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信息技術課中的“懶人”日記

信息技術課中的“懶人”日記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1W 次

“懶人”二字可能讓誰都皺眉!大家肯定會不以爲然,你這“懶”——難不成還能產生什麼意想不到的效果?當然,學習中懶惰、工作中懶惰、生活中懶惰只會讓人嗤之以鼻。不過,我這“懶”,那可是似“懶”非“懶”,雖“懶”猶榮啊!也不賣關子了,我說的這“懶”——那是指在信息技術課堂中也應該學會“偷懶”。

信息技術課中的“懶人”日記

衆所周知,如果說20世紀的大門是由蒸汽機(工業革命)撞開的,那麼21世紀的大門就是由鼠標(信息技術)點開的。當今以多媒體和互聯網爲代表的當代信息技術,正以驚人的速度改變着人的生存方式和學習方式。作爲一名小學信息技術教師,讓手下的學生掌握好現代信息技術,有着不可推卸的職責!平時,我就是用我的“懶人哲學”來教育我的一個個學生的。 記得有這麼一節課: 那節課的內容是《製作賀卡》,在上這節課前學生已經在上節課將基本的圖案框架設計好了,我準備講授一些新的內容就讓學生自己操作,於是我讓學生將上節課保存好的作品打開。一聲令下,學生都忙開了,有的忙着找自己的作品,已經打開作品的忙着補充內容。這時,一位男同學驚呼:“老師,我的作品不在了”。這邊話聲剛落,那邊又響起:“老師,我的也不見了!”這樣一來課堂裏炸開了鍋,大家七嘴八舌都在議論自己的文件不見了……

眼看情勢不妙。我大聲問到:“作品丟失的同學請舉手。”譁,課堂裏齊刷刷地舉起了十多隻手。“哈哈!這下慘了!你們要重新做了。”有學生在起鬨。我又大聲問到:“你們的文件都存放在老師要求的文件夾了嗎?”這時話聲小了許多,“是呀,我還記得我的文件名呢?”“老師,我是按要求操作的,可是現在找不到了”。

這時,如果是你碰到這種情況,你會怎麼辦?

看來這堂課不能正常進行,既然有這麼多的學生文件都不見了,看來學生對文件夾的掌握還不熟練,我何不把這堂課轉化成探索課,讓學生嘗試着將丟失的文件找回呢?這樣一想,我打亂了原來的課程安排。

改變原來的課程安排,如果是你,你會怎麼辦?是傳授式地教給學生尋找文件的方法嗎?那不是太“累”了!

我面向學生問到:“既然有這麼多同學的文件不見了,那有沒有同學來幫幫他們呢?”話聲剛落,平時比較活潑的、班中的電腦高手卓偉站了起來,“老師,我來!”這可是一個很好的展示機會,我可不能磨滅學生的熱情,“好!我們讓卓偉同學來幫幫他們。”只見卓偉打開了開始菜單裏的搜索命令,原來他要用搜索的方法來找回丟失的文件,一番操作後,文件果然被他找到了。“嘿!找到了。”旁邊的同學驚呼,同時向卓偉投去羨慕的眼光,卓偉自然也很得意。“卓偉同學做得非常好,他利用搜索工具找回了丟失的文件。”在“偷懶”的同時,我也不忘表揚一下,“同學們觀察一下,卓偉同學找回的這份文件它的存放路徑在哪呀?”經我一提醒,同學們都自發地把注意力轉到了文件名後面的存放路徑上,“原來這位同學沒有把文件存放在老師要求的D:/自己的文件夾裏,而是存放在C:/MDcuents裏,難怪他找不到自己的文件呢!”瞧!我的學生又發現了一個新知識。經過這一番講解後,我決定讓同學試試,果然大部分同學都找到了自己的文件,第二次舉手的同學已寥寥無幾。看來,我的“偷懶”和適當放手還是很有成效的。沒找到文件的同學愁眉不展,難道讓他們重做?

如果是你,遇到這種情況會怎麼處理? 如果讓學生重做也許會失去一個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爲什麼不給學生一個機會嘗試一下呢?於是我又發起了號召:“還有幾位同學,他們用了上面的方法仍然找不到文件,有沒有同學再來幫幫他們呢?”“還是我來吧!”仍然是卓偉,他已經走到了電腦旁。“好!卓偉同學非常熱心,那我們就再讓他給大家一展身手吧!”只見這次卓偉是打開了桌面上的回收站圖標,“咦?怎麼沒有呢?”卓偉緊鎖着雙眉,“卓偉,你能不能給大家解釋一下你這樣操作的目的?”“因爲一般丟到回收站裏的文件用搜索方法是找不到的,所以我就打開回收站來查找,可是沒有呀,那可怎麼辦?”課堂裏議論開了,“卓偉可是我們班的電腦高手,他都不能解決的問題看來比較難。”“老師,你幫我們想想辦法吧!”卓偉的思維非常活躍,他已經把我想要解釋的都說清楚了,還給大家提出了問題。既然卓偉同學提出了問題,我可不能澆滅學生的熱情!“卓偉同學做得非常好,他也教會了大家兩種查找文件的方法,真的不愧爲電腦高手!”我接着說:“可是強中更有強中手,電腦高手也有遇到問題的時候,看來這位同學的文件是被刪掉了,而且是被徹底地刪掉了,我們能不能想想其他方法來解決呢,比如藉助網絡去找找可以恢復誤刪文件的軟件。”“哦,對了,我可以用ggle或者百度搜索的方式去找。”卓偉已經在自己的電腦桌旁忙開了。經過一番征戰,還真找到了能恢復誤刪文件的軟件EasRecver,在卓偉的幫助下,幾位丟失文件的同學順利地安裝好了軟件,一堂節外生支的課在我的放手與偷懶中落下了愉快的帷幕。

