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仝哥日誌

仝哥日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9W 次

十幾年前,我從鄉下調入縣城工作,由於工作繁忙,加之一段時間又無法食宿,生活顯得很困頓。那期間,在我上下班必經的路口,總有一位補鞋修車的老人。這位補鞋老人和我可以說是忘年交了,他的名字中有一個仝字,我習慣上叫仝哥。那種村鄰間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輩分,反正我也理不清道不明,稀裏糊塗的一叫就是四十餘年。他是我鄉村老家的鄰居,也和我的父母是同齡人。老人補鞋的方式有些落伍,還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的補鞋工具,但他的手法嫺熟,所作的活兒便宜實惠。每每和他閒聊時,我不愉悅的心情被他的淵博、清苦和豁達擠兌出了許多。

仝哥日誌

上世紀七十年代後期,仝哥是村子裏專職的“羊把式”之一。每逢暑假,我就成了他的“小羊倌”,每天早飯後就早早的到他家,圍在左右聽他給我講故事,他邊打羊毛線邊不停地給我講什麼的《封神榜》、《水滸傳》 、《三國演義》和《西遊記》 等中的故事情節,講到情節高潮時,手足舞蹈,嘴角唾沫星亂濺,連眼睛都在說話,故事中的那些英雄人物,在當時令人欽佩不已。

記得那時候,我在上小學期間,時常躲過家長偷吃旱菸,被老師發現後,給家長反映了我抽菸的陋習。父親沒有證據,僅僅是口頭警告而已,父親把這事也告訴了仝哥,仝哥應諾了。有一次,縣文化館組織各村村民到縣城電影院看電影,我聽到消息後,好像猴把蒜吃上了,坐臥不安。仝哥見狀就明白了我的心思,笑了笑說:“我倆定一個規則,你若完成規則,明天我給你放假看電影,否則,你老老實實放羊,怎麼樣?”我急忙問:“啥規則?”仝哥接着說:“我卷一根旱菸棒,你若抽完你就去看電影,我的條件不苛刻吧!”我一聽樂了,正中下懷,滿口答應。熟料,一根菸抽完,頓時覺得天旋地轉,嘔吐不止。那次,電影雖然看了,但抽菸的陋習也被他從此根治了。至此,我再也從未抽過煙。仝哥當初的笑細細回味有點“奸”,於今想起來,那種笑意也充滿了善意。

在那個年頭,村子裏能提毛筆寫字的人並不多。每逢年關,仝哥是村裏最忙的一個人,白天放羊,晚上在煤油燈下爲村鄰們寫對聯,仝哥寫對聯時慣用的一句話就是:字若其人。每次都是一筆一劃,工整規範,於今想起了他的毛筆字至今也能當字帖。這樣的差事仝哥一直持續到九十年代初期。那個時候,他淵博的知識和那一筆字讓我欽佩不已,對我以後的人生也產生了久遠的影響。

八十年代初期,實行聯產責任後, 仝哥的牧羊生涯也圓滿的畫上了句號。他買了臺補鞋的機子,每逢農閒時,他騎上自行車,走村串戶去補鞋,掙點零花錢以補貼家中的日常開支。那時候,剛實行聯產責任後,家家戶戶剛解決了溫飽問題。誰家勞力多,誰家生活就相對好一些。仝哥全家八口人,六個孩子年齡尚小,均在上學,僅夫妻二人忙裏忙外疲於奔命,日子仍過得緊巴巴的。

每逢雨雪天,仝哥家串門的人最多,他要麼爲村民們補鞋,要麼打毛線。嘴一直不再消閒,必要時吼兩嗓子秦腔,供人娛樂。他最喜歡唱《劈山救母》中劉彥昌哭得我兩眼淚汪汪這段唱詞,唱罷他靜默好長時間,不知道他在思考什麼,還是觸動了內心深處的傷疤。那時候,我已就讀中學,平時我們很少來往,除非節假日,在他閒時才能串門,聽他講那些演義故事。偶爾也打牌用紙條掛鬍鬚,逗大家開心玩。考上大學和參加工作十數年來,我們見面的機會少了許多。聽說仝哥爲了孫子在縣城中學上學,在城裏租了房屋,一方面陪孫子讀書,另一方面專門做補鞋的營生。

如今,仝哥蒼老了許多,頭髮已花白,黑瘦的臉上鑲滿了皺紋,鬍鬚儘管每天都在清理,但也不能掩飾歲月留下的滄桑。仝哥的性格沒有發生多大的變化,成天仍就嘻嘻哈哈的,好像與憂愁無緣,這點我打心裏佩服。一天,我下班回家,坐在他的鞋攤旁和他閒聊,他邊忙手中的活兒,邊談起當年讓我抽菸的情景,我們倆大笑不止。他一邊忙手中的活兒一邊不停地咕噥,我想起他幾年前的狀況。妻子一場大病,花盡了所有積蓄,而且和親朋好友能借的都張了口。妻子總算得救,如今還能做簡單的家務活。這幾年仝哥既要還債務,又要供養幾個孫子上學,一日兩餐,很是節儉。不知情的人見了,以爲他是一個與憂愁無緣的`樂觀人,知根知底的人都知道他的苦衷,真是誰解其中味。

還有一次,仝哥的舉動讓我的臉有點發燙。我們閒聊時,來了一位乞討的老人,對這類事我已司空見慣,沒作理會。而仝哥伸出乾癟黑瘦的手,從衣袋裏掏出一張皺巴巴的五元錢,遞了過去,那位老人鞠躬說了聲謝謝便離開了。仝哥接着說:“人都有落難的時候,也許他真的很無助。如果我身體無大恙,仍能勞作,我願意掌心向下,自食其力,不願意掌心向上沿街乞討。”我細品仝哥說的話,在他平淡樸素的語言中,不難看出他的做人原則。 仝哥又說:“如今我家的一切債務已還清,我一天掙兩個算兩個,苦不動了,待在家歇歇,領孫子上學,好歹我們老倆口每月都有低保,夠花了。人嗎,多少是個夠。”聽完仝哥的這段話,我敬重他的爲人處事,也仰慕他與世無爭的豁達,更羨慕他那種容易滿足的心態。

俗話說:知足常樂。現實生活中,我認爲像仝哥這樣生活清貧,但又樂善好施和豁達的人並不多見。如今我時常爲生活的不如意而悶悶不樂,七十多歲的仝哥,仍掌心向下,自食其力,與仝哥相比,我倒顯得遜色了許多。每每看到仝哥忙碌的身影,他的形象在我的心目中逐漸地高大起來。於是,我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壓抑的心情頓時釋懷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