孔隙?(小船)坐這樣小的船通過孔隙說明了孔隙的什麼特點?(板書:窄)

(5)坐小船經過孔隙時的感覺是怎樣的?用“”畫出有關句子。出示“眼前昏暗了……擠壓過來”一句,自由朗讀,讀後問:“擠壓”是什麼意思?爲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這又說明了孔隙還有什麼特點?(板書:矮、險)

第五部分(第6—7自然段):介紹遊覽內洞的情景。

經過孔隙就進入了內洞,內洞又有什麼特點呢?(板書:黑奇大)

第六部分(第8自然段):講乘船出洞。

3.我們跟着作者遊覽了浙江金華的雙龍洞,瞭解了洞口、外洞、孔隙和內洞的特點,你有什麼感受?

三、整體迴歸,學習寫法

1.貫穿全文的兩條線索:一是遊覽的順序: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內洞→出洞;二是泉水流經的路線:一直緊跟着作者的腳步,起着指引路線的作用。這與作者的遊覽順序正好相反。

2.作者移步換景,情隨景變,既描述出雙龍洞的神奇景色,又表達出自己的感受。

四、情境再現,總結延伸

1.觀看遊外洞內洞的視頻。

2.說話訓練:假如讓你當一個小導遊,你準備怎樣向旅客介紹雙龍洞呢?(根據遊覽示意圖,注意導遊的用語。先四人小組練說,再個別上臺表演。)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典型的遊記類散文,條理十分清晰,描寫具體生動。教學本課時,在導入部分,我出示雙龍洞剖面圖,讓學生通過示意圖,瞭解作者的遊覽順序及路線。我採用了“找特點,讀特點”的方法,引導學生讀書,談談“孔隙”給自己的印象,並在書上勾畫,找出孔隙窄、矮、險的特點,讓學生反覆體會。爲了突破難點,讓學生感受孔隙的窄小,我抓住文章細緻描寫的部分,讓學生通過讀初步體會。通過“船小,孔隙險,自我感覺”三者相結合,突出孔隙的特點。讓學生通過前後句子的比較,學習作者細緻描寫的方法,讓學生研究作者的寫法,從內容回到語言,對語言文字的理解進一步深化。

此次教學,我讓學生先理解,後積累,再運用。將三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讓學生找特點,讀特點。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並讓學生分清文章主次,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識5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2、理解含意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意思。

3、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領悟三個事例中蘊含的意思。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思考人生,感悟生命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以老師小時候的事情導入。

2、引出課題《生命生命》。

3、指導對課題的朗讀,請生讀,師範讀,齊讀。

二、初讀課文

1、讀準生字、新詞,遇到難讀的字多讀幾遍,理解課文中詞的意思。

2、找一找課文寫了哪幾個事例。

板書:

1、飛蛾

2、瓜苗

3、自己的心跳

三、快速地默讀課文

找出課文中讓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反覆地讀一讀。

交流:

1、但它掙扎着,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飛蛾那種求生的慾望令我震驚,我忍不住放了它!

解決:

震驚,什麼讓我震驚?

飛蛾那求生的慾望指什麼?

掙扎什麼意思?我們什麼時候會掙扎?

飛蛾一開始“極力鼓動”,後來怎麼又變成“躍動”了呢?

2、那小小的種子裏,包含着多麼強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衝破堅硬的外殼,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不屈向上,茁壯生長,即使它僅僅只活了幾天。

解決:

我們知道植物的生長離不開……但它卻可以在……你感受到了什麼?

有一個字很好地寫出來了,“竟”表示不可思議,出乎意料之外。

3、這就是我的生命,單單屬於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決定,我必須對自己負責。

解決:

好好地使用,指什麼?

白白地糟蹋指什麼?

4、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解決:

有限的生命,你怎麼理解?

無限的價值你怎麼理解?

怎樣的生活纔是有價值的?

四、師總結

出示關於生命的名言。

五、小練筆

學了這篇課文,我的感受是xxxx。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認識8個字,會寫6個字。自主積累詞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學習課文內容,感受自然美和文章的語言美、意境美,體會豐收的喜悅,使學生受到熱愛大自然的教育,陶冶美的情操。

蒐集查找有關麥子的資料。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感受大自然的美,體會文章的語言美,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難點:

理解文中幾處句子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張圖片,在麥子成熟的季節裏,金色的麥子,碧綠的豆莢與藍天、白雲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知道嗎?在這麼美的地方,還有許多有趣的事可以做,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走進《麥子黃了》這篇文章,去感受一下農家孩子的快樂。

二、 新課

1、學生自學,老師提出自學要求。

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邊讀邊圈畫出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可以通過查字典,也可以向周圍的同學請教,將字音讀準確,詞意弄明白。

(大屏幕出示:

1、邊讀邊圈畫出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

2、通過查字典等方法,讀準字音,記住字形,瞭解字、詞的意思。)

(學生自學時教師要巡視,瞭解學生對字、詞的掌握情況,適時提醒學生邊讀邊圈畫邊理解)

2、 檢查自學情況,解字、詞,理解內容,指導朗讀。

(1) 學習第一自然段。 通過剛纔的初讀,大家能把課文通順地讀下來嗎?那好,誰願意來讀一讀課文的第1自然段。

A、 指名讀第1自然段,如有讀錯的地方及時糾正,如沒有錯誤的地方給 予表揚。

B、 在這一段中,有些詞用的特別好,比如“嫺靜”這個詞,誰能說說它 是什麼意思?(文雅、安祥的意思)

(說時要提醒學生結合課文內容來理解,文中指麥子和豆莢文雅、安祥的樣子)

C、 是啊,在五月的和風中,麥子和豆莢就像文靜的少女一樣,靜靜地微 笑着,多美啊,誰能美美地把這一句話讀一讀。

(找同學讀一句話,指導讀)

D、 在這一自然段中,像這樣描繪田野的景像的詞還有一些,我們一起來看看。

(大屏幕出示:( )的田野 洋溢着( ))

適時提問,空曠的田野什麼樣啊?(出示圖片)洋溢着清香是什麼意 思?(到處充滿的意思)

誰能把這一句話來讀一讀。

E、 田野中的景色這麼美,讓我們再來美美地讀一讀這一自然段。

(2) 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A、 這時候,麥子和豆莢誘惑着孩子們來到田野裏,誰知道誘惑是什麼意 思? (吸引的意思)

B、 該是多有趣的事才能把孩子吸引到麥田裏來啊!

(大屏幕出示:“五月的風……真舒服。”)

①誰來讀讀這個字“赤”(注意指出翹舌音)誰能說說“赤腳”是什麼意思?

②再來看這個字“趾”,它的讀音是什麼?這個字是個形聲字,誰能說說我 們可以怎麼來記它?

C、 同桌之間,把這一句話讀一讀,說說,讀了這句話你有什麼感覺?(舒 服、好玩)

D、 好,誰試着帶着這種感覺來把這句話讀一讀。

E、 光着腳踩着泥,孩子們的手裏也有好玩兒的東西。

(大屏幕出示:“折一 根韌韌的柳條……向前跑去”)

①誰來把這句話讀一讀。

②老師指着“削”這個字是個多音字,它有哪兩個讀音?在本文中應該讀哪個音?爲什麼?

③孩子們的手可真巧,普普通通的竹管很快就變成了笛子,吹着曲子,多高興啊,誰來把這句話再來讀一讀。

F、 這些句子大家讀的真好,從這些句子中你體會到了什麼?(快樂)

G、 那好,就讓我們帶着這種快樂的感覺再來完整地讀一讀二、三自然段。

(3) 學習四、五自然段

A、 小夥伴們在田野中還要幫家人做許多事情,大家自己輕聲地讀一讀課文的 四、五自然段,看看孩子們都要做什麼事?

B、 (大屏幕出示:翻)在這一部分中的這個“翻”字非常不好寫,也容易錯, 大家一定要注意,這個字的左邊是一撇下面加個米字,千萬不要寫成採字,好,大家伸出手來跟老師一起來寫這個字(書空)

C、 這個翻字可以組什麼詞?課文中的詞是什麼?(翻過的地裏)老師告訴大 家成熟的麥子收割後,農民們就會用工具把田裏的土鬆一鬆,就叫翻地。課文中說的剛翻過的地裏,就是指剛剛翻鬆的土地。

D、 (大屏幕出示:扯)這個字怎麼讀?大家想一想這個字和我們剛剛學過的 哪個字特別像,(出示:趾)誰能說說這兩個字我們可以怎麼區分它們?

(趾是腳的一部分,所以是足字旁,扯是用手來完成的動作,所以是提手旁)扯是什麼意思?(用力地拉)

E、 是啊,雖然扯青草時並不輕鬆,可孩子們想到日後剪羊毛的情景,還是會 禁不住咧開嘴巴笑了,(出示:禁不住)誰來讀讀這個詞,這個字是個多音字還讀什麼?可以組什麼詞?

F、 好,現在讓我們把四、五自然段合起來讀一讀。

G、 誰能說說孩子們在田裏要做什麼? (趕鴨、放羊、扯青草)

(4) 學習第六自然段 A、 孩子們趕好了鴨子,放好了羊,也爲家裏的兔子準備了嫩嫩的青草,他們 爲自己準備了什麼美味呢?誰來讀讀第六自然段。

B、 孩子們自己動手在田邊開始了野炊,他們分工合作很快便做出了香氣撲鼻 的米飯,小組的同學一起來讀一讀,好,哪個小組願意來讀一讀,咱們看看哪個小組的同學讀的聲音響亮,字音準確。

(5) 學習第七自然段 孩子們吃飽了,隨意地躺在地上,讓陽光暖暖地照在身上,真是舒服啊,願意和老師一起來把最後一自然段讀一讀嗎?

