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不做庸師》優秀讀後感大綱

《不做庸師》優秀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02W 次

一位樸素的老師,一本樸素的小書,卻深深地打動了我。那份源自心靈源頭的認同,那份來自思想深處的觸動,那更如暗夜逢迎的一盞明燈,指引了我!

《不做庸師》優秀讀後感

白色的封面一如書中聖潔的教育理念,隱形的心形圖案是作者行走在教育戰線的一顆虔誠之心。翻開書的自序,走進常老師的人生歷程中,可以看到,他的成長、成功並非偶然的機遇,一步步走來,從學生時代勤於讀書、學業優異的昨天,到已為人師仍和他的學生繼續讀書背書的今天,還有,他將承載着夢想與執着正在奔向遠方的明天,讓我們有理由相信,他一定會到達心之嚮往的彼岸。因為,在教育行進的路上,他從未間斷地行動着,思考着。

很高興,能夠通過讀書認識這樣一位與我們並肩作戰在教育崗位最前沿的同路人,更慶幸,這位同行人是一位真正的教育智慧者。又一次打開這本書,潛心閲讀,透過文字,我欣賞並學習着常老師的教育理念,感悟並反思着自己的在教育教學中言行!

這本書指引了我——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有計劃和目標嗎?你懂得時間的管理嗎?你懂得“舍與得”的智慧嗎?你知道怎樣用一生的時間來備課嗎?常老師在書中的一個個追問,一個個富含哲理小故事的啟迪及他切身的體會和做法,讓我如醍醐灌頂,猛然驚醒,原來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回頭看看自己走過的路,不知從何時起,所有的計劃和目標都交付於學校安排管理,從沒想過試圖專門劃分出一段時間來用於發展自己,雖然在忙和累中也曾很渴望得到發展,也茫茫然回顧四周想尋找出一個契機,但是,找不到什麼阻擋了自己。

讀到心有所感,掩卷沉思,發現自己正像文中那匹黑馬,雖然天天努力,但始終在原地打轉。也覺察到很多時候就像那個伐木工人一樣,因為過於沉溺教育教學中,而忘記了充電、磨刀。是的,原來我的困惑不是無法實現成為千里馬,而是習慣於拉磨,不相信自己還能奔跑起來。

細讀第一章節之後,有一種徹悟,是的,我們完全可以不那麼忙和累!完全可以不抱怨環境的侵擾!文中所傳授的帕累托法則告訴了我們怎樣發揮時間的最大功效。常老師所倡導的“相信學生就能解放自己”“花公家的時間辦自己的事”這一番番樸實且有實效的傳遞,給我了明確的指引。與常老師對話,讓我找到了管理時間的意識和藝術,我知道,如果我們都能像他那樣明確自己行進的方向,找準自己專業發展的寬闊大道,那樣善於擠出邊角時間,並將學習、反思,總結根植於生活的每一天,我們,也一定會享受到一個快樂明哲老師的喜悦。

這本書指引了我——再忙也要擠出思考的時間!

《不能“一切為了學生”》引領着人們深思;教師不能成為教參的奴隸》呼籲着教師要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專業寫作,教師的成《長的快車道》告訴我們,敢於逼,善於逼,我們才能超越自己,才能激發出潛力與內驅力,才能有效實現教師專業發展的提速,讀着這些有見地的文章,你會感到常老師不是一個一線教師,而是個“專家”。

是的,一個教師肯讀書,善讀書,再加上善於思考,思考教育現象,從教育表象看到教育的本質,他就不僅僅是一個教書匠了。當然,一個教師要想擁有自己的思想,就必須投入地工作,每一天那點點滴滴的實踐,是我們思考的源泉。當我們每天的勞動都為我們堆積起一塊思想的磚石,你會不斷突破自身崗位的限制,不斷髮生自身身份的'嬗變。你會發現,一線教師同樣可以有“權威”,稱“學者”。

一天的思考,勝過一週的徒勞。

這本書指引了我——以更成熟的心態教書育人!

《天堂與地獄》讓我再一次體驗教育過程中的人文關懷。“人最本質的是需求是渴望被肯定”賞識是激勵人不斷進取的有效手段。作為教師,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人文性是一種潛移默化的營養,它給予學生的的教益是終身的。

《在“講與不講”的夾縫中追尋詩意》讓我更明確地認識到,一名優秀的教師不單單是讓學生擁有知識,更重要的是喚醒學生沉睡的潛能,讓他們擁有智慧。教師的講,讓學生在有温度、廣度、深度的課堂浸染中日漸茁壯,教師的不講,讓學生在廣闊的精神空間中自由馳騁。

讀《不做庸師》,我對教育、對為師又多了一份豐富而深刻的體會。在對常老師充滿欽佩的同時,更有一腔熱情與責任升騰在胸膛,做一名有專業尊嚴的教師吧,回首擔當這個職業的時候一定要心存驕傲,而不是滿懷羞愧。

是的,我們可以平凡,但絕不能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