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手抄報 > 初中生中國傳統文化的手抄報資料

初中生中國傳統文化的手抄報資料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5W 次

  初中生中國傳統文化的相關資料:崇禮修德

初中生中國傳統文化的手抄報資料

中國向來被稱爲“禮義之邦”,崇尚禮儀、講求道德,重視和諧的人際關係和社會秩序,追求人格品行的高尚境界,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最具有特色的基本精神之一。

中華傳統文化有着重倫理的色彩。中華的倫理文化源遠流長,從其表現上可以概括爲“禮義”二字。義者宜也,也就是言行適當;禮者履也,也就是言行符合規範,二者本質上是一致的,但在具體要求上各有側重。禮側重於要求言行的形式合規中矩,義側重於要求言行的內容正確恰當。我們的先民認爲,禮義是人和動物區別的根本標誌。 “人而無禮,胡不遄死?”“不學禮,無以立。” “凡人之所以爲人者,禮義也。”等類似的前賢教誨數不勝數。人們在社會交往中要講求“禮節”、“禮貌”、“禮讓”、“禮敬”。人們傳頌戰國時期廉頗、藺相如“將相和”,三國時期劉備“三顧茅廬”等故事,就是因爲他們的言行合乎禮義的要求。中國人素來提倡家庭和睦,朋友坦誠,尊老愛幼,扶貧濟困等良好的社會風氣,稱道“親仁善鄰,國之寶也”,“有朋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遠親不如近鄰”等爲人處世的格言警句,無不表現出中國人寬容忠厚,謙恭善良,彬彬有禮的文明修養。

中國傳統文化手抄報

“禮義”是人品質的外在表現,其內在的根據是“仁”。“仁”是中華民族道德精神的旗幟,是各種道德觀念中最基本的同時也是最高的大德,是世人應普遍遵循的德性標準。孔子2500多年前創立的“仁學”,是中華傳統文化基本精神的發源地之一。“仁”的出發點是“愛人”。“仁者愛人”的內在根據是人與人是同類。孔子曾說:“鳥獸不可與同羣,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朱熹在《論語集註》中解釋說:“言所當與同羣者,斯人而已,豈可絕人逃世以爲潔哉?”人只有生活在人羣中才能真正過上人的生活,這是人的社會屬性所決定的。因此,人與人之間應該相互關愛,爲人自身的生活建立良好的社會環境。從“仁”的這個基本要求出發,根據不同的人際關係和社會條件,可以派生出忠、敬、孝、友、節、義、廉、恥等一系列的道德規範。“仁”的本質是人與人相互尊重,相互關懷,善待同類,共建和諧社會。孔子依據“仁”的精神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做人道理,傳到西方後,被尊奉爲人類行爲的“黃金法則”。“仁”的精神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不斷得到豐富與發展。無數的仁人志士在仁的精神的感召下,心憂他人,樂善不倦,胸懷天下,志濟蒼生,愛崗敬業,奉公報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先天下之憂而,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兩則閃光的名言則體現了中華道德觀的最高境界,至今仍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

崇禮修德的精神滲透到我們民族的文化生活、理性觀念乃至情感表現各個方面積澱成中華民族精神風貌的重要構成素質,其中有許多珍品值得我們去愛護和弘揚。中國的傳統思想道德建設有一條寶貴的經驗,就是注重讓道德觀念倫常化、實踐化,把它融合到家庭、學校、個人日常生活和社會交往的方方面面,滲透進大衆的日常意識和信念當中,成爲人們立身處世的準則和信條。例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提法,把個人的修養、家庭的協調、國家的管理同天下的安危,世道的治亂緊密聯繫在一起,成爲上上下下、男女老少都熟悉和信奉的日常意識和行爲準則,這是中華傳統文化重視道德修養的人生價值取向的一個突出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