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關於泰山遊-心情日記

關於泰山遊-心情日記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1W 次

五嶽中的東嶽泰山,又名“岱”;自古一直都被視爲“天”的象徵。傳說無懷氏、神農氏、炎帝、黃帝、堯等72位功德卓著的君王都曾來此封禪,之後歷史記載又有秦始皇、秦二世、漢武帝、漢光武帝等12位皇帝也到泰山祭祀、封禪。可以說,泰山是一座一直都被視爲“天”的神山。春秋時期,孔子多次到泰山遊歷,曾說過“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言;後來他的弟子也均與泰山有關聯;唐代,詩聖杜甫遊泰山,更是寫下了千古絕唱“望嶽”;宋代,孫復、石介等人在泰山創辦學院,弘揚儒學。幾千年間,泰山一直用它那博大的胸懷陶冶出不凡的人文精神,它又是一座聖山。

關於泰山遊-心情日記

泰山壯觀、雄偉,主峯高1545米,環繞主峯的山峯有112餘座,崖嶺90餘座,溪谷102條,名泉72處,如玉液泉、王母泉、來鶴泉等等,所以泰山的水系十分豐富。泰山山脈由東向西有東、中、西三條大谷;北麓自東而西有天津河、掃帚峪、桃花峪三條大谷。六條大谷溪流各向六個方向輻射,分成六個區域,形成了著名的幽、曠、奧、秀、妙、麗六大景區。

古代文人、帝王登山,都多從泰山中路拾階而上,這又是一條最古老的登山之路,因此路深幽,故稱“幽區”。亦稱爲“登天景區”。中路由紅門至玉皇頂約6600級石階,全程共長近20公里,沿途時有山峯、溪流、廟宇、石刻、古樹,景色幽雅秀美,又能磨練人的意志。

現在,就請隨着我在這古老而又漫長的6600級石階上,跨出我們攀登泰山的第一步吧。

早晨,才3點左右,天已亮了起來;雖說沒陽光,但也算晴朗。我們簡單的做了一下準備,便迫不及待的出發了。

出了賓館,就離泰山不太遠,路也越走越有坡度。在柏油馬路的盡頭,忽然一片開朗,面前的路撕成了兩條,而緊緊夾在中間的正是泰山山系中巍峨的山峯。它們似乎高不可及,一切在它的腳下,是如此的渺小。半山腰清晰的飄蕩着雲靄,山上被綠色覆蓋着,顯得是那麼生機盎然,令人的心情十分爽朗。

我們順着右邊的馬路一直走,馬路右側時不時會冒出一家酒店、賓館,而左側則一直都是山峯。過了一會,天空的雲中終於露出了太陽的一角,可小路依舊是那麼幽深寧靜,只有清脆的鳥叫聲和我們的腳步聲在迴響。

走了一陣子,我們穿過一條小徑,轉個彎便看見了有坡度的街道,仿古的商店,斜上的石階……我們終於到了泰山腳下了。上了臺階,有一個小院子,房屋古香古色,門額上上書“關帝廟”。這時的天色尚早,廟裏卻香菸繚繞,早有不少遊人了。關帝廟的主格局很小,只有一個正殿和兩個副殿。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彈丸之地,卻有不少古木。出了關帝廟往上,我們就來到了著名的紅門石坊羣。

石坊羣的第一個石坊,名曰“一天門”。泰山自古都被視作“天”的象徵,有三個天門。半山腰的叫“中天門”,山頂的爲“南天門”。從“一天門”處進入,就意味着我們已到了天界。過了“一天門”,其後是“孔子登臨處坊”,再高的是第三座石坊“天階坊”。

石坊羣之後是一座倒凹形建築,中間是跨道而立的門洞,這就是“紅門”。穿過紅門,眼前一片翠綠。綠樹成蔭,芳草遍地,中間一條石階路一直在無限的延伸,耳邊只有鳥聲婉轉的“啁啾嘰喳”聲和嘩嘩啦啦的溪水聲,陽光柔和的撒在這一切上,給人以安祥、恬靜、幽深之美感,身後紅門外的喧鬧彷彿已無影無蹤。從這裏我才真正的跨開了登山的第一步……