3、 整體記憶會認、會寫的字

(大屏幕出示所有的會認、會寫字)通過初步學習課文,我們不僅感受了農家孩子的快樂,還認識了很多字,大家看看這些字你們都學會了嗎?

在本課要求會寫的字中,有兩個字比較易錯,下面把寫字本翻開,和老師一起來寫一寫這兩個字。

(書寫“翻”和“鍋”邊寫邊強調書寫位置和要注意的地方)

4、 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好,現在大家一起來回憶一下,這篇文章都寫了孩子們在麥田裏都做了什 麼?老師告訴大家把這些內容用自己的話連起來說一說,就是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誰能試着來說一說?(注意提醒學生要說清時間、地點)

三、 總結

這節課我們只是初步地感受了孩子們在麥田裏的快樂情景,下節課我們將深入地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好,這節課我們就學到這裏,下課!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通過我的發現教學,培養學生邊讀邊想象的習慣。

2、積累對聯

3、通過趣味語文教學,培養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1、通過我的發現教學,培養學生邊讀邊想象的習慣。

2、積累對聯。

3、通過趣味語文教學,培養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我的發現

1、生讀對話,反覆讀,思考:

這段對話告訴我們什麼?

2、生反饋。

(讀文章,邊讀邊想象,能在頭腦中形成畫面。)

3、師生共同再讀《觀潮》,邊讀邊想象,爭取在頭腦中出現畫面。

4、總結。

二、日積月累

1、生自由讀,思考:

這些句子有什麼特點嗎?

2、生反覆讀,背自己最喜歡的。

3、生上臺表演。

4、師生齊讀,再背。

三、趣味語文

1、好讀書,不好讀書。好讀書,不好讀書。

⑴生試着讀,看應該怎麼讀。

⑵生讀後,思考:

這樣讀有什麼意思?哪種讀法更有道理。

⑶師生小結。

⑷再讀。

2、練習:

⑴生自由讀:

分析每種讀法的意思。

⑵師生再讀。

⑶生收集其它這樣的例子。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 篇9

一、揭示課題

萬年牢

看了課題,你最想知道什麼?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閱讀學習提示,明確學習本文的要求。

2.佈置自學要求:

①讀通課文,讀準生字。

②想想課文圍繞父親做糖葫蘆講了哪幾件事,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親做事認真、實在?

③課文幾處寫到了課題——萬年牢,想想是什麼意思?

3.檢查字詞:

多音字:把、悶、削。

詞語:走街串巷、掉皮損傷、晾曬、竹籤、耽誤、甩糖風、摻假、

賺錢(能認讀,並結合句子理解詞義)

4.理解課文主要內容(哪兩件事)

三、細讀課文,感悟理解

1.課文三處寫了萬年牢,請找出有關語段讀一讀,並想想這“萬年牢”分別指什麼?

2.第一處的萬年牢指的是什麼?

出示句子:“我的糖葫蘆做得均勻,越薄越見功夫,吃一口讓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蘆不怕冷不怕熱不怕潮,這叫萬年牢。”

①爲什麼叫萬年牢?

②這種糖葫蘆,父親是怎麼做出來的?

(讀第二小節,通過找重點詞句體會父親十分講究選料;讀第三、四小節,體會父親在製作糖葫蘆中對蘸糖、甩糖風等每一個環節都一絲不苟)

③齊讀出示的句子後,教師小結:正是因爲父親做糖葫蘆認真仔細,工藝高,質量好,所以他的糖葫蘆才能經久不衰。

3.第二處的萬年牢指什麼?

齊讀句子:“公平買賣走正道,顧客點頭說聲好,回頭再來這是寶,做生意講實在是萬年牢。”

①什麼叫正道?

②父親是怎麼走正道的?(抓住“不滿意、看不下去、不聽、嫌、辭去工作”體會父親生意認真實在)

③說說這裏的“萬年牢”又是什麼意思呢?

4.第三處的萬年牢又指的是什麼呢?

讀句子:“父親教導我做萬年牢,就是要做可靠的人,實實在在的人。無論做什麼事都要講究認真,講究實在。”

體會父親教導我做怎樣的人?

5.這三處的萬年牢之間有什麼聯繫?文章的中心句是哪一句,爲什

麼?

啓發學生懂得:產品質量好才贏得顧客,做事講認真、講實在才能

得到別人的信任和尊重。

四、拓展延伸,深入體驗

1.你是怎麼理解父親的做人的道理的?結合具體的生活事例來說明。

2.讀讀下面的故事,補充省略號所包含的內容。

信譽

從前,有一對夫妻,開了一家酒店,由於賣出的酒物美價廉,生意十分興隆。

有一天,丈夫外出,妻子偷偷地在酒裏摻了水,多賣了5元錢。晚上丈夫回來,妻子得意地把自己的“祕訣”告訴丈夫,以爲會得到丈夫的誇獎。誰知,丈夫一聽,急得雙腳直跳,抱頭痛哭,說:“唉!你把我們最值錢的東西——信譽,只5元錢就賣掉了!”

果然,從此他們的生意不如以前紅火,最後終於徹底破產。當妻子貧病交加、奄奄一息的時候,她悔恨地流着淚,說:“我明白了……”

3.收集“做事認真,講誠信”的故事

【板書設計】

不怕………不怕………不怕………(質量好)

萬年牢買賣走正通(生意好)

無論……都……(人品好)

這是上課前一個晚上,我寫下來的,主要都是教師的語言。

1、課前:播放歌曲《冰糖葫蘆》MTV孩子們,欣賞了一首好聽的冰糖葫蘆,觀看了一組豐富的畫面,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2、(點擊屏幕)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與冰糖葫蘆有關,題目叫萬年牢。(學生說師板書)

3、我們已經預習過課文了,至少讀過一遍課文的孩子舉手,讀過2遍或2遍以上的孩子舉手。非常好。

張老師在讀的過程中,覺得這麼幾個句子比較難讀(出示句子)。先和你的同桌試着讀一讀。

誰願意先來展示,讀第一句。

第二句有幾個多音字,誰能把它們讀準了

第三句可不簡單。想讀的小朋友一起讀吧。

4、預習得真好。孩子們,課文中有三處寫到萬年牢,輕輕打開語文書,翻到22頁,默讀課文,把這三處寫萬年牢的句子劃出來。

5、(學生交流出示三個句子)。

都找到了嗎?一起讀一讀這三個句子。

6、父親說:“我的糖葫蘆糖蘸得均勻,越薄越見功夫,吃一口讓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蘆不怕冷不怕熱不怕潮,這叫萬年牢。”讀着讀着,張老師覺得很奇怪,父親爲什麼把自己做的糖葫蘆起“萬年牢”這個名字,你再讀讀這個句子,能幫父親說說理由嗎?

7、讓我們再讀父親的話。

8、孩子們,爲什麼父親能做出這麼好的糖葫蘆呢?請你讀讀課文的2、3、4自然段,拿起筆圈圈畫畫,還可以做一些批註。(學生思考,師板書:做糖葫蘆)

重點研讀1:紅果、海棠去了把兒和尾,有一點兒掉皮損傷的都要挑出來,選出上好的在陽光下晾曬。

讀着父親選料的過程,你腦海中會跳出一個詞兒?(一絲不苟,精挑細選、認真、細緻)

再讀這個句子,你是從哪些字詞中體會到父親的一絲不苟,父親的細緻,父親的認真?(一點兒,都要,去了,上好)

字裏行間寫滿了父親的認真細緻,誰能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父親能做出這麼好的糖葫蘆,除了選料嚴格之外,還有什麼原因?

孩子們,正是因爲父親嚴格的選料,精湛的手藝造就了優質的糖葫蘆,造就了上乘的萬年牢。讓我們再讀父親的話。

9、父親做糖葫蘆用心,做生意也是如此。(板書:做生意)(出示第二個萬年牢)讀着這句話,說說你對這個“萬年牢”的理解?

你看到的或者聽到過哪些走正道的生意人。

這些故事都證實了:公平買賣走正道,顧客點頭說聲好,回頭再來這是寶,做生意講實在是萬年牢。(學生讀)

9、父親說,憑着良心做買賣纔是正路,不能做虧心買賣。他這麼說,是不是這麼做的呢?默讀課文的五六自然段,請你靜靜地思考。

父親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即使在老闆那兒做事,父親依然像過去那樣認真選料,一點兒不馬虎。爲了這個事,父親和老闆之間發生了一場激烈的爭論,孩子們,讓我們用自己的智慧寫下父親和老闆之間的這場爭論。拿出練習紙。

孩子們,面對老闆的行爲,父親毅然辭去了這份相對走街串巷來講比較安逸的工作,辭去了這份有着穩定收入的工作,重新過上“提籃叫賣”的日子。這意味着父親會更加辛苦,意味着沒有固定的收入,可是父親會後悔嗎?

即使少賺點錢,即使更辛苦,只要顧客能吃上優質的糖葫蘆,父親心裏是踏實的,是快樂的,讓我們再讀。(第二個萬年牢)

10、(第三個萬年牢)這句話中的萬年牢你又是怎麼理解的?(板書:做人)

11、(出示三個萬年牢),這個萬年牢和前面2個萬年牢之間有什麼聯繫呢?

