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螳螂捕蟬》語文教學反思(通用5篇)

《螳螂捕蟬》語文教學反思(通用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8W 次

作爲一位優秀的老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現自己的講課缺點,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螳螂捕蟬》語文教學反思(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螳螂捕蟬》語文教學反思(通用5篇)

《螳螂捕蟬》語文教學反思 篇1

《螳螂捕蟬》是一篇古文。文章主要寫了:吳王想要攻打楚國,想法已定,不容更改,一年輕人出於對國家利益的考慮,用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故事使吳王放棄了攻打楚國的想法。文章情節簡單,寓意深刻。

在備課過程中,我考慮到學習古詩文與現代文的不同,因此在課上先講述了學期古詩文要注意的幾點要求,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會感到生疏。

在備課過程中,我還考慮到螳螂捕蟬與打仗的聯繫,如果老師只運用語言去描述,學生理解起來會有一定的難度。於是我出示了一張地形圖,使學生很容易的理解了兩者之間的關係,明白了文章要說明的道理:考慮問題要周全,同時也使文章主要人物(年輕人)的特點:機智、勇敢、以國家利益爲重出現在學生的眼前。文章的重難點得到解決。

在講課過程中我還注重朗讀的指導,教給學生朗讀古詩文的方法,並運用多種方法讀課文,從而激發學生朗讀古文的興趣。

《螳螂捕蟬》語文教學反思 篇2

《螳螂捕蟬》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春秋戰國時期,吳王決定攻打楚國並不準別人來勸阻。千鈞一髮之際,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蟬”的故事勸說吳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警戒人們。教學時,我引導學生抓住書後面的問題來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從而深入感受課文內容。

1、少年講的故事巧妙,發人深思。

抓:“知了 螳螂 黃雀 少年”之間的厲害關係來理解,以及他們與吳國、楚國、其它諸侯國之間的關係來理解。

2、少年勸阻的方法間接巧妙,使人容易接受。

抓少年和大臣們不同的勸阻方式來理解。

“吳王爲什麼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這個問題理解了,隨而理解“一個人只看到眼前利益,不顧身後隱患是危險的”就不難了。

《螳螂捕蟬》語文教學反思 篇3

語文教學,要以學生實踐爲主,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我在教學《螳螂捕蟬》這篇課文時,充分體現了這一理念。

一、“重組”課文,構建板快。

《螳螂捕蟬》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春秋時期,吳王決定攻打楚國並下令不準別人來勸阻。這時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蟬”的故事勸說吳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我在教學本課時並沒有“循規蹈矩”地逐段教學,而是從學生閱讀心理出發,根據教材特點,大膽地重組教學內容,一節課就那麼幾個教學環節,十分簡潔,卻又“針針見血”,把教學重難點一一落實解決:直接學習螳螂捕蟬的故事內容,理解吳王聽後“恍然大悟”的意思。學生質疑後討論一個問題:少年跟大臣們的勸有什麼不同?由此感悟到少年是智勸;雖然改變了課文的“序”,但是以發展語言理解和運用能力爲主線,科學合理地安排了聽、說、讀、寫、思等語文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層次分明的實踐中得到了全面的訓練和整體的發展。

二、訓練思維,培育智慧。

我在上《螳螂捕蟬》時,不是簡單地讀、讀、讀,不是機械地記課文語言,而是非常注意激活學生思維,讓學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裏。整節課,我提出了幾個具有思考價值的問題:“故事的結尾說吳王恍然大悟,吳王悟到了什麼?” “如果說大臣們的勸是‘直勸’、‘力勸’的話,少年的勸則稱得上是——”只有讀書,沒有問題,這是目前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當中暴露出的一個大問題。矯枉難免過正,凡事過了頭就會走向反面。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對此早有告誡:“真正的學校應當是一個積極思考的王國。”“讓孩子生活在思考的世界裏——這纔是應當在學生面前展示的生活中的最美好的事物。”

當然,這節課,這節課由於教師沒有及時引導,學生在討論少年的智勸時,積極性不是很高,教學機智是一個教師經驗和智慧的積累,這以後有等努力。

《螳螂捕蟬》語文教學反思 篇4

《螳螂捕蟬》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一位少年以“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故事,告誡吳王如果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而不顧身後的隱患是危險的,並使吳王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故事形象生動,很容易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也容易將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

對於我自身而言,每一次做課都會給我帶來不同的收穫。無論是從自信心的樹立上,還是從課堂藝術的感悟上,或是從挑戰優質課堂的決心上來說,都是一次激進。課後反思的準確、透徹不分課堂的成與敗,能給學生帶來快樂又能給學生足夠參與和表現時間的課堂,是我目前不斷努力的方向。

