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人生感悟 > 感悟人生之道

感悟人生之道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7W 次

導語:人生需要感悟的事情實在太多了,下面小編給大家收集整理了一篇感悟人生之道的文章,是《于丹〈論語〉心得》的讀後感,希望大家喜歡。

感悟人生之道

讀《于丹〈論語〉心得》,讓我領略到的是一種智慧,是對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是對身邊朋友的理智看待,是一種心態,一種融入在現在社會中的理性道德。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這是于丹給我們講述的《論語》的精華之一,就是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不要糾纏在裏面,一遍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第二個態度是,要儘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一種遺憾,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遺憾的後果是什麼呢?那就將如印度詩哲泰戈爾所說:“如果你因爲錯過太陽而哭泣,那麼你也將錯過星星了。”承認現實的不足之處,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憾的態度。

書中有一段對於理想與現實關係的分析,很是經典。“神於天,聖於地。”既有一片理想主義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協於現實世界很多的規則和障礙;又有腳踏實地的能力,能夠在這個大地上區進行他行爲的拓展。只有理想而沒有土地的人,是夢想主義者不是理想主義者;只有土地而沒有天空的人,是務實主義者而不是現實主義者。”

孔子告訴我們的,首先不是如何安天下,而是如何做最好的自己。“修身”,是對家國、對社會負責任的第一前提。孔子和他的弟子力爭做“最好的自己”,而目的是爲了更好地履行對家國、對社會的責任。

別人曾經問子路:你的老師孔子是個什麼樣的人?子路沒有回答。孔子後來對子路說,你爲什麼不這樣回答呢:“其爲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當我發憤用功的時候,我可以忘了吃飯;當我快樂歡喜的時候,我會忘了憂愁。在這樣一個行所當行、樂所當樂的過程中,不知道我的生命已經垂垂老矣。這是孔子的寫照,也是中國知識分子追求理想人格的一個寫照。

我們常常會聽到有人抱怨社會不公,抱怨處世艱難。其實,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反躬自省。如果我們真的能做到把握分寸,謹言慎行,禮行天下,修身養性,我們會少很多煩惱,就自然會懂得爲人處世之道。

懷着樂觀和積極的心態,把握好與人交往的分寸,讓自己成爲一個使他人快樂的'人,讓自己快樂的心成爲陽光般的能源,去輻射他人,溫暖他人,讓家人朋友乃至於更廣闊的社會,從自己身上獲得一點欣慰的理由。

孔子從來不說做君子就要像誰誰那樣,在孔子看來,做君子就是做一個最好的你自己,按照自己的社會定位,從身邊做起,從今天做起,讓自己成爲內心完善的人。因爲只有你的內心真正有了一種從容淡定,才能不被人生的起伏得失所左右。

我們現在這個社會有了多元選擇,我們在興奮、激情的驅使下,在衆多選擇中搖來擺去,難以決定。這是缺乏“恆心”的表現。

每一個人走上社會的時候,都會懷抱一種理想和憧憬,希望能夠有所作爲。但是爲什麼這些理想在現實中會一一破滅?一個重要的原因也是我們的“恆心”不夠。

在對天命有了透徹的瞭解,自己的內心有了巨大的定力之後,孔子說,“六十而耳順”。此時,你能做到最大限度地尊重他人,你能理解任何一個事情存在的道理,你能虛心傾聽各種聲音,並站在別人的出發點上去了解他爲什麼這樣說。

這種境界,用中國文化的一個詞來表述,就是“悲天憫人”,在真正瞭解所有人的利益與出發點的前提下,實現理解和包容。

有一句諺語說得好:兩朵雲只有在同一高度相遇,才能成雨。

其實“耳順”之人是什麼呢?就是不管這個雲在五千米還是五百米,他總能感知到這個高度。這就是孔子面對那麼多不同的學生都能夠因材施教的道理。……

于丹和她的《于丹<論語>心得》,遊刃有餘地行走在古代與當代的邊緣,擦拭去古典作品表面的斑斑鏽跡,超越聖人與凡人的時空界限,將千萬顆心中的一心之得呈現於觀衆讀者,解讀當下社會和生活,讓我們豁然開朗,讓我們坦然微笑,還讓我們掩卷而思,在某一個靜寂的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