小結:父親的認真、實在、誠實、守信的“萬年牢”的人品造就了品質上乘的萬年牢,贏得生意上的萬年牢。

女孩子讀第一句,男孩子讀第二句,第三句我們一起讀。

12、父親用做糖葫蘆的經歷教導我做萬年牢,做個可靠的人,實實在在的人,其實也在教導我們每一個無論做什麼事都要講究認真,講究實在。讓我們一起讀課文的最後一個自然段。

是呀,父親的教導也使我們一生受益。

13、孩子們,選學課文《小珊迪》講述了珊迪誠實守信的故事,回去認真閱讀,你一定會被珊迪感動。下課。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培養敢問、善問的好習慣。

2.瞭解形近字,並能用形近字組詞。

3.分析排比句的句式特點,體會其表達效果。

4.瞭解句式的類型,掌握設問句的特點,並能進行仿寫。

5.理解關於疑問的名句的意思,能積累這方面的句子。

教學重點

1.學會辨析形近字,瞭解其形旁和聲旁表示的不同意義,並能給形近字組詞。

2.積累關於疑問的名人名言,在給定的語境中能靈活運用。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瞭解形近字,能用形近字組詞。

2.分析排比句的句式特點,體會其表達效果。

3.瞭解句式的類型,掌握設問句的特點,嘗試進行仿寫。

教學重難點:

1.瞭解形近字的字音、字義之間的關係,給形近字正確地組詞。

2.體會排比句的表達效果。

3.把握各種句式,尤其是設問句的特點,能寫設問句。

教學過程:

一、識字加油站

1.課件出示教材中的詞語,引導學生思考每組中帶拼音的生字之間的關係。

駐(zhù)扎 蛀(zhù)蟲 拄(zhǔ)拐(ɡuǎi) 捐(juān)款 娟(juān)秀 手絹(juàn) 花苞(bāo) 冰雹(báo) 鮑(bào)魚

過渡:同學們,在學習生字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有些生字的讀音相同,我們稱之爲同音字;有些生字的字形相近,我們稱之爲形近字,這就是我們今天將要學習的內容。仔細觀察教材中給出的生字,你發現它們的特點了嗎?

2.教師講解什麼是形近字以及形近字的特點,引導學生結合講解分析教材中給出的形近字。

明確:形近字是指幾個字形結構相近的字,而它們的含義卻不一樣。形近字的搭配有一定的規律,並有各自的特點。(1)筆畫相同,位置不同,如“人、入、八”;(2)字形相近,筆形不同,如“己、已、巳”;(3)字形相近,偏旁不同,如“峯”和“鋒”;(4)字形相近,筆畫不同,如“木”和“本”;(5)字形相近,讀音相同,如“眯”和“咪”;(6)字形相近,讀音不同,如“治”和“冶”;(7)部首相同,位置不同,如“旯”和“旮”。

3.同桌交流對形近字的看法,並能說出教材中的幾組形近字的聲旁和形旁,以及形旁的表意。

明確:“駐、蛀、拄”“捐、娟、絹”“苞、雹、鮑”是三組形近字,它們字形相近,讀音相同或相近,但是字義不同。我們可以根據它們不同的偏旁來理解各個字的意思。如“駐”指車馬等停止,與“馬”相關;“蛀”指咬穀物、衣物等的小蟲,與“蟲”有關;“拄”指用手扶着柺杖,與“手(扌)”有關。

4.引導學生齊讀教材中的詞語,教師板書帶拼音的生字,指名學生組詞。

5.教師適當擴充形近字,指名學生組詞。

示例:湖(湖水)蛾(飛蛾)蒼(蒼白)畔( )崎( )渴( )

蝴(蝴蝶)娥(嫦娥)滄(滄桑)拌( )綺( )竭()

糊(糊塗)餓(飢餓)搶(搶奪)伴( )倚( )喝( )

二、詞句段運用

1.教師出示“詞句段運用”第一題中的句子,引導學生比較句子的異同。

◇那時沒有電燈,沒有電視,沒有收音機,也沒有汽車

◇那時沒有電燈、電視、收音機和汽車。◇那條狗高興的時候叫,緊張的時候叫,發怒的時候也叫。

◇那條狗高興、緊張、發怒的時候都叫。

過渡:同學們,在平時的學習中,我們經常接觸一些特殊的語句,如有的運用比喻、擬人修辭手法,有的運用關聯詞語,還有一種語句是把三個或三個以上意義相關或相近、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相同的詞組或句子並排在一起組成的。你們知道這是哪種語句嗎?(學生齊答:排比句)正確使用排比句,對我們的表達有一定的幫助。下面我們就來分析這兩組句子,瞭解一下排比句。

2.引導學生分析兩組句子,說說每組句子在表達上的不同。

明確:第一組句子的第一個句子是排比句,“沒有……沒有……沒有……也沒有……”構成排比,強調了當時科技落後的狀況,而第二個句子只是簡單地說明。第二組句子的第一個句子也是排比句,“……的時候……的時候……的時候……”構成排比,強調了狗在不同情緒狀態下愛叫的特點,而第二個句子只是一般陳述,沒有第一個句子那樣讓人印象深刻。

3.引導學生進行拓展練習,強化對排比句的認識。

(1)把下列句子改成排比句。

①我擁有父母的愛、老師的關懷和同學們的關心。

②我愛繁花盛開的春天、荷葉田田的夏天和銀裝素裹的冬天。

改寫示例:

①我擁有父母的愛,擁有老師的關懷,擁有同學們的關心。

②我愛繁花盛開的春天,我愛荷葉田田的夏天,我也愛銀裝素裹的冬天。

(2)根據語境仿寫排比句。

①愛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陽光,使貧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間的溫暖;愛心是___________,使______________;愛心是______________,使_____________。

②平凡是荒原,孕育着崛起,只要你肯開拓;平凡是_______________;平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寫示例:

①愛心是一泓出現在沙漠裏的泉水,使瀕臨絕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愛心是一首飄蕩在夜空的歌謠,使孤苦無依的人獲得心靈的慰藉。

②平凡是泥土,孕育着收穫,只要你肯耕耘;平凡是細流,孕育着深邃,只要你肯積累。

小結:用排比來說理,可收到條理分明的效果;用排比來抒情,節奏和諧,顯得感情洋溢、氣勢更爲強烈;用排比來敘事寫景,能使層次清楚、描寫細膩。請同學們積累更多的排比句,並運用在自己的習作中,相信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4.出示“詞句段運用”第二題中的句子,引導學生思考這些句子的特點。

◇在漆黑的夜裏,飛機是怎麼做到安全飛行的呢?原來是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了啓示。

◇是誰來呼風喚雨呢?當然是人類。

◇靠什麼呼風喚雨呢?靠的是現代科學技術。

過渡:同學們,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中接觸過很多句式,你們還記得都有哪些嗎?(學生答:陳述句、疑問句、感嘆句……)接下來,我們就來學習一種新的句式——設問句。

5.學生分組交流討論這些句子的特點,教師相機點撥。

明確:這些句子都是設問句。爲了強調某部分內容,故意先提出問題,明知故問,自問自答的修辭手法就是設問。正確地運用設問,能引人注意,啓發思考;突出某些內容,使文章起波瀾,有變化。

6.教師引導學生在練習本上寫一些設問句,並指名學生讀一讀自己寫的句子。

示例:故鄉是什麼?故鄉是沃土,故鄉是老根。

幸福從哪裏來?從人的心裏來。

智慧可以用錢買來嗎?不可以。

7.教師佈置作業,引導學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多注意一些特殊的句式,並積累下來。

三、課堂回顧

1.教師總結本課時教學內容,並點評學生的課堂表現。

小結:同學們,這節課上我們主要從字詞句方面進行了積累,瞭解了什麼是形近字、形近字的形旁和聲旁所表示的意義、排比句以及設問句的一些知識。課堂上,同學們認真思考、討論,積極回答問題。在交流討論中,我們增進了認識,加深了理解。

同學們的表現都很不錯。你們能積極思考問題,主動探究,這是學好語文必不可少的兩個要素。希望你們能保持下去,在以後的每節課上都能像今天這樣,相信我們的課堂學習會更有效率。

2.教師引導學生交流收穫,進行知識積累。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關於疑問的名句的意思,能積累這方面的句子。

2.培養敢問、善問的好習慣。

教學難點

1.瞭解古人對於疑問的看法,從中得到啓示。

2.閱讀時要做到善問、多問,在問中思,在思中對疑惑的問題進行反覆探究,從而提升理解能力。

教學過程:

一、交流平臺

1.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學習課文的方法。

過渡:同學們,理解課文內容的方法有很多,質疑問難就是非常不錯的一種。本單元第二、三篇課文的右欄都給出了幾個問題,這些問題或是關於課題的,或是關於課文內容的。對於這種理解課文的方法,你們有什麼看法呢?這節課我們就來討論一下。

2.學生在小組內交流,並將交流結果簡單記錄在本子上。

3.教師指名學生彙報交流結果,並給予指導。

對課文提問的方法

(1)針對課文內容提出問題。

(2)從課文的寫法上提出問題。

(3)從課文中得到啓示,聯繫生活經驗來提問。

(4)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句來提問。

(5)針對課文的標題提問。

(6)緊扣段落之間的關係來提問。

4.教師總結學生的發言,引導學生將學到的方法運用到平時的學習中。

小結:“學貴存疑”,疑是知之始,閱讀時只有積極動腦思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不斷解決問題,才能獲得知識,拓展思維。我們要養成疑則思問的好習慣,在閱讀時多問幾個爲什麼,這樣不僅能增強學習的興趣,也能讓我們對知識的把握更加透徹。

