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問答 > 有八年級語文課文《藤野先生》的教案範例嗎?

有八年級語文課文《藤野先生》的教案範例嗎?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6W 次

【教學目標】

有八年級語文課文《藤野先生》的教案範例嗎?

1、知識與能力:

⑴學會按要求篩選文本信息,並用簡潔的語言加以概括。

⑵明確文章雙線索寫法的作用,學習融情於序敘的寫法。

2、過程與方法:

⑴聯繫上下文語言環境、背景資料,對文章的主題進行多元化探究。

⑵討論法、問答法、分析法相結合。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⑴通過揣摩關鍵詞語把握作者對人物的感情。

⑵體會作者對老師的崇敬之情,強烈的愛國主義與民族自尊心。

【教學重、難點】

1、明確文章的雙線索,對文章的主題進行多元化探究。

2、歸納文章的語言風格,從語言中揣摩作者對人物的感情。

3、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歸納其性格特徵。

4、聯繫教材,領會作者棄醫從文的情感因素,體會作者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與民族自尊心。

【教學模式或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教學步驟〗

一、引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已學過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散文,從中瞭解到三味書屋中的老先生雖然施行的是封建書塾教育,但思想還算開明,因此,魯迅對他“很恭敬”。雖是“很恭敬”,但並不是很有感情。藤野先生是魯迅在日本仙台學醫時的一位日本醫專的教授,他是一位怎樣的老師呢?魯迅對他的感情又是如何的呢?讓我們來一起學習魯迅的這篇散文《藤野先生》弄個明白。

明確本文出處、教學重點、寫作背景以及與《回憶我的母親》寫法上的不同。

二、簡介作者留學目的

魯迅是抱着尋求救國道路的心願到日本學醫的。1904~1906年在仙台醫學專門學校學醫,他原準備畢業回來救治像他父親一樣被誤的病人的疾苦,來實現治病救人,救人救國的人生夢想。可魯迅最終並沒有成爲一名醫生,他後來放棄了醫學,從事了文學,成了一位著名的文學家,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三、理清全文結構層次

提示:根據時間的推移、地點的轉換將全文分成三個部分。

投影顯示文章結構層次圖如下:

相識前相識相處時相別後

東京(離往、初到、在)仙台(回)北京

見聞感受??相識肖像聲調深切懷念

??相處四件事例珍藏講義

??懸掛照片

相別神情話語多寫文章

明確:從結構表中可知全文是以作者與藤野先生的交往爲敘事線索的,這是全文的一條明線。那全文的暗線是什麼呢?

四、分析講解直接寫藤野先生的文字

1、學生瀏覽6~10段,找出有關描寫人物外貌、語言等方面的語句:

明確這些語句體現了人物什麼特點。(投影顯示如下)

⑴外貌描寫的句子符合人物身份

⑵動作體現人物特點

⑶說話聲調治學嚴謹

⑷介紹解剖學歷史生活儉樸

⑸忘帶領結,穿舊外套

讀到此,一個生活儉樸、治學嚴謹的學者形象已展現在我們的目前了,這是作者,也是我們讀者對藤野先生的初步瞭解。讓我們繼續讀下去,看作者爲我們敘述了藤野先生的哪些事情,透過這些事情,我們將更深入地瞭解藤野先生的內在品質。

2、學生默讀11~23段,要求學生給每件事情擬一個小標題:

明確每件事情分別體現了藤野先生什麼思想品質。

⑴添改講義:

提問:“我”很吃了一驚的原因是什麼?“我”爲何感到“不安”?

⑵糾正解剖圖:

藤野先生對學生要求嚴格,工作一絲不苟,循循善誘,平易近人,和藹地指出魯迅圖中的錯,可當時的魯迅有點任性,口頭答應着,心裏卻不服氣。哪個成語可恰當地概括這中情形?試着找出與此成語相反的詞語。

⑶關心解剖實習:

由“很擔心”到“總算放心了”,從中我們瞭解到藤野先生對魯迅真誠的關心,爲人是多麼熱情誠懇。

⑷瞭解女人裹腳:

投影顯示如下:

事情思想品質

添改講義工作認真負責

糾正解剖圖對學生要求嚴格

關心解剖實習爲人熱情誠懇

瞭解女人裹腳可貴的求實精神

提問:學了6~23段文字,我們懂得了學寫類似作文要注意哪幾點?

