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問答 > 求人教版初三《論語十則》練習及答案

求人教版初三《論語十則》練習及答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W 次

  《論語》十則

求人教版初三《論語十則》練習及答案

  一、基礎驛站

1.給下列字準確注音。

慍()罔()殆()誨()弘()

凋()恕()勿()施()

2.解釋下列加點的字詞。

(1)爲人謀而不忠

(2)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3)見賢思齊焉

(4)吾與點也

(5)富而可求也

3.寫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並解釋。

(1)不亦說乎

(2)誨女知之乎

(3)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4.下列對課文句子翻譯錯誤的有一項是()

A、“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所討厭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

B、“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知識。)

C、“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幾個人一起走路,一定有我的老師在裏面。)

D、“土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士人不可以不胸懷寬廣、意志堅定,因爲他肩負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遙遠。)

5.文學常識填空。

(1)《論語》是家經典著作之一,屬於體散文,是記錄  的書,共  。它由孔子的弟子和再傳弟子編輯而成。

(2)孔子,名  ,字  ,  時  國人,我國古代偉大的家、家、家。孔子學說的核心思想是,《論語》始終如一地貫穿了他的這一思想。

  二、綜合園地

6、選擇加點字解釋錯誤的一項()

A、爲人謀而不忠乎(謀,出主意。忠,盡心。)B、傳不習乎(習,複習)

C、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自省即省自,檢查自己)

D、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恕,寬恕)

7、下列選項中沒有通假現象的一項()

A、不亦說乎 B、誨女知之乎

C、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D、覺見臥聞,俱用精神。

8.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論語〉十則》中流傳至今的成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體現孔子用於實踐的思想的句子是。

(3)孔子心目中“君子”的標準是:,。

9.下列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

A.孔子很注重學習,相傳他曾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

B.孔子的弟子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學說,成爲孔子以後的又一位儒學大師。

C.《論語》是一部記錄孔子和他若干弟子的言行的書,由若干篇章組成,前後兩章之間不一定有什麼關聯。

D.《論語》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資料。從漢朝初年到五四運動以前的兩千年間,它一直是學童們的一本必讀書,影響很大,書中有不少語句都作爲成語保留在現代漢語中。

10.儒家最早提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待人接物的處世之道,對於這句話應該有不同的看法。聯繫社會個人的生活經驗,談談你的看法。

答案:

1.yùnwǎngdàihuìhóngdiāoshùwùshī2.(1)誠心誠意(2)誠實(3)看齊(4)讚賞(5)求得,追求3.(1)“說”通“悅”,愉快。(2)“女”同“汝”,你。(3)“知”同“智”,智慧。4.B,“知”是聰明智慧之意。5.(1)儒語錄體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20篇。(2)丘仲尼春秋魯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仁”6.D、恕,不是寬恕,而是寬容。“說”通“悅”。B“女”同“汝”。C“知”同“智”。8.(1)溫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師;任重道遠;死而後已(2)先行其言而後從之。(3)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9.B,孟子是孔子的再傳弟子。10.答案提示:我們應從兩個方面認識這句話:一方面對人要寬容,要推己及人,自己不喜歡的東西或者不願意做的事情,不要強加給別人,要多替別人想想;另一方面,還應該考慮到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寬容是有限度的,對待罪人,還要給予應有的懲罰。

  《論語十則》2010-2013年中考試題彙編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爲政》)

子曰:“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爲政》)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衛靈公》)

子曰:“默而識①之,學而不厭②,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述而》)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③,敏以求之者。”(《述而》)

子曰:“學如不及④,猶恐失之。”(《泰伯》)

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⑤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⑥,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子張》)

[註釋]① 識(zhì):記住。 ② 厭:滿足。③ 好古:愛好古代文化。

④ 及:趕上,追上。 ⑤ 鄙夫:鄙陋淺薄的人。 ⑥ 亡:指不知道的東西。

9.《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書,是      家經典著作之

10.下列句中加點詞讀音和意義都不同的一組是【 】。(3分)