本節課的設計思路清晰、環環相扣,步步爲營,將學生的思維層層引向深入,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從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的談話入手,給學生以鼓勵和提醒;接下來讀寫生字“螳螂”,繼續加強生字詞的教學;並以螳螂、蟬、黃雀三個小動物的圖片展示再次吸引學生興趣,以次引出文章中“螳螂捕蟬”的故事,要求學生反覆讀並能夠複述;整節課中,我只設計了兩個問題,第一個是:吳王聽了少年的故事,恍然大悟。吳王究竟突然間明白了什麼?這個問題需要學生縱觀全文來分析,從而加深學生對故事整體情節的把握,同時又能使學生完成理解寓言的深刻含義這一教學重點。另一個問題是:少年所講的故事在生活中發生的可能性很小,可是吳王爲什麼就沒有聽大臣們的勸告,反而就相信了少年的話呢?也可以問少年爲什麼不在大庭廣衆之下向吳王講述這個故事?這個問題牽扯到課堂教學的重難點,也是學生思維發散的最佳時空,更是所有學生在各自不同能力的基礎上充分表現自己的機會,也是老師賞識學生、給予學生課堂體驗之快樂的機會。給學生極少的且有思考深度的問題,學生纔不至於感到思考的勞累與無效,反而會頗具挑戰性,會上心勁兒。可以看出,我對文章的內容進行了重新組合,並沒有按照文章原有的寫作順序進行教學,我覺得這樣更容易吸引學生,更容易給學生以明晰的知識框架。我用這個班的學生已經兩次了,而這次學生積極的發言以及對課堂的悉心關注是我意料不到的,尤其是一位學生的回答更是精彩,當我提問說:“少年爲什麼不在大庭廣衆之下向吳王講述這個故事呢?”這位學生答道:“少年只是一個侍衛官,根本就沒有向君王提建議的權力……”這句話給我的印象很深刻,我當時的第一感覺就是:課堂,給學生足夠的空間,給學生以有效的指引,學生將有活躍的思維,將有成功的體驗,將有積極的思考,將有不同於其他學生的發現,將有創新幼芽的萌動……

熟能生巧,對教材的熟知、對重難點的熟知、對教學環節的熟知、對三維目標的熟知、對每一個舉措目的的熟知等等,對一節課至關重要。教學過程中,老師要關注的內容方方面面,面面都很重要,哪怕是一句小小的評語,都有可能關乎到學生的學習態度等。只有熟知課堂中的`一些“必備”,才能夠隨心所欲,使課堂遊刃有餘,有所聲色。而我,在課件播放時,一句總結性的話語竟忘記了出示,對課堂雖說影響不大,但卻能反映出我在此方面的不足。也有時候,我會一心想着下一步的環節,從而忽視了學生的表現情況或者板書等環節,在這兒,我給自己提個醒,課堂中,“熟”字難得。還有,在學生分角色朗讀吳王和少年的對話一部分,我面向了全體學生,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鍛鍊,但學生個體展示的機會少了,我還看見很多學生都高高地舉着手,那種踊躍積極的勁頭兒讓我心裏倍感溫暖,最起碼孩子們願意,可我卻沒有爲孩子們創造更多的表現自我的機會,實在愧疚。讓我感觸最深的還有一點,那就是給學生清晰的課堂指令,會讓學生“有所適從”,而不在模棱兩可。

對於課堂教學中普遍存在的不足之處,我會不斷在課堂教學實踐中進行彌補。一次,我克服不了自己所有的缺點,但我能夠在多次的嚴格要求下克服一個缺點,並使自身的優點和從書中、從優秀老師身上學到的經驗點點滴滴滴“常態化”,使它們不再難得一見,而是隨處可見。

《螳螂捕蟬》語文教學反思 篇5

《螳螂捕蟬》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春秋戰國時期,吳王決定攻打楚國並下了死命令,不準別人來勸阻。千鈞一髮之際,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蟬”的故事勸說吳王,讓他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

教學第二課時時,我面對大臣們和少年的勸說,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導入,從對比中逐步理解人物形象。本課時的教學,我主要從故事和人物兩方面展開教學:

一、螳螂捕蟬的故事,含沙射影,發人深思。

在要求學生複述故事的同時,引導他們理解“蟬— 螳螂—黃雀—少年”之間的利害關係,並在黑板上用簡筆畫畫出當時的形勢圖,進一步體會他們與吳國、楚國、其它諸侯國之間的關係,以瞭解當時吳國的處境和故事的巧妙之處。

二、少年勸阻的方法巧妙,彰顯其勇敢機智。

通過少年和大臣們不同的勸阻方式,以及勸阻所取得的不同的結果來理解“吳王爲什麼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這個問題,進而理解“一個人不能只看到眼前利益,而不顧身後隱伏的禍患”。

在教學中,通過媒體的輔助,學生在理解“蟬—螳螂—黃雀—少年”與“吳國、楚國及其它諸侯國”之間的關係時,感覺到難度並不是太大。但要求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說說從《螳螂捕蟬》這一課中所受的啓發時,由於給予學生思考的時間不夠充分,以及學生對故事的中心—“一個人不能只看到眼前利益,而不顧身後隱伏的禍患”理解不夠透徹,所以學生的思維和發言有很大侷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