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推薦】高考作文彙總五篇

【推薦】高考作文彙總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5W 次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考作文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高考作文彙總五篇

高考作文 篇1

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6月29日報道,爲期兩到三天的高考測試學生在數學、理科、人文知識、外語和語文方面的能力,各地考題存在些許差別,此外還有藝術類等特殊類別的高考。作文部分佔語文考試約1/3的分值,作文部分給學生提供材料,要求根據材料寫出約800字的作文。這些作文題一旦在高考後公開流傳,通常會引發人們討論哪些作文題最難寫,更爲有趣的是討論什麼樣的作文必定會因偏離正確答案而獲得零分。

報道稱,今年有一道吸引了大量關注的作文題,題目來自河北、河南、江西、陝西和山西等省採用的高考試卷:

因父親總在高速路上開車時接電話,家人屢勸不改,女大學生小陳出於父親生命安全的考慮,通過微博私信向警方舉報父親。警方查實後,依法對老陳進行了教育和處罰,並將這起舉報發在了官方微博上。此事贏得衆多網友點贊,也引發一些質疑,經媒體報道後,激起了更大範圍、更多角度的討論。

作文題目是:對於以上事情,你怎麼看?請給小陳、老陳或其他相關方寫一封信,表明你的態度,闡述你的看法。要求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完成寫作任務。

報道稱,看到這道作文題,希望猜透閱卷人眼中正確答案的衆多中國考生可能決定讚揚女兒通過舉報父親來維護法律,即便這以傷害父親爲代價。新東方老師謝明波建議,面對這道作文題的考生可以論述,材料中女兒舉報父親違法,正是古人所提倡的孝道的表現。

但被廣泛轉發的一篇零分作文態度截然相反,該文質疑這道作文題認定任何尋求高等教育的考生都必定熟悉城市中產階級生活特徵的假設,並因此質疑大學教育不是爲農村窮人準備的。

這篇作文寫道:父親是個不折不扣的農民,一輩子都沒有離開過欒川縣,一年365天都是過着面朝黃土背朝天、日升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高速公路對我而言,也只是電視上、報紙上和書本上的事。如果作文材料是有關農村的事,比如種莊稼的事,比如養豬牛羊的事,比如去摘甜瓜的事,我可以很負責地告訴您,我絕對熟悉,絕對可以寫出點東西來,至少不會無法提筆

報道稱,其他幾篇零分作文嚴厲斥責小陳向警方舉報自己的父親。其中一篇零分作文寫道:妹子,你怎麼敢大義滅親併成爲告密者?你難道不知道你父親爲了你多麼辛勞?

另外,來自西南城市重慶的高考作文題是:一個剛上車的小男孩請公交司機等一等他媽媽。過了一分鐘,孩子媽媽還沒到,車上乘客開始埋怨,說母子倆耽誤了大家時間。這時,那位腿有殘疾的母親一瘸一拐地上了車,所有人都沉默了。

西南大學新聞傳媒學院院長董小玉在《重慶日報》官方微博上分析了這道作文題。她建議考生從寬容精神、敬畏生命、道德價值以及平和心態等幾點進行挖掘。

她寫道:這一材料作文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和鮮明的思想導向性。它能引導人們沉靜下來、反思自己、反思社會,重新認識生命、認識價值、認識崇高。

報道稱,有零分作文駁斥這種崇高的反思:時間就是金錢,我的朋友!連玩個遊戲都被要求加速,更何況是別人的工作和行程?

這篇零分作文寫道:在重慶,車流如果比較密集的地區,其實快的話可能5分鐘就有下一班車。一個小孩子卻不願意自己多等幾分鐘,去等下一班公交車。

報道稱,這些另類作文的出現吸引了針對它們的一些分析。《紐約時報》引述《光明日報》的一篇評論稱,對高考作文的吐槽無疑多是源於對基礎教育的更高訴求和對教育改革的更高期望。