(1)【學】學而時習之/學如不及(2)【省】吾日三省吾身/見不賢而內自省

(3)【誨】誨女知之乎/誨人不倦 (4)【知】是知也/日知其所亡

11.請用自己的語言寫出“吾日三省吾身”的具體內容。(2分)

12.請寫出對“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理解。(2分)

13.請用自己的語言寫出“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原因。(2分)

14.孔子所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對我們爲人處世有什麼啓示?(2分)

15.選文後五則內容都與學習有關,請你選擇感悟最深的一則,寫出在學習方面所獲得的啓示。(4分)

(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於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爲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爲樂之至於斯也。

(點)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1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4分)

(1)與朋友交而不信乎信:________(2)不圖爲樂之至於斯也 圖:___________

(3)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 之:___________(4)先行其言而後從之而:___________

1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2)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13。文中有很多語句都己成爲成語,請你寫出其中的三個。( 3分)

14。本文是儒家修身之言,講的是做人的道理。請任選一則,次談對你的啓示。(3分)

閱讀下面三段文字,完成7-11題。(15分)

[甲]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論語·爲政》)

[乙]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爲政》)

[丙]孔子觀於周廟,有敧①器焉。孔子問於守廟者曰:“此謂何器也?”對曰:“此蓋爲宥座②之器。”孔子曰:“聞宥座器,滿則覆,虛則敧,中③則正,有之乎?”對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試之,滿則覆,中則正,虛則敧。孔子喟然而嘆曰:“嗚呼!惡④有滿而不覆者哉!”(《韓詩外傳》)

注①敧(qī):傾斜。②宥(yòu)座:座位右邊。“宥”通“右”。③中:這裏指裝水到一半。④惡(wū):哪裏,怎麼。

7.解釋下面加點的字。(4分)

(1)知之爲知之( ) (2)是知也( )

(3)思而不學則殆( ) (4)滿則覆( )

8.翻譯上面語段中加橫線的文字。(4分)

(1)誨女知之乎?

(2)孔子問於守廟者曰

9.[丙]文中孔子“惡有滿而不覆者哉!”的感嘆給了我們什麼啓示?(2分)

答:

10.這幾段文字內容都與學習有關,[甲]文和[丙]文談的是學習______方面的問題;[乙]文談的是學習方法方面的問題,孔子認爲學習過程中______與______應該相結合。(2分)

11.(1)孔子爲什麼要“使子路取水試之”?請根據文意簡要說明。(1分)

答:

(2)孔子這樣做有必要嗎?談談你的看法,並結合文段內容說說理由。(2分)

①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②孔子日:“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①,友多聞,益矣。友便辟②,友善柔③,友便佞④,損矣。”(《季氏》)

③子日:“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爲政》)

④子夏日:“日知其所亡⑤,月無忘其所能⑥,可謂好學也已矣。” (《子張》)

【註釋】①[友諒]與誠信的人交朋友。諒,誠信。②[便辟(pián pì)]習於擺架子裝樣子,內

心卻邪惡不正。③[善柔]善於阿諛奉承,內心卻無誠信。④[便佞(pián nìng)]善於花言巧語,麗言不符實。⑤[所亡]自己所沒有的知識、技能,所不懂的道理等。亡,同“無”。⑥[所能]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技能,已懂的道理等。

14.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3分)

(1)擇其善者而從之 從:

(2)學而不思則罔 罔:_____________

(3)可謂好學也已矣 好:____________

15.翻譯下面的句子。 (4分)

(1)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

(2)思而不學則殆。

16.按要求填寫下面的表格。 (4分)

內容主張

第①則擇師之道

第②則 交益友,拒損友

17.結合自己的學習經歷,談談你對第④則內容的理解。(4分)

  一、基礎知識

1、本文中的“子”指的是 ,名 ,字 ,春秋時期魯國人,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學派創始人。

2、《論語》,儒家經典之一,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 體著作。它與《大學》《中庸》《孟子》合稱爲“四書”。