投影顯示如下:

明確:①學會選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質的寫法。

②敘事應該有詳略。

③上下文注意過渡。

④敘事時要注意刻畫人物的神態。

讀到此,我們更深地瞭解到藤野先生爲人正直,他真誠地關心着魯迅,熱情地幫助魯迅,對待魯迅沒有絲毫的民族偏見。讀到此,我們會想:在這樣一位老師的真誠幫助下,魯迅定然能實現自己做醫生的夢想,學成回國後去治病救人,救人救國。可魯迅最終卻作出了棄醫從文的決定,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原因有二:一是因爲日本學生懷疑魯迅考試得了60分是先生泄露了題目,他們根本看不起中國人,因爲當時中國是弱國。二是因爲看電影時,魯迅看到中國人爲俄國人作偵探被日本人抓獲要槍斃時,日本學生拍掌歡呼,對中國人民大肆污衊。魯迅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極大的傷害,同時感到中國人思想的麻木。這時魯迅覺得,“醫學並非一件緊要事,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衆的材料和看客”要喚醒人們麻木的思想,當首推文藝。爲此,他決定棄醫從文。

從上述兩件事情,我們可知像藤野先生一樣關心魯迅的人非常少,這

就使得藤野先生的真誠幫助、熱情關心在魯迅心中顯得猶爲珍貴。因此,魯迅對他特別感激,感情也特別深摯。

3、請一個學生朗讀32~35段,要求學生找出師生惜別時兩人的神情言行的語句,並仔細揣摩,體會出師生間的真摯情感:

“他的臉色彷彿有些悲哀,似乎想說話,但竟沒有說。”

“悽然”、“說了一個慰安他的謊話”、“嘆息”、贈照片、題字、“叮囑”寄照片和寫信。

4、齊讀36~38段,明確這一部分主要表達了作者對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懷念之情:

魯迅後來給藤野先生寄過照片了嗎?寫過信了嗎?

他把老師忘了嗎?

魯迅時時記起藤野先生,懷念他,感激他,讚美他,魯迅對先生的懷念之情具體表現在哪裏呢?

⑴珍藏講義。

⑵懸掛照片。

⑶多寫文章。

有關直接寫藤野先生的文字,我們今天都講了,餘下的內容沒有直接寫藤野先生,這些事情與藤野先生有何聯繫?作者是用什麼中心意思來統攝全文的?這也就是全文的一條暗線。

五、小結(投影顯示如下)

1、把握全文的結構層次。

2、明確本文的敘事線索。

3、瞭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質。

4、掌握本文通過典型事例突出人物思想品質的寫法。

六、作文片段練習

通過寫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質。

提示:先確定寫誰,然後確定要表現人物什麼思想品質,最後圍繞中心選擇事例,組織成文。

七、佈置作業

1、抄寫詞語:

(投影顯示)

緋紅(fēi)宛如(wǎn)驛站(yì)解剖(pōu)毫不介意落第畸形(jī)油光可鑑(jiàn)不遜(xùn)匿名(nì)美其名曰杳無消息(yǎo)詰責(jié)悽然(qī)教誨(huì)瞥見(piē)抑揚頓挫(cuò)深惡痛疾(wù)

2、完成課後練習一

【教學目標】

1、學習文章精選材料,多方面表現人物品質的手法。

2、學習本文抓住人物、語音、行動表現人物性格特徵的寫法,領會文章語言的感情色彩。

【教學重點】

瞭解作品的時代背景,學習文章精選材料,多方面表現人物性格的手法,領會文章語言的感情色彩。

【課前學習】

學生利用工具書結合註解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上網或查閱書籍瞭解寫作背景。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感知人物形象,學習肖像描寫。

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多媒體出示魯迅先生的照片,出示藤野先生的照片。魯迅爲什麼對藤野先生始終不忘呢?學生活動:觀看圖片,思考。