高考作文 篇2

一、走進當下的生活

“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作文,要引入生活這汪活水,有人評價,今天的學生“缺鈣”,文章站不起來,原因何在,學生沉迷過去,缺少生活。走進中學生的作文,我們常常見到或講述他人的故事,或再現一段影視的作品,讀來味同嚼蠟。更爲嚴重的是,今天的中學生,總愛拿古人說事。滿紙都是流淚的李清照,懷抱巨石的屈原和採菊東籬的陶潛。這些文章語言生動,但難以感動讀者。魯迅先生說過: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而今天,當我們連自己的淚與笑都封存在心底的時候,誰還會去做那個敢於直麪人生的猛士?儘管命題者竭力避免材料的政治熱點和社會焦點,但又總在關涉社會現象、關涉百姓生活,例如,反思當下的教育,關注學生個性成長、獨立思想、自由精神、反思年輕一代的人生站位。再如,漢字聽寫大賽,信息時代和紙質閱讀折射出的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的傳承等,而這些,都意在弘揚傳統道德,尋找精神信仰,體現真善美的精神世界;也試圖關注中華傳統文化,反思歷史,把根留下,又思考未來,表達人生的理想和價值觀的追求。隨時關注20xx、20xx年的生活,小到自我、家庭,大到國家、社會,隨手將瞬間生活記錄下來,這份生活的“原生態”,有助於作文素材的儲備。

二、彰顯深度的思考

思考者和思想者的缺失,造成高考作文思想的低幼。文章思維的深刻性首先體現在文章思維層次的延展性上。例如面對“幸福”,除了講清楚什麼是幸福,幸福的層次之外,還要思考取決幸福的最主要因素是什麼?現實生活對幸福的理解有哪些問題?進而思考如何才能擁有幸福?其次要在因果分析、假設分析、意義分析等方法之下,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思考小我和大我的關係,探尋生命的本質,謳歌道德精神,以此表現作者的修養。這份思想的厚重感,來源於對日常生活的常思常想的習慣。有情有義者常有一份悲憫的情懷,體現出一份慈愛與博大。鐵肩擔道義、心中有責任,他們常帶着一種救贖的心,藉助文字,弘揚他們的追求、信仰。另外,思想的厚重還源於閱讀。精美時文、名人傳記、中外歷史都能成爲涉獵的對象。關鍵是要將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一是挖掘閱讀中的寫作資源,分門別類地建立起自己的素材庫。另外,一部部經典作品,一個個文學形象,帶給人類諸多啓示,要學會在閱讀中尋找、提煉話題。站在巨人的思想上,我們可以“望盡天涯路”,正所謂,“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三、追求優雅的表達

語言是文章的血肉,是盛開的.思維之花。作文的語言表達要達到幾個底線:說有變化的話:或對偶、或排比、或整散結合、或長短交錯;說生動性的話:注意綜合運用修辭手法。說有意境的話:文句要含蓄有韻味,努力營造詩意的畫面,將抽象的話題物象化。說有個性的話:努力形成自己個性化的語言表達。說有深度的話:力求文章的語言有深刻的思想,有文化的內涵。文章的表達“有‵我′”“有生活”“有細節”“有情感”,這是我們追求的語言境界。例如,對“故鄉”的理解,詞典上會說,故鄉的生我養我的地方,但詩人會說,故鄉是家鄉的炊煙、母親的眺望。有學生這樣表達對故鄉的守望:然而,在快生活的今天,人們每天忙忙碌碌,顧不得停下腳步。漂泊他鄉的人們愈來愈對根不以爲然,他們在距家鄉千里之外的城市買車買房定居下來,搖晃在遮天蔽日的鋼鐵森林裏,或許早已忘記他們曾經生活的那片土地山清水秀,綠樹成蔭。這着實讓人落寞傷感。曾幾何時,費翔的一句“歸來吧,歸來喲”唱得異鄉的遊子熱淚盈眶,不能自已。而今的兒郎背上行囊,帶上熱血,興沖沖地離開家鄉,離開父母,隻身闖蕩,或許只有遍體鱗傷的時候纔會朝向故鄉深情的遙望。這樣感人的文字,正是在細節中,傳達着我的一份思考和情感。

備考中,要關注一些“發展”,也不忘“基礎”。寫議論文,要有寫議論文的底線,言外之意是說:要寫得像一篇議論文。首先,就是從格式上看,要“入格”,不僅是全篇文章需要“入格”,段落內部也需要“入格”。結構上,我們要有這樣的追求:爲文章的思想內容尋找儘量完美的表達形式。但所謂完美,並非拋棄結構的基本規範;相反,我們正是要堅守結構的基本規範。也只有在“入格”之後纔是“出格”。文章在基本格式的情況下,尋求變化,體現行文的靈動之美。