3、特別注意的是,本文的作者不是孔子,而是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

4、重點字詞的讀音

(1)說(yuè )乎 (2)論(lún )語 (3)樂( yuè )乎

(4)不慍( yùn )(5)三省( xǐng )(6)傳( chuán )不習乎

(7)罔( wǎng ) (8)殆( dài )(9)誨女( rǔ )

5、出自本文的成語

(1)不亦樂乎 (2)溫故知新 (3)見賢思齊 (4)三人行,必有我師

(5)任重道遠 (6)死而後已 (7)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6、關於內容分類

(1)談學習方法的: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2)談學習態度的: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三人行法,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談品德修養的:人不知而不慍;吾日三省吾身;士不可以不弘毅;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7、1 新學期又開始了。我校要迎來一批新同學,請你從本文中爲學校選擇一句話製成歡迎橫幅。

2 由我國民間俗語“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你能聯想到《論語十則》中的哪一句話?

3 《<論語>十則》中闡述學習與思考關係,強調學習與思考必須結合起來的句子是:

4 生活中表示既善於從正面學習,也善於從反面借鑑的意思時,我們常引用《論語》中的話:

5 《<論語>十則》中闡述正確的學習態度是實事求是,不能不懂裝懂的句子是:

6 《<論語>十則》中當別人不瞭解自己甚至誤解自己時,應當採取的正確態度是:

7 揭示儒家所倡導的待人接物的處世之道的句子:

  《論語十則》【答案】

一.(2013·吉林省, 15分)9.儒。(1分)10.(4)(2分)

11.圍繞“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跟朋友往來是不是誠實呢?老師傳授的學業是不是複習過了呢?”回答即可。(2分)

12.圍繞“只讀書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只是空想卻不讀書,就會有害(疑惑)。”回答即可。(2分)

13.圍繞“選擇他們的長處來學習,(看到自己也有)他們那些短處就要改正”回答即可。(2分)全品中考網

14.圍繞“自己所討厭的事情不能施加在別人身上”或“推己及人,以仁愛之心待人”回答即可。(2分)

15.圍繞“默默地記住知識,勤奮學習而不滿足;愛好古代文化,勤勉求學;勤奮好學;謙虛誠懇;溫故而知新,日積月累”等回答即可。(共4分,啓示3分,啓示答出其中一方面即可,語言表達1分)

後五則選文的大意:(1)孔子說:“默默地記住知識,勤奮學習而不滿足,教導別人不知疲倦,除此之外,我還做了些什麼呢?”

(2)孔子說:“我不是天生就有知識的人,而是愛好古代文化,勤勉求學獲得知識的`人。”

(3)孔子說:“學習起來就好像總怕趕不上似的,還怕丟掉了應該學習的東西。”

(4)孔子說:“我是無所不知的嗎?不是的!如果一個鄙陋淺薄的人誠懇地向我請教,我就從他所提出的問題的各方面反問到底而詳盡地告訴我。”

(5)子夏說:“每天都能學到自己不會的知識,每月都不忘掉自己學會的東西,這就可以說是好學了啊。”

二.(2013·北京市燕山,11---14,12分)11。 (2分)答案:(1)信:誠實。 (2)圖:料想。 (3)之: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無實義。 (4)而:然後,表順接。

12。 (4分)(1)譯文:讀書人不可以沒有遠大的抱負和堅強的意志,承擔的責任重大,艱險的道路還很長。(2)譯文:看見德行優秀的人要向他看齊,看見不優秀的人也要(對照着)檢查自己。13。( 3分)見賢思齊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任重道遠 成人之美

(答題要點:寫出一個給1分,增字減字不得分)

14。 (3分)開放性試題,言之成理即可。

答題示例:“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入”說的是自己不喜歡的言行,不要施加給別人。它告訴我們要學會寬容,不要強人所難。