(板書課題,出示目標。)

二、憶藤野

情境創設:魯迅對藤野先生的第一印象是什麼?“我”和藤野先生直接交往的事有幾件?“我”對藤野先生的感情是怎樣的?組織學生用表格的形式寫出藤野先生與作者交往的典型事例及反映的思想品質。

學生活動:學生帶着問題快速瀏覽課文,邊讀邊思考。討論、交流,填寫表格。

明確:

序號典型事件反映的思想品質1添改講義認真負責2糾正解剖圖嚴格要求3關心實習熱情誠懇4瞭解裹腳求實精神

三、繪藤野

情境創設:課本扉頁後的彩色插圖中有藤野先生的油畫肖像,請你爲這張畫像配一段簡要的文字說明。

學生活動:觀察思考並配文字說明。

教師活動:組織交流、評點。

四、課後學習

1、文章的感情線索是怎樣的?

2、思考文中藤野先生兩次嘆息的用意。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理解並學習作者的愛國情懷。

〖教學設計〗

一、語文活動:“名人訪談”

1、活動準備:

⑴收集魯迅先生和藤野先生的相關資料。

⑵學生根據自身對魯迅先生和藤野先生的瞭解,確定自己的提問。

⑶挑選部分學生擔任主持人、魯迅先生或藤野先生,並設計開場白或提問。

2、活動過程:

⑴導入:

學生“主持人”發言導入。

⑵訪談問答:

“主持人”組織同學們提問,“魯迅先生”或“藤野先生”結合課文內容及收集的相關資料回答提問。

二、參考問題

藤野先生,文章中兩次寫到您的嘆息,這是爲什麼?

魯迅先生,文章的最後三段和第一、第三部分並不是寫藤野先生或並不直接寫藤野先生,這是爲什麼?

魯迅先生,您剛到仙台時,也有人關心您嗎?

藤野先生,您與魯迅先生分別多年後初次讀到魯迅先生寫您的文章,您的心情是怎樣的?

魯迅先生,您後來不學醫了,爲什麼作爲醫專教授的藤野先生仍對您產生了如此深遠的影響?

魯迅先生,是什麼促使您棄醫從文的?

三、拓展研讀

教師活動:組織學生閱讀《〈吶喊〉自序》,或魯迅先生的其他作品,深入理解到仙台學醫對魯迅走上文學道路的重要作用。

學生活動:閱讀《〈吶喊〉自序》,或魯迅先生的其他作品,交流讀後的感受。

四、課後學習

“沒有愛,便沒有成功的教育”。師愛激勵魯迅先生自強不息。在生活中,你也一定遇到過好教師,請用生動的語言寫出這位老師的一個愛生片段。300字左右。

【點評】

本教學設計充分體現了新課程理念,營造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情境,培養了學生合作探究的意識。特別是“名人訪談”這個環節,很好地激發了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有利於學生走進文本,解讀文本。這種安排使學生成爲了學習的主體,尊重了學生的自我感悟,爲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教學目的】

1、理解選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質的寫法。

2、領會語言的感情色彩。

【教學重點】

課文閱讀。

【教學難點】

課文思想的理解和主題的確定。

【教學時數】

3課時。

【預習質疑】

一、導入新課,培養興趣,強化動機

1、打開自制教學軟件《藤野先生》封面,在日本古箏曲《櫻花》的伴奏下介紹:

藤野先生是魯迅先生最敬重的老師;敘事散文《藤野先生》是魯迅最看重的作品。1935年,日本巖波文庫要出版《魯迅選集》,譯者增田涉到上海徵求魯迅意見,問他選哪些文章纔好。魯迅回答:“一切隨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選錄進去。“他的目的是藉此打聽藤野先生的下落,同時委託增田涉先生代爲尋找。第二年,《魯迅選集》出版,增田涉又到上海送樣書,魯迅再次問起藤野先生的下落,增田涉說沒有打聽到。魯迅先生嘆息說:“藤野先生大概不在人世了吧!”