二、日積月累

1.課件出示“日積月累”中的名句,引導學生齊聲朗讀。

好問則裕,自用則小。——《尚書》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

智能之士,不學不成,不問不知。——[漢]王充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唐]韓愈

2.引導學生分組交流這幾句話的意思,並體會其揭示的道理。

3.教師指名學生說說這幾句話的意思,並給予指導。

過渡:這是幾句關於疑問的名句,意在告訴我們在學習中要善於提問,不斷長進。

明確:◎好問則裕,自用則小。意思是:遇到疑難向別人請教,學識就會淵博精深;主觀武斷,就辦不成大事。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意思是:要廣博地學習,要詳細地詢問,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別,要切實地力行。

◎智能之士,不學不成,不問不知。意思是:即便是有智慧有才能的人,也是不學習就不會有所成就,不求教就不會知道。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意思是:人不是生出來就都懂得許多道理的,誰能沒有疑惑呢?這句話告訴我們要多學習,才能獲得更多知識。

4.教師小結,並引導學生在課下蒐集關於勤學善問的其他名句,進行積累。

小結:多學、多問,這是古人早已用切身經歷證明的求學之道,即便經歷時間的洗禮,依然光芒閃耀,給人有益的啓示。我們在以後的學習中也要做到凡事多問幾個爲什麼,多思考,要知道理是於問中揭示的,知是在問中求得的。同學們在課下也可以多積累一些這方面的名句,感悟其中蘊含的道理,自覺培養善問的好習慣。

關於勤學善問的名句

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節目。——《禮記》

知而好問,然後能才。——《荀子》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

知不足者好學,恥下問者自滿。——[北宋]林逋

讀書好問,一問不得,不妨再問。——[清]鄭燮

三、課堂回顧

1.教師適當總結本課時教學內容,並點評學生的課堂表現。

小結:同學們,我們這節課的內容可以用一個字概括,那就是“問”。“交流平臺”告訴我們“問”的方法,“日積月累”告訴我們“問”的好處。在閱讀時多問,在學習中善問,學識才能長進,能力才能提升。相信我們在這節課中也都深受教益。或許有些同學在學習中不敢問,不善問,那麼從今以後,希望你們都能做敢問、善問的人。

今天這節課上,同學們的表現都很不錯,你們不僅改正了以往學習中的缺點,積極開動腦筋思考,而且從多個角度提出了一些很新穎的見解,這正是你們善問的結果。希望大家以後都能像今天這樣,多疑善問,那麼我們的成績纔會越來越好。

2.引導學生交流學習收穫,並積累“日積月累”中的名句。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 篇11

學習目標:

1、學會10個字,認識5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通過小姑娘的語言、行爲和心理活動,體會小姑娘的善良、純真,提高理解能力。

教學重難點:

聯繫學生的讀書體會,讀中感悟。體會小姑娘的善良、純真。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準備:

課件。

第一課時。

一、釋題導入。

教師板書

課題:陽光灑下來。

師:你看到這個課題後,想到了些什麼?(晴朗的天空陽光普照大地……)

二、檢查預習。

1、圈:(1)說說預習課文時,你覺得要注意的重點字詞是什麼?

2、查:你聯繫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了哪些詞語的意思?(塞)

3、問:讀完課文,你提出了什麼問題?

三、整體感知,交流合作。

1、小組內分自然段讀一讀。

2、課文大致講了一件什麼事?讀了這篇文章你有什麼感受?

四、學習第一部分,初識人物。

1、自由讀1—3自然段,想想文中的我是一個怎樣的小姑娘?

(1)學生自瀆,在相應的地方做上記號。

(2)小組交流。

(3)全班反饋,邊交流邊指導,讀好相關的句子:“我是長得小小而不怎麼會表達的女孩。腦子裏總有想不完的事。”

(4)小結:這是一個弱小、內向、愛思考的女孩。

2、如果你是小姑娘,你對那個新來的修鞋老伯伯有怎樣的想法。

(1)學生找到描寫老伯伯的句子讀一讀。

(2)引導讀句子,體會小姑娘對老伯伯的好奇,也通過觀察思考,感覺到老伯伯生活的艱難。

五、指導書寫。

1、教師範寫。、

2、學生獨立練習。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回顧第一節課的內容。

二、學習第二部分,走進人物心靈。

①讀讀4—16自然段,講講小姑娘和修鞋老伯伯之間發生了一件什麼事?

②找找描寫老伯伯的語句和寫小姑娘心裏想法的句子,分別做上不同的句號。

③自讀感悟,再讀句子,想想這時老伯伯和小姑娘心裏想了些什麼?在句子旁邊作上批註。(教師巡視指導、點撥)

④全班交流。

1、走進老伯伯的內心。

在斷針時,老伯伯嘆了一口氣,這時他心裏是怎樣想的?(指導讀句子)

老伯伯見我給了針錢,有說不用找錢時,他抓起書包仔細檢查,從這裏能看出老伯伯的想法有是什麼?

2、走進小姑娘的內心。

重點體會句子“我一楞,彷彿有什麼東西輕輕拍了我一下心臟。”和“我轉回神,飛快的把書都塞進書包裏,又飛快地取出口袋裏折得皺皺的錢,塞到老伯伯的手裏……”

如果你就是這位小姑娘,說說你爲什麼這樣做?

3、分角色朗讀這個部分。

三、學習第三部分,昇華情感。

1、媽媽爲什麼說我是一位好心腸的姑娘?讀讀課文的最後4個自然段,展開小組討論。

2、交流看法:要求表達觀點時,要用課文中相應的語言作爲依據。

3、回扣主題:全班齊讀課題,爲什麼說媽媽的話像陽光照進我的心裏?說說你的看法。

4、小結:媽媽是在誇小姑娘關愛他人、用心體察他人的疾苦,很善良,也是對小姑娘主動承擔自己過失,有責任心的一種肯定。

四、聯繫實際,指導行爲

在你的生活中,發生過類似的事情嗎?能不能談談你當時的感受?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讀準字音,掃清閱讀障礙,不理解的詞語可查字典或聯繫上下文理解;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憑藉課文,感受荷蘭如詩如畫的田園風光,在誦讀中體會作者的情感,體味課文優美的語言,積累精彩句段。

教學重點:

重點是引導學生了解荷蘭牧場的特點,進一步感受鄉村生活的可愛;體會作者擬人手法的巧妙運用,感悟文章語言的生動,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

教學難點:

難點是讓學生明白課文爲什麼四次講到“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準備:

掛圖、多媒體課件、有關荷蘭及其首都阿姆斯特丹的相關資料和圖片。

教學過程:

一、看圖導入

1.引導學生按由中心到四周的順序觀察課文插圖,邊觀察邊指導。

(1)這幅圖的中心部分有些什麼景物?(成羣的奶牛、成羣的駿馬、雪白的羊羣、碧綠的草原、清清的河水……)

(2)從這些景物看,這幅圖畫的是什麼地方?(牧場)

(3)圖的四周有些什麼景物?(遠處豎立着許多大風車,近處有一大片色彩豔麗的鬱金香……)

(4)從景物特點看,你猜想這個牧場會在哪個國家?(荷蘭)

(5)用自己的話大概描述一下這幅畫的主要內容。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過渡:上節課我們一起走進鄉下,感受了我國江南水鄉的美麗景色和風土人情。今天,我們將要走出國門,到歐洲西部被譽稱爲“花之國、水之國、牧場之國”的荷蘭,去看一看那裏的田園風光,感受那裏的田園詩情,一睹那獨具特色的域外風情,好嗎?

二、瞭解荷蘭

1.學生介紹蒐集到的有關荷蘭的資料,閱讀本課“資料袋”中的材料,爲學習課文做準備。

2.教師小結:大家瞧,這就是荷蘭。(隨即播放多媒體課件,展示荷蘭概貌)荷蘭位於歐洲西部,地勢低,是世界有名的低地國。荷蘭的首都是阿姆斯特丹,這是一個以“水”著稱的美麗城市。荷蘭人民不僅喜愛鮮花,還出口大量花卉,因此,荷蘭被稱爲“歐洲的大花園”。美麗、莊嚴、華貴的鬱金香是荷蘭的國花。荷蘭是一個浪漫、悠閒、充滿詩情畫意的國家。今天,我們就要一起去感受一下“牧場之國”優美、寧靜、和諧的風光。(再次點題)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讀通課文,讀準每個字的發音,重點讀準帶點字的發音並聯系課文理解所組詞的詞義。

鑲嵌 駿馬 膘肥 遼闊無垠 公爵 悠然自得 牲畜

2.再讀課文,說說你看到了哪些田園風光,荷蘭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簡單交流,不作深入討論。)

3.這篇課文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荷蘭,是水之國,花之國,牧場之國。)這句話概括了荷蘭的風貌,課文着重描寫了荷蘭的什麼?(畜牧業)

四、品讀課文

1.品讀第2~4自然段。

(1)自由讀第2~4自然段,讀後小組合作學習:荷蘭爲什麼被譽稱爲“牧場之國”?(荷蘭不僅牲畜數量多,而且放牧條件好。)這裏的牲畜生活得怎樣?(引導學生畫出重點詞語:自由、無憂無慮、悠閒、充滿溫情……)你能讀出這種“悠閒”、“溫情”、“無憂無慮”的感覺嗎?(學生比賽讀)

(2)品讀重點句子。

“牛犢的模樣像貴夫人,儀態端莊。老牛好似牛羣的家長,無比尊嚴。”

這裏作者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把牛當作人來寫,牛犢像“貴夫人”衣着華貴,儀態端莊;老牛儼然是牛羣的家長,無比尊嚴。它們的家就是這草原、這大自然。這是一幅生動而溫情的畫面,多麼富有生活情趣!

