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問答 > 求初三語文第4課《外國詩兩首》的教案

求初三語文第4課《外國詩兩首》的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3W 次

[自讀導言]

求初三語文第4課《外國詩兩首》的教案

自讀要求

1.通過反覆誦讀,感受詩歌節奏,體會詩歌內涵。

2.通過聯想想像,領會詩人表達的思想和抒寫的情志。

3.收集與作者、與詩歌內容相關的資料,進一步掌握讀詩品詩的方法。

學習重點

1.對詩歌節奏、韻律的把握。

2.對詩歌“言在此而意在彼”的領會,體會詩中的言外之意。

(解說:在學習了一些詩歌的基礎上,學生應進一步掌握品味和解讀詩歌的方法。按照學生的實際和“單元提示”中“進一步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詩歌的節奏和韻律,品味詩歌的語言;還要展開想像和聯想,進入詩歌的藝術境界,與詩人展開心靈的對話”等要求,確定“自讀要求”1、2。爲了幫助學生提高探究能力,培養讀詩興趣,確定自讀要求3。)

[自讀程序]

一、交流經驗,相互啓發

鼓勵學生交流自己讀濤的經驗,在讀詩方法上相互啓發,進而相互指導,爲自讀做好準備。

二、初步感知,把握節奏

1.學生初讀詩歌,利用工具書解決生字生詞。

蔚藍 霧靄 桅杆 樂疆

清澈 祈求 暮色

負債 蒙恩 束縛

2.學生自由朗讀,感知詩歌節奏、語氣等。

三、小組合作,交流成果

1.各學習小組學生間採用合作的方式,進一步正音,把握朗讀時的節奏,推舉出各組朗誦代表。

2.各學習小組交流在圖書館、網絡、資料室等收集到的有關萊蒙托夫、泰戈爾的資料,整理後推舉出各組發言人。

3.各學習小組任選一首詩進行討論,就詩歌的內涵、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進行交流,達成一致後準備班內交流。

四、誦讀詩歌,把握內涵

1.各學習小組採用“朗讀十資料十提出見解”的方式展示本組朗讀能力,提出本組理解意見。

2.學生自由發言,通過討論,對兩首詩內涵有大體一致的看法,但允許多元解讀下的不同看法。

五、品讀語言,領悟感情

參考問題:

1.“它到遙遠的異地尋找什麼?/它把什麼拋棄在故鄉?”一句應如何理解?

2.“不安分的帆兒卻祈求風暴/彷彿風暴裏有寧靜之邦!”表達了詩人怎樣的人生理想?

3.請結合自己的生活、學習、情感經歷談談對“你在歡樂中傾注了你的心”這句話的理解。

4.“你完成了你的生存,/你點亮了你自己的燈;/你所有的都是你自己的,/你對誰也不負債蒙恩;/你僅僅服從了/你內在的力量”幾句詩給你怎樣的啓示,這和上面所說的“歡樂”有怎樣的關係?

注意事項:

1.尊重學生的解讀和品味,不用所謂“標準答案”限制學生。

2.對個性化、創造性的意見要引起重視。

3.引導學生結合誦讀時的感受和與詩人相關的背景資料的理解進行詩歌品讀,防止出現架空分析和胡亂聯繫的情況。

(解說:詩歌的內涵或者言外之意本就沒有固定、惟一、標準的答案,讀詩品詩的過程實質上就是學生融入主體體驗和個性見解的過程。設計這樣的'“自讀程序”目的在於: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情感體驗,使他們能最大限度地融入讀詩品詩的過程;鼓勵學生髮表富有個性的見解,通過交流合作達成較爲一致的看法;對詩歌內涵和詩人感情的把握是建立在學生充分誦讀、充分品味、充分交流基礎之上的。總體上看,讀詩經驗指導讀詩感知,激活誦讀時的情感投入和品讀時的個性理解,最後達到“與詩人心靈對話”的最終目標。)

[自讀點撥]

一、關於萊蒙托夫

米哈依爾·尤利耶維奇·萊蒙托夫(1814—1841),俄國詩人。出身貴族,不到3歲,母親去世,由外祖母撫養成人。萊蒙托夫自幼性格憂鬱、孤僻。1828年人莫斯科貴族寄宿中學,開始寫詩。1830年考入莫斯科大學,中途轉至彼得堡近衛軍騎兵士官學校,1834年畢業後在驃騎兵團服役。1835年發表長詩《哈吉·阿勃列克》和劇本《假面舞會》。1837年2月普希金遇難,萊蒙托夫寫了《詩人之死》一詩,憤怒指出殺害普希金的兇手就是俄國上流社會。這首帶有強烈政治色彩的詩篇震撼了俄國文壇,奠定了詩人作爲普希金繼承者的地位,然而卻遭到沙皇反動當局的仇視,萊蒙托夫因此被流放高加索。同年發表《波羅金諾》,歌頌人民在衛國戰爭中的愛國主義熱情和英雄氣概。經外祖母多方奔走,萊蒙托夫於1838年4月從流放地返回彼得堡原部隊。不久,發表民歌體長詩《商人卡拉什尼科夫之歌》,讚揚不畏強暴的精神。1839年發表歌頌叛逆精神的長詩《童僧》。1840年長篇小說《當代英雄》問世,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繼奧涅金之後又一個“多餘人”形象——畢巧林。1841年2月回彼得堡休假,完成著名長詩《惡魔》。萊蒙托夫本想趁休假之便設法離開軍隊,全力投入文學創作,但所得到的是限令48小時內離開首都。回高加索後,一些仇恨詩人的彼得堡貴族唆使青年軍官馬爾蒂諾夫與萊蒙托夫決鬥,結果詩人飲彈身亡,年僅27歲。萊蒙托夫的藝術天才沒有得以充分發揮,正如高爾基所說:“萊蒙托夫是一曲未唱完的歌。”儘管如此,他仍然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珍貴的詩篇。