2、半個多世紀以來,人們對《藤野先生》的主題的理解是淺陋的,甚至是錯誤的,包括各種教輔資料和《教師用書》,今天我們學習這篇文章,要把半個多世紀的錯誤糾正過來。藉此,還可培養同學們的創造精神和創造能力。

二、預習課文

1、聽課文錄音,標出生字詞和不懂的地方。

2、給生字注音:

驛站教誨瞥見畸形不遜詰責匿名杳無消息油光可鑑爛熳蘆薈挾着芋梗宛若緋紅深惡痛疾繫住菜根

3、整體理解課文,填空:

《藤野先生》選自《》 ,體裁是______________。

4、按照時間和地點的轉移,本文可分爲以下三部分:

⑴在________,表達對________的厭惡;

⑵在________,回憶與________的交往;

⑶在________,表達對藤野先生的________和________。

5、提出自己的疑問,特別是“無疑之疑”。

【閱讀課文】

一、閱讀課文第一部分──在東京

1、指名朗讀,正音。欣賞櫻花盛開的上野公園及富士山的圖片。

2、“無非”是什麼意思?表現作者什麼感情?

──只不過,表達作者對東京的失望情緒。

3、理解作者描寫“清國留學生”的外貌的藝術匠心:

提問:寫“清國留學生”的外貌,作者抓住了什麼特點?

──抓住了“盤着大辮子”的特點。

爲什麼抓這個特點?

──因爲在當時,有無辮子,可以區分對清王朝的態度。

教師介紹當時關於辮子的知識:在清朝以前,我國講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投影以上文字),所以,頭髮終身不剪(和尚、尼姑除外)。20歲舉行冠禮之後,把頭髮束在頭頂,上面加“冠”。清人入主中原之後,強制推行清朝法式:將前額頭髮剃掉,後面留起辮子,當時有“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投影以上文字)之說。清朝末年,有反清思想的知識分子,例如魯迅,率先把辮子剪去。所以當時僅憑辮子就可以辨別對清王朝的態度。也有的辮子剪掉後又後悔了,就續一條假辮子。魯迅小說《阿Q正傳》中的“假洋鬼子”就是這樣。還有一種是革命來了,就把辮子盤在頭頂,用一根筷子別住;革命失敗了,就放下來。阿Q就是這樣。

爲此,魯迅還寫過一篇《頭髮的故事》(後附)。

“清國留學生” 辮子盤在頭頂,說明什麼?

──留着辮子,不肯剪掉,說明他們效忠清王朝,是思想腐朽的保皇黨;而辮子盤在頭頂,又說明他們追求時髦,顯示自己贊成“維新”。一旦維新失敗,還可以把辮子放下來,表示自己是保皇派。總之,不倫不類,不土不洋,是首鼠兩端的兩面派。

教師評:魯迅抓住“盤辮子”的特點寫清國留學生的外貌,實際上是在畫他們的靈魂。他以極簡練的語言表現了極深刻、極豐富的內容,真是大師,大手筆!

4、理解作者語言修辭的藝術:

“形成一座富士山”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有什麼表達效果?

──比喻。有嘲諷意味。

如果有學生認爲是誇張,則作如下說明:用此比喻,既表現了它的高,又表現出它的形狀。若說是誇張,則誇張過分,誇張不當。因爲誇張的修辭方法要求,既要明顯地說大話,又不能誇大得不着邊際。魯迅先生就舉過一個例子:說“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好的誇張;說“廣州雪花大如席”,則誇張不當。

“油光可鑑”是什麼意思?答案:“油光可鑑”是說頭髮上擦了油,梳得很光亮,可當鏡子照。

“鑑”是什麼意思?什麼詞性?鑑,原意是鏡子,這裏用作動詞,意思是照鏡子。

小知識《“鑑”和“監”》(用電腦投影,也可作爲“語文環境”寫在黑板報上):

“監”,甲骨文寫作“ ”,金文寫作“ ”,像一個人在盛水的“皿”中照自己的影子,意思是“照鏡子”,引申爲“鏡子”。後來有了銅鏡,“監”又寫成了“鑑”。

“標緻”是什麼意思?在這裏是什麼修辭手法?表達什麼感情?

──原意是漂亮,這裏是反語,用於諷刺,表示作者對“清國留學生”的厭惡。

將“成羣結隊”和“實在”刪去好不好?爲什麼?──不好,因爲“成羣結隊”表示“清國留學生”逛公園、賞櫻花的人很多;“實在”對“標緻”起強調作用。刪去後削弱了諷刺的力量。

“精通時事”在這裏是什麼意思?答案:指了解許多無聊的事,也是諷刺說法。

5、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魯迅爲什麼厭惡和嘲諷“清國留學生”?

──魯迅是抱着“科學救國”的目的去日本留學的,但是,這些“清國留學生”置國破家亡於不顧,白天逛公園,晚上學跳舞,打着“維新”的旗號,卻又忠君保皇,不學無術,所以魯迅厭惡他們。

提供參讀材料《自題小像》,印證以上觀點:

靈臺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將此詩譯成白話詩(投影):

祖國啊,我的心靈無法逃脫丘比特的神箭,

雖然你風雨飄搖,像夜晚一樣黑暗。

即使你並不瞭解我的情感,

我也要將一腔熱血向你奉獻!

6、理解與題目和中心的關係:

這一段並沒有寫藤野先生,是否離題?答案:不離題。這一段有兩個作用:第一是交代離開東京的原因,引出與藤野先生的交往。第二個,學了後文纔會知道。

二、閱讀“過了一星期……我心裏自然記得的”

(以下三個文段閱讀題既可以作爲課堂練習,也可以佈置爲課後作業)

1、概括這兩個事例,寫成小標題:

⑴添改講義;

⑵糾正解剖圖。

2、文中的 “講義” 有哪兩個意思?

──前者指講課內容,後者指課堂筆記。

3、“我”爲什麼“很吃了一驚”?請用自己的話概括。

──因爲看到藤野先生親自給“我”這個外國學生改講義。

4、“我”爲什麼“不安和感激”?請用文中的語句回答。

──“不安”是因爲講義中有那麼多的脫漏和錯誤讓先生費神。“感激”的是藤野先生的熱情關心。

5、把“都用紅筆添改過了”的“添改”改爲“修改”可以嗎?

──不可,“添改”比“修改”更費神。

6、藤野先生給魯迅添改講義是否偶一爲之?請從文段中找出根據。

──不是。有兩處可證明:

⑴藤野先生要求每一星期送給他看一回;

⑵這樣一直繼續到藤野先生教完了他擔任的功課:骨學、血管學、神經學。

7、填空:藤野先生給作者改講義改得十分認真,其中:

最能表現改得全面的詞語是──從頭到末;

說明改得細緻的詞語是──不但……連……一一;

說明改得及時的詞語是──第二三天便還我。

8、藤野先生添改講義這件事表現了他什麼思想品質?

──認真負責。

9、“實物是那麼樣的,我們沒法改換它”既反映了藤野先生對學生的__________,又反映了他對科學問題的__________。

10、投影圖片:藤野先生爲魯迅改正的講義。

三、獨立閱讀“有一天,本級的學生會幹事到我寓裏來了……我的意見卻變化了”

1、解釋詞語:

正值不遜

匿名詰責

2、“愛國青年”指的是__________的青年。加引號表示__________。

3、“愛國青年”寫給魯迅的匿名信的主要內容是__________。

4、“幹事卻又竭力運動”的“運動”在這裏是__________的意思。

5、對“中國是弱國……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的正確理解是_________。

6、“影幾片時事的片子”的“影”是______詞,意思是__________。

7、“偏有中國人夾在裏邊”的“中國人”指__________的中國人和__________的中國人。

8、“他們拍掌歡呼起來”的“他們”是__________。“他們也何嘗不酒醉也似的喝彩”的`“他們”是__________。

9、“嗚呼,無法可想”是對__________無可奈何的慨嘆。“特別聽得刺耳”是因爲__________。

10、“我的意見卻變化了”,指__________。概括地說,“變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

11、這個文段既表現了日本“愛國青年”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和對中國人的__________,又表現了魯迅先生強烈的__________精神。

四、獨立閱讀課文結尾兩個自然段(可佈置爲作業):

1、第一段中,熱情讚頌和高度評價藤野先生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小而言之”意思是__________。

3、結尾一段,作者懷念藤野先生的具體行動有三:

⑴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

4、“良心發現”指的是__________。

5、“正人君子”是諷刺那些__________的文人。這是運用__________的修辭方法。

6、“深惡痛疾”是__________短語;“良心發現”是__________短語;“增加勇氣”是__________短語;“黑瘦的面貌”是__________短語。

五、進一步深讀課文,研討藤野先生的思想品質和本文主題

1、本文的特點之一是“選擇典型事例表現人物的思想品質”。請大家完成課後練習一:填表,說明作者寫了與藤野先生交往的哪四個典型事例,分別表現藤野先生什麼思想品質。

2、提供“教師教學用書”的答案,討論:這個答案正確嗎?

序號事例思想品質1添改講義工作認真負責2糾正解剖圖對學生嚴格要求3關心解剖實習熱情誠懇4瞭解女人裹腳求實精神

3、啓發質疑,提供下列名言(投影):

朱熹:讀書無疑者須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裏方是長進。

陸九淵:學貴知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

國家教委:“《關於當前積極推進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的若干意見》:……要爲學生獲得終生學習的能力、創造的能力、以及生存與發展的能力打好基礎。”

本校校訓:明理,創新。

5、指導質疑,鼓勵創造:

⑴典型事例是四個嗎?答案:不是,應是5個,還有“惜別”。

⑵藤野先生的品質僅僅是“認真負責”之類嗎?答案:不是,應是某種更高尚、更感人,更難能可貴的精神品質。作者在後文說:“他是最使我感激,給我鼓勵的一個”,他“在我的眼裏和心裏是偉大的”。僅僅是認真負責之類,不能稱爲“偉大”。

⑶藤野先生是否對每個學生都如此“認真負責”?答案:不是。只是對魯迅一人,因此還引起了其他學生的懷疑。

⑷說藤野先生“不懷民族偏見”準確嗎?答案:不準確。只要他不象“愛國青年”那樣歧視魯迅,就是“不懷民族偏見”了。他對魯迅不但不歧視,反而比對日本學生更關心,更熱情,更優待。

6、提供參讀材料──當代研究魯迅的專家、上海華東師大教授、博士王曉明先生《無法直面的人生──魯迅傳》第3章《離鄉者的悲哀》(節選),投影:

魯迅到日本去的時候,日本的國力正是逐漸強盛,獨霸東亞的野心也日漸膨脹,又剛剛在甲午海戰中殲滅了中國的北洋水師,舉國上下都瀰漫着一股鄙視中國人的風氣。有的報紙就公開宣稱:“西洋人視中國人爲動物,實際確乎不得不產生動物、下等動物的感覺,因此,他們(指中國人)在生理上已失去人類的資格。”因此,魯迅在這個時候去日本留學,便不可避免地受到種種歧視和輕蔑。他走在東京的大街上,就常常遭受少年人的辱罵。你不但生活在陌生人中間,而且是生活在陌生人的鄙視和輕蔑中間,請想一想,一個自尊自重的中國人,怎麼能忍受這樣的處境?

魯迅見到的許多留學生,偏偏又是那樣不爭氣,非但不從日本人的輕蔑中汲取自我警策的動力,反而以自己的種種乖行,不斷地證明那輕蔑的正當。就以與魯迅同住的留學生來說吧,有整天把地板踏得咚咚作響,塵土飛揚地學跳舞的,也有不遵守客店裏新老客戶循序洗澡的慣例,搶先鑽近洗澡間,把水潑得四濺的。在這樣的日常小事上都如此令人討厭,其他的方面就更可想而知。一面是日本人的輕蔑眼光,一面是這些同胞的不成器的醜態,難怪魯迅一拿到修習日語的畢業證書,便立刻跑到偏僻的仙台去。