“碧綠色的低地鑲嵌在一條條運河之間,成羣的駿馬,匹匹膘肥體壯。”

“鑲嵌”是什麼意思?(把一樣東西嵌入另一樣物體內。)從“膘肥體壯”這個詞你感受到什麼?(這裏自然條件非常適宜放牧,而且這裏的人民擅長放牧,所以駿馬匹匹膘肥體壯。)

“遼闊無垠的原野似乎歸它們所有,它們是這個自由王國的主人和公爵。”

它們指誰?(駿馬)爲什麼說它們是這個自由王國的主人?(沒有牧人的吆喝,沒有對食物的紛爭,沒有強敵的進攻,馬兒是這無邊草原上尊貴的主人,它們無憂無慮、自由自在地生活,任意馳騁在這絲絨般的碧綠草原,駿馬和草原是這樣的和諧。)和草原如此和諧的又豈止是駿馬,它們還指誰?(奶牛、綿羊、豬羣、小雞……)讀讀相關句子,讀出安閒與悠然自得的感覺。

齊讀第2~4自然段,通過剛纔的體會,請你讀出應有的情感。

2.品讀第5~6自然段。

如果說,白天的牧場是一首感情濃郁、韻律和諧的田園詩,那麼到了晚上,它又會是一首怎樣的詩呢?請你讀讀第5~6自然段,畫出你認爲寫得好的句子,多讀幾遍,細細體會。

品讀重點句子

“狗不叫了,圈裏的牛也不再發出哞哞聲,馬也忘記了踢馬房的擋板。沉睡的牲畜,無聲的低地,漆黑的夜晚,遠處的幾座燈塔在閃爍着微弱的光芒。”

晚霞消逝,夜幕降臨,牲畜沉睡,一切都顯得無聲無息,只有遠處的燈塔像瞌睡人的眼閃着昏黃暗淡的光,這是多麼甜美靜謐的境界。夜晚,寧靜的荷蘭也是一首詩。

想一想:如何將第5~6自然段讀出甜美、靜謐的感覺來。

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理解“這就是真正的荷蘭”。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和認識。(學生暢所欲言,教師相機指導。)

五、回顧全文

1.讀課文,說說作者在荷蘭看到了怎樣的美景?

2.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3.小結:是啊,絲絨般的碧綠草原,嬌豔婀娜的鬱金香,牲畜的自由王國,黃昏時擠奶的勞作,寂靜無聲的夜晚……這一幅幅畫面組成了荷蘭無限美麗的田園風光。讓我們再次踏進荷蘭,再次欣賞荷蘭之美!(展示多媒體課件,欣賞充滿田園詩情的荷蘭美景,讚一讚你看到的荷蘭美景。)

六、課後作業

摘抄課文中優美的詞語或精彩句段,細細品味並和同學、老師一起分享。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認識珍珠形成的相關知識,懂得貝的可敬在於用血肉磨製成了美麗的珍珠。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貝的可憐與可敬。

3、認讀相關詞語,正確書寫四會字。

4、加強領悟能力。

5、發展聯想思維的邏輯性。

重點難點:

1、感情朗讀,體會貝的可憐和可敬。

2、理解貝爲什麼可憐又可敬。

教學媒體:

多媒體網絡課室

第一課時

一、示物激趣,導入新課。

1、教師展示貝殼和珍珠實物,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嗎?你們知道這貝殼與珍珠有什麼關係嗎?你們想知道很久很久以前發生的“一隻貝”的故事嗎?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嘗試學習,讀文識字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再標一標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2、用你喜歡的符號標出本課的`生字、詞語,讀準字音。

3、合作學習。

(1)小組合作學習課文中帶拼音的生字,互讀、互聽。

(2)自由拼讀詞語。指名讀、小組讀。

(3)四人小組交流是怎樣識記這些生字的,並說說生詞的意思。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再次朗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讀流利。

2、你讀懂了什麼?

3、默讀課文,結合課後“學習鏈接”讀懂課文,幾下不理解的問題,然後提出來。

4、說說課文講了一件怎樣的故事,想想作者藉助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什麼?

四、作業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情景渲染,導入新課。

出示視頻:(海潮洶涌,貝殼涌上沙灘)

畫外音:這節課黃老師要帶大家來到大海邊,欣賞美麗的海景,傾聽悅耳的潮聲。讓我們在欣賞這些色彩斑斕的貝殼的同時,也來認識一隻獨特的貝。

二、初讀課文,理解大意。

1、進入自讀課文系統,同桌互助合作地自學課文。提問:這顆珍珠是怎樣形成的呢?

2、認讀難字及相關詞語。

3、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三、品讀欣賞,體會貝的可憐與可敬。

1、(1)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最令你感動的片段,用()標出,想一想,爲什麼會令你感動?。作者在課文中寫道“它只好受着內在的折磨”“它只能默默地忍受……”“這是……用血和肉磨製成的。”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2)同桌交流。

2、集體分享精彩之處,相機討論理解

(1)“這是一隻可憐的貝,也是一隻可敬的貝?”你怎樣體會這句話?

(2)你認爲這隻貝具有什麼樣的品質?(堅強、可敬、樂於奉獻——)

四、拓展延伸

這是一隻堅強、可敬而又樂於奉獻的貝,從這隻貝身上,你會想到一些什麼樣的人?接龍說,小組說,指名說。

五、學後心得交流

1、小結,過渡:同學們剛纔所提到的這些人物,不管他們離我們遠還是近,也不管他們生活在古代還是生活在我們身邊,他們都擁有非常美好的品質,就像這隻貝一樣。我深深地感覺到:磨難或許會讓人變得醜陋,但只要堅忍不拔,磨難過後就會擁有豐收的果實!

2、學完這一課,你有什麼收穫?可以用三言兩語來表達,也可以自創名言或借用名人名言來概括。

3、指名說、接龍說。

六、總結全課。

小朋友們剛纔都說得非常精彩,我相信,假如將來你們遭受了磨難,只要想起這隻堅強、有毅力的貝,你也會變得堅強起來,歷經風雨而見彩虹;你也一定會像這隻貝一樣成爲對社會有用的人!

教學反思:

字詞學習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感覺孩子們預習效果很好。在課文理解中圍繞“這是一隻可憐的貝,也是一隻可敬的貝”展開,藉助文中的詞句感受貝在孕育珍珠的過程中忍受的痛苦,感受貝的可敬。不足:孩子在談自己的感受時角度單一,平時還是應該鼓勵孩子多進行課外閱讀。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 篇14

一、教學目標:

1、能結合想象及生活實際理解句子,進而理解課文內容。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想象,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讚美之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感受句子,從中理解太陽從海上升起的過程。

難點:能結合想象及生活實際理解句子,進而理解課文內容。

三、教學策略:

結合圖片讓學生理解句子,以讀爲主、在讀中感受海上日出的美。

四、學生學習方法:

組織學生自主學習,教師指導。

五、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通過閱讀對課文有了初步瞭解,這節課我們繼續來感受海上日出的美景。

(二)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課文,然後談一談你自己的感受?

2、那你們想不想去那裏看看?讓我們隨着巴金先生的船,一同出發,去欣賞海上日出的奇觀!

(三)講讀課文

1、誰願意讀一讀第一自然段,說一說你從這段中都讀懂了什麼?(引導:你是從那裏看出來的?請你讀一讀)

2、那作者是看了一次日出嗎,你是怎麼知道的?(不是,第一句話,爲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說明作者經常看日出)

講讀第二、三自然段

1、讓我們來欣賞幾張圖片,說說你看到的景物有什麼變化?(出示圖片)

2、圖上畫的是晴朗的天氣裏紅日從海面上升起的的景象。實際上,日出是一個不斷變化的動態過程,那麼作者是按什麼順序描寫海上日出的過程的?我請兩個同學讀一讀第二、三自然段。(誰來說一說?)

3、那麼日出前天空的景色有什麼變化?請同學們默讀第三自然段。(出示圖片配合學生回答,引導學生讀中感受)

4、看到這樣的一幕,作者是怎麼做的?爲什麼?(因爲作者不只是一次看日出了。爲什麼作者要目不轉睛的看呢?因爲怕錯過,反襯日出的美)

5、太陽還沒有露面,就已經很美了,那海上日出會是怎樣的壯觀哪?想不想去看看?請同學們自己小聲的讀一讀課文,劃出你最喜歡的句子,然後談談你自己的感受。(重點讀太陽像負着什麼重擔似的,慢慢兒,一縱一縱地使勁兒向上升。這句話與太陽向上升比較哪句好?爲什麼?好在哪裏?)

6、太陽上升的同時,也在發生着變化,誰發現了太陽是怎麼變化的?