三、7.(1)爲:是。 (2)是:這。 (3)殆:精神疲倦而無所得。 (4)覆:翻倒。

8.(1)誨女知之乎:教導你的東西懂得了嗎?(2)孔子問守廟的人說(或者:孔子向守廟的人詢問道) 9.—個人要謙虛,不要自滿 10.態度 學 思

11.(1)孔子要(想)驗證宥座器 (敧器)的特點。

(2)有心要。因爲孔子雖然聽說過,但並沒有親眼見過。驗證一下才能夠確認。

(答:“沒有必要”,只要言之成理,也可以得分。例如:沒有必要。因爲孔子原本就聽說過,而且當場又得到守廟者的證實,沒有必要去麻

煩。)

14.(3分) (每小題1分)(1)從:聽從 或:採納、聽從(答“學習、跟從”也可)

(2)罔:迷惑 或:迷惑不解、迷惑而無所得 (3)好:喜愛 或:喜好、喜歡

15.(1)與正直的人交朋友,與誠信的人交朋友,與見聞學識廣博的人交朋友,是有好處的。 (2)只是思考而不去學習,那就危險了。(“殆”翻譯爲“有害”或“精神疲倦而無所得”均可)

16.(4分) 第①則: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善而從 第②則:擇友之道

17.(4分)要點:好學就是勤奮學習,學習新知,鞏固舊知。

  2013年試題

【甲】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子曰:(1)“默而識之,學而不厭,侮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六則》節選)

【乙】餘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2)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餘,餘因得遍觀羣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餘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餘雖愚,卒獲有所聞。當餘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滕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餘則粗袍敞衣處其間,略無慕豔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餘之勤且艱若此。(宋鐮《送東陽馬生序》節選)迷你語文網

13.下列各組中加點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D )

A.色愈恭,禮愈至 每至晴初霜旦(酈道元《三峽》)

B.同舍生皆被綺繡 唯見布被覆屍(范曄《強項令》)

C.何有於我哉 霜葉紅於二月花(杜牧《山行》)

D.擇其善者而從之 日出而林霏開(歐陽修《醉翁亭記》)

14.下面加點詞的古今義相同的一項是( D )

A.騰人持湯沃灌 B.可以一戰,戰則請從(《曹列論戰》)

C.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D.蒙絡搖綴,參差披拂(《小石潭記》)

15.下面對文章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C )

A.甲文中“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是談論學習方法及個人修養。

B.乙文中“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體現了作者從師求學之艱苦

C.甲乙兩文都談到了嚴謹的治學態度,乙文還將自己讀書的艱苦和太學生讀書的優越進行鮮明的對比,表現了作者求學意志的堅定。

D.甲乙兩文讓我們看到了古人對學習的執着追求

(2013·湖南省永州市)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題。(13分)

《論語》十則(節選)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爲政》)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爲政》)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爲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孫權勸學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爲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爲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9.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溫故而知新 新:新的理解和體會

B.學而不思則罔 罔:迷惑

C.及魯肅過尋陽 過:到

D.但當涉獵 涉獵:全面廣泛地閱讀

10.對下列兩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用法和意義判斷正確的一項是(2分)

① 擇其善者而從之 ③結友而別

② 安陵君其許寡人 ④攻大澤鄉,收而攻蘄

A. 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B. 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C.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11.請你至少寫出出自以上選文的三個成語。(2分)

12.用現代漢語說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蒙辭以軍中多務。

13.孔子提倡學習要與思考相結合,孫權認爲,學習“但當涉獵”。關於學習,你又有怎樣的體驗?請簡要述說你的觀點及理由。(3分)

  【答案】

9.D 10.C

11.不亦樂乎 溫故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師 擇善而從 吳下阿蒙 士別三日,刮目相看(待)(寫出“刮目相看”也可)12.( “慍”1分,省略成分補出1分) 別人不瞭解(我),(我)卻不惱恨,不也是君子嗎? (“辭”1分,句式1分 )呂蒙拿軍中事務繁多爲理由加以推辭。

13.(開放題,能陳述自己的觀點,語句通順即可)

示例:我的體驗是,既要廣泛涉獵,也要學思結合。對一般文章要廣泛涉獵,才能拓展知識面,開闊視野;對文化經典要邊讀邊思,認真品味,才能領會其中精要。這樣,才能做到學有所獲。