作文就是做人,人格的厚度也是文章的厚度。寫作文就是寫生活,素材來源於生活,思考是生活的結晶。作文不能忘情負義,思考和情懷是作文的兩條並行線。只有真情,才能動人。只有先修煉自己,最後才能修煉成文。

高考作文 篇3

獨處是靜坐幽篁中的那絲愜意,是禪家追求的那片清涼的菩提,是獨坐萱室中的那抹寧靜……當身心沉浸在獨處的淡泊靜諡中,我們的靈魂也將跟着輕鬆飛揚。

歷經塵世的車馬喧囂,在碌碌而往中變得迷惘,困惑,找不到通向心靈之路的方向,此刻你不妨停下腳步,找一處清靜之所,獨處一會,將牽絆心靈的一切煩惱暫時置之腦後,讓思緒任意馳騁,讓靈魂自由呼吸。你便會感到一陣醍醐灌頂般的暢然,種種疑慮在此刻也會渙然冰釋,你會清楚地發現將你帶往內心深處的那盞燈。

總喜歡坐在靜室中,想象着遠處竹林中的靜諡,即使不能身臨其境,亦能感受到古人“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的意韻,此刻,世間一切的紛擾頓時煙逝,只留下那獨處所帶來的絲絲淡然,體味到了久在樊籠裏,復得反自然後的暢快,原本褪色的心靈此時也變得鮮亮多彩。總喜歡在薄霧彌繞的清晨,獨自走進那片楓林,這時我的心彷彿已融化在氳氳的水汽中,盪滌盡了蒙在心上的陣陣塵埃,呼吸到了異常清新的空氣沉浸其中,心中想得不再是將要面臨的困境亦或是遭受挫折後的悲傷。不會再忍受痛苦抱怨上天的不公,而是看清自己,向心中的另一個自己尋求安慰和解決困難的途徑。獨處使自我變得更加強大,更加充滿活力。

總喜歡手捧一杯香茗,靜靜地沉浸在詩文的海洋,去體味那靡麗悽婉的《雨霖鈴》,去品味那被落花和笙簫包圍的《滿庭芳》,去欣賞那精緻不可措摹的《釵頭鳳》。此刻雖沒有熱鬧繁華的街市和彩燈輝映的城市,我亦能在獨處中收穫詩詞所帶給我的感動,我的靈魂亦能在這之中吸收無窮的精神力量,使心靈擺脫時空的限制與古人一起牽手走向那充滿魅力的精神家園。

佛語有云:“菩提本無樹,明淨亦非苦,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那些崇尚佛學的大師總喜歡獨自一人坐在禪室之中,參悟人生的真諦,因而他們能擺脫世俗,使心靈無塵。我們雖無法在獨處中做到大師們的禁慾清心,摒棄雜念,卻也能在其中嗅到一縷清香,撫慰心靈所受到的創痛,安慰疲憊的身心,破除囚禁自我的枷索。

學會獨處吧!假如你不想任心靈被世俗洗得褪色,失去原有的光輝。享受獨處吧!若你想在獨處中收穫無窮的財富和力量,看清內心深處那最真實的自己。

高考作文 篇4

一、高考作文的審題

近四年,江蘇的高考作文題都是“提示語+題目”。雖然“提示語”也得認真分析,但最終還得圍繞“題目”去寫,從這個意義上說,“提示語+題目”仍然算命題作文。作爲“命題作文”的題目有以下情況:

(一)一個詞做題目

1、用這個詞的本義。如上海題《忙》、北京題《寬容》。

2、用這個詞的比喻義。如遼寧題《肩膀》、福建題《季節》。

題目的字越少,可供自由發揮的空間就越大。正因爲空間大,也很容易空。可以化大爲小,變虛爲實,這既便於落筆,也容易寫得實在、集中。有個方法,不妨試一試:在這個詞的前面或後面加一些字詞。這樣一來,也許就好些了。比如:

醒:在“醒”前加:夢醒、覺醒、警醒、猛醒……在“醒”後加:醒悟、醒世、醒後是黎明……

生活:在“生活”前加:學習生活、文化生活、多彩的生活、苦難的生活、我的精神生活……在“生活”後加:生活的瞬間、生活的磨練、生活的甜蜜、生活的感悟……

(二)一個短語做題目

1、聯合短語。如江蘇題《人與路》,雖然可以有所側重,但“人”與“路”二者都必須寫到。

2、偏正短語。如全國題《心靈的選擇》,要注意修飾語“心靈”,說明所作的選擇不是隨便、輕率的,而是嚴肅、慎重的。

3、動賓短語。如湖南題《談“意氣”》,它規定了論述對象是“意氣”,而論點可由自己確定。

(三)一個句子做題目

審題重點一般落在謂語上,如上海題《我想握住你的手》,圍繞“握住”做文章:誰想“握住”,想“握住”什麼,爲什麼想“握住”,“握住”以後怎麼樣。

審清題意後,怎樣才能始終扣題而不至於偏題、跑題呢?第一,不要貪多求全:不能把想到的都寫進作文中去,這很容易造成內容分散而使主旨不突出。第二,不要節外生枝:寫了一件事後,忽然寫了一個跟題目關係不大的甚至毫無關係的事,那就偏題了。第三,不要轉換話題:開頭能扣住題目去寫,但中途改變了原先扣題的那個話題,兩個話題不是同一概念。第四,不要無限聯想:恰當的聯想是思考深入的一種表現,但聯想太多,難免會出現一些聯想偏離題意的情況。

二、高考作文的取材

許多同學都說沒什麼東西可寫,其實可寫的內容是很多的。

(一)材料來源

1、心靈世界:①自己成長的經歷②自己寫過的文章(主要是隨筆)

2、現實世界:①家庭情趣②學校生活③社會實踐④城市建設⑤環境保護⑥文體活動⑦流行歌曲⑧網絡信息

3、閱讀世界:①語文課本(詩文名句)②政治教材(哲學原理)③中外歷史(名人故事)④課外讀物(人文科技)⑤報紙刊物(最新材料)

(二)取材原則

多選親身經歷的,少選道聽途說的;多選貼近現實的,少選古代歷史的;多選正面積極的,少選反面消極的;多選獨特個性的,少選大家熟悉的;多選含有細節的小故事,少選過於浮泛的大事件。

嚴格審題,緊扣題目,取材鮮活,抒寫真情,條理清楚,語句通暢,定能取得高考作文的好成績。

三、高考作文如何求新

(一)取材求新

1、記敘文

從現實生活中取材,通過一個普通人的變化反映時代的新風貌。從語文課本中取材,爲一個文學形象編個新故事。從中外歷史中取材,爲一位歷史人物編個新故事。要重視細節,傾注真情,力求生動。

2、議論文

用一兩個事例作論據;用一組數據作論據。論據要新鮮、恰當,還得緊扣題目對論據作理性的分析。

(二)形式求新

這裏的“形式”專指文章的外部表現形態。

1、記敘文專用:①用好“三”:三個鏡頭、三處地點、三張照片、三次對話、三段時間……總之,不要平鋪直敘。②用倒敘:先寫故事結局,再寫故事的經過,最好有點波瀾。

2、記敘文、議論文都可用:小標題、日記體、書信體和訪談式。

(三)語言求新

這裏所說的“新”是指語言包含的內容很豐富,或蘊含的意思很深刻,或形式很鮮活。要做到全文語言都新,很難;局部有新意,努力一下,還是能做到的。以下方法供選用:

1、引用詩文名句;

2、適量運用修辭;

3、局部變換句式;

4、穿插流行歌詞;

5、轉引大衆民謠。

四、臨考做些什麼準備

1、繼續背誦古詩文名句,不僅要背得熟,更要寫得對。這不光是爲了應付默寫,更是爲了能在作文中引用。

2、找十篇近三年的高考佳作認真看一看,不要背,主要是學學人家的構思立意和某些寫法。

3、搜索一點近一個月來報刊和網絡上的信息,以便作爲高考作文的鮮活素材。

4、回憶一下自己常寫錯的字,好好寫幾遍,力求在高考時不再寫錯。

5、好好練練字,高考時寫清楚每一個字,如能做到端正美觀則更好。這是給閱卷老師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

高考作文 篇5

雖然高考作文評分標準中沒有半文章開頭、結尾的好壞明確定爲評分點,但在實際評卷過程,開頭與結尾對評卷老師的巨大影響卻是公認的。專家們強調,開卷之初,當以奇句奪目,使之一見而驚,不敢棄去;結尾要有力,而且長留餘味。試想,開頭和結尾給予閱卷老師閱讀文章時的第一印象和打分前的最後印象都是良好的,還愁得不到高分嗎?