7、這真是美的感受,讓我們欣賞動畫,請同學們跟着朗讀。

8、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太陽升起的全過程。

自學第四、五自然段

1、晴朗的天氣裏紅日東昇景象如此壯觀,那有云的情況下,太陽出來後又是怎樣的景象呢?讓我們看一看作者是怎麼描寫的?(出示課件)

2、看了動畫之後,你是怎樣的感受?

(你想把這種感受讀給大家聽嗎?誰來試試?)

3、聽了大家的朗讀,我彷彿身臨其境似的,作者的語言真是太美了,你最喜歡哪句,請你讀一讀?

(它的光芒給黑雲(鑲了)一道光亮的金邊。後來,太陽(慢慢透出)重圍,出現在天空,把一片片雲(染成了)紫色或者紅色。

鑲透染作者用詞準確、生動、形象。)

感悟第六自然段

1、所以作者最後感嘆道:這不是偉大的奇觀嗎?換成這是偉大的奇觀。好不好?爲什麼?

2、這偉大的奇觀指的是什麼?(作者在前邊講到的海上日出雄奇、壯麗的景象。)

3、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讚美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 篇15

教學目標:

1、理解“扎煞”等6個詞語的意思,讀好難讀的句子,學會用近義換詞法、想象理解法等理解詞語。

2、學會用關鍵詞複述課文,用批註法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句“獵狗慢慢地走近·····”

3、初步體會“一種強大的力量”是指母愛的力量,並試着運用課堂學習到的技巧仿寫片段

教學過程:

一、談話

1、同學們,雖然老師是第一次上我們班的課,但我從你們的眼神中看到了對朋友的笑意,既然是朋友了,咱們就來聊一聊:我家旁邊有一座球山公園,每天早晨,我都會被一羣悅耳的鳥鳴聲從睡夢中喚醒,你猜這些是什麼鳥?

2、引出課題:麻雀(板書)我們的祖先是這樣造雀字的,我們來分析一下:上面是個小,下面是隻鳥。演變成現代文字,你看懂了嗎?關於雀的成語很多,來說說看?

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1、這是一種不起眼的小鳥,可是在它身上,卻發生了極不尋常的事。那是怎樣的故事呢?來打開書,自由地朗讀課文。注意把字音讀準,把課文讀通,讀順,劃出難讀難理解的詞語或句子,多讀幾次,試着理解。

2、讀得如此投入,老師都不忍心將你們打斷。剛纔老師把難讀的詞語整理了一下:

(課件出示)

搖撼嘶啞掩護

先出示第一組,說說你的發現,(相同偏旁的字組成的詞語有強調、補充的作用)這樣的詞語還有······能說說他們的意思嗎(用近義換詞法理解詞語,這是一種非常好的方法)扎煞搏鬥拯救扎煞就是張開,伸張的意思,這組都是動詞,可以用想象理解法來理解詞語。理解了這些難理解的詞語,再讀讀難讀的句子,誰來試試看。

3、出示句子

它嘴角嫩黃,頭上長着絨毛,分明是剛出生不久,從巢裏掉下來的。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絕望地尖叫着獵狗愣住了,它可能沒有料到老麻雀會有這麼大的勇氣,慢慢地,慢慢地往後退。(指名三個學生讀,看誰讀得最投入,最流暢)這裏的三個它都是指同個角色嗎?

4板書:小麻雀老麻雀獵狗

5、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6、整理板書:小麻雀老麻雀獵狗掉落退

7、誰能理清課文的思路,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能不能根據板書,再把課文內容講一講

三、精讀課文

1、剛纔你的講述十分精彩,整篇哪些自然段特別精彩,請快速瀏覽課文,用五角星標在自然段前面。

2、交流:出示4、5自然段(大部分同學都關注到了第4、5自然段)

3、師:讓我們靜下心來,仔細默讀課文這兩個自然段,看看從這兩段中,你看到了什麼,又想到了什麼?用筆把你認爲最重要的地方畫上橫線,並在旁邊寫上你的想法。

4、交流:師示範批註(別急,我來給大家做個示範,我劃的句子是,看到了——,想到了——)(板書看到的,聽到的)(我要把掌聲送給你們,多麼精彩的回答啊,瞧,學語文就是圈圈,讀讀,劃劃,想想,學習才能碰撞出更多的思維火花。)

5、獵狗是爲了吃小麻雀,老麻雀是爲了拯救小麻雀,這是一隻怎樣的小麻雀?(用文中的話回答)

6、出示:我順着林蔭路望去,看見一隻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無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

7、我順着林蔭路望去,看見一隻小麻雀站在地上,拍打着小翅膀

8、那句話好?說說原因(寫出了小麻雀的無奈,柔弱,嬌嫩)(板書:寫具體)

9、還是一隻怎麼樣的小麻雀?

10、它嘴角嫩黃,頭上長着絨毛,分明剛出生不久,從巢裏掉下來的(看到的,想到的)說說哪些是看到的,哪些是想到的,又是怎麼樣寫具體

11、在小麻雀成爲獵狗目標後,老麻雀是袖手旁觀嗎?用課文的句子來回答

12、出示4、5自然段,老麻雀的這一部分描寫(理解“落”說明老麻雀的救犢心切,寫出了老麻雀速度快,指導學生朗讀)

13、它原本可以“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沒有危險的樹枝上”(引讀句子)

14、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沒有危險的樹枝上一種強大的力量使它飛了下來,這強大的力量是指什麼?指名生回答。

15、這種強大的力量不僅震懾住了獵狗,連作者屠格涅夫也被震懾住了》原文結局是這樣寫的(出示原文結局)

男女生分自然段讀

四、課外鏈接:在大自然當中,也常有類似的因爲愛而產生強大力量的事情。比如海面上的信天翁和海里的鯊魚(出示學習活動4)學習單。

五、推薦書目

師引:很高興與大家一起分享了麻雀關於母愛的偉大的故事,其實動物也和我們人類一樣有着豐富的情感,在很多的文學作品中還可以看到很多類似的故事。如:

我的新閱讀計劃

海明威《老人與海》沈石溪《狼妻》屠格涅夫《獵人筆記》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 篇16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默讀課文,邊讀邊體會“處處、昏昏、時時、慢慢”等詞語在文中的作用。

3、讓學生了解中國古代神醫華佗在行醫中,總結經驗,反覆試驗,終於發明了麻沸散這一中藥麻醉劑,成了世界上第一個發明麻醉劑的人,從而激發學生爲祖國有如此悠久和先進的科學技術而自豪的思想感情。

4、想像華佗和擡漢子的人會有一番怎樣的對話,再寫下來。

教學重點:

華佗發明麻醉劑的原因及過程。

教學難點:

抓住關鍵詞語理解感悟句子的含義。

學生準備:

課前收集關於華佗的資料預習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出示課題。

1、同學們,在我們悠久的歷史長河中,涌現了無數偉大的人,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和創造推動着社會的發展。今天我們就要學習其中一位有名的醫學家——華佗的故事。(板書:華佗讀準多音字:華huà)

2、簡介華佗: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資料,師隨機出示課文第一節。

3、出示課題:第一個發現麻醉劑的人

(1)齊讀課題

(2)質疑:課題中的“發明”能否改爲“發現”?

(3)討論:發明與發現的不同用法。(發現是已經存在了,而發明是從無到有的過程,是創造新事物的活動。)

那麼華佗發現了什麼,從而發明了麻醉劑?

二、感知課文,瞭解華佗。

1、學生帶着上述問題默讀課文。

2、回答問題:華佗發現了什麼?

學生交流:(1)華佗發現病人動手術時很疼痛。

(2)華佗發現喝酒之後人會昏睡,手術就不會有痛苦了。

3、從這些發現中你覺得華佗是個怎樣的人?(關注病人、善於觀察)

三、研讀課文,深入理解。

1、課文寫了華佗從醫生涯中的兩件印象深刻的事情,在這兩件事情中,他分別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又想到什麼呢?

出示表格:

手術看到聽到想到

給小孩動手術活蹦亂跳

給喝醉酒的漢子動手術

2、默讀課文,完成練習。

(1)交流隨機解決:“活蹦亂跳撕心裂肺慘叫呻吟任人擺佈沉思”這些詞在文中的意思。

(2)根據表格,老師穿插指導朗讀,尤其是兩個問句。

①有什麼辦法能使動手術的病人不感到疼痛呢?

②如果有一種藥,讓病人吃下去,也像醉了一樣,動手術不就沒有痛苦了嗎?

(通過改變句式和反覆朗讀,體會華佗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的高尚醫德)

(3)練習說話:第二次手術做完後,病人竟沒有一點兒痛苦,人們十分驚訝。華佗也覺得很奇怪,就問擡漢子的人:“?”擡漢子的人回答道:“ 。”

3、兩件事雖小,可是給了華佗啓發,使他思考,更促使他去研究。(板書:思考研究)

4、齊讀課文第2—7節。

5、引讀第8節,然後完成填空:

從此華佗(),()進行試驗,終於合成了(),成了世界上()。

6、比較句子:

①從此,華佗時時留心,處處蒐集單方進行試驗,終於合成了一種中藥麻醉劑——麻沸散。動手術的病人喝了這種藥,便會昏昏入睡,手術結束後才慢慢甦醒。

②從此,華佗留心蒐集單方進行試驗,終於合成了一種中藥麻醉劑——麻沸散。動手術的病人喝了這種藥,便會入睡,手術結束後才甦醒。

(1)分組讀句①②。

(2)體會“時時、處處、昏昏、慢慢”等疊詞的作用:更表現出華佗對醫學的執著,對病人的關心。

(3)齊讀句①。

7、學到這兒,請你用一句話說說華佗是怎樣成爲世界上第一個發明麻醉劑的人的?