(2013·河北省唐山市)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子曰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

子曰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子曰:“由,誨女知之乎

?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子曰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子曰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子曰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不憤不啓,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15.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3分)

(1)思而不學則殆 (2)學而不厭 (3)不憤不啓

16.下列各組中加點詞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2分)

A.人不知而不慍 擇其善者而從之 B.可以爲師矣可以一戰

C.必有我師焉 不可褻玩焉 D.有朋自遠方來 自三峽七百里中

17.下面句子省略成分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 )(2分)

A.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 B.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

C.林盡水源,便得一山 D.懸泉瀑布,飛漱其間

18.把“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一句翻譯成白話文。(2分)

19.用原文填空。(2分)

(1)爲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精神,教師應抓住恰當時機進行開導,正如文中所說:

“ , 。”

(2)從文中任選一則表明學習態度的句子寫在下面: 。

20.相關內容鏈接。(4分)

(1)給下面一則斷句,並加上標點。(2分)

子曰 德 之 不 修 學 之 不 講 聞 義 不 能 從 不 善 不 能 改 是 吾 憂 也

(2)③中國古代曾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今天我們閱讀它也會獲益匪淺,請另外寫出《論語》中你熟悉的一則(不得與試卷上的相同),並簡要說說對它的理解。(2分)

【答案】15.精神疲倦而無所得、滿足、心裏想弄明白卻不能夠。16.B 17.A 18.聰明並且勤奮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爲恥,所以人們稱他爲“文”啊。19.用原文填空。(2分)(1)不憤不啓,不悱不發。②略。20.(1)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從,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2)略。

  2013年試題

閱讀《<論語>十則》,完成8- 10題。

《論語》十則

(一)子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

不亦君子乎?”

(二)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

(三)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四)子貢問日:“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足

以謂之‘文’也.”

(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六)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一一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

乎?”

(七)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八)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日:“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於

人。”

(九)曾子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十)(點)日: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

雩,詠而歸。”

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8.下列加點詞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2分)

A.不亦說乎(通“悅”,愉快,高興) B.不恥下問(可恥)

C.爲人謀而不忠乎(謀劃,商量辦法) D.與朋友交而不信乎(誠實)

9.下列加點詞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學而時習之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人不知而不慍 水落而石出者

C.可以爲師矣 可以一戰

D.其恕乎 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對選文內容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2分)

A.第二、三則主要闡述了學習方法的問題,第四、五則主要闡述了學習態度的問題。

B.第七則是說爲人要終身遵守的準則,揭示了儒家所倡導的待人接物的寬容態度。

C.第十則,曾點生動地描繪了一幅春風和煦、人羣活動的祥和情景,孔子心有感觸地

大加讚賞。此則旨在告訴我們:人要和自然相融,鍛鍊身體,享用自然之樂。

D.選文中有些話已成爲成語,具有極高的文化價值。比如第七、八、九則分別概括爲:

“見賢思齊”、“已所不欲,勿施於人”、“任重道遠”。

7.2分 D

8.2分 B

9.2分 C

10.2分 B

(2013山西)

閱讀《論語》(節選),完成7—11題。(10分)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7.給下面加點的詞注音。 (2分)

學而不思則罔( ) 思而不學則殆( )

8.解釋下面加點詞的意思。 (2分)

不亦說乎( ) 溫故而知新( )

9.下列加點詞與“可以爲師矣”一句中“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2分)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可以一戰 C可以調素琴 D.皆以美於徐公

10.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2分)

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11.中國古代曾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今天我們閱讀它同樣獲益匪淺,請寫出初中語文課本“孔子語錄”中的一則成語或格言警句(試卷上的除外)。 (2分)

7. wǎng dài

8. (2分) 愉快 學過(舊)的知識

9. B (2分)

10.(2分)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是聰明的。

11.(2分) (正確默寫初中語文課本“孔子語錄”中的成語或格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