太陽已從雲彩中探出了半個腦袋,可一切景物卻似乎還未完全脫離夜間的氣息。空氣是溼的,吹來的`風也是涼的,再加上這周邊的景色使我們不由自主的加快了腳步。

路邊的石碑忽然間多了起來,有碑基有碑頂的,也有較小的單纂;大大小小有二十餘通,我懷疑這是否就是紅門的“小碑林”?!略轉個彎,我們可以從右側樹木的空隙間望見下面的山溪,泉水叮咚,小鳥啁啾,十分雅緻。

再向前走,道路較爲平坦;左側石壁上不時出現硃色刻字,如“雲山勝境”、“住入佳境”等等。不一會兒,樹木開始向兩側散開,又是一個陽光明媚的跨道;一座城樓式的建築出現在我們眼前,上面題字是“萬仙樓”。這個樓很大,下層爲石砌拱門,上部是三棟七檁五架樑,重樑起架,黃硫璃瓦九脊歇山頂建築。穿過“萬仙樓”樓下的門洞,後面大體與前面的各個山門無異,只是樹木更多更密,其中多數爲松柏,陽光只透過樹的空隙撒下來,閃着點點的光,如同碎金子一樣。

我們繼續前行,石階路的左側石刻漸多,而右傾則是穿越亂石、密林、蜿蜒而上的小溪。石刻大多是抒情的,如“神州磊落”、“蔚然深秀”、“初步登高”、“膚寸生雲”、“□(此處的字是蟲字上邊加了一撇)二”等等;有的刻在高處的大磐石上,有的刻在下側的小石壁上,遠遠望去,竟也有不同韻味。

走着,在前方的綠樹掩映中,出現了一個古建築,它好象是被鑲嵌進了山體裏,一寬厚石階直伸到“登天路上”,這就是“鬥母宮”。“鬥母宮”原名“龍泉觀”,是登天景區中最爲靜幽之處,也是“中天門”的重要景點之一。向北,又有一院,名曰“三官廟”,裏面供奉着天官、地官、水官。

沿路繼續走,就到了赫赫有名的“經石峪”。這裏刻有“金剛經”的經文。“金剛經”全稱“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刻在面積2064平方米的大石坪上,共44行,現殘存1064字。這種佛教摩崖刻石,氣勢磅礴不凡,被人稱爲“大字鼻祖”,也是我國規模最大的石刻之一。“金剛經”刻石,一個個字縱逸遒勁,精美絕倫,整體氣勢恢弘,大氣自然,令人折服。它周圍遍佈的題詞,便足以體現出這一點。經石峪是古代藝術者與勞動人民的共同結晶,體現了它是當時文化上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

再向前走,是又一景點——“萬笏朝天”。在路西邊,一塊塊峻峭的石壁,天然自成,看上去就象一塊塊排起來的、古代大臣們覲見皇帝時手持的笏板。故名“萬笏朝天”。

過“萬笏朝天”後是“登仙橋”,山上從橋下奔騰而下的溪水越來越大,一朵朵浪花涌着水的白沫下瀉,水很清。我站在這座搭在兩條直路上山的橫橋時,不由得想向下看看山腳的風光,可誰知峯迴路轉,古道深幽,林木和山峯成了天然的屏障,擋住了我的視線,只能看見一泓清水流失在林子深處,直向山下奔去……。這時已是七點左右,幾位剛上來的遊人,看到如此可愛、壯觀的溪流,都不住的嘖嘖讚歎,有幾個膽大者,還下到溪邊洗手滌足,嬉水娛樂。

下了橋,轉了個彎,我們又前進在這林蔭夾道的古道上。不知走了多遠,路開始向上斜,膝蓋有點酸,走着有些吃力,看着這兒都是樹木、階梯,我也感覺到的確走的有些累。

路又向上斜了好幾度,我的視線裏出現了一座高大攔道的建築,這就是“壺天閣”。“壺天閣”多爲石料砌成,氣勢粗獷。過了“壺天閣”是“回馬嶺”石坊。回馬嶺要回馬,這話果真不假,因爲這裏是連馬都走不成的地方,確實不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