8、(出示最後一節),用讚美的語氣齊讀。

四、總結課文,佈置作業。

1、師總結:課文記敘了一千七百多年前,我國的大夫華佗爲了減輕手術病人的痛苦,研製出麻沸散,成了世界上第一個發明麻醉劑的人。這個發明比外國早了一千多年,說明了我國古代的科學技術處於世界地位。作爲一名炎黃子孫,我們要爲中國古代燦爛的科學文化而自豪。

2、作業:(1)完成課後說寫雙軌道的練習。

(2)收集的古今中外發明家的故事。

板書設計:

病孩:痛苦掙扎——深感不安

第一個發明麻醉劑的人時時留心,處處蒐集

華佗醉漢:任人擺佈——陷入沉思合成麻沸散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 篇17

學習目標:

1、正確書寫“肺”;理解積累“撕心裂肺”

2、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聯繫已有經驗,針對重點詞句提問。

3、能獨立簡要概括華佗行醫過程中的兩件事;通過研讀描寫華佗心理活動的內容感受他時時處處爲病人的疾苦着想,感受他高尚的醫德。

4、瞭解文章選材、詳略安排與所要表達的主旨之間的關係;初步感受文章段落銜接的上的特點。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課前預習:

1、針對課題進行提問,帶着問題讀課文,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2、讀讀文章的開頭和結尾,說說你對華佗有了哪些瞭解。

教學過程:

一、揭題,檢查預習,疏通課文大意,初步瞭解文章人物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檢查預習

(1)出示預習要求1生根據對課題所提的問題,說說讀文後瞭解到的內容。

師結合板書:華佗正音華

(2)出示預習題2生交流師板書:神醫醫術高超指導朗讀課文第一節、最後一節二、學習課文所寫兩件事例,品讀人物心理活動,感受人物精神,體會作者選材用意。

1、聯繫舊知,質疑師:《起死回生》這篇課文是通過一件什麼事情來使我們感受到扁鵲的醫術高明?這篇課文一開頭也告訴我們華佗醫術高明,被人們稱爲“神醫”,可下文呢?你有什麼疑問?

學生質疑,教師歸結爲:作者爲什麼選取這個材料?

2、學習課文重點段落,練習根據表格簡述主要內容,感受人物精神。

(1)默讀課文2—7節,對照表格,概括兩件事主要內容。

(2)交流,師指導書寫“肺”,理解“撕心裂肺”

(3)指導學生將心理活動的句子改爲間接敘述

(4)學習寫心理活動的句子,感受人物精神板書:醫德高尚想着病人的疾苦

3、引讀2—7節,加深認識

4、體會文章選材用意,釋疑。

(表面上看文章所選的材料與“神醫”沒有什麼關係,其實,從更深層次上來說他告訴了我們什麼樣的人才能成爲“神醫”。因爲他醫德高尚,時時刻刻想着病人的疾苦,所以纔會不斷鑽研,使自己的醫術越來越高超,他的名字纔會刻在老百姓的心中,老百姓纔會敬佩地稱他爲——“神醫”。)

三、學習課文第8小節,體會“處處、時時”等詞語作用,進一步感受人物精神

1、引讀課文第八節,引導質疑引導歸結爲:課文爲什麼詳寫發明麻醉劑的原因,卻把事情的經過部分一筆帶過?

2、出示華佗麻沸散藥方,感受發明麻醉劑艱辛

3、討論、釋疑師小結:這是一篇寫人的文章,寫人的文章重在表現人物的特點。人物形象已經樹立,在篇幅有限的情況下,作者就把經過部分略寫了。

四、總結全文、瞭解文章上下文連接上的特點

1、師總結全文

2、出示“然而”,引導學生關注文章節與節之間連接上的特點師小結:注意上下文的銜接,可以使文章的結構更緊湊,上下文的連接更順暢、更自然。

板書設計:

第一個發明麻醉劑的人

華佗“神醫”醫術高超醫德高尚時時處處想着病人的疾苦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 篇18

學習目標:

1、快速閱讀課文識記本課生字、新詞,並利用快速理解詞語的方法理解“晌午”、“怠慢”、“半歇”等詞的意思。

2、培養學生把長文讀短,把繁文讀簡的閱讀能力,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感受中國古典文學作品的語言魅力,體會武松豪放倔強、勇敢機智的英雄性格,激發學生對打虎英雄的崇敬之情。

4、豐富學生的學習資源,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

重點難點:

通過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瞭解武松沉着、機智、勇敢的性格,能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心裏描寫來突出人物的性格特點。

教學方法:

誦讀教學法、提問法、情境教學法。

學法指導:

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學具準備:

1.影視作品《武松打虎》片斷。

2.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走近武松

1、(點擊鼠標播放《好漢歌》)問:這首歌同學們熟悉嗎?是哪一部電視劇的主題歌?關於《水滸傳》你知道些什麼?(學生結合自己的瞭解自由回答)

2、聽了同學們的交流,水泊梁山好漢們一個個熟悉的身影好像又出現在我們的眼前,在一百零八將中武松是赫赫有名的一個,而奠定他一生英名的離不開他在景陽岡的經歷,今天我們一起走進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中的一個精彩片斷——《武松打虎》,去認識武松,瞭解武松。(板:武松打虎)

3、《武松打虎》這篇課文很長,看起來也比較費力,請孩子們沉下心來默讀課文,讀完課文後,你想想武松給你留下怎樣的影象,你覺得用哪個詞最能反映武松這位英雄好漢的獨特形象,開始吧!

二、走進武松

1、出示武松打虎的畫面,說:孩子們,讀完了課文的請舉手,這就是武松打虎的畫面,你覺得用哪一個詞最能反映武松這位好漢的獨特形象。(板:機智勇敢)

2、孩子們一起來讀讀這個詞,(生讀),怎樣才能讀好這個詞,重些,再讀重些。

3、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想一想,劃一劃,你是從哪些地方讀懂“機智勇敢”這個詞的。

4、剛纔我發現有些同學在書上畫了一個地方,有些畫了兩個地方,看來我們可以從不同地方來讀懂機智勇敢,下面咱們來交流交流。預設:(第五段)

5、爲什麼從這裏讀懂了武松的機智勇敢?說說自己的理解。

(引導:這一段主要描寫的是什麼?你是從老虎的表現讀懂機智勇敢的,那你覺得這是一隻怎樣的老虎?)

6、出示文中描寫老虎兇猛的句子:

a、那個大蟲又飢又渴,把兩隻爪在地上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撲,從半空裏攛將下來。

b、那大蟲背後看人最難,偏把前爪搭在地上,把腰胯一掀,掀將起來。

c、大蟲見掀他不着,吼一聲,卻似半天裏起個霹靂,震得那山岡也動;把這鐵棒也似虎尾倒豎起來,只一剪。

(1)、你能把這三句話讀成三個詞嗎?(板:撲、掀、剪)

(2)、這些句子中,從哪些詞最能讓我們感受到老虎的兇猛?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引導學生理解以下句子:

a、“和身望上一撲,從半空裏攛將下來”,和身望上一撲,是怎樣的一種動作,誰來讀讀這句話?

b、“腰胯一掀”又是怎樣的動作?指名學生表演。

c、“吼一聲,卻似半天裏起個霹靂,震得那山岡也動”,這是一個什麼句子,這樣寫的好處是(能讓我們更深刻地體會到老虎的兇猛。)這虎太有氣勢,看到這樣的老虎,你會怎麼樣?

(3)、孩子們,讀了這幾句話,我們不難發現,這幾個句子都寫出了老虎的兇猛的氣勢,朗讀的時候,你覺得強調哪些詞,才能讓大家更清楚、更強烈地感受到這一點?請同學們自由地讀讀。

(4)、指名學生讀,你喜歡讀哪句就讀哪句,隨機指導。

過渡:面對老虎的進攻,武松的表現呢?(板:閃、閃、閃)

7、從一個“閃”字,你體會到什麼?(引導學生聯繫實際感悟武松的機智勇敢,一般人遇到這隻猛虎,不被虎吃,也會被老虎嚇死,此爲勇敢,一而二,二而三地閃,是爲了消耗老虎的體力,此爲機智)

8、指名學生分角色讀描寫老虎和武松的句子。(同桌分角色讀——男、女生讀)

小結:孩子們,這一段,我們是從老虎的表現讀懂“機智勇敢”的,寫老虎也是爲了寫人,老虎都有如此氣勢,如此兇猛,那打虎的武松那就更了不得,這種寫法叫側面烘托。你們還從哪裏讀懂“機智勇敢”這個詞的?(預設:第六段)

9、點撥:這一段重點寫的是武松打虎的動作,是從武松的表現讀懂:機智勇敢的。你從哪些句子體會出來的。

(1)、重點引導學生體會:武松將半截梢棒丟在一邊,兩隻手就勢把大蟲頂花皮胳瘩地揪住,一按按將下來。理解就勢。

(2)、這就是武松打虎動作的語句,你能把描寫武松打虎動作的詞劃下來嗎?(板:掄、劈、揪、踢、按、打),《水滸傳》不愧是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就武松打虎這樣一個場面,寫的是那樣蕩氣迴腸,作者用詞如此生動、準確,那我們能從中選幾個詞來說一段話嗎?