雖然這堂節外生支的課最終並沒有幫助學生找回他們丟失的文件,卻給我很大的觸動:其實在上這節課前我並不知道有EasRecver這個軟件,是學生讓我去認識了它,今天,我的學生無疑“意外”地給我上了一堂精彩的素質教育課。發現往往是成功的開始,在當今提倡素質教育的信息社會時代,如果教師多給學生一些機會,不要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罔若置問,多多大膽放手,爲他們營造寬鬆、開放、安全的育人環境,做他們學習的夥伴,做他們學習路上的`指引者,我想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能力一定會不斷提高!

“偷懶”,我想其實也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法。老師不用事必躬親,就可以很好地讓學生主動學到新知。老師教得輕鬆,學生學得靈活。那到底如何使信息技術課“偷懶”到恰到好處呢?

 一、多“問題”

  時下,讓學生帶着問題出課堂,在課後經過自己研究來解決問題的研究性學習在我們教學領域成了時尚。信息技術課同樣也是如此,問題出得越多,研究得越多,發現得越多我越高興!只有這樣你學到的知識才會越多。當然在此過程中,教師的導演角色就要扮演好,讓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成爲他們學習計算機知識技能的過程。 比如:我在教學WINDOWS自帶的“畫圖”軟件中的“橡皮”工具時,講完橡皮如何使用之後,讓學生自己去用。有的學生就會發現橡皮太小,擦得太慢。我適時得故做神祕:怎麼辦?學生不服呀!我就不信想不出來。瞧!這倔勁出來了,那可是十頭牛也拉不回呀!我就緊抓着學生這個心理時刻引導他們使用“+”和“-”號,如何用這兩個符號將其變大變小,再讓他們從電腦這個廣闊的海洋中去尋找答案。在臨近尾聲時,我再讓學生欣賞我表演的紅橡皮、綠橡皮的雜技。那麼神氣!學生的好奇心一下子被吊起,“老師,教我變魔術”,“老師,我也要學變橡皮”……“想學啊!自己想辦法吧!”雖然他們撅着嘴很不樂意我的不合作,但我估計,他們只要一回家,馬上會鑽進電腦裏研究起來……

有時候,讓他們帶着問題到課後去尋找鼠標“右鍵”在畫圖選色中的應用,教師也可以“偷偷懶”,不要非得像竹筒子倒豆一樣,一下全出來。那樣,老師累,學生也未必感興趣。

 二、多“偷懶”

  我曾經到許多學校聽過信息技術課。上課時,電腦都是電腦老師事先自己開好的,一手由他包辦,累得“不亦樂乎”!當然我也不是批評這樣的做法,因爲這樣做也可以爲學生爭取更多的上機時間,因爲一週就一節信息技術課,上機時間寶貴嘛!但正是教師這樣包辦,學生對老師過於依賴,一遇到故障就束手無策。

我教三年級第一節信息技術課時,就讓學生自己盡情地玩電腦,我卻在一邊“偷懶”了,也沒有幫他們打開電腦,讓那些好奇的小手第一次去找打開那“潘多拉魔盒”的鑰匙在何方?然後,我就可以收穫一張張興奮、充滿成就感的笑臉。

還記得有一次,一位學生的計算機怎麼也無法啓動。我針對他的計算機無法啓動這一現象,讓他跟我一起分析計算機會出什麼毛病呢?我們從插座、電源、到電源線,再從排除硬件故障,到分析軟件故障,促使學生們在我的指導下逐步掌握了簡單的排除計算機常見故障的方法,以後嘛,當然就偷懶了,要不免得到時,“電源沒開”、“軟盤未及時取出” ……還要來找到你這個老師。但就是我這一偷懶,我卻發現了學生的能力得到了迅速的提高。

 三、多“放手”

  由於信息技術課時的限制,我經常對高年級學生說了:“要想學好計算機,關鍵靠自己平時多看計算機書,至於上課,要用於解決你們看書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所以我上高年級的課還是蠻輕鬆的,只起到一個引導作用,主要是鼓勵學生到計算機知識的海洋中去捕擊、去遨遊,一臺機、一本書,自己解決看書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不懂時通過多媒體教學系統的小組討論,互幫互助,學習的計算機知識面拓寬了,學習效率提高了。 說到這裏,對我這位“懶人”相信大家也有所瞭解了,對我上的“懶課”,大家也不覺得奇怪了吧!信息技術課是做一隻辛勤的蜜蜂,還是適當“偷偷懶”,做個“懶人”呢?我想,大家心裏都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