二、關於泰戈爾

泰戈爾,印度著名詩人、作家、藝術家和社會活動家。生於加爾各答市一個富有哲學和文學藝術修養的家庭,13歲能創作長詩和頌歌體詩集。1878年赴英國留學,1880年回國專門從事文學活動。1884年至1911年擔任梵社祕書,20年代創辦國際大學。1941年寫作控訴英國殖民統治和相信祖國必將獲得獨立解放的著名遺言《文明的危機》。泰戈爾是具有巨大世界影響的作家。他共寫了五十多部詩集,被稱爲“詩聖”。寫了12部中長篇小說,一百多篇短篇小說,二十多部劇本及大量文學、哲學、政治論著,並創作了一千五百多幅畫,譜寫了難以計數的衆多歌曲。文、史、哲、藝、政、經範疇幾乎無所不包,無所不精。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國主義和封建制度壓迫下要求改變自己命運的強烈願望,描寫了他們不屈不撓的反抗鬥爭,充滿了鮮明的愛國主義和民主主義精神。同時又富有民族風格和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深受人民羣衆喜愛。191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重要詩作有詩集《故事詩集》(1900)、《吉檀迦利》(1910)、《新月集》(1913)、《飛鳥集》(1916)、《邊緣集》(1938)、《生辰集》(1941);重要小說有短篇《還債》(1891)、《棄絕》(1893)、《素芭》(1893)、《人是活着,還是死了?》(1892)、《摩訶摩耶》(1892)、《太陽與烏雲》(1894),中篇《四個人》(1916),長篇《沉船》(1906)、《戈拉》(1910)、《家庭與世界》(1916)、《兩姐妹》(1932);重要劇作有《頑固堡壘》(1911)、《摩克多塔拉》(1925)、《人紅夾竹桃》(1926);重要散文有《死亡的貿易》(1881)、《中國的談話》(1924)、《俄羅斯書簡》(1931)等。

三、如何理解“帆”

萊蒙托夫的《帆》並非只是單純地描寫景緻,詩人賦予“帆”的內涵無疑是豐富的。一種理解認爲,此詩表達了詩人嚮往、追求自由的思想,“帆”寄託着詩人的情感,是詩人追求自由的自我寫照。另一種理解認爲,“孤帆”、“尋找”、“不安分”、“祈求風暴”,表現了詩人積極的戰鬥姿態,表達的是作者雖內心孤獨卻渴望鬥爭的激情。因此,對“帆”的理解是多元的,其含義是豐富的。

四、如何理解“螢火蟲

絕不能簡單地賦予“螢火蟲”一個崇高的精神,從詩中可以看到,螢火蟲首先是“歡樂”,其次是“自己”的,它“衝破了黑暗的束縛”,微小,但並不渺小,“因爲宇宙間一切光芒,都是你的親人”。是否可以這樣理解:即使微小如螢火蟲,也有屬於自己的人生歡樂和人生意義;即使微弱如螢火,也有與太陽、月亮一樣的光芒,也有自身的價值。

五、關於詩歌的“言外之意”

詩歌往往“言在此而意在彼”,因此讀詩時更應注重引領學生一起透過文字表面,探尋隱藏在跳躍、變化的詩句下面的“詩人的心”。從兩首詩看,二者的共同點即:賦予平常事物豐富的涵義,通過“帆”、“螢火蟲”等的意境,表達詩人對自由的渴望,對生命的尊重。這需要學生通過反覆誦讀去感受、領悟。

(解說:瞭解作者,目的在於幫助我們解讀詩歌,把握詩人的思想感情,但是教學中不能因此就一定要將之作爲知識去灌輸、傳授,點拔時可考慮在學生交流時適當補充。而對“帆”、“螢火蟲”的理解在點拔時就更應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既然我們認可了對詩歌的多種理解,那就不能用惟一固定的“標準答案”去限制學生個性化的多元理解。尤其是學生融入自我情感體驗、生活經驗的見解,本身就是豐富的課程資源,必須給予尊重和重視,點拔時應鼓勵學生多讀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