(3)、指名學生任選幾個動詞說一段話。

10、過渡:武松打死了老虎,讀過水滸的人都知道,武松下岡後成了陽谷縣的英雄,受到了知縣大人的接見,一時間,街頭巷尾,無人不稱頌武松本事了得,智勇雙全。那麼受過虎害的鄉親們,受命打虎的獵戶,先前小瞧武松的店家,知縣大人,還有武松的哥哥賣燒餅的武大郎,他們見了武松,會怎樣評價武松呢?請任選一人,模仿他的口氣,評價一下武松。

三、走進水滸

1、水滸傳中還有一位值得稱頌的打虎英雄,知道是誰嗎?想聽聽李逵殺虎的故事嗎?

(出示李逵打虎片段:四十三回黑旋風沂嶺殺四虎)

2、引導學生默讀,說說從中感受到什麼?武松和李逵打虎有什麼不同嗎?武松、李逵都是梁山好漢,機智、勇敢、豪放是他們的人物個性,《水滸傳》中還有許許多多這樣的好漢值得我們去認識,那些有趣的故事值得我們去品讀,課後,請同學們去讀讀《水滸傳》,找出《水滸傳》中塑造武松形象的章節,去感受名著的無窮魅力!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 篇19

教學目標

1.認字7個,寫字8個。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井岡山特有的美

3.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自主積累好詞好句。

教學重點

從重點句段入手,理解“井岡山,英雄的山,美麗的山。”

教學準備

課前佈置學生蒐集有關井岡山的資料。

教學時數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師板書課題,學生讀題。

2.你瞭解井岡山嗎?能給大家說說嗎?(交流課前查找的資料。)

3.閱讀“信息窗”。

4.練寫“岡”字。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遇到生字請想辦法解決。

2.小老師上臺教生字。

3.教師重點提示:

峽:指導記憶字形讀準字音,並與“夾”區分開來。

碑:注意讀準音,理解字意。

醉:聲母是平舌音,讀準字音。

4.學生自由讀文,要求讀準讀通。

5.指名分段接龍讀課文,評議並正音。

三、再讀感知。

1.默讀全文。

2.說一說從讀文中知道了什麼。

四、練習寫字。

抄寫詞語:

如:井岡山革命白茫茫銀蛇

戰旗挑糧英雄

第二課時

一、複習本課的生字詞。

二、讀文感悟。

1.默讀課文,思考:爲什麼說井岡山是“英雄的山,美麗的山”?要求邊讀邊畫記重點句段。

2.彙報,指導朗讀理解。

①學生彙報。(重點段:第3、4、5自然段)

②相機理解重點詞句。

如:山勢巍峨峯巒峻拔雲霧彌矇

驚濤拍岸鬱鬱蔥蔥逶迤前行

第3自然段中的幾個比喻句

引入《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毛澤東詩詞)

③通過理解詞句指導朗讀,讀出氣魄。

3.練讀第3、4自然段。

4.賽讀。

5.質疑。

如:爲什麼說“井岡山是英雄的山?”

①結合課文和所找的資料在組內展開討論。

②全班交流。

6.想一想,試一試,第5自然段該怎樣讀。

7.齊讀第5自然段。

三、積累背誦。

1.讀背自己喜歡的段落。

2.摘抄好詞好句。第三課時

一、聽寫詞語。

如:英雄革命白茫茫

戰旗銀蛇挑糧

二、檢查讀背課文的情況。

三、拓展延伸。

1.說一說:你喜歡這篇文章嗎?爲什麼?

2.鼓勵學生學習本文的寫法,介紹一處有紀念意義的地方。(片段練習)

四、指導完成課堂練習。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 篇20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朗讀課文,瞭解武松打虎的經過,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激發學生對打虎英雄的崇敬之情。

2.指導學生仔細閱讀課文中武松打虎場景的精彩描寫,並能用自己的話講述打虎的經過,想象武松打虎的精彩場面,感受中國古典文學作品的魅力。

教學重點難點:

瞭解武松是怎樣打死猛虎的,從而體會武松的勇敢無畏的英雄氣概,並通過對武松心理活動的分析,瞭解課文對人物描寫的真實性。

教學過程:

一、導入談話:

今天我們學習第29課《武松打虎》,這篇課文節選自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這部小說塑造了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深受大家的喜愛。明末清初的文學評論家金聖嘆對《水滸傳》做了詳細而全面的點評。他說打虎這一篇啊,“人是神人,虎是怒虎。”老虎是發怒的老虎,而打虎的人呢那是個神勇之人。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是怎樣的怒虎,武松又是如何的神勇。

二、直入重點,精讀第二部分

1、剛纔我們說到了虎是怒虎,我們先來看看老虎的出場,找出相關的句子讀一讀。這是對老虎的什麼描寫?

2、這樣一隻吊睛白額的猛虎突然隨着一陣狂風出現在武松面前的時候,武松已經沒有退路,他在打虎之時,使用了非常正確的戰術。第四、五段都是寫武松怎樣打虎的,那麼這兩段武松打虎的戰術有什麼不同嗎?

3、第一個階段採用的什麼戰術?(守)。面對着來勢洶洶的對手,他沒有驚慌失措,也沒有貿然出擊,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武松怎麼樣?(十分機智)

4、默讀。用——勾出老虎進攻的招數,標出序號;再用~~~~勾出武松應對的動作,標出序號。

5、老虎首先就使用了三招:一撲、一掀、一剪,這真是一隻怒虎。不過,我有個疑問:既然是寫武松打虎,應該突出武松多麼神勇,爲什麼把老虎寫得那麼厲害呀?(寫虎是爲了寫人)

6、而武松實際上用了幾招?進一步說明了武松的機智。

7、過渡:等老虎這三招用完以後,老虎已經氣性先自去了一半,而武松能夠躲過這三招,他自己的自信心也會大長,所以這三招下來以後,他開始防守反擊,反守爲攻。

8、自由讀第六段,看武松打虎分別用了哪幾招,在課文旁邊做上批註。

9、剛開始用什麼打?結果呢?

10、武松沒有了梢棒,第二招是什麼?老虎的反應呢?

11、這時老虎還能咆哮,還能扒泥,武松仍然處在危險之中,這時他又使出了第三招,是什麼?老虎又有什麼反應?爲什麼說是“迸”出鮮血而不是流出?

12、雖然老虎已經七竅流血了,但武松還是使出了最後一招——?這時的老虎已經……徹底解決了老虎。

12、小結:我們看到,武松在梢棒打折的情況下,臨危不懼,赤手空拳打死了老虎,表現得十分(勇敢)

三、回顧前文,學習第一部分。

1、指讀提問: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點,具體寫出了武松打虎的經過,我們仔細閱讀過了同時也體會到了武松的性格特點,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有什麼聯繫,省略掉可以嗎?

2、默讀第一部分,思考這一部分主要寫的是什麼?

3、武松的心理活動表現了他什麼性格特點?用筆圈畫出表現武松心理活動的句子加以體會。

武松明明害怕,卻仍然不肯回去,還對自己說“且只顧上去,看怎地?”表現他什麼樣的性格特點?(好面子)

4、作者寫武松害怕、好面子是不是會有損於他的形象?(這樣寫使武松的形象更可信、更真實),所以說武松不僅是個神人,同時他也是個凡人。

5、武松雖然心中也會害怕,但他仍然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也說明他還是勇敢,所以在後面打虎時才表現得那麼勇敢。

小結:這一部分雖然不是重點,但是對於武松性格的刻畫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使武松的形象顯得更真實,也爲下文做了鋪墊。

四、總結全文,激勵閱讀

作者對武松打虎的過程和打虎前的心理活動做了細緻生動的描寫,栩栩如生地刻畫了武松的形象,讓我們感到真實可信,也使武松打虎的故事廣爲流傳。《水滸傳》中還有許多精彩的故事,等着同學們去細細品味。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 篇21

教學目標:

1、認識“畔、兜、穗、裹、嚼、肺、腑、撩”八個生字,能準確認讀。

2、感悟鄉村的歡快、柔美生活,能有感情朗讀。

3、體會作者對田園生活的嚮往與熱戀。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品味優美語言,豐富語言積累。

教學難點:

體會鄉村生活的歡快、柔美,和我們這些整天忙忙碌碌的現代人相比較,他們纔是真正的生活的主人,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是真正快樂、幸福、自由的主人。

教學準備:

《牧童短笛》的音樂,掛圖或課件,識字卡片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1、讀了課題,你有什麼問題要問?

2、學生彙報,那我們就一起來讀讀《麥哨》這篇課文,讀完後,相信你一定有美好的感受。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初步感受課文大意。

2.同桌互讀課文,想一想:課文描寫的鄉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樣的?從中感受到了什麼

3.小組交流在全班交流。

三、細讀課文,品味語言。

1.默讀課文,畫出你最喜歡的部分,試着有感情地讀一讀。

2、學生可能彙報的句子:

a.那一張張紅撲撲的臉蛋,蒙上了一層晶瑩的細汗,猶如一朵朵沾滿露珠的月季花。

b.金黃的油菜花謝了,結出了密密的嫩莢;黑白相間的蠶豆花謝了,長出了小指頭似的豆莢;雪白的蘿蔔花謝了,結出了一蓬蓬的種子。

c.草地柔軟而有彈性,比城裏體育館的墊子還要強,這簡直是一個天然的運動場!

3、小組交流後再全班交流。

4、有朗讀你喜歡的句子。

四、感受全文,積累語言。

1、播放《牧童短笛》,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課外找有關這樣的文章來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