仙台又怎樣呢?在仙台醫學專科學校裏,只有魯迅一箇中國人,那些討厭的同胞的嘴臉,自然是可以免見的了,但是,日本人那股鄙視中國人的風氣,在仙台同樣很盛。仙台報紙上的辱罵中國人的言論,一點都不比其他地方溫和,魯迅所在的那個班的學生中,也同樣有對他白眼相加,毫不掩飾的人。他學習成績中等,便有同學以爲是得了老師的暗中幫助,於是託詞去檢查他的筆記,甚至寫信向他發出威脅。課間放電影,映到日本軍人揮刀砍殺中國人,而圍觀的其他中國人一臉麻木的時候,也有同學大聲地議論:“只要看中國人的樣子,就可以斷定中國是必然滅亡……”當然,並不是所有的日本人都這樣傲慢,魯迅初到仙台,就有教員熱心地張羅食住,任課的教授當中,更有藤野嚴九郎那樣滿懷善心的人,就是同班同學中,也有好幾位不滿意那些傲慢者的粗暴,特別站出來替魯迅辯護。但是,儘管如此,這些事情仍然給魯迅非常強烈的刺激……

5、得出結論,揭示答案:

藤野先生的品質是:在日本舉國上下都鄙視中國人的風氣下,對中國人的熱情友好與尊重。這,是比“認真負責”之類更難能可貴、也更使魯迅感激和終生懷念的品質。“認真負責”之類,失之淺陋。因此,方纔的表格應改成(投影): 序號事例思想品質淺層的深層的1添改講義工作認真負責在日本舉國上下都鄙視中國人的風氣下,對中國人的熱情友好與尊重。2糾正解剖圖對學生嚴格要求3關心解剖實習熱情誠懇4瞭解女人裹腳求實精神5惜別友好與尊重

6、提供參讀材料之三──藤野先生的《謹憶周樹人君》,印證以上觀點:

周君來的時候是中日戰爭之後,又過了相當的年數。很可悲的是,當時日本人還罵中國人作“豬頭三”。在這惡罵風氣的時候,所以同級生中也有這樣的一羣,動不動就對周君加以白眼,另眼看待。

我少年時候,曾承福井藩校出身的姓野阪的先生教過漢文,因此一方面尊重中國的先賢,同時總存着應該看重中國人的心情,這在周君就以爲特別親切和難得了吧……

教師評:藤野先生對本文的理解,應該是有權威性的。從他的文章中,不僅能證明他“看重中國人”,還能知道其中原因──少年時學習漢文,受過中國文化的薰陶。

六、研討課文其他內容與主題的關係,進一步理解本文主題

1、藤野先生的品質是在日本舉國上下都鄙視中國人的風氣下,對中國人的熱情友好和尊重,那麼,本文又滲透着魯迅先生什麼思想感情?

答案: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這是本文的暗線;明線是寫藤野先生。

2、具體說明哪些事例滲透着魯迅先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答案:

⑴對“清國留學生”的厭惡;

⑵只記得“水戶”、“日暮裏”兩個地名;

⑶對艱苦的生活不以爲意,發奮學習以救國;

⑷對“愛國青年”的憤怒;

⑸棄醫從文。

3、爲什麼寫只記得兩個地名?

答案:“日暮裏”──想到“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水戶”──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朱舜水是明末思想家,明亡後曾進行反清復明活動,事敗後長住日本講學。他是浙江餘姚人,離紹興很近,可謂魯迅先生的“同鄉”,魯迅很敬重他。目的:表現自己的愛國主義感情。

4、再次概括作者棄醫從文的原因,說明寫這一內容的目的。

答案:看電影事件使魯迅先生認識到:醫學救不了中國,要救中國,首先要改變人們的精神,而改變人們的精神,首推文藝,因此棄醫從文。寫這一內容的目的是反襯自己的愛國主義精神。

5、寫“愛國青年”是什麼目的?

答案:反襯藤野先生對中國人的熱情友好和尊重;反襯自己的愛國主義精神。

6、寫其他教職員對魯迅先生的關心是什麼目的?

答案:正襯藤野先生的品質。這些人關心魯迅,只是“物以稀爲貴”,不是尊重。

7、“惜別”時,藤野先生“似乎想說話”,但爲什麼“竟沒有說”?

答案:尊重魯迅的人生選擇。(電腦投影藤野先生贈魯迅的照片及背面題字)

8、歸納本文主題,有兩個要點:

⑴表現藤野先生在日本舉國上下都鄙視中國人的風氣下對中國人的熱情友好和尊重;

⑵抒發自己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這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七、填表,理解本文語言強烈的感情色彩

描寫對象作者態度典型詞語藤野先生感激,熱情讚揚, 收藏講義,寫文章懷念最使我感激,給我鼓勵……是偉大的“清國留學生”厭惡實在標緻極了精通時事“愛國青年”義憤,因此棄醫從文刺耳麻木的國民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酒醉也似的喝彩嗚呼,無法可想!“正人君子”諷刺“正人君子”之流深惡痛疾

八、理解本文抓住特點描寫人物外貌的寫作藝術

1、本文寫人物外貌,注意抓住特徵,畫出靈魂,因而用極簡練的文字表達了極深刻豐富的內容,例如寫“清國留學生”抓住“盤辮子”的特徵。請你說說,寫藤野先生抓住了什麼特徵?答案:黑瘦,八字須,戴眼鏡,穿衣模糊,有時忘記帶領結,冬天穿舊外套,寒顫顫的。總之,當時典型的嚴謹治學、生活簡樸的知識分子的形象。

2、老師總覺得作者寫藤野先生的外貌不太漂亮,因此改爲下面一段文字,可以嗎?

他,既有高倉健一樣的體魄,又有三浦友和一樣的相貌。臉色白而透紅,眼睛大而明亮,頭髮整齊而又有一點波浪。他穿着一套筆挺的西裝,潔白的襯衣上打着一條漂亮的領帶,皮鞋擦得又黑又亮。一走上講臺,就用洪鐘一樣的聲音說:“我,就是藤野嚴九郎。”

答案:不好,失去了特點,象電影明星,不象藤野先生。

3、寫藤野先生的外貌,先寫八字須、眼鏡,再寫黑瘦,可以嗎?

答案:不可,應先整體,後局部,這才符合人們觀察和描寫事物的習慣規律。

九、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教師組織討論

【鞏固深化】

一、歸納知識要點

1、按拼音寫漢字:

téng 野先生yì站油光可 jiànyì揚頓挫yóu 言jī形jíe 責yǎo無消息

2、解詞:

驛站教誨瞥見畸形不遜詰責匿名緋紅兼以客死猶言標緻適值悽然挾着掌故杳無消息深惡痛疾抑揚頓挫油光可鑑

3、填空:

《藤野先生》選自《》,體裁是_________。本文“在仙台”一段寫了藤野先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個事例,表現了他_________。

二、寫作(或說話)練習

選一位任課老師,抓住他的特點寫(說)一段話,不說他是誰,讓大家猜,以猜出者爲成功。

例文1:他的外貌,可用3個字概括:高,瘦,黑。這正如他的詩所寫:泥巴浸透的皮膚,小時候就泛着油亮。這套脫不去的黑裝,一度晾曬在我的心上。(生物老師)

例文2:他的臉上總有一種憂鬱,因爲他的命運和共和國聯在一起;他的背有點駝,這是他過久地伏案工作的結果。有人送詩給他:你的背,象一座橋,連起通往知識寶庫的大道;你的背,象一張弓,一支支箭由此射向成功。(語文老師)

三、比較閱讀下面兩段文字

文段1: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又穿長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鬍子。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髒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

文段2:“上野的櫻花爛熳的時節……實在標緻極了。”(略)

1、文段1出自《》,體裁是________;文段2出自《》,體裁是________。

答案:《孔乙己》,小說,《藤野先生》,散文。

2、兩段文字都是________描寫,文段1描寫了孔乙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文段2只描寫了“清國留學生”的________。

答案:外貌,身材,面容,鬍子,衣着;辮子。

3、文段1表現了孔乙己________的性格特點;文段2表現了“清國留學生”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點。

答案:自命清高;忠君保皇,不學無術。

4、兩段外貌描寫主要的相同點是什麼?

答案:用外貌描寫表現人物思想品質。或:(抓住特點,畫出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