鳳頭篇: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好的開頭猶如春色初展,鮮花含露,令人鍾情。倘若人云亦云,看了開頭便知結尾,自然會影響作文得高分。精美的開篇有三點共性:一是“明”,要“首句標其目”,開宗明義;二是“美”,主要指技巧美,如設置懸念、用典故、引名言、反彈法等等;三是“簡”。下面的幾種技法,也許能讓文章下筆引人:

1、巧用題記展才情

題記放在正文之前,位置搶眼。好的題記一下子就能抓住閱讀者的心,那短短的語句,美美的語言,淡淡的情感,淺淺的哲理,往往能給閱卷者留下深刻印象。一個精美的題記,一般得具備三個特點:一是適合,題記內容必須與文章主題、情調乃至風格保持相對一致,能夠與文章融爲一體。如果反差較大,甚至自相矛盾,就會使讀者覺得彆扭,或者覺得不可理解;二是簡潔,最好控制在50字以內,太長就會造成虎頭蛇尾或喧賓奪主之感;三是煽情,必須是有感而發,要着力透過文字表達自我的情感,展示人物形象。題記的寫作方法很多,如名言警句式、巧設懸念式、渲染鋪墊式、情感告白式、哲理明旨式等等。

2、設置疑問吊胃口

這種方法或行提出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或先安排一個意料之外的情節,開篇蕩起波瀾,激發讀者閱讀興趣。在高考作文中巧妙地設疑發問,製造懸念,能引起閱卷老師的注意,爲贏得高分奠定基礎。高考佳作《對大漠的約定》開篇連用三問,讀者自然是欲罷不能:

是爲了領略西北的風清嗎?不是,金光閃閃的戈壁和悠久底蘊的敦煌,那都是再熟悉不過的了。是爲了逃離所謂城市的“喧囂”嗎?不是,其實一個十七八歲的小女孩也深深喜愛着城市五彩的路燈和現代化的學校。是爲了追尋父輩走過的路,顯得偉大嗎?不是。試想父母怎會讓唯一的女兒再去那份苦,受那份罪?他們深知女兒的肩膀還很弱小。那又是爲了什麼?

3、運用修辭添氣勢

綜合運用比喻、引用、排比等修辭手法,採用駢句、整句的形式開頭,或議論點題,或抒發展開,能收到文采飛揚的效果。這種方法最爲常見,也是最受閱卷老師歡迎。20xx年湖南高考作文佳作《談意氣》便起筆不凡:

意氣,是李白“仰天長嘯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高歌;意氣,是杜甫“致君堯舜上,當使民風淳”的肺腑之言;;意氣,是“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壯懷……

這段文字將意氣與三位歷史偉人相連,繼而選擇到與之相關的詩句,再用排比的形式連綴成句,文采飛揚,亮人耳目。

4、引用名言顯深刻

用名言警句、諺語俗語、流行歌曲、精妙詩文導入,往往能增強開端的氣勢,使人有突兀、崢嶸、高遠之感,此類開篇觀點鮮明,哲理深刻,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不過,引用時要力求準確,避免出現知識性錯誤,否則會得不償失。湖南省的另一篇高考滿分是這樣寫的:

易中天在《書生意氣》中說:“對那些不爲利害所動,不爲世故所淫,也不爲世俗的議論所左右,依然故我地保持着書生意氣的人,我們還應該發自內心地敬重,哪怕他學問並不多,說得並不對。”竊以爲這是很中肯的話。

5、落筆含情撥心絃

開頭不先接觸文章主要內容,而是描繪事件發生的自然環境或社會環境,以此定下感情基調,並把讀者帶入特定的情景之中。比如《心靈的鐘聲》是這麼開頭的:“深夜,如水的月光透過窗戶射進屋裏。周圍很靜,彷彿一切都沉睡在夢中,就連空氣也像凝結了似的,只有牀頭的小鬧鐘不知疲倦 嘀答嘀答 地響着,令人感到煩躁。”

豹尾篇: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開頭仿若“爆竹”,結尾當如撞鐘。作文的結尾是一道重要的“工序”,它除了要服務於文章的內容和中心之外,還得受“開頭”的制約。寫得不好,會使文章結構鬆弛,黯然失色;寫得好,文章會渾然天成,大添異彩,真可謂“回眸一笑百媚生”。這一笑,可使人駐足,令人心動。下面五種結尾方法在高考作文中最爲常見:

一是亮出高見盡展思想美

有了文章前面的鋪墊、蓄勢,結尾處再亮出作者經過提煉的精警語句,以其意味厚重引人敬策,發人深省。這種結尾方式,對於作者而言,明示了他對人生對社會的深邃思考,對於讀者而言,獲得了發掘生活深層內核與思考人生的審美價值,可謂兩全其美。20xx年湖南高考滿分作文《談意氣》一文是這樣結尾的:

作爲個人,在有生之年,應不停地奮鬥高燃理想的赤子之心,來印證我們生命真正的存在。然而,沉思吧,讓沉思豐盈你的生命,也豐盈更新你的疲憊或已充滿創傷的心靈,這樣,你就能揚起你生命的風帆,不再意氣用事。

這個結尾,要言不煩,作者解讀了人生情感的深蘊內涵,在上文基礎上開拓出新的意境,表達了自己對生活的真知灼見,值得我們借鑑。

二是敞開心扉盡展情感美

文章當是有情物,佳作須得動人心。正因爲“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所以優秀作者總是善於以濃濃的真情去撥動讀者的心絃,引發讀者的萬千思緒,激發讀者豐贍的情感體驗。特別是結尾處,由於有了前面的情感積蓄,應該抓住最後的時機,外現豐富的情感,讓讀者在濃郁的情感氛圍中感受藝術的張力。20xx年高考滿分作文《愛的色彩》,寫出了自己三個不同年齡階段對同一問題的三種不同看法,情感由怨恨、指責而變爲迎合,不斷彙集的感情火山到結尾時是這樣爆發的:

這話猛地擊中我的心,塵封已久的記憶大門猛地打開。我想起了那黃的草,黃的太陽,媽媽是書童,爸爸是車伕,想起那個未經世俗打磨的不規則的多邊形,我的淚水悄然滑落,爲不再擁有的那個不規則的多邊形……

三是欲言又止盡展餘韻美

文章結尾處有意設置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或情景,留下一片空白,給予讀者廣闊的想象空間,刺激他們的閱讀情緒,讓他們在無窮無盡的想象中去思索、去品味作品。這是一種美妙的結尾方式。滿分作文《公雞做官記》,編述了公雞做官的經歷;對屬下專心生蛋的雞看不慣,喜歡陪自己玩樂的雞。年終考評,竟然顛倒黑白地上報。沒想到主人做出了這樣的決定:

過了幾天,我和小白都被請到主人的面前,心裏美滋滋的。怎麼,主人的手裏捏着一把刀?爲什麼呀?我才當了一年官呀,我不想死!你,聰明的,能告訴我爲什麼嗎?

作者沒有置評,而是有意向讀者提出了現實而迫切的問題,啓人深思,令人警醒。

四是陡轉立止盡展新奇美

不按故事情節的通常邏輯來安排事情的結局,結尾處推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結局,此時驟然駐足,立馬回繮。這種陡然轉折、戛然而止的寫法,能給讀者以新奇感,從而獲得審美享受。小小說《後起之秀》寫道,評論家老王因兒子屢次投稿不中,未圓“少年作家”之,因而對時下的少年作家另眼相看。一日看到一位號稱少年作家的作品《記卡爾維諾與王小波的想象》,又習慣性地開始猛批惡評。電話鈴響,兒子來電話說明此文是他用筆名發表的作品。且看老王的表現:

“什麼?”老王手中的聽筒差點滑落,“你說那篇論卡爾維諾是你寫的?好小子!”老王回到書桌邊,把剛剛寫好的評論文章揉成一團,扔進了垃圾箱。他攤開一張稿紙,寫下這樣的題目:“後生可畏啊!現在的少年作家怎麼得了!”

五是呼應開篇盡顯結構美

如果考慮到文章的完整嚴密,可以有意識地照應開頭。這種照應可以表現爲內容上的小結,也可以表現爲情感上的迴應,讜可以表現爲手法上的配合。雖是三言兩語,不過要能表述出含意深刻、耐人尋味的哲理或警策性內容,使之深深地印在讀者的心中,起到“言已盡,意無窮”的效果。

同學們,上面的這些方法雖是近年高考滿分作文的一個縮影,但切忌生搬硬套。作文要一氣呵成,結尾與前面正文一線相生,不可缺痕。要學會在這些“死方法”中求“新內容”,要從實際出發,真正進入文章“無法